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微波辅助法探索苦豆籽粕中总黄酮提取条件,并考察提取物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苦豆籽粕中黄酮提取物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5,60%乙醇、55℃微波2次,每次10min,总黄酮提取率为2.8%;总黄酮提取物对O-2自由基,·OH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均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22个芍药品种为试验材料,探究其出仁率、出油率以及种籽中籽油、籽粕和种皮中的功能性成分和含量。结果表明,通过超临界流体萃取仪提取芍药籽油,测得参试品种出油率为15.96%~26.62%,平均为22.12%;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表明,参试芍药籽油中的脂肪酸主要为油酸、亚麻酸、亚油酸、硬脂酸、棕榈酸等,籽油中的总不饱和脂肪酸超过85%,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较高,具有开发利用的潜力;芍药籽油榨取后副产物籽粕中总黄酮、芍药苷和粗蛋白的含量分别为7.78 mg/g、24.85 mg/g和16.92%,种皮中总黄酮和白藜芦醇的含量分别为107.30和3.11 mg/g。综上所述,籽粕和种皮既可作为功能性营养保健品的原料开发利用,也可作为新型高营养饲料使用,表明芍药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潜力,能够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麻疯树籽仁粕中提取多酚,以提取的多酚含量为指标,结合正交实验分析了丙酮浓度、温度、料液比、时间4个因素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探讨麻疯树籽仁粕多酚提取优化工艺。结果表明:从麻疯树籽仁粕中提取多酚的工艺优化组合为温度65℃、时间110 min、70%丙酮、料液比1:10,在此工艺条件下,提取的多酚含量为2.078 mg/g。影响麻疯树籽仁粕多酚提取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料液比丙酮浓度时间温度,料液比、丙酮浓度、时间、温度4个因素对麻疯树籽仁粕多酚含量的影响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4.
张雪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187-11188,11207
[目的]对女贞子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分别采用溶剂浸提和超声波提取法对女贞子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研究,并以女贞子中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运用正交分析法确定各种方法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采用溶剂浸提法提取女贞子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2B1C1D3,即浓度5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1∶35(g/ml),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1.0 h;在此提取条件下,女贞子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197%。采用超声波法提取女贞子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1B1C2D1,即选定乙醇浓度为50%,料液比为1∶70(g/ml),超声功率600 W,提取时间20 min;在此提取条件下,女贞子总黄酮的提取率为13.61%。[结论]超声提取女贞子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率明显高于溶剂浸提法,并且操作简单易行,是一种理想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5.
薛力  于丹 《世界农业》2007,(9):63-64
本试验采用乙醇回流浸提法,从花生粕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以芦丁为对照样品,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黄酮含量测定。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从花生粕中提取黄酮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是:60%乙醇,料液比(g/mL)为1∶40,在70℃温度下回流提取2h,测得花生粕中黄酮化合物的含量平均为0.865%。  相似文献   

6.
基于超声波提取法探究提取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中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以芦丁为空白对照,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及L9(33)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超声时间、乙醇浓度和液固比3种因素对白车轴草中黄酮类物质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车轴草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提取时间40 min、乙醇浓度50%、液固比60∶1(mL∶g)。在此条件下,白车轴草中总黄酮的提取率为2.853%。该试验设计方法高效、快速、经济,适用于白车轴草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并为白车轴草有效提取黄酮类物质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通过乙醇浸提,综合单因素、响应面法优化牡丹籽壳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并进行了农用抑菌活性测试。试验结果表明52.17%乙醇浓度、124.12 W超声功率、51.95 ℃提取温度为牡丹籽壳总黄酮的最优提取条件(提取率1.44%)。同时,牡丹籽壳总黄酮提取物对七种植物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小麦赤霉病菌和甘蓝黑斑病菌的抑制率最高,它们的EC50值均小于30 mg·L-2。研究结果优化了牡丹籽壳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为牡丹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杨李  吴中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506-13507,13523
[目的]研究撒尼黑树莓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研究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W/V)、提取时间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撒尼黑树莓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结果]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总黄酮得率的主次因素为: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在80℃条件下,用16倍于树莓体积的80%乙醇回流提取4 h,撒尼黑树莓中总黄酮提取效果最好,得率达0.173 2%。[结论]研究结果为撒尼黑树莓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开发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总黄酮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研究提取荞麦粉总黄酮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荞麦粉总黄酮提取效果的主次因素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荞麦粉总黄酮索氏提取方法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95 ℃、乙醇浓度65%、提取时间2 h,在此工艺条件下,荞麦粉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可以达到 0.89%.优化的提取方法效率高,稳定性好,可作为荞麦粉黄酮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0.
山楂叶·果和籽提取液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林春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7005-17006
[目的]研究山楂叶、果和籽提取液及其与BHT协同的抗氧化能力,为天然抗氧化剂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以70%乙醇提取山楂叶、果和籽中的黄酮类物质,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山楂叶、果和籽提取液中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0.911、0.752、0.267 mg/ml,总黄酮含量高其抗氧化能力也高,山楂叶、果和籽提取液抗氧化能力高于同浓度的BHT,与同浓度BHT配合使用抗氧化能力表现正协同性。[结论]山楂叶、果和籽提取液均可作为一种抗氧化食品添加剂进行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1.
以榴莲果皮为研究对象,通过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总黄酮,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立了榴莲果皮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并探讨了榴莲果皮中总黄酮的抗氧化及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榴莲果皮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30(g·m L-1)和超声提取时间60 min,在最佳工艺下总黄酮提取率可达3.142%;提取的黄酮类物质对O-2·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VC相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但对大肠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无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
花生壳中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花生壳为原料,用乙醇提取花生壳中的总黄酮,研究不同因素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确定较优的提取工艺条件.乙醇提取花生壳中总黄酮较优条件为:温度80 ℃,液固比30 :1,乙醇浓度80%,提取时间3.5 h.在此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达1.74%.  相似文献   

