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2 毫秒
1.
新疆杏品种自交不亲和S-RNase基因特异PCR扩增引物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筛选鉴定新疆杏自交不亲和相关S-RNase基因的有效引物.[方法]以新疆30个杏品种为试材,选用已报道的蔷薇科李属通用的5对引物组合进行S-RNase基因特异PCR扩增,并依据扩增系数和扩增成功率两个指标对扩增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5对引物组合对30个杏品种均扩出了条带,除了洛浦2号只扩出1条带之外,其余的29个品种都扩增出了两条带;(2)5对引物组合对新疆主栽杏的扩增效果差异较大,其中EM-PC2consFD+EM-PC3consRD的扩增成功率和扩增系数均为最高(86.67;, 95.00;),扩增出两条带的品种有25个;其次,引物组合PaConsⅡ-F+PaConsⅡ-R的扩增成功率达66.67;,扩增系数达83.33;,扩出两条带的品种有20个.[结论]5对引物中EM-PC2consFD+EM-PC3consRD对新疆杏品种S-RNase基因的鉴定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供试品种的S-RNase基因不同引物组合扩增效果.[方法]利用已报道的3对蔷薇科通用引物组合,对新疆23个扁桃品种进行自交不亲和S-RNase基因的PCR扩增,比较扩增系数和扩增成功率,评价3对引物组合的扩增效果.[结果]不同的引物组合对供试扁桃品种的扩增系数和扩增成功率差异较大,其中引物组合AS1Ⅱ+ AmyC5R扩增系数和扩增成功率均为最高(84.78;和65.21;),效果最好,其次为PaConsⅡ-F+PaConsⅡ-R引物组合(65.22;和34.78;)和PruC2+ PruC4R引物组合(63.04;和30.43;).[结论]3对蔷薇科S-RNase基因扩增通用引物均可用于扁桃S-RNase的扩增,扩增效果AS1Ⅱ+ AmyC5R最佳,PaConsⅡ-F+PaConsⅡ-R次之,PruC2+ PruC4R最不理想.单一使用某一对引物均不能扩增出供试材料的所有S-RNase基因条带,需多对引物组合使用,必要时需设计扁桃S-RVase扩增专用引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鉴定南疆扁桃品种自交不亲和S-RNase基因型,可为科学合理地配置授粉品种提供依据,有效提高南疆扁桃的产量.[方法]以南疆10个扁桃品种的叶片为试材,利用蔷薇科通用引物PaConsⅡ-F+PaConsⅡ-R、EM - PC2consFD+ EM - PC3consRD对叶片基因组DNA进行S-RNase特异性扩增,将克隆测序结果在GenBank上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10个扁桃品种均获得2条带,共20条带,包含16种不同的S基因核苷酸序列,其中4个为GenBank上登录的已知S -RNase基因序列,分别为S1(1 370 bp)、S12(2 479bp)、S14(740bp)、S52(1 626bp),12个为新的S-RNase基因序列,暂时分别命名为SA(780bp)、SB(530bp)、SC(1261 bp)、SD(432 bp)、SE(1266bp)、5F(270 bp)、SG(1263 bp)、SH(272 bp)、SI(690 bp)、SJ(1 523bp)、SK(755bp)、SL(1 486bp).[结论]鉴定出10个品种的S- RNase基因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适合新疆野苹果自交不亲和基因的PCR扩增程序的优化体系.[方法]采用单因素比较试验,对影响S-RNase基因PCR反应体系的6个主要因素进行梯度扩增.[结果]在20μL的PCR总反应体系中,Mg2+的最适浓度为2.5 mmol/L,dNTP的最适浓度为0.2 mmol/L,引物的最适浓度为0.5mmol/L,TaqDNA聚合酶的最适用量为0.75 U,模板DNA的最适用量为800 ng,最适退火温度为49℃.[结论]利用优化的扩增体系在99个新疆野苹果都获得了有效扩增,证明该体系为进行新疆野苹果S基因PCR扩增的最佳体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16个枸杞品种(系)为试材,进行S-RNase基因型鉴定。【方法】利用茄科S基因高度保守区序列设计兼并引物,进行PCR扩增,片段回收、克隆及同源性检索和序列分析,同时,通过田间授粉测定自交亲和指数进行验证。【结果】11个品种(系)为自交不亲和材料,5个为自交亲和材料。共克隆9个S-RNase等位基因,分别为S-BARB2、S-BARB3、S-BARB6、S-BARB8、SBARB9、S-CHIN3、S-CHIN6,并发现2个新的S等位基因,分别命名为S-BARB6n,S-PUMI5un。