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溶剂浸提法提取紫甘薯花色苷,通过自由基体系研究其抗氧化性,并与抗坏血酸(VC)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紫甘薯花色苷对O2-·,DPPH·和HO·3种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且质量浓度不同作用效果就不同。在低质量浓度(1.0 mg/m L)范围内,紫甘薯花色苷抗氧化能力很弱,而VC在低质量浓度范围对DPPH·和HO·的清除率也很高;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紫甘薯花色苷的抗氧化能力逐渐增强,对3种自由基的最高清除率分别为39.06%,80.9%和56.3%,VC的最高清除率分别为72.75%,97.05%和81.51%,表明紫甘薯花色苷粗提取物对这3种自由基的清除率均低于相同质量浓度的VC。  相似文献   

2.
蓝莓花色苷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蓝莓为原料,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蓝莓花色苷,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以VC为对照,研究花色苷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和抗油脂氧化、还原力等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溶剂法提取蓝莓花色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80%乙醇,液料比15∶1(m L·g-1),p H 3,温度40℃,提取70 min,蓝莓花色苷的色价最高。蓝莓花色苷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其抗氧化能力随浓度的增大而提高,花色苷对油脂的抗氧化能力比VC的效果稍好;花色苷的还原力低于同浓度的VC,VC的还原力是花色苷的1.7倍;0.1%和0.5%的花色苷对·OH的清除率高于相同浓度的VC,但是0.2%~0.4%浓度的VC比相同浓度花色苷的效果稍好;相同浓度下,VC对O2-·的清除能力明显好于花色苷,是花色苷的1.54倍;蓝莓花色苷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好于同浓度的VC,是VC的1.07倍。  相似文献   

3.
采用α-淀粉酶水解提取紫甘薯花色苷色素,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pH值以及酶与底物比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反应温度60℃,pH值5.5,反应时间70 min,酶与底物比400 U/mL。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对色素提取液进行纯化,比较发现4种大孔树脂中AB-8型大孔树脂的吸附效果最好,并进一步研究了紫甘薯花色苷色素在AB-8型大孔树脂上的动态吸附及解吸过程。  相似文献   

4.
旨在优化‘紫加1号’嫩茎叶花色苷提取工艺,并探讨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溶剂浸提法提取‘紫加1号’嫩茎叶花色苷,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和提取次数对花色苷提取率的影响,确定提取‘紫加1号’花色苷的最佳工艺。通过水杨酸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DPPH法对‘紫加1号’花色苷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花色苷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2.5 h、料液比为1:100 g/mL、乙醇浓度为55%、提取2次,此条件下得率为62.34 mg/100g,接近实际值56.23 mg/100g,说明结果准确可靠。同时,‘紫加1号’花色苷对羟基自由基(·OH)、超氧基自由基(O2-·)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依次为0.488 mg/mL、0.764 mg/mL和0.032 mg/mL。该法能够有效提取‘紫加1号’嫩茎叶花色苷,且获得的花色苷具有明显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七个紫甘薯品种块根花色苷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紫外-可见分光光谱法,对引自日本和徐州并在云南昆明种植的7个紫甘薯品种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甘薯品种块根中花色苷含量及其在同一块根中的分布和花色苷产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花色苷含量和产量差异显著,花色苷含量以徐13-4含量最高,为107.22mg/100gFW;花色苷产量以种子岛紫最高,达13036.5g/hm2,其次是徐13-4,为11663.7g/hm2;花色苷在块根中的分布不均匀,含量表现为块根表皮>中心组织>薯肉。徐13-4可作为选育花色苷专用品种的亲本,种子岛紫可作为企业生产花色苷原料的品种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6.
曹婷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30):129-135
为了寻求快速、经济地测定自然界中紫黑色作物总花色苷含量的方法,利用酸性乙醇对黑元麦、茄子、葡萄3种不同作物进行花色苷提取,并采用pH示差法和差减法2种不同的实验室方法对3种样品总花色苷含量进行留样分析再测定。结果表明,黑元麦、葡萄采用pH示差法和差减法这2种测定方法的结果精确度和准确性没有显著性差异,且样品进行留样再检测时发现,2种样品测定结果之差的绝对值均小于测定结果质量不确定度,可以说明黑元麦、葡萄花色苷实验室定量检测pH示差法和差减法均适用。茄子采用pH示差法测定值相对标准偏差为2.20%,精确度明显好于差减法;从质控图看,茄子检出值出现1次连续4个点上升的情况,说明茄子皮利用差减法测定结果准确性差;从留样再检测结果可以看出,利用差减法测定2次结果之差的绝对值为0.023 mg/g,小于测定结果质量不确定度0.011 mg/g,说明茄子花色苷pH示差法检测结果可信赖,差减法检测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饮料中咖啡酸对黑米花色苷的辅色作用,采用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咖啡酸质量浓度和p H值对黑米花色苷的最大吸收波长和最大吸光度的影响,比较了咖啡酸辅色前后花色苷在模拟饮料体系中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咖啡酸对黑米花色苷辅色后,发生了增色作用和红移效应,随着咖啡酸质量浓度的增加以及p H值的降低,辅色效果逐渐增强,另外咖啡酸的辅色作用使模拟饮料体系中花色苷热稳定性增强,辅色前后花色苷成分无变化。  相似文献   

