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卫生问题的不断出现,社会要求进一步提高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应用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人才是高等院校的主要目标,如何培养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专业创新型人才,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就此提出培养创新型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卫生专业人才需要树立创新教育观、推进创新型教学模式、构建创新型实践教学平台、提高师资队伍创新能力,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相似文献   

2.
高等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职能。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是高等教育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机组分。基于实践环节对于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的重要性,将科研项目融入实践教学环节,在开展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完成实践教学任务,以科研成果促进教学改革,以实践教学支撑科研项目。该模式既加强了科研与教学的联系,又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为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创新和探索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高校食品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校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材的中心环节,其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对培养具有创新自主能力的食品学人材意义重大。就食品类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如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进行探讨,并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出5项改革措施。通过改革,将食品实践教学工作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培养我国食品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材队伍。  相似文献   

4.
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以及社会发展和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小麦制粉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为例,探索了一种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学生今后从事生产第一线的科研、开发及产品质量控制等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高校育人的根本任务,具备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以培养创新型包装工程人才为目标,对包装工程专业设计类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案进行改革,分析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选题方式、设计要求、课程设置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方案并实践。实践证明,该方案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专业知识的应用与实践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培养创新综合应用型人才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食品质量与安全作为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型工科专业,也紧跟"新工科"建设的步伐,将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作为专业主要培养目标之一。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是达成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目标的手段之一。以"食品理化分析"课程为例,介绍了新型教学方式PBL教学模式的引入和对学生培养的影响。经过PBL教学过程,学生的自主学习、综合思辨、交流协作和创新创造等方面能力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试论农林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成为社会发展主旋律。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诠释了农林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建构原则及其紧迫性,探析了目前农林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模式建构之路径选择,对指导农林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传统"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在激发学生实验动力、提高其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与工程素养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为此,在结合"食品工程原理"实验课程特征及教学实例的基础上,从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模块化实验项目、强调结果分析与讨论、探索"试错法"实验教学、建立合理的成绩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为提高"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质量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满足"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在"食品营养学"课程性质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兴趣及用人单位对学生素质的需求,针对传统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出了"食品营养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食品工艺学是食品学科的专业核心课程,提出体现"商"科院校特色的食品工艺学课程建设目标和内涵,确立食品加工知识与"商业大环境"结合的教学目标,将"商业意识"贯穿于食品工艺的教学过程,实践教学以支撑学生创新竞赛、科研创新为着重点,培养具备"商科"知识体系的复合型食品加工创业人才,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应用型本科的教学宗旨不是简单的培养应用技能,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应用型本科研究导向教学理念的实施,对"粮油加工学"课程教学理论和实践等方面的完善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结果表明,教学效果良好,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意识和爱好,且有助于拓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深化高校创意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也是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大学生的"三创"能力培养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其中课程作为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核心,成为"三创"能力培养的关键载体。以"食品添加剂"课程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养过程、教学条件等方面,探索创意创新创业实践与课程进行有机融合的途径,为食品行业培养"三创"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面向国际化的食品营养与健康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目前高校教育中的一个热点,这是当前社会需求和培养模式所导致的必然结果。针对目前食品营养与健康人才培养针对性弱、培养模式单一和应用性弱的现状,S高校在食品营养与健康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尝试。通过了解社会需求、优化课程设置、选拔潜力人才、优化教学方式和内容、提供实践和国际交流机会、为学生提供科研平台等方面的尝试,S高校在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和国际化人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新型食品营养与健康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学院食品专业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以"食品分析与检验"为例列举了实验课程中所采取的改革措施和方案。实践证明,此项改革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能有效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创新意识,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的改革,尤其是单学科的特色化教学改革,对推动学科发展、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十分关键。"畜产品加工工艺学"课程具有知识结构复杂、覆盖面广、实用性强等特点,适合应用案例教学的教学方法。以液态奶杀菌、肉色变化等为例,归纳了案例教学在加强"畜产品加工工艺学"课程思政、专业知识教学效果中的作用,并提出在具体实施中,要融合中国传统教学中优秀教育理论和经验,注重案例教学和讲授教学的穿插进行,注意案例教学方法的中国化。社会、学校、学生和教师等多方共同努力来确保案例教学的顺利进行,为卓越农林应用型复合人才和学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探索道路,为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6.
仪器分析是地方本科院校中化学、生物科学、食品、环境等专业开设的必修课程。从仪器分析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了仪器分析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包括:针对不同专业调整教学内容,突出专业实用性和科学性;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及其他现代教学理念。在实验教学方面,着力更新实验内容,开设设计性自主实验,强化实验技能,以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立足地方经济,培养优秀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食品微生物实验教学中创新性思维的应用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实验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关键技术课程。现有的微生物实验教学没有把学生放在主动的位置,没有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严重缺乏创新性。为了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通过对微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诸多问题进行改革创新,目的在于改变教师陈旧的教学思维,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出能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且符合社会和科研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8.
以"动植物标本制作"实验课程为例,开展了互联网思维下生物学本科生素质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通过建立移动交互式教学(MIT)模式,从而更好地培养合格人才,训练本科生的动植物标本制作实验操作能力,培养本科生的创新思维,提升了生物学本科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水平,说明MIT模式下动植物标本制作是提高生物学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张新忠  郭宝键  吕超  许如根 《种子》2016,(7):133-134
为适应国家种子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扬州大学于2012申报了教育部“种子科学与工程”备案专业,于2013年开始招生.在总结专业申报、专业培养计划制定及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体会的基础上,就“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如下思考: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应以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构建合理的课程框架体系;教学过程中应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应用研究性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人才整合与人才引进、培养相结合,加快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整体教学水平.采取导师制,增加学生专业实践机会,引导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相似文献   

20.
"食品微生物学"是食品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教学效果的好坏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现有的教学方式不能实现"食品微生物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应有的作用。在"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中,结合学生对"食品微生物学"的认识,筛选科研素材和新产品,并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科研创新训练。通过改革,旨在达到增强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应用微生物学知识进行食品行业的创新和产品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