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8 毫秒
1.
东乡野生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L125A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125A是以金23B为母本,58025B为父本杂交,取株型、外观品质好F4株系与东B11A测交并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东乡野生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该不育系农艺性状优良、不育性稳定、异交率高、配合力强、所配组合生长势旺、丰产性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47A系以金23B为母本,B51为父本杂交,取株型、外观品质好的低世代单株与东B11A连续回交转育而成的东乡野生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于2014年8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现场鉴定。该不育系农艺性状优良、不育性稳定、异交率高、配合力强、抗性较好,所配组合生长势旺、丰产性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水稻越冬品系及越冬不育系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利用农垦58航天诱变后代与东乡野生稻杂交系选出10个越冬品系,利用东乡野生稻与普通栽培稻A08天然异交后代中选育出3个越冬不育株系。对10个越冬品系和3个越冬不育株系的特征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越冬品系和越冬不育株系的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博 9A”是通过“珍汕 97A/ /博B/献党 1号”选育而成的一种籼型不育系 ,其株型适中 ,分蘖力中等 ,主茎叶片数为 1 3.4~ 1 4.6,柱头外露率为 77.1 % ,自交结实率为0 % ,播种至始穗历期为 80~ 1 2 0d ,可恢复性好 ,抗稻瘟病 ,配合力强 ,与“75 2”、“明恢 63”等恢复系配组 ,具有较强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三个优质水稻不育系生育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测结果表明 :在供试的 3个优质不育系中 ,以“IR580 2 5A”的播始历期最长( 76~ 99d) ,“东B1 1A”次之 ( 69~ 97d) ,“金 2 3A”最短 ( 50~78d) ;“东B1 1A”和“金 2 3A”的柱头活力及柱头外露率均高于“IR580 2 5A” ;“东B1 1A”的开花最高峰最明显 ,但其始花期比另 2个不育系迟 1d;“金 2 3A”和“IR580 2 5A”的花粉典败率达 1 0 0 % ,“东B1 1A”的典败率为98.0 8% ,圆败率为 1 .92 %。  相似文献   

6.
杂交粳稻亲本种子的提纯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应用“成对株系冷藏法”和“花培提纯法”对上海市主要杂交粳稻亲本进行了提纯。成对株系冷藏法针对杂交粳稻BT型不育系特点 ,将多年繁殖的原种来源于同一提纯世代 ,减少因繁殖世代增加而导致不育系育性的降低 ;花培提纯法通过杂交粳稻三系亲本分别花药培养 ,经过单倍体再加倍而加速三系纯化速度。通过提纯的寒丰A、寒丰B、82 0 4A、82 0 4B、申 4A、申 4B 3 0个株系 ,平均纯度达 99.80 %~ 99.86%。经花培提纯的不育系不育株率 10 0 % ,不育度 99.97% ,恢复系亲本纯度达到 99.99%。  相似文献   

7.
菜心雄性不育两用系66A的选育与利用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福州市地方菜心品种“七叶心”自交后代中发现不育株。经过一代测交 ,三代回交后 ,不育株率稳定在 5 0 %左右 ,获得雄性不育两用系 6 6A。用 6 6A与小白菜杂交 ,杂种一代的一般性状偏向小白菜 ,表现出较强的生长优势 ,尤其是可食用部分较父母本增长了 1~ 2倍 ;品质方面却偏向菜心 ,略带甜味 ,柔软可口  相似文献   

8.
泰莲7A是利用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好的粤泰B为母本,与粤丰B做父本进行杂交,F1代与保持系2128B(来源为泗稻B/泰引31)再次杂交(即粤泰B/粤丰B//2128B),多代种植后,选择株叶形态好,米质优的单株,与粤泰A测交并多代回交选育的优质籼型三系水稻不育系。该不育系株叶形态好,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花粉败育以圆败为主,柱头和异交结实率高,配合力强,米质较优,综合性状突出。于2018年通过安徽省鉴定。  相似文献   

9.
东优962系江西省种子公司利用东乡野生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东B11A"与恢复系先恢R962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杂交晚籼新组合,2008年8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遵照国务院办公厅(2006)40号文件“种子生产经营机构必须从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剥离出去,实行人、财、物的彻底分开”的要求。2007年江西省种子公司全面改制,  相似文献   

10.
挖掘利用野生稻资源有利基因是当前稻作界研究热点之一。研究以常规栽培稻耐低磷品种大粒稻和莲塘早3号,低磷敏感品种新三百粒、沪占七和杂交稻保持系协青早B为对照,采用Yoshida营养液培养法,通过设置10,5,3,0.5,0 mg/L 5个磷浓度水平,5叶1心期时测定苗高、叶龄、黄叶数、茎基宽、根数、倒二叶长和宽、开张角、地上部干重、根干重等性状值,对东乡野生稻东塘下居群苗期低磷耐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东乡野生稻低磷耐性鉴定较适宜的质量浓度为0.5 mg/L,较适宜的简易指标为叶龄相对值、黄叶率;东乡野生稻东塘下居群、大粒稻、莲塘早3号、新三百粒、沪占七、协青早B相对值(0.5 mg/L与完全液比值)中叶龄相对值分别为0.947 8、0.996 6、0.954 9、0.873 7、0.822 5、0.828 2;黄叶率分别为0.35、0.49、0.66、0.67、0.67、0.68。综合看来,东乡野生稻显示出强耐低磷特性。  相似文献   

11.
应用品种间杂交,将优质黄籽品系“D180-1”的黄籽性状导入细胞质雄性不育保持系“盐1B”及其不育系“盐1A”中,育成了甘蓝型黄籽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盐2A”和保持系“盐2B”。盐2A黄籽株率达91.0%,黄籽度3.93,不育性彻底,品质双低。与黑籽恢复系及黄籽恢复系材料配组,可选择到强优势组合。  相似文献   

