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广东毗邻港澳 ,省、港、澳市场的变化 ,对商品猪质量要求日益提高 ,给广东养猪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如何适应市场对猪质量的要求 ,提高商品猪的竞争力 ,成为广东养猪界不断改良品种 ,提高质量的推动力。八十年代开始 ,各系统开始大批量从国外引进优良瘦肉型种猪 ,建立大型种猪场 ,开展场内的一些选育工作 ,随着品种的引进 ,新设备、新技术和新的经营管理理念和方法也相继引进 ,与国外技术交流活动也逐渐活跃 ,大批畜牧兽医的技术人材逐渐充实到各个种猪场 ,为开展种猪选育种工作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进入九十年代 ,在农业部、广东省畜牧主管…  相似文献   

2.
80年代中期,中粮集团与美国康地公司合资成立了现代化饲料厂,早于"希望集团";同期为了改善供港猪内品质,中粮率先从国外引进优质瘦肉型种猪;中粮也是国内涉足肉食品加工的最早企业之一。但这些具有先见之明之举,并没有使中粮  相似文献   

3.
大白猪是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品种之一,具有繁殖性能好、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等优点。近年来,我国陆续从法国、丹麦、美国等国引进大量大白种猪,不同国家的大白种猪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北京养猪育种中心是国内最大的法系种猪生产基地,饲养全国最大的法系种猪群体,研究法系种猪生长发育规律优势得天独厚。在种猪的饲养、扩繁与选育过程中,大白猪一般作为母系中的父本或母本,在我国生猪养殖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研究分析其生长规律对种猪选育和后备猪的饲养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种猪选育是规模化种猪场的核心工作,选育工作做的好坏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和未来发展.从长远看,也关系到区域乃至国家养猪业的发展.只有重视种猪选育,切实开展种猪选育工作,才能在现有基础上,逐年提高群体遗传水平,或培育新品系,避免或减少从国外频繁引种,进而提高生.对猪场来说,种猪选育的真正涵义是通过场内测定,选留优良的种猪,从而获得遗传进展,使每代种猪的生长性能和生产性能都比上代高一点或更多.因此,种猪的选育工作做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种猪场的经济效益和以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广西引进外种猪饲养成功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从1938年至1960年,先后从国外引进多批瘦肉型种猪,包括巴克夏、中约克、杜洛克、汉普夏、苏联大白猪、朝鲜白猪等。由于引进新猪与老猪混养,不注意选种保种,结果种猪退化,感染疫病,越养越少,以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6.
现代瘦肉型母猪的适度体况及其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南宗 《养猪》2014,(3):27-29
与中国地方优良种猪不同,现代高度选育的瘦肉型种猪由于追求高瘦肉率,致使种猪的背膘过度降低,失去作为能量贮存调节库的作用,因此极度薄膘的现代瘦肉型种猪对能量的盈亏十分敏感,而能量水平与其繁殖表现密切相关,因此掌控好洋种瘦肉型母猪的体况是提高其繁殖性能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自19世纪初欧洲对瘦肉型猪进行品种选育以来,大白、长白、杜洛克等瘦肉型品种猪的抗病力、生长速度、生殖性能等已经步入了一个较为健康的发展水平。而自从我国引入瘦肉型品种猪以后,"洋猪中用"却陷入了"引种—退化—再引种—再退化"的恶性循环的怪圈。疾病暴发、生长  相似文献   

8.
利用外源激素提高母猪繁殖力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养猪业的迅速发展,国外瘦肉型种猪被大量引进,我国利用引入的纯种进行繁育、扩繁、推广,在我国瘦肉型猪新品种的培育、种猪的选育提高、建立高产新品系、杂交利用和提高瘦肉率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遇到了后备母猪性成熟延迟和经产母猪乏情率增高等现象。加之高床繁育、早期断奶、提高母猪年产胎次、限喂饲养、工厂化工艺流程、全进全出、高密度饲养等现代养猪技术的推广,母猪繁殖力方面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已成为工厂化、规模化养猪场、个体养殖户急待解决的问题。给母猪注射一定剂量的外源生殖激素是提高母猪发情率、…  相似文献   

9.
我国作为世界养猪大国,长期处于“引种→维持→退化→再引种”的不良循环之中,繁育体系“金字塔”顶端的核心种猪资源一直依赖进口。为此,全国畜牧总站高度重视,多年来已先后多次组织专家、企业进行研讨,并制定、颁布了《全国种猪遗传评估方案(试行)》,《瘦肉型种猪遗传评估技术规范》等,尤其是在2003年又牵头实施了农业部“948”项目“猪遗传评估技术的引进与中国优秀种猪核心群繁育体系的持续发展”,大大推进了我国的猪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未来,世界上最好的种猪育种在中国!”这样的“小目标”,项目第一完成人、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吴珍芳成竹在胸。他介绍,项目针对我国瘦肉型猪育种技术创新不足、核心种质依赖进口、生产效率较低等重大问题,通过持续开展种猪本地化选育,自主培育出高效瘦肉型种猪新配套系并大规模产业化应用,打破了我国种猪长期依赖进口困境,是百余名研究骨干、千余名科技人员和3万余农户的智慧成果。  相似文献   