所克隆获得的9个枸杞S-RNase等位基因均包含了C2、C3、C4保守区,和2个高变异区(Hva和HVb)。【结论】枸杞属植物存在S-RNase等位基因,其基因序列与茄科植物具有一定相似性,枸杞S-RNase基因是控制枸杞自交不亲和性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玉米品种真实性鉴定中的SSR技术体系。[方法]以11份玉米骨干自交系为材料,通过对影响SSR扩增质量的Mg2+、dNTPs、引物、TaqDNA聚合酶的浓度等因素进行优化和比较,建立了适于玉米品种真实性鉴定的SSR标记技术体系,并以5个玉米杂交种为例,验证该体系在玉米杂交种真实性鉴定中的可行性。[结果]Mg2+浓度为2.5 mmol/L时,扩增效果最佳。dNTPs浓度为0.3 mmol/L时,扩增效果最好。引物浓度为0.2μmol/L较为适宜。TaqDNA聚合酶浓度为1.0 U时,扩增效果较好。优化后的PCR反应体系为:1×PCR缓冲液,2.5 mmol/LMg2+,0.3 mmol/L dNTPs,0.2μmol/L正、反向引物,1.0 UTaqDNA聚合酶,40 ng样品DNA,总体积25μl。[结论]该研究优化的SSR技术体系可以有效地对玉米杂交种进行真实性鉴定。  相似文献   

7.
小麦春化相关特异性PCR扩增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小麦幼苗DNA为模板 ,采用小麦春化相关特性Verc2 0 3序列设计合成的春化特异引物 ,进行PCR扩增。通过对扩增体系中引物浓度、Taq酶浓度、Mg2 + 、退火温度以及扩增程序的选择优化 ,确定了PCR扩增的最佳条件 ,获得稳定而理想的扩增效果  相似文献   

8.
水稻稻瘟病抗病基因Pi-1和Pi-9双重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分别与抗稻瘟病基因Pi-1和Pi-9紧密连锁的SSR标记MRG4766和SNP标记FP1+FP2+RP组成双重PCR体系,通过设置Mg2+、d NTPs和引物浓度梯度,探索双重PCR体系中各反应物的使用量,由此确定最优双重PCR反应体系.在水稻恢复系R1059与R673杂交的BC3F2群体中随机挑选20个单株对该双重PCR反应体系的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20个单株的双重PCR扩增结果与2个单一PCR扩增结果相符,并且条带清晰,说明该双重PCR反应体系在利用分子标记进行基因聚合上可提高选择效率和减少费用.  相似文献   

9.
薄壳山核桃SRAP标记体系的优化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立薄壳山核桃SRAP-PCR反应体系,并对薄壳山核桃品种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以薄壳山核桃嫩叶提取的DNA为模板,进行Mg2+、dNTP、引物和TaqDNA聚合酶4个因素3个水平[L9(34)]正交试验,并比较了不同浓度模板DNA对PCR扩增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薄壳山核桃的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为Mg2+2.5mmol/L、dNTP 0.20 mmol/L、引物0.4μmol/L、TaqDNA聚合酶1.5 U。DNA模板最佳浓度为10 ng利用最佳反应体系对薄壳山核桃进行引物组合多态性筛选,从90个引物组合中筛选出多态性引物组合39个。14个多态较高的引物组合对12个薄壳山核桃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通过PCR扩增,得到128个谱带,显示了较高的多态性,12个供试薄壳山核桃品种的遗传背景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表明SRAP标记可应用于薄壳山核桃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了建立向日葵FAD2-1基因高效特异的PCR扩增体系,以油用向日葵86-1为材料提取总RNA,并反转录合成cDNA,以cDNA第一条链为模板对FAD2-1基因全长编码序列的PCR体系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根据已公布的FAD2-1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每对引物设计了5个退火温度,筛选出适于该基因PCR扩增的引物及其退火温度,并将PCR扩增条件中循环数缩短为30次,延伸时间缩短为7min,此改进提高了PCR反应的效率。  相似文献   

11.
12.