8.
紫苏等4种天然色素抗氧化能力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以紫苏、紫甘蓝、黑米、紫甘薯这4种天然色素为试验材料,从还原力、抗脂质过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等方面对它们的抗氧化能力进行了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这4种色素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对亚油酸过氧化有抑制作用,在试验浓度范围内,最大抑制率分别为24.56%,33.04%,45.61%,54.39%;对DPPH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能力,最大清除率为92.59%,93.2%,78.4%,66.29%;对超氧阴离子也有一定的清除能力,最大清除率为46.85%,57.69%,41.2%,65.08%。紫苏、甘蓝、黑米、甘薯色素是优良的具有抗氧化功能的天然色素。  相似文献   

9.
以蕲艾为试验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总黄酮,并应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蕲艾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400 W、微波时间5 min、料液比1∶80(g/mL)的条件下,蕲艾中总黄酮得率可高达14.22%。对在该最优工艺条件下提取的蕲艾总黄酮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蕲艾中总黄酮的质量浓度与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体外总还原能力均呈线性关系,当质量浓度为1.0 g·mL-1时,黄酮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体外总还原能力达到最强。  相似文献   

10.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制备草珊瑚全草提取物,测定其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与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不同浓度草珊瑚乙醇提取物对芒果采后常见3种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及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珊瑚乙醇提取物中的总酚含量为7.62%,总黄酮含量为6.13%;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在低浓度(0.001 mg/mL)范围内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可超过BHT。草珊瑚乙醇提取物对3种芒果采后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对拟茎点霉蒂腐菌的抑制效果最佳,2.5 mg/mL提取物处理即可有效抑菌,处理7 d时抑制率达到50.29%;对胶孢炭疽菌的抑制效果次之,5 mg/mL提取物处理7 d时抑制率为41.25%;对可可球二孢蒂腐菌的抑制效果相对较弱,5 mg/mL提取物处理6 d抑制率仅10.67%。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分析葡萄所含花色苷种类及功能,为相关研究者花色苷提纯鉴定及功能性研究等提供思路,本研究系统总结了葡萄花色苷提纯、定性定量鉴定及抗氧化作用,发现葡萄花色苷资源丰富,具有很强的抑制氧化修饰作用,可以从根本上清除DPPH、O2-·、·OH、H2O2等活性自由基,同时,对脂质过氧化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部分种类可以有效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肝脏损伤、急性肺损伤等疾病的发生。而在提纯方式方面,得出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法具有提取率高、时间短、能耗小等优点,提取工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HPLC-MS法是葡萄花色苷定性鉴定中使用最广泛的分析方法,可以准确检测出葡萄中所含花色苷的种类、含量和比例。因此,建议在提纯鉴定过程中要综合联用溶剂提取、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酶法提纯、HPLC-MS法等提纯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
核桃青皮多酚的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体外抗氧化体系对核桃青皮多酚的抗氧化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核桃青皮多酚在各体系中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性能,并且其抗氧化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在所选浓度下,核桃青皮多酚对DPPH自由基和过氧化氢的清除能力、对三价铁离子的还原能力均明显强于VC。当其质量浓度高于10 mg/L时,核桃青皮多酚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强于VC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当其质量浓度低于22.3 mg/L时,核桃青皮多酚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力强于VC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付莉  彭威威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4):283-287
为了研究紫茄皮红色素的抗氧化活性,为其应用奠定理论基础。以紫茄皮为原料,以抗坏血酸、柠檬酸为对照,以Fenton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OH),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为试验模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紫茄子皮红色素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猪油作底物,采用烘箱贮藏法测定油脂的POV值,研究了紫茄皮红色素对油脂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紫茄子皮红色素对上述自由基均有清除作用,对羟基自由基清除效果比柠檬酸、抗坏血酸好,且清除效果随着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当浓度大于0.5 g/100 mL,对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趋于稳定;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效果比柠檬酸、抗坏血酸好,最大抑制率为91%,当浓度大于0.6 g/100 mL后,对邻苯三酚自氧化的抑制作用趋于稳定;抑制脂质过氧化的程度强于柠檬酸和抗坏血酸,在0.7 g/mL的浓度下,协同增效作用趋于稳定。紫茄皮红色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对菌草灵芝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同时通过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还原力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菌草灵芝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2.5 h,提取温度95℃,料液比1∶25(g∶g);在该条件下提取率为1.65%。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菌草灵芝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且与多糖质量浓度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表明菌草灵芝多糖是一种潜在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5.
以甘薯蛋白为原料,采用复合菌共生发酵法制备生物活性肽。通过Sephadex G-25型色谱柱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做进一步的分析验证,测定了产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还原能力。结果表明,甘薯蛋白在枯草芽孢杆菌与黑曲霉比例1.5∶1.0,以10%的接种量在5%甘薯蛋白发酵培养基中发酵48 h后,可水解为具有一定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还原能力的小分子肽类物质。  相似文献   