11.
浅述我国猪育种中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我国普遍引入国外瘦肉型种猪,更多种猪企业,因规模小、技术力量欠缺,越来越看好只从国外引种带来的品牌效应和销售利润,缺乏建立自有种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眼光和魄力,逐渐沦为世界庞大猪肉产业的低端生产者,高附加值的种源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针对这一现状,全国多位猪育种专家为做强中国种猪产业,呼吁政府加大投入。多年来,相关科研项目繁多,并于1997年提出成立全国猪联合育种协作组。但因我国是世界头号养猪大国,存在种猪市场竞争激烈、利润差异大、育种主体生存不易等诸多问题,使我国种猪经营者难以确立长远发展观念和承担振兴民族种猪产业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我国核心种猪长期依赖进口,且进口集中于少数几个国家,对我国种业安全是巨大考验。根据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对国内主要相关猪企的问卷调查数据,2022年上半年,我国进口种猪来源仍较集中,主要来自法国和美国;种猪、精液引进主要用于企业新建猪场扩充生产(37%)和选育补充遗传材料(35%)。目前国内种猪发展仍困难重重,从国外引种成本高、引种程序复杂,国内自主育种缺乏技术经验支持,投入成本高且缺乏相关技术人才,本文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影响养猪效益的诸多因素中,种猪性能起主导作用。我国有瘦肉型种猪场超过200个,每年还从国外引进相当数量的种猪,种猪群体规模当属世界最大。但我国多数种猪选育场单个品种的育种群规模都比较小,每个猪场各自为阵;在育种方法上,由于缺乏足够的投入,多数种猪场还处于根据体型外貌或者体型外貌加表型选择的阶段。同时,为了减缓发生小规模猪群的近交衰退,种猪场多采用保留血统的家系内选择方法,育种效率普遍低下,优良基因不断流失,猪群遗传水平逐年下降,而为了保持较高的销售量,种猪场不得不淘汰猪群,重新引进大量种猪,从而陷入"引种-退化-再引种"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怎样饲养好瘦肉型育肥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江 《饲料研究》1995,(1):32-32
怎样饲养好瘦肉型育肥猪河北省黄骅市科办金江怎样在短时间内,做到省工、省料,并获得数量多、瘦肉率高、品质好的猪肉,这是养猪户十分关心的问题。为此,将瘦肉型猪饲养管理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一、选好仔猪是基础目前,我国从国外引进了一些较好的纯种瘦肉型种猪,...  相似文献   

15.
孟庆利  王丽  周海深 《养猪》2013,(6):47-48
长白猪与大白猪和杜洛克种猪齐名,是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品种之一,具有繁殖性能好、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等优点。近年来,我国陆续从法国、丹麦、美国等国大量引进长白种猪,不同国家的长白种猪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北京养猪育种中心是国内最大的法系种猪生产基地,饲养全国最大的法系种猪群体,研究法系种猪生长发育规律优势得天独厚。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种猪场为了充分发挥其培育母系猪种的生产潜力,于1998年分别从天津,武汉引进瘦肉型父系种猪51头(长白猪26头,杜洛克25头),引种试验表明2个引进猪种在青海西宁适应性较好,生产性能发挥正常,同时笔者针对目前引进种猪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荣昌猪瘦肉型品系种公猪及种母猪的营养需要进行研究,制订出了荣昌瘦肉型品系种猪的营养需要推荐及种猪每千克饲养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18.
《中国畜牧业》2014,(3):28-29
<正>2013年8月30日上午,华西希望·特驱集团(以下简称特驱)和四川省自贡市政府联合举行新闻通气会,宣布特驱集团引进加拿大种猪成功,标志着特驱集团已经拥有世界级种猪选育水平。此次是特驱集团养殖事业部(以下简称德康集团)第一次进行国外引种工作。在无任何经验的情况下,德康集团却一举创造了"整个运输途中,种猪零死亡;整个种猪卸载过程中,耗时仅3.5小时;种猪隔离期死亡率小于4‰"的三个行业奇迹,受到了业界的高度关注与评价。作为一家"用最短时间做到局部第一,用最短时间实现海外扩张,用最短时间贯通产业链"的农牧行业新锐,华西希望集团农牧板块——特驱集团立志打造世界一流的农牧企业和食品企业。虽然涉足养殖产业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凭借自身的努力,凭借"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下定决心把养殖做深做透"的信心和决心,德康集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年都大量从国外引进种猪,并长期处于“引种→维持→退化→再引种”的不良循环,究其原因,主要是许多种猪公司急功近利,只管引种,不管育种和健康状况的维持与提高,或是制定的育种方案、管理及生物安全措施不合理。以我公司2004年12月从加拿大海波尔种猪公司引进的大白、长白、杜洛克种猪为探讨对象,就育种、管理和生物安全体系等对其繁殖性能、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潘学峰 《猪业科学》2019,36(2):124-125
实施优质瘦肉型猪选育及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应用,不仅加大了科技产品的投入和购买需求,而且创新了研发机制,也探索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模式。通过系统的选育,采用新的育种方法和新技术,加快培育出了适应性强、生产性能高、肉质优良的种猪,以提高养猪业整体生产水平,并进一步推动我国养猪业的快速发展。研究主要利用现有的优质原种猪资源、育种技术和多年丰富的现代化养猪饲养管理经验,加快品种改良速度、提高良种覆盖率和养猪生产水平,利用先进的选育设备与常规及分子育种技术相结合,通过系统选育培育出优质的HD种公猪、母猪等专门化品系的种猪,同时对种猪进行扩繁及综合配套技术(配套技术主要包括:种猪和商品猪不同生长阶段的饲料营养配方标准,种猪饲养和繁殖技术,猪人工授精技术,种猪性能测定和后备猪选留培育技术,疫病免疫、防治及疫病监测等综合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