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以树莓、山楂为主要原料,对树莓山楂复合低糖果酱的工艺进行研究,确定出复合低糖果酱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在复合低糖果酱中,树莓酱与山楂酱配比为1∶1(V∶V),白砂糖添加量40%,柠檬酸添加量0.5%,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0.4%,所制得树莓山楂复合低糖果酱果香浓郁、酸甜适口,组织状态细腻、流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以新鲜的苹果、山楂、胡萝卜为原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再以复合果酱的感官评分作为基准,研究苹果、山楂、胡萝卜复合果酱的最佳原料配比、熬制时间、添加剂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结果表明,最优工艺参数为苹果、山楂、胡萝卜配比5∶2∶3,白砂糖添加量10%,柠檬酸添加量0.3%,低甲氧基果胶添加量0.65%,氯化钙添加量0.2%,浓缩时间30 min;用此参数制作的果酱味道酸甜可口、酱体晶莹剔透、风味纯正。  相似文献   

3.
以新鲜拐枣与新鲜雪莲果为原料研制一种低糖果酱。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拐枣雪莲果添加比例,木糖醇、柠檬酸添加量,以及单一增稠剂的种类和添加量进行筛选。通过感官评分和正交试验,得到低糖果酱的最佳配方为拐枣与雪莲果配比1∶4,木糖醇添加量7%,柠檬酸添加量0.9%,增稠剂低甲氧基果胶添加量0.5%。  相似文献   

4.
为研制出低糖、新型的番木瓜芒果复合果酱,以番木瓜、芒果为原料,以木糖醇、黄原胶、柠檬酸为辅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进行了产品工艺配方的探索,并对产品进行感官、理化、微生物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番木瓜芒果低糖复合果酱的最佳工艺配方为木瓜与芒果的配比3∶2,木糖醇添加量30%,黄原胶添加量0.6%,柠檬酸添加量0.3%。根据上述方法研制出的番木瓜芒果低糖复合果酱酱体良好、质地细腻,呈金黄色,具有芒果和木瓜特有的香味,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卫生安全性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只有35%。  相似文献   

5.
以低甲氧果胶、黄原胶、聚葡萄糖为复配增稠剂,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增稠剂配方进行优化,以蓝莓、胡萝卜为原料,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对低糖蓝莓胡萝卜复合果酱的制作工艺配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增稠剂最佳配方为:低甲氧果胶添加量0.5%,黄原胶添加量0.2%,聚葡萄糖添加量4%,复合果酱制作工艺的最佳配方为:蓝莓、胡萝卜质量比3.2∶1,白砂糖添加量24%,柠檬酸添加量0.2%,按照以上最佳工艺研制出的复合果酱色泽自然、口感细腻、风味独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6.
时培宁  李勇  汤薇  谢倩 《保鲜与加工》2019,19(6):170-174
以洋姜、白砂糖、食盐、白酒为原辅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及保温试验筛选洋姜酱加工工艺。结果表明,洋姜酱在真空0.09 MPa的条件下浓缩的最佳温度为60℃,最佳浓缩时间为50 min;洋姜酱的最佳发酵时间为66 h;确定复合抗氧化剂的配方为:VC添加量0.10%,柠檬酸添加量0.8%,氯化钙添加量0.4%,在此条件下,洋姜酱的抗褐变能力最佳;发酵前洋姜酱配料添加的最佳配方为:食盐添加量5%,白砂糖添加量3%,白酒添加量1%,按照该配方制备的洋姜酱呈现米白色的酱体,具有洋姜发酵特有的风味,感官品质综合评分为95分。  相似文献   

7.
为研制紫苏海棠果低糖果酱,以海棠果和紫苏叶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定法及响应面试验优化紫苏海棠果低糖果酱配方。结果表明:当海棠果添加量150 g,紫苏叶添加量5 g,木糖醇添加量30 g,果胶添加量4.5 g时,果酱的感官评分最高,为85.4分。按最优配方制得的紫苏海棠果低糖果酱酸甜适宜,口感细腻,香味浓郁,风味最佳,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8.
以樱花和雪梨为原料制作低糖复合果酱,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复合果酱配方为梨肉添加量62.5%,白砂糖添加量16%,蛋白糖添加量0.3%,柠檬酸添加量0.375%,黄原胶添加量1.5%,CaCl_2添加量0.4%。在此条件下制作的复合果酱色泽均匀、组织细腻、酸甜可口。  相似文献   

9.
以番石榴、菠萝皮为主要原料,银耳、茶、白砂糖为辅料,研制一款无防腐剂的复合果酱。采用感官评价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水茶质量比、番石榴浆与菠萝皮汁质量比、银耳添加量和白砂糖添加量4个因素为自变量,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果酱最优配方。结果表明,番石榴菠萝皮银耳茶果酱最佳配方为:茶汤(水与茶质量比40∶1)30 g,番石榴菠萝皮浆(番石榴浆与菠萝皮汁质量比25∶1)40 g,银耳浆22 g,白砂糖8 g。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果酱质地均匀,酱体黏稠适度,番石榴和菠萝的复合果香浓郁,同时兼具红茶的清香,感官评分为(92.1±1.81)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68.23%±0.97%。本研究明确了番石榴菠萝皮银耳茶果酱的制备工艺配方,为新型风味果酱的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马齿苋、柠檬为原料,添加适量的白砂糖,使用合适的胶凝剂,研究马齿苋柠檬汁复合型果冻加工工艺。结果表明,胶凝剂最佳配比为果胶∶琼脂为3∶2,产品配方为马齿苋添加量51%,柠檬汁添加量14%,白砂糖添加量34%,复合胶凝剂添加量1%。试验所得果冻爽滑可口、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  相似文献   