16.
八种紫甘薯资源原花青素相对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探讨不同提取剂和不同物料比对紫甘薯原花青素提取的影响,并比较不同紫甘薯品种原花青素含量的差异。分别用5%的柠檬酸和95%乙醇(1%盐酸)作为提取剂,同时设不同物料比,采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甘薯原花青素相对浓度,结果表明,不同的提取剂和不用的物料比所测得的甘薯原花青素相对浓度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用5%的柠檬酸作为提取剂,物料比为1:25,测定8种紫色甘薯资源中原花青素相对浓度,结果表明品种间中原花青素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原花青素相对浓度最高的是渝紫1号。  相似文献   

17.
采用响应面法对枸杞非酶褐变反应产物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枸杞非酶褐变反应产物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31%,料液比1∶20(g/m L),提取温度46℃,提取时间1.4 h,此条件下非酶褐变反应产物提取率为46.40%。按照最优提取工艺分离得到的组分LB-Ⅰ和LB-Ⅱ,抗氧化性测定结果表明,LB-Ⅰ和LB-Ⅱ对羟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升高,其抗氧化能力增强,其中组分LB-Ⅰ的抗氧化能力优于LB-Ⅱ。  相似文献   

18.
王彦平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22):145-152
为研究紫山药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以及抗氧化活性,以紫山药为试验材料,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优化双酶法提取紫山药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纤维素酶加酶量2.19%、果胶酶加酶量2.32%、酶解时间73 min、酶解温度45℃、液料比15 mL:1 g、pH 4.5,此条件下紫山药原花青素得率为93.06 mg/g。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双酶法提取的紫山药原花青素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性,对DPPH自由基(DPPH·)和羟基自由基(·OH)半数抑制率浓度IC50分别为0.165、0.267 mg/mL,清除能力强于维生素C。  相似文献   

19.
利用超声波法提取野生薄荷精油,针对总抗氧化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薄荷精油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同时与合成抗氧化剂没食子酸丙酯(PG)的抗氧化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疆伊犁野生薄荷精油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其抗氧化能力在各方面均比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PG要弱,对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远不如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PG,而在对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和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上具有显著的能力与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利用超声波法提取野生薄荷精油,针对总抗氧化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薄荷精油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同时与合成抗氧化剂没食子酸丙酯(PG)的抗氧化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新疆伊犁野生薄荷精油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其抗氧化能力在各方面均比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PG要弱,对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远不如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PG,而在对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和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上具有显著的能力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