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鱼病预防“三步曲”鱼病防治一般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体现了“防”的重要性。如何突出防的作用,笔者认为要“奏”好如下三步“曲”。一、放养前鱼病预防鱼种放养前池塘彻底清整、消毒对整个养殖过程的鱼病预防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池塘清整是指清除池塘里过...  相似文献   

2.
张永旺 《内陆水产》2006,31(5):26-26
“春季忽视鱼病防,夏秋鱼瘟浮满塘”,这句话道出了春季做好鱼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而春季鱼病的防治、预防工作,应重点抓好“三早、四定、五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池塘养殖的生产中,多数养鱼场户深知鱼病防治的重要,但存在注重“治”而忽视“防”的问题。这种现象,会大大地增加养鱼成本,影响生产效益。为了减少池塘养殖鱼病的发生,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加强鱼病预防工作,坚持“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春季忽视鱼病防,夏秋鱼瘟浮满塘",这句话道出了春季做好鱼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防重于治"是预防鱼病的重要原则,只有采取"无病先防"的积极防治原则,才能使渔业生产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春季水温开始回升,各种生物致病因子如细菌、寄生虫孢子、孢囊处于发育早期,对药物最敏感,疗效好;另外,春季鱼种、成鱼经过越冬期,体质较弱,对致病因子抵抗力相对较差,因此,积极做好春季鱼病预防工作,可以减少鱼病的发生,既有利于鱼类健康快速生长,又节约鱼病防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5.
4.鱼病防治 鱼病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基本原则,春季进行一个疗程的杀虫、消毒,药物采用科洋“鱼虫杀星”和“鱼安”:6月份使用科洋“克暴灵”和“悄悄杀”复配进行了一次暴发性疾病的预防,同时内服“保肝灵”、“败血灵”2个疗程,定期使用二氧化氯对食场水体进行消毒处理,由于预防及时,全养殖过程没有出现批量死鱼现象。  相似文献   

6.
革胡子鲶实用养殖技术(六)张光明,李远国湖北省机械化养鱼开发公司430060六、病害防治技术革胡子鲶虽比“家鱼”抗病力强,发病机会少,但切不可掉以轻心,要坚持“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原则,搞好鱼病防治,否则,养鱼产量便没有保障。(一)鱼病预防在革胡子...  相似文献   

7.
郭发定 《河南水产》2004,58(1):22-22
“春季忽视防鱼病,夏秋两季慌了神”。这句谚语道明了春季抓好鱼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而做好春季鱼病的预防主要应抓好“三早、四定、五消。”  相似文献   

8.
“三早、四定、五消”春季防鱼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季忽视鱼病防,夏秋鱼瘟浮满塘”,这句话道出了春季做好鱼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而做好春季鱼病的预防主要应抓住“三早、四定、五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赵同庆 《内陆水产》2001,26(7):40-40
鱼病防治是提高鱼苗、鱼种成活率和成鱼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但在养鱼实践中,许多养鱼户对鱼病防治不作分析,随意乱用药,以致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下面笔者列举鱼病防治中的10种错误作法,以期引起养鱼户的重视和纠正。1 忽视鱼病预防鱼病防治以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鱼病防治应做到“四定、四消”,即投饲:定质、定量、定时、定位。“四消”即:鱼池消毒;鱼种消毒;饲料、食物、工具消毒;水体消毒。只要做到“四定、四消”,鱼病是完全可以控制和避免的。2 不问鱼病原因要掌握鱼的发病规律,首先必须了解引起鱼病的原因,而引起鱼病的…  相似文献   

10.
鱼病防治的总体原则是“以防为主,防重于治”,当前鱼病防治中应该倡导五种观点,做好疾病防治。一、选用良种是鱼病防治的首要工作良种具有极大的增产潜力,这种潜力主要体现在良种生产性能优异、抗病力强等方面。大范围大批量选用良种,提高良种率,对于减少养殖阶段鱼病发生几率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内陆水产》2005,30(9):26-27
6鱼病防治 黄颡鱼的鱼病防治应贯彻“防重于治、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方针。由于黄颡鱼人工养殖放养密度增加,在鱼种和成鱼养殖中,已发现了一系列的流行疾病,因此,必须加强鱼病预防。  相似文献   

