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气调包装研究冻藏牡蛎脂肪氧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二次通用旋转组合模型确定各因素与脂肪氧化的关系,并选出冻藏优化的工艺.结果表明:氧气含量、冻藏温度和盐水处理浓度对冻藏牡蛎脂肪氧化都有显著的影响,二次通用旋转组合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各因素与脂肪氧化指标TBA值的关系,最佳冻藏条件为:气体(O2+N2,0%+100%),处理盐水浓度10%,贮藏温度越低越好,可以采用-20℃以下的温度.  相似文献   

2.
以“巴西”香蕉(Musananacv.Baxi)为材料,以香蕉果皮叶绿素和果肉淀粉含量为指标,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案,研究了乙烯浓度、贮藏温度和时间对香蕉催熟效果及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烯浓度对香蕉果皮叶绿素降解影响显著(p<0.05)、对淀粉和可溶性固形物作用不明显;贮藏温度和时间对香蕉品质的影响极显著(p<0.01)。拟合回归的乙烯浓度、贮藏温度和时间与香蕉品质间关系的模型,置信水平大于95%。  相似文献   

3.
研究在三个不同冻藏温度((-10±1)℃、(-15+1)℃、(-20±1℃))下,牡蛎Ca2+-ATPase活性和盐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蛋白质变性动力学模型,将蛋白质品质变化速率与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相关联,建立牡蛎在冻藏期间蛋白质品质变化规律的方程.结果表明:在冻藏期间牡蛎Ca2+-ATPase活性和盐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蛋白质变性与冻藏的温度和时间有关,Ca2+-ATPase活性和盐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趋势一致,都随冻藏温度和冻藏时间的增加而下降,温度越低蛋白质变性越缓慢;蛋白质品质变化方程在试验范围内可有效描述冻藏牡蛎蛋白质品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米糠阿拉伯木聚糖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林农业科学》2016,(5):97-101
以米糠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碱性过氧化氢提取阿拉伯木聚糖过程中,NaOH浓度、H_2O_2浓度和温度3个因素对其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NaOH浓度0.72mol/L,H_2O_2浓度1.25%,提取温度为66℃,在此条件下阿拉伯木聚糖的得率为23.47%,其纯度为66.31%。  相似文献   

5.
牛粪高浓度水解酸化过程丙酸含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室温为20℃的实验室条件下,对牛粪进行了批量式高浓度厌氧发酵,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探讨了牛粪水解酸化过程中,温度、料液浓度和停留时间对丙酸含量的影响规律.温度、料液浓度和停留时间的取值范围分别为25~35℃、6%~10%和2~12 d,利用单因素分析法确定各因素在二次非线性模型中的主次顺序,利用频数分析找出各因素的最佳试验范围.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停留时间对丙酸含量的影响最大,温度次之,料液浓度的影响最小.通过频数分析,得出当温度为30~33℃,料液浓度为8%~10%,停留时间为10~12 d时挥发酸中的丙酸含量均高于23%;当温度为25~31℃、料液浓度为7%~9%、停留时间为2~8 d时挥发酸中的丙酸含量均低于19%.  相似文献   

6.
HACCP系统在牡蛎速冻贮藏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更好地控制牡蛎速冻保鲜的质量,采用HACCP体系,分析了牡蛎速冻保鲜工艺中的危害因素和关键控制点,结果表明,牡蛎原料污染、清洗、杀菌、包装、速冻、冻藏为关键控制点,得到关键工艺参数为浸泡吐沙24h,3mg·kg-1臭氧处理10min,-40℃条件下速冻8min,冻藏温度≤-18 ℃.并建立了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替代奶牛动物源脂肪营养源,寻求制备植物源棕榈油脂肪酸钙的方法和优化工艺,研究棕榈油脂肪酸钙的皂化和复分解反应条件.在单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对棕榈油脂肪酸钙制备工艺进行了复分解参数优化研究,建立了产品得率与复分解反应温度、用水量、超盐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采用棕榈油制备脂肪酸钙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室温为20℃的实验室条件下,对牛粪进行了批量式高浓度厌氧发酵,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方法,探讨牛粪水解酸化过程中,温度、料液浓度和停留时间对日均CODVFA产率的影响规律。温度、料液浓度和停留时间的取值范围分别为25~35℃、6%~10%和2~12d,利用单因素分析法确定各因素在二次非线性模型中的主次顺序,利用频数分析找出各因素的最佳试验范围。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对日均CODVFA产率的影响最大,停留时间次之,料液浓度最小。通过频数分析,得出当温度为31~33℃,料液浓度为9%~10%,停留时间为6~8d时日均CODVFA产率均高于1050mg/L·d;当温度为25~26℃,料液浓度为6%~7%,停留时间为3~6d时日均CODVFA产率均低于300mg/L·d。  相似文献   

9.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测得的参数,建立了晚茬麦越冬死苗的回归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筛选了最低死苗率的农艺组合方案,并对各农艺措施的单因素效应进行了分析,找到了降低越冬死苗率的农艺组合方案,为降低晚茬麦越冬死苗率提供了栽培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0.
微波法提取稻草纤维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稻草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试验设计,考察了温度、时间、氢氧化钠浓度、料液比及微波功率对提取的影响,得到了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时间为2.33min,氢氧化钠浓度为18.98%,料液比1∶11.68,功率630.32w,在此工艺条件下纤维素的提取率为70.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