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采用Meta分析评价针刺与其他常规方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18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并辅以人工检索湖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过刊资料库,制定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提取资料,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利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8篇文献,病例数2 557例。Meta分析结果提示治疗组对吞咽障碍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Z=12.51,P<0.000 01),且治疗组在改善MBI评分、SWAL-QOL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上无明显优势,与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提高现代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但由于本研究纳入的文献数量和质量存在不足,仍需进一步研究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Meta分析的方法对振源胶囊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检索振源胶囊治疗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分别采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stata14软件、GRADEprofiler 3.6.1软件对数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Meta分析,以及质量整体评价。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文献有13篇,共纳入1 051例患者,文献整体质量偏低,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左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中,由于存在异质故将纳入研究按疗程分为两组,疗程大于6周组[SMD=0.85,95%CI(0.66,1.04),Z=8.75,P<0.0001]与疗程小于6周组中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在心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OR=3.71,95% CI(2.53,5.45),Z=6.71,P<0.0001]和不良反应发生率[RR=0.35,95% CI(0.18,0.67),Z=3.27,P=0.001]两指标中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以上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振源胶囊疗效更好,而且药物的安全性较好。受纳入研究质量所限,上述结论可能存在偏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文献系统评价定性研究与定量Meta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与技术,检索国内有关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失眠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包括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依据所定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对所检索的文献进行筛选,提取有效数据,运用RenMan 5.3软件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6篇随机对照试验,合计1511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失眠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西药治疗组(OR=3.61,95% CI[2.68,4.85],P<0.00001)。结论 本次系统评价显示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失眠总有效率高于西药治疗组,安全性较高。但是所纳入的研究质量普遍偏低,需要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中药健脾益肾法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Sino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关于中药健脾益肾法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研究文献,检索日期2000年1月至2016年5月。利用revman5.2、stata1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4篇随机对照试验,合计2369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中药健脾益肾法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在总有效率(RR=1.28,95% CI[1.18,1.39],Z=5.73,P<0.001)与显效率(RR=1.65,95% CI[1.36,1.99],Z=5.11,P<0.001)方面均高于常规服用升白细胞药物组。结论 采用中药健脾益肾法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服用升白药物组,但证据质量不高,仍需要更多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PubMed、Medli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的随机对照研究(RCT),由两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数据分析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6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脓疱疮总有效率Meta分析结果为:[OR=5.59(95% CI:3.81,8.20),P<0.01],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脓疱疮总有效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脓疱疮显效率Meta分析结果为:[OR=3.57(95% CI:2.41,5.29),P<0.01],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脓疱疮显效率高于单纯西医治疗;脓疱症状消失时间Meta分析结果显示:[MD=-1.64(95% CI:-1.88,-1.40),P<0.01],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脓疱疮较单纯西医治疗的脓疱消失所需时间更短。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脓疱疮的临床疗效较单纯西医治疗临床疗效更好,且痊愈所需时间更少,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全面检索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药期刊数据库、SinoMed、PubMed等数据库,同时手工检索相关杂志。按Cochrane 评价员手册评价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质量,采用Review manager 5.3.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最终共纳入10篇文献,共计940例患者。结果显示,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优于单用美托洛尔(Z=7.63,P<0.01);对左房内径及射血分数的改善也优于美托洛尔(P<0.01);但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用美托洛尔。结论 基于目前证据,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口服控制心室率、改善左房内径及射血分数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用美托洛尔,但其安全性逊于美托洛尔。由于本研究所纳入的文献存在质量缺陷、异质性和区域局限性,今后应开展多中心、大样本、双盲、双模拟的随机对照试验以全面评价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系统评价注射用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CBM、CNKI、VIP、WanFang Data等数据库,纳入注射用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半随机对照试验(q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今,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使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项研究,合计1104例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注射用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感染可以显著提高患儿的总有效率(OR=4.99,95%CI:3.22~7.74,P<0.01),缩短退热时间(MD=-1.39,95%CI:-1.87~-0.92,P<0.01)、咳嗽消失时间(MD=-1.54,95%CI:-2.25~-0.83,P<0.01)、鼻塞流涕消失时间(MD=-1.65,95%CI:-2.35~-0.95,P<0.01)。结论 注射用炎琥宁与α-干扰素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疗效较好,可明显缩短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鼻塞流涕消失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系统评价百令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及Embase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6年6月,检索相关文献并筛选出百令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以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估和提取文献中的原始数据,运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8篇文献,1 27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3.26,95% CI(2.35,4.54)](P<0.00001);治疗后试验组24 h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MD=-0.41,95% CI(-0.45,-0.37)](P<0.00001);治疗后试验组血肌酐低于对照组[MD=-17.27,95% CI(-22.63,-11.9](P<0.00001);治疗后试验组尿素氮低于对照组[MD=-1.60,95% CI(-2.14,-1.06)](P<0.00001)。结论 百令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的西药治疗,临床安全性好,但纳入该Meta分析的文献质量较低,发表文献存在一定偏倚性,因此,有待于更高质量的随机、多中心、双盲临床试验进行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6种活血化瘀中药复方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中风进行网络荟萃分析,寻找改善缺血性中风症状的最佳复方。