12.
国营兰溪渔场其有出面1985亩,其中粗养水面1450亩,精养成鱼池332亩,鱼苗鱼种池150亩,亲鱼和珍珠池53亩。往年在精养成鱼池内由于忽视鱼病预防工作,每年用于防治鱼病的敌百虫、漂白粉等药物不少,开支很大,最高年份高达每亩药费62.5元。1989年,他们采取综合防治鱼病,并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  相似文献   

13.
关于当前鱼病防治的几点建议由于鱼类生活在水中,它们的活动、摄食情况,人们不易观察,一旦发病,及时诊断较困难,治疗也较麻烦。多年来的实践证明:鱼病工作只有贯彻“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正确方针,采用“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积极措施,才能达到减少或避免鱼类...  相似文献   

14.
引起鱼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清塘不彻底,拉网或运输中操作不慎使鱼体受伤,投喂腐烂变质的饲料,施用未经发酵的有饥料,水质恶化等。但只要坚持“全面预防、积极治疗、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方针,掌握各种鱼病发病的原因和规律,及时采取措施,鱼病还是可以防治的。  相似文献   

15.
邓峰 《内陆水产》1999,(1):23-23
“春季忽视防鱼病,夏秋两季慌了神”,这句话道明了春季抓好鱼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而做好春季鱼病的预防主要应做到“三早、四定、五消”。1“三早”“三早”指早放养、早开食、早管理。春季放养鱼种要尽量提早,我省各地一般在元旦前后投放鱼种较适宜,这时水温较低,...  相似文献   

16.
许多观赏鱼,特别是热带鱼多生活于适温的鱼缸中,觅食量与活动量较小,受外界气候、饲养条件变化的干扰少,致使抗病能力较差,患病率较高,一直成为观赏鱼爱好者们最为棘手的事。因此,对观赏鱼鱼病的防治。应本着“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以便控制鱼病的发生和流行,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7.
泥鳅具有耐低氧、抗病力强的特性,在自然水域中病害较少,但在池塘精养条件下,养殖密度大,对养殖过程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高,使得引发鱼病的因素增多,如鳅种选择不慎、放养密度过大、投饵不合理、池塘水质管理措施不力、生产操作方法不当使鳅体受伤而感染病菌等,因此日常做好鱼病的防治工作对泥鳅健康养殖至关重要。在苗种投放至捕捞收获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始终坚持“生态预防、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减免泥鳅病害的发生,提高养殖的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8.
斑点叉尾鲴的鱼病防治是养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在高密度养殖中更为重要,应切实做好防病治病工作,落实“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方针。  相似文献   

19.
正春暖花开,万物复苏。随着水温的上升,水中各种病原体开始滋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感染鱼体,引起鱼病。实践证明:"防重于治,"是预防鱼病的重要原则。只有采取"无病先防"的积极预防原则,才能使渔业生产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做好春季预防工作是鱼病防治的关键环节。现根据笔者的工作实践,谈点体会,仅供渔民朋友参考。春季鱼类发病的原因有三:一是经过较长时间的越冬期后,鱼体内积累的脂肪大部分被消耗,鱼类体质弱、抗病力差,易被病原侵袭;二是春放春养中的捕捞、运输、放养活动较多,难免操作不慎使鱼体受伤,使受伤部位被病  相似文献   

20.
《海鲜世界》1991,(4):4-5
近几年来,本市淡水养鱼发展迅速、池塘单产不断提高,相应的养殖方式发生改变,放养密度加大,投饵、施肥偏高,水质环境恶化,加上南苗北运和新品种的引进缺乏检疫,鱼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增加。为防止鱼病的蔓延扩充,保持淡水鱼持续高产稳产,抓好鱼病的防治工作已是当务之急。除进一步加强普及鱼病防治技术外,更重要的是要切实贯彻“防重于治”的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