12.
浙丰10A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以早籼稻丰B为母本,与保持系浙农8010B杂交,从其F4代选育出4株优良单株,再与野败型籼稻不育系浙91A多次回交转育而成的多蘖早籼稻三系新不育系。2010年9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现场鉴定。该不育系败育稳定,花粉不育度和群体不育株率均为100%,熟期适中,茎秆粗壮,株型紧凑,分蘖力强,剑叶挺直,穗大粒多,抗稻瘟病,配合力强。该不育系选配出的新组合表现较强的产量优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选育早熟优质三系不育系,为优质稻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方法】2007年早季以泉5B/天丰B的F4代为父本,与不育系泉5A测交,经过多代回交和多年观察筛选,选育早熟优质三系不育系新品种。【结果】选育出的早熟优质不育系伍天A,于201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90047),表现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不育度99.99%;异交率高,柱头总外露率64.77%;米质优,稻米的主要品质指标:整精米率66.0%、粒长6.7 mm、长宽比3.4、垩白粒率4%、垩白度0.6%、透明度1级、碱消值7.0级、胶稠度50 mm、直链淀粉含量23.8%,其中整精米率、垩白度、透明度、碱消值均达到NY/T593-2013《食用稻品种品质》一等食用籼稻品种品质标准,但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等指标还不够理想,需在保持其优质早熟等优良特性的基础上,对品质性状进行改造提升;早熟,播始历期均在66 d左右,与天丰A相同;配合力强,伍天A与R713配组育成的三系稻新组合——伍天A/R713于2019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90035)。【结论】伍天A是一个育性稳定、异交率高、米质优、早熟、配合力强的三系不育系,可以配制出优质、多种熟期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14.
大豆质核互作M型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及其育性表现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用大豆中油89B[代号W#-(202)]品种作母本,分别与W#-(203)、W#-(206)、W#-(207)3个品种杂交,在F#-1代发现不育株;通过正反交测定,属质核互作型;通过连续4~5代核置换回交,获得雌、雄育性较稳定的3个不育系W#-(931A)、W#-(936A)、W#-(933A);这些不育系是栽培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后获得的,故定名为M型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15.
吉eA是赣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该所(K17B/丰B)F3代保持系的优良株系,通过60Coγ辐射诱变获得eui突变体,与K17A/(K17B/丰B)A的回交(B3F1)3代的不育株连续回交转育成的长穗颈不育系。吉eA农艺性状稳定、株叶形态好,播始历期70 d,比K17eA长7~8 d,不育株率100%,不育度100%,花粉败育率99.99%,开花习性较好,午前花比例高,柱头外露率高,柱头活力强,该不育系有轻度包颈,对"920"敏感,稻米品质优,抗性较强,千粒重较小。  相似文献   

16.
恒达 A 是以 D62B为母本、IR58025B为父本的杂交后代 F2选株与龙特甫 B进行复交选育的保持系再与珍汕97A 转育而成的籼型三系不育系。于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4025)。该不育系不育性彻底,异交率高,穗大粒多,分蘖力强,配合力好。本文介绍了不育系恒达 A 的选育过程、主要生物学特性及配制杂交水稻新品种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为育成适宜长江中下游地区轻简化栽培的优质两系杂交中籼稻,以优质籼稻两系不育系盐169S为母本、五山丝苗为父本,通过杂交配组育成两系杂交籼稻新品种盐两优丝苗1号。该品种熟期早、产量高、米质优、矮秆多穗,全生育期128.8 d、株高114.7 cm、有效穗数273.8万/hm2、每穗总粒数187.4粒、结实率85.9%、千粒质量23.5 g。2019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联合体试验,2年区试平均产量9.77 t/hm2,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3.64%;稻米品质达《食用稻品种品质》3级优质米标准;2年稻瘟病综合指数分别为3.8、4.7。202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210247),适宜在长江中下游湖北省(武陵山区除外)、湖南省(武陵山区除外)、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以及浙江省中稻区、福建省北部稻区、河南省南部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东乡野生稻苗期耐寒性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利用5个栽培品种与东乡野生稻杂交组合研究了东乡野生稻苗期耐寒性的遗传。根据1叶1心S(5+1)℃处理6d,常温下恢复10d后的成苗率,各组合间的耐寒性差异均由两对重复基因所控制,东乡野生稻的耐寒性为完全显性,且发现东乡野生稻的细胞质对耐寒性有影响。从F2代分离出强耐寒株,表明利用东乡野生稻强耐寒性导入栽培稻中是可能的,进一步提高现代籼粳栽培品种耐寒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杂籼稻粤优938亲本特性及杂交制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粤优938是由江苏省农科院原子能农业利用研究所与粮食作物研究所合作育成,于2000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的优质、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粤优938母本不育系的异交结实率高,一般制种产量为225~250kg/亩,高产潜力达300~325kg/亩。本文介绍了粤优938的亲本特性和高产制种技术。1 亲本特征母本系红莲型不育系粤泰A,株高85±5cm,穗长20±2cm,每穗颖花数165.5±25.8个,包颈度(24.5±5.8)%,柱头外露率100%,异交结实率(61.5±9.8)%,千粒重23.5±0.3g。全生育期120±2d,单株总叶片数14±1,从播种(浸种)至抽穗的时间85±2d。大田营养生长表现分蘖力强…  相似文献   

20.
信息     
杂交中稻宜优29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宜陵1A”与恢复系“N29”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稻品种。200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04003。2002~2003年参加湖北省中稻品种区域试验,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出糙率8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