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搜索6种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治疗缺血性中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起至2019年4月3日,由两名研究者分别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并进行数据提取后录入Gemtc软件,用R3.5.2软件调用Gemtc数据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18篇,涉及7个干预措施;2 083位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通窍活血汤联合西药组在降低NIHSS评分方面效果最佳,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在提高ADL评分方面效果最佳,益气活血汤联合西药在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效果最佳,益气活血汤联合西药组在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效果最佳。结论 对于缺血性中风患者,西药治疗加用活血化瘀中药复方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窍活血汤、补阳还五汤或益气活血汤,患者获得最优治疗效果的可能性最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补阳还五汤防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6年8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按照入院顺序编号,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水平以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6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水平、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Hcy、CRP、D-二聚体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Barthel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疗效确切,能通过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降低血脂、降低炎性水平达到提高脑神经功能水平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联合血管内介入治疗(即桥接治疗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47例(桥接治疗法)、对照组53例(rtPA静脉溶栓疗法),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血管再通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前循环梗死血管(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再通率91.49%,对照组前循环梗死血管再通率50.9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14 d、治疗28 d、治疗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1);根据mRS标准,观察组的预后良好87.23%,对照组预后良好52.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8.5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6.9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桥接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优于rtPA静脉溶栓疗法,对于患者远期神经功能恢复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白芍络石方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的脑梗死后痉挛性瘫痪患者60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分为中药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中药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白芍络石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治疗第2周末、第4周末的肌力(Robert Lovett法评定)、上肢肌张力(MAS评分评价)、下肢肌张力(C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评价)及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评价)的变化,并观察干预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周后中药组患者肢体上下肢肌力、上肢肌张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中药组下肢肌力、MBI评分、NIHS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血常规、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 白芍络石方能改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运动能力,缓解偏瘫上肢的痉挛,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中医药辅助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进行系统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CBM、VIP、WF、CNKI、PubMed数据库,查找关于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中医药的随机对照实验(RCTs),时限检索均从2000年1月至2015年7月。按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所需资料并利用Review Manger5.2分析软件对总有效率和热退时间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得到14篇关于中医药辅助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RCTs文献,共计1 185例患者,其中有14项研究进行了疗效评价,9项研究观察了热退时间。经Meta分析发现,对于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同时配合应用中医药的总有效率优于西医常规治疗(Z=7.36,P<0.000 01),且可缩短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Z=3.48,P<0.01),漏斗图显示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同时配合应用中医药辅助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在总有效率、热退时间优于对照组,但需要高质量的文献来验证支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四海之腧取穴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采取四海之腧取穴法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结合康复训练,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治疗前后上下肢Fugl-Meyer评分、NIH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1个月、2个月和3个月后Fugl-Meyer评分、NIHSS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尤以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疗效为最佳(P<0.01)。结论 “四海之腧”取穴法结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方式可更好地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中风(AIS)瘀毒病机的分子机制及解毒化瘀方对凝血酶合并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1)用凝血酶合并缺氧损伤PC12细胞,模拟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体外细胞模型。(2)将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解毒化瘀方含药血浆组和PD98059组(MEK抑制剂组),应用荧光定量实时RT-PCR方法检测MEK1、PAR-1及ERK1/2的mRNA表达,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ERK1/2、P-ERK1/2的蛋白表达。结果 PCR结果提示:模型组MEK1、PAR-1及ERK1/2的mRNA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解毒化瘀方组和PD98059组MEK1、PAR-1及ERK1/2的m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免疫荧光结果提示:解毒化瘀方组和PD98059组ERK1/2、P-ERK1/2的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 解毒化瘀方以凝血酶为作用的分子靶点,能够显著降低ERK1/2信号通路在缺血性中风体外细胞模型中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发病的影响因素,建立发病概率预测模型,为缺血性脑卒中提供早期防治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发病概率预测模型并计算ROC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进行评价。结果 病例组超急性期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S100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溶血磷脂酸(LPA)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眼底动脉硬化(AS)、LPA通过筛选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ROC曲线下面积达0.976 1。结论 NT-proBNP、S100B、Hs-CRP、LPA均可较好地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LPA和AS的logistic回归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概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益气调血、醒脑通络"药线灸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Keap1-核因子E2相关因子(NF-E2-related factor 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ntioxidant response element, ARE)通路功能的变化情况,为提高该病的疗效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2例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运动康复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益气调血、醒脑通络"药线灸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外周血中Keap1-Nrf2/ARE通路分子、抗氧化酶指标、血清神经损害标志物、氧化应激产物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13%,高于对照组的71.74%(P<0.05);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评分、Berg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Keap1 mRNA较治疗前升高(P<0.05),Nrf2、ARE mRNA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外周血抗氧化酶相关指标表达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神经损害标志物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表达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气调血、醒脑通络"药线灸疗法可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改善外周血Keap1-Nrf2/ARE通路功能,减轻脑神经损伤,提高抗氧化能力,缓解氧化应激反应,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