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谢奇彬  刘宇  林小刚 《南方农机》2023,(10):151-154
副驾驶安全气囊、驾驶侧安全气囊和安全带等被动安全装置可以降低正面碰撞中乘员头部及胸部的伤害,但对乘员的腿部保护效果有限,因此膝部安全气囊的需求与应用越来越多。基于此,研究小组分析了某乘用皮卡膝部安全气囊一些设计要点,包括膝部安全气囊与周边件,如地毯、仪表板的匹配要求,为保证膝部安全气囊能顺利展开,剖析了膝部安全气囊常见的撕裂线形式及相关参数常用的设计值,以及膝部安全气囊的布置要求等,同时阐述了膝部安全气囊静态展开试验时的试验标准、试验条件、试验合格的判断依据,为后续膝部安全气囊的设计开发提供参考。仿真结果表明,膝部安全气囊是汽车被动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在汽车发生碰撞时与副驾驶安全气囊、侧气帘等一起保护车内乘员免受伤害。  相似文献   

2.
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乘员体型识别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PMS(Body Pressure Measurement System)系统是针对汽车安全气囊系统设计的辅助系统。本系统应用神经网络技术,通过对座椅压力传感器信号的分析处理,识别出车内乘员的体型特征,从而辅助控制车辆安全气囊的爆发。BPMS系统由试验台架设计、座椅压力采集、数据预处理、乘员体型识别系统等部分组成。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地识别乘员体型特征,为准确控制安全气囊系统的工作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史秀丽 《南方农机》2023,(10):158-160+178
副驾驶安全气囊设计的好坏决定了其是否能正常打开并保护乘员安全。笔者分析了H型撕裂线副驾驶安全气囊的设计要点,包括气囊框焊接筋的焊接深度及布置距离、V型铰链的厚度、圆角半径及深度等相关参数,同时阐述了H型副驾驶安全气囊撕裂线的形式及撕裂线位置如何定义,并介绍了安全气囊在高温、常温以及低温条件下的爆破试验,试验合格判断依据以及爆破时常见的失效模式。通过飞溅物及撕裂线形状确定调整焊接工艺及弱化线处仪表板剩余残余厚度,可确保安全气囊试验结果满足规范要求,为后续车型副驾驶安全气囊的设计开发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4.
侧面碰撞事故中头部的撞击往往会造成致命的伤害。安全气帘是专门针对头部保护的安全装置,在侧面碰撞事故中能有效地避免乘员头部受伤或减小其受伤的程度,安全气帘的设计与研发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总结了侧面安全气帘的设计与开发技术,其中包括:安全气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安全气帘的设计内容和安全气帘系统的匹配方法,总结了一套安...  相似文献   

5.
汽车被动安全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主动安全技术在交通安全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尽管如此,仍然不可避免地发生意外情况,此时,汽车的被动安全技术将是避免乘员受伤的唯一保障。汽车的被动安全技术主要包括安全带、安全气囊、安全转向柱及安全座椅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零压续跑轮胎技术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车辆爆胎事故增加的现象,分析了车辆爆胎的原因,定义了零压续跑轮胎的概念和技术内涵,划分了安全轮胎技术类别,并按安全轮胎技术类别介绍了目前安全轮胎代表产品的现状与发展,展望了安全轮胎技术及其发展趋势,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中国不同地区车辆、路况和气候环境的零压续跑轮胎技术系统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国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数据库中上海市松江区站点55例包含电动汽车碰撞事故进行特征分析,分析内容包括事故场景、运动响应、电动汽车损伤位置、车速与变形关系、电池损伤相关情况等。参考传统汽车交通事故危险场景对电动汽车事故进行分类,对汽车整体进行区域划分,细化电动汽车变形范围。引入频率网格矩阵分析电动汽车主要变形特性。根据变形及运动响应,分析电动汽车变形侵入乘员舱危及乘员安全。为电动汽车安全性设计及规范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介绍车辆事故紧急呼救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以及发展状况。通过总结和分析已有车辆事故紧急呼救系统的触发方法,发现大多数的紧急呼救系统都是以安全气囊的点火信号作为其触发信号。那么,当安全气囊在车辆正常行驶或是受到微小的碰撞的情况突然展开或是在发生严重碰撞的情况下没能及时展开的时候,就会导致车辆呼救系统的误报警现象。针对其误报警现象,提出了一种能降低误报率和改善判断事故发生准确性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9.
车辆行驶要注意安全,车辆停靠时同样要注意安全. (1)车辆在没有停稳以前,不准开启车门和上、下乘员.开启车门时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相似文献   