11.
以荔枝、柠檬、绿茶为主要原料,研究荔枝柠檬果茶饮料的配方和工艺。结果表明,绿茶、荔枝汁、柠檬汁的最佳配比为40∶15∶10,白砂糖添加量12%,CMC-Na添加量0.10%,柠檬酸添加量0.04%。由此配方和工艺制作的荔枝柠檬果茶口感最佳,感官评分达89分。  相似文献   

12.
以五味子皮渣为原料,添加人参、山楂为辅料,采用单因素、正交设计以及响应面设计,筛选出五味子皮渣乳酸发酵果酱的最佳发酵工艺参数和配方。结果表明,五味子皮渣乳酸发酵果酱的最佳发酵工艺为:五味子皮渣浆液用量20%,山楂浆液添加量35%,乳酸菌接种量1%,发酵温度37 ℃,发酵时间20 h,白糖添加量30%。在此条件下所制得果酱具有五味子、山楂以及乳酸发酵特有的风味,无异味。以发酵液为基料,添加2.15%人参粉、0.9%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在0.090 MPa真空度下,将发酵液浓缩至可溶性固形物为40%,此时复合果酱呈深褐色,质地协调,光泽均匀,具有五味子、人参、山楂以及乳酸发酵特有的风味,酸甜适口,无异味,酱体均匀一致,涂抹性良好,无杂质。  相似文献   

13.
以金耳、苹果为主要原料,结合果酱制品的加工工艺,研制出有益人体健康的功能性复合果酱。运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分析,得出该产品的最优配比为金耳与苹果质量比20∶80,熬煮时间18 min,蜂蜜添加量为金耳与苹果总质量的25%,柠檬汁添加量为金耳与苹果总质量的2.0%。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果酱产品颜色呈浅褐黄色,性状稳定,无结块、分层现象,富有光泽,酸甜适中。  相似文献   

14.
以桂花和红心火龙果为原料,魔芋粉、柠檬酸等为辅料,以感官评价为标准,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低糖型桂花-红心火龙果复合花果酱进行配方优化。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桂花汁和红心火龙果汁的比例1∶6(W/W),白砂糖添加量8%,魔芋粉添加量2.5%,柠檬酸添加量0.20%,在此条件下所制得的酱体呈绛紫色,色泽均匀有光泽,具有桂花和火龙果的特有香味,口感光滑细腻,酸甜可口,组织状态良好,涂抹性佳。  相似文献   

15.
以雪梨和西瓜为原料,添加白砂糖、柠檬酸和黄原胶研制复合果酱。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雪梨西瓜复合果酱的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雪梨∶西瓜质量比为40∶60,白砂糖添加量为45%,柠檬酸添加量为0.20%,黄原胶添加量为0.40%条件下,制作的复合果酱感官品质最佳,符合GB/T 22474-2008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6.
以水芹、牛蒡为原料,白砂糖、柠檬酸、复配增稠剂为辅料,研制出一种营养价值丰富、具有药用价值的蔬菜酱——水芹牛蒡酱。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产品的最佳配方为水芹浆添加量200 m L,牛蒡浆添加量20 m L,白砂糖添加量35%,柠檬酸添加量0.6%,复配增稠剂添加量0.3%。此配方制得的水芹牛蒡酱为翠绿色,具有水芹和牛蒡的风味,甜酸适度,组织状态均一、不流散。  相似文献   

17.
复合果渣果酱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蓝莓、桑果、杨梅皮渣为主要原料,辅以白砂糖、增稠剂,在不添加任何防腐剂、色素的情况下,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感官评价,研究了低糖复合果渣果酱的最佳工艺和配方。结果表明,在复合果渣添加量20%,魔芋胶添加量0.4%,CMC-Na添加量0.3%,果胶添加量0.4%,糖酸比35∶1,白砂糖添加量35%,最佳杀菌公式为85-90℃/15 min条件下,可生产出富含粗纤维、营养丰富、酸甜适口、色泽艳丽、风味独特、涂抹性佳、稳定性好的低糖果酱。产品固形物含量40%~45%,酸度0.6%~1.0%,保质期可达12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8.
以新疆喀什沙枣为原料,添加新疆精河县沙棘代替酸味剂柠檬酸,研制复合果酱。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沙棘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和熬煮时间进行研究。根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感官评分,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优化沙枣沙棘复合果酱的工艺配方,并通过建立Q10模型对其货架期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沙枣沙棘复合果酱的工艺配方为:沙枣质量设为100%,沙棘添加量12%,白砂糖添加量15%,熬煮时间25 min。该条件下得到的复合果酱产品品质较好,酱体呈黄褐色,甜酸适中,组织状态良好,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66%,pH值 3.80,蛋白质含量0.57%,多酚含量4.32 mg/g,黄酮含量0.67 mg/g,还原糖含量3.67%,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标准。通过建立Q10模型,预测该产品20 ℃条件下的货架期为177 d。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以草莓低糖果酱的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并结合质构仪进行凝胶强度的辅助评价,研究低甲氧基果胶制备草莓低糖果酱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草莓低糖果酱制备最佳工艺条件为:以草莓原料为基准,低甲氧基果胶用量为0.3%,CaCl2用量为1.6mg/g,加糖量为20%。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一种抗性糊精低糖饮料的制备工艺和优化配方,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优化试验,确定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柠檬汁质量分数35%,抗性糊精添加量12%,果胶添加量0.12%,三氯蔗糖添加量0.004%。在此条件下制得的产品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