13.
为了得到茼蒿籽中总黄酮的最优微波提取条件,首先用单因素试验来评价影响总黄酮提取率的因素,得到3个主要因素,即微波温度、液料比和乙醇浓度。然后利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茼蒿籽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为微波温度72℃,乙醇浓度68%,液料比25∶1。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的预测值为3.29%,实测值为3.15%,误差为-0.042 5。试验结果证明,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法可以很好地优化茼蒿籽中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化鸡眼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条件。[方法]以鸡眼草的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微波辅助提取鸡眼草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再运用正交分析法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微波辅助提取鸡眼草中的黄酮类物质的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为50%、料液比1∶30(W/V,g/ml,下同)、微波功率300 W,微波处理时间25 min;在此条件下,鸡眼草的总黄酮提取率为3.28%。[结论]微波辅助提取鸡眼草中的黄酮类物质,操作简单易行,提取率较高,是一种理想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5.
研究从干燥石榴皮中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不同提取条件对石榴皮中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浓度对总黄酮得率影响显著,而提取时间和温度对总黄酮得率影响较小。石榴皮黄酮类物质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乙醇浓度为70%,提取时间2.5 h,料液比1∶25,提取温度70℃,在此条件下石榴皮总黄酮得率为10.28%。  相似文献   

16.
沙棘叶中总黄酮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沙棘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纯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以高效液相色谱图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峰面积为指标,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料液比、乙醇浓度对沙棘叶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确定沙棘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A3B2C2,即提取温度60℃、料液比1∶10(g∶m L)、乙醇浓度60%;固定超声功率60 Hz,时间30 min,连续提取2次。[结论]该提取工艺黄酮提取率高,质量易于控制,为沙棘中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和测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取并测定合欢花中总黄酮。[方法]采用Al Cl3-甲醇显色-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合欢花中总黄酮的含量,并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合欢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超声提取工艺。[结果]确定紫外检测波长为434 nm,精密度、重复性的RSD分别为0.96%、1.46%,加样回收率为99.6%。超声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30(g∶m L)、乙醇体积分数80%、温度60℃、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2.94%。[结论]该方法可为进一步开发合欢花资源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微量提取法提取茵陈中黄酮类化合物,用紫外-可见比色法和芦丁为标准品测定茵陈总黄酮的得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L9(34)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微量提取法提取茵陈总黄酮类的主次因素为: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g/mL),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60℃,茵陈中总黄酮得率为4.20%。  相似文献   

19.
以沙棘籽为材料,利用有机溶剂法,研究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单因素对沙棘籽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再以D-100、D-500、D-700 3种大孔吸附树脂为材料,筛选适宜于黄酮纯化的树脂类型,并利用正交试验优化了沙棘籽中总黄酮的提取及纯化工艺.结果表明: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5(g∶mL),温度60℃,提取时间4h/次.该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可达4.23%;最佳纯化工艺为以6mg/mL的沙棘籽粗提液上柱,流速为2mL/min,用80%乙醇洗脱,流速1mL/min,在树脂与洗脱液的比例为1∶3的条件下洗脱时可达到最佳纯化效果,采用该工艺可使类黄酮的纯度由0.5%提高到88.46%.  相似文献   

20.
董宏博  崔桂花  赵文秀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518-18520
[目的]研究银杏叶黄酮类成分的提取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对银杏叶中总黄酮的乙醇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进行研究并加以改进,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银杏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以显色法测定提取液中总黄酮的含量,并对显色测定法进行改进。[结果]超声提取法提出率为0.83%,索氏提取法提出率为1.10%,超声提取与索氏提取结合法提出率为1.37%。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20 min、乙醇浓度60%、料液比1∶50(g/ml)、85℃下加热回流提取2 h。[结论]优选出银杏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