10.
农用运输车仪表板对头部撞击损伤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农用运输车发生正面碰撞和紧急制动时,乘员头部和仪表板的撞击易造成头部撞击损伤。因此,对于没有配备安全气囊及规定乘车系安全带的情况,开发安全驾驶室内饰组件、研究人的头部在碰撞中的机械响应特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应用有限元软件对常见农用运输车仪表板的吸能特性和头部撞击仪表板后的动态响应进行了仿真分析,为设计和改进更加符合碰撞安全性的仪表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某前置前驱乘用车的前副车架系统进行模态分析研究,发现其前横梁结构在107 Hz和116 Hz存在Z方向弯曲模态,从而导致车辆在3000~4000 r/min加速行驶过程中,车内前排乘员耳旁2阶噪声峰值69 dB(A),主观感受轰鸣声严重。通过使用动力吸振器抑制前副车架前横梁模态,使车内前排乘员耳旁2阶噪声降低10 dB(A),主观评价轰鸣声消失。  相似文献   

12.
汽车在行驶时由于路面不平而引起车辆振动,这会使乘员感到不适或使运载货物受损,此外,由于车辆振动引起的车轮与地面间的地载荷,还会影响其附着力,从而会对汽车的操纵稳定性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3.
座椅安全带由安全带预收紧装置、收紧器和张力限制器组成.当车辆发生碰撞时,预收紧装置便会立刻启动,将安全带迅速收紧,把驾驶员和乘员拉紧到座椅靠背上,使乘员被紧紧地固定在座椅里,可最大程度地避免乘员在车体内发生二次碰撞的危险.  相似文献   

14.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对汽车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汽车安全气囊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目前市场上汽车安装的安全气囊是被动安全气囊,即当汽车撞到障碍物时才能被动打开,安全气囊安装位置是汽车方向盘上、副驾驶、座椅侧面、车顶及侧面,对车内的驾驶员及乘客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而对所碰撞的人、物体及汽车车体不具备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在发生了致命车祸之后,特斯拉公司的Autopilot驾驶辅助系统中的自动方向盘功能正在经受美国立法机构的调查。有800万订户的《消费者报告》是美国有影响的杂志,它希望特斯拉取消现有的功能,将驾驶辅助系统升级为驾驶员的手不可以离开方向盘,并停止将该产品命名为Autopilot。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正在调查于2016年5月7日发生在佛罗里达的致命  相似文献   

16.
热词提取对于监控和分析农业舆情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已有一定研究基础,但仍存在针对性差等问题,无法满足农业领域不同产业用户群的个性化需求,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农业网络信息分类的热词自动提取方法。首先采用多标记分类算法对文本语料进行分类,按分类类别构建语料库,然后采用基于信息熵的方法对每个类别分别提取热词候选词,最后采用基于时间变化的方法进行候选词热度计算,根据候选词热度排序结果得到热词。本文抽取农业网站上的15 354条文本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热词提取准确率达到0.9以上,能够较高质量地提取农业热词,为不同农业用户群体发现和分析产业热点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前安装安全气囊的轿车越来越多,安全气囊系统已经成为现代轿车的必备装置之一。但是任何电子防护装置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某种局限性,因此不应当对它们过于神化和依赖,不能够忽视汽车安全最关键的因素——驾乘人员的警惕性。就目前的汽车技术水平而言,再高档的汽车还是要由人来操纵的。车是被动的,而人才具有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不断增加,为了减轻车内乘员及驾驶员在碰撞事故中受到的伤害,安装安全带,安全气囊、转向机构吸能装置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作用,但仍有局限性,本文提出一款具有更高性能,基于测速和测距的汽车碰撞倒退座椅。  相似文献   

19.
头部受汽车仪表板撞击损伤的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没有普及汽车安全气囊及规定乘员系安全带的国家和地区,开发安全的驾驶室内饰组件,研究人的头部在碰撞中的机械响应特性对于减少损伤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有限元软件对常见仪表板的吸能特性和头部撞击仪表板后的动态响应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各因素对撞击结果的影响规律,并设计了符合头部碰撞安全性的仪表板结构。  相似文献   

20.
1推广使用中的问题盘式拖拉机(指前桥驱动 ,用方向盘操纵实施折腰转向的运输型小型拖拉机机组)是我省广大农村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运输工具 ,其配套挂车虽然产地和厂家各不相同 ,但却都配有乘员乘坐位置———副座。副座 ,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安全因素。据统计 ,我县1998年度共发生盘式拖拉机副座乘员伤亡事故18起 ,占全年拖拉机事故总数的21.4 % ,死亡4人 ,重伤15人。是什么原因使副座乘员伤亡事故如此之多?盘式拖拉机不同于其它车辆 ,如图1所示其副座是敞开的 ,它位于货箱之前是挂车的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