甜樱桃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核果类的20对SSR引物对近20年来从国外引种及我国选育的共29个甜樱桃品种进行了PCR扩增,并利用SSR标记分析了甜樱桃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在20对SSR引物中,UDP98-409引物等9对引物多态性较高。聚类结果表明,29个品种分成5个大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依据SSR标记的聚类结果,基本反映了这些甜樱桃品种间的系谱关系,可为甜樱桃的品种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6975-6976,7013
[目的]研究番茄抗花叶病毒基因类似序列扩增。[方法]以选育和生产上广泛使用的20个番茄品种为试材,对其进行了田间和实验室抗花叶病毒病(ToMV)筛选、基因类似序列扩增、RAPD聚类分析及特异引物PCR扩增。[结果]美味樱桃番茄、中杂9号、早红宝、W262-4、OH-2-2-11、黄圣果和美国番茄对ToMV具有较强的抗性;根据聚类分析,受试品种可分为3类,从中选出9个抗性和非抗性品种进行抗ToMV基因类似序列分析,其中非抗性和购买无抗性番茄品种未扩增出任何谱带,而抗性品种扩增出约300 bp的谱带,初步认为该谱带为抗ToMV类似序列基因。[结论]为培育抗花叶病毒病的番茄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三磷酸鸟苷(GTP)结合蛋白基因(Ypt1)是一个与原癌基因Ras(Rat sarcoma)相关的基因,在酵母中,该基因编码一个与Ras相关GTP结合蛋白。为了研究以Ypt1基因为分子靶标的致病疫霉菌(P.infestans)检测技术,比较了30种卵菌Ypt1基因的序列,以该序列为靶标设计了1对针对P.infestans的特异性PCR引物Pi1/Pi2。试验结果表明,在供试的55种不同疫霉菌和真菌的144个菌株中,利用这1对引物只能从P.infestans基因组DNA中分别扩增出1条分子量为369 bp的特异性条带,这1对引物的检测灵敏度为100 pg。以疫霉菌Ypt1通用引物Yph1F/Yph2R结合这1对特异引物进行套式PCR扩增,使引物Pi1/Pi2的检测灵敏度提高了10倍,检测到10 pg的基因组DNA。通过套式PCR,引物Pi1/Pi2对游动孢子和卵孢子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3个游动孢子和1个卵孢子;以Pi1/Pi2引物,分别采用单轮PCR和套式PCR可检测马铃薯发病组织和病田土壤的致病疫霉。以上结果证明Ypt1基因适合作为疫霉菌分子检测靶标。采用以这1对特异引物建立的以PCR技术为基础的分子检测方法,可对田间土壤和发病植物组织中的P.infestans进行快速、灵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根据编码牛种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1对PCR引物,并对PCR扩增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快速检测布鲁氏菌病病原的PCR方法。特异性检测表明,该引物对牛种、羊种、猪种布鲁氏菌制备的模板DNA均能扩增出193bp目的基因片段,但不能扩增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结肠炎耶氏菌(0:9型)的目的基因片段;敏感性检测显示,乳样的检测灵敏度达50cfu/mL、纯化的布鲁氏菌DNA检测灵敏度达1.5pg,可重复性和稳定性十分理想。可见,该布鲁氏菌病病原PCR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能为快速诊断布鲁氏菌病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4种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建立一种利用多重PCR技术检测和鉴定沙门氏菌(Salmonellla spp)、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的方法,根据沙门氏菌侵袭力蛋白A基因(invA gene)、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蛋白转录调控基因(prfA gene)、金黄色葡萄球菌自溶素基因(alt gene)、蜡样芽孢杆菌的促旋酶B亚单位基因(gyrB gene)设计引物,进行多重PCR扩增,并对多重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4种致病菌的多重PCR检测体系,同时以国标法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生境下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的遗传多样性,以珙桐叶片为材料优化建立珙桐的AFLP反应体系。对酶切与连接中DNA的浓度、预扩增的引物、选择扩增中Mg2+和dNTPs的浓度进行梯度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酶切与连接过程中DNA的浓度变化对结果影响不大,预扩增的引物是否带有选择碱基对结果影响明显,选择扩增中dNTPs浓度的变化对最终谱带影响不大,而Mg2+浓度变化会对最终谱带产生影响,以1.75 mmol/L为宜。采用优化后的体系,从12对Mse I、EcoR I引物的144组AFLP选择扩增引物组合中筛选出能够得到清晰扩增谱带的7组引物组合,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澳洲坚果SSR-PCR的可行性,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对影响PCR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建立SSR-最佳反应体系。结果表明:在25μL PCR反应体系中,当Mg~(2+)浓度、d NTPs浓度、引物浓度、Taq DNA聚合酶用量分别为2.50 mmol/L、0.10 mmol/L、0.40μmol/L、1.25 U时,PCR扩增效果最好。筛选到19对可得到扩增结果的SSR引物,其中有2对在以900为母本、294为父本的组合中PCR扩增结果存在差异,可以应用于900×294组合的F1代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