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元集团和北京市奶业协会对产品质量历来比较重视.协会和集团领导对奶业的发展具有前瞻性的眼光。三元集团从1998年开始执行原料奶收购按质论价体系.将乳蛋白、乳脂肪含量以及微生物数量纳人计价体系。1999年.首先把抗生素残留纳入计价体系。从2001年开始,把体细胞数纳入计价体系;2002年,开始在内部研究第三方检测的问题.体细胞数以60万个/mL为标准.高于60万个/mL的要罚款.低于60万个/mL的给予奖励:现在叉再次将标准细分为6级。将体细胞数纳入计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分析了15000头(次)奶牛所产原料奶样本,比较了体细胞数与乳成分、胎次、305天产奶量及季节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体细胞数的升高,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逐渐降低。当体细胞数为50万~100万个/mL时,原料奶中总固体及非脂乳固体含量达到最高;当体细胞数超过100万个/mL时,总固体含量开始下降。随着体细胞数的增加,冰点逐渐增加,但各组差异不显著。随着胎次的增加,体细胞数逐渐增加。随着体细胞数的增加,产奶量逐渐下降。夏季、秋季的体细胞数比春季、冬季的高,夏季、秋季与春季、冬季体细胞数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随机采集的奶牛乳样为研究对象,对乳样的电导率、pH值与体细胞数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体细胞数在50万个/mL以下时.电导率值在4.40~4.75ms/cm之间、pH值在6.50~6.80之间;体细胞数在50万-500万个/mL以上时.电导率在5.20~9.00ms,cm之间、pH值在6.80~7.20;体细胞数在500万以上,电导率值在9.00ms/cm以上、pH值在7.20以上。结果表明,牛乳电导率的变化与体细胞数呈正相关,pH值的变化与体细胞数相关性不明显,可利用牛乳体细胞数与电导率变化的相关关系判断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程度。  相似文献   

4.
正食品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各大行业也不断提高标准来维护产品安全。鲜奶收购企业通过不断提高相关指标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牛奶中体细胞数的含量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指标。2016年4月上海调高了生鲜奶的收购标准,将原来的标准奶体细胞数含量从40~75万/mL作了进一步提高,这对广大奶牛养殖场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是指每毫  相似文献   

5.
牛奶中体细胞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奶中体细胞主要是白细胞和乳房分泌组织的上皮细胞,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简称SCC)是衡量生奶中微生物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体细胞数的提高,牛乳中蛋白酶和脂解酶活性升高,致使清蛋白含量升高,酪蛋白含量降低,牛奶及其制品的货架期缩短、风味发生改变,国际上在原料奶的收购标准中,普遍已经把生奶体细胞数的高低作为一个计价和拒收的依据,体细胞数超过500,000/ml是大多数国家生奶拒收的标准。本就有关体细胞数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牛乳电导率值与体细胞数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随机采集的奶牛乳样为研究对象,对乳样的电导率值与体细胞数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体细胞数在50万个/ml以下时,电导率值在4.40~4.75ms/cm之间;体细胞数在50万~500万个/ml时,电导率值在5.20~9.00ms/cm之间;体细胞数在500万/个ml时,电导率值在9.00ms/cm以上。结果表明,牛乳电导率的变化与体细胞数呈正相关,可利用牛乳体细胞数与电导率变化的相关关系判断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程度。  相似文献   

7.
牛奶质量从内在讲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体细胞数和细菌总数。体细胞数是乳腺内受感染程度的定量指标;细菌总数和乳腺内的感染有一定的关系。一种是在乳腺内部繁殖的细菌。一种是通过乳孔导管从外部感染的。控制细菌总数对控制乳房炎有重要意义。各个国家对于判定乳腺炎的牛奶的标准不同,美国的规定是:正常牛奶的体细胞数小于10万/毫升。乳房炎奶大于20万/毫升。因此,控制体细胞数就是控制乳房炎。  相似文献   

8.
体细胞数与乳成分、胎次、产奶量及季节之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分析了15000头(次)奶牛所产原料奶样本,比较了体细胞数与乳成分、胎次、305天产奶量及季节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体细胞数的升高,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逐渐降低。当体细胞数为50万~100万个/mL时,原料奶中总固体及非脂乳固体含量达到最高;当体细胞数超过100万个/mL时,总固体含量开始下降。随着体细胞数的增加,冰点逐渐增加,但各组差异不显著。随着胎次的增加,体细胞数逐渐增加。随着体细胞数的增加,产奶量逐渐下降。夏季、秋季的体细胞数比春季、冬季的高,夏季、秋季与春季、冬季体细胞数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日本学者对体细胞数与乳房炎关系的论述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2  
测定鲜奶中的体细胞数,是判断乳房炎轻重程度的有力手段。1 体细胞的生理变动即使从健康的乳房中挤出的牛奶,也存在着一定数量的体细胞。那么,数量究竟为多少是标准呢?国际上规定,以50万/ml以上的体细胞数定为乳房炎的基准。同时规定所检查的奶,应是挤奶前的第一把奶。奶中体细胞的种类和数量,因种种原因在不断变化,除了病因之外,还有因生理上的原因而产生变动。1.1 由年龄而发生的变化实践证明,经产牛奶中的体细胞数要比初产牛多,年龄越大,奶中的体细胞数越多。通过乳期调查,得出平均细胞数,结果是随着产次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体细胞数对奶牛场在临床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房炎是公认的世界难题,对奶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防治乳房炎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目前乳房炎的防治很多都是在降低体细胞数上下功夫,鲜奶收购标准也将体细胞数列入,很多乳品企业将它作为鲜奶定价的指标之一,目前多数地方均将合格鲜奶体细胞数定为50万/ml以下。本文主要分析体细胞数在临床的影响,并制定应对措施,以提醒奶牛养殖者引起重视。1牛奶中高体细胞数引起的损失1.1据统计,奶样里所含体细胞数量与奶量损失成正相关,体细胞数超过40万的牛只如果占牛群总数的70%以上,则可推算出全群泌乳牛平均每头损失奶量在500千克以上。1.2降…  相似文献   

11.
体细胞数对奶牛临床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房炎是公认的世界难题,目前乳房炎的防治很多都是在体细胞数上作文章,鲜奶收购标准也将体细胞数列入,很多乳品企业将它作为鲜奶定价的指标之一。目前多数地方将合格鲜奶的体细胞数定为50万/毫升以下。本文主要分析体细胞数对奶牛临床状态的影响,并制定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调查天津市原料奶细菌总数、体细胞数及乳房炎病原菌、耐药基因,了解全市原料奶的质量状况及引起奶牛乳房炎发生的主要原因。采集天津市5家乳品加工企业奶罐车的原料奶样品,用于检测体细胞数和菌落总数;采集天津市奶牛养殖场储奶罐奶样品,用于检测体细胞数;采集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发病乳区的牛奶样品,用于检测乳房炎病原菌及耐药基因。结果显示:2018年天津市乳品加工企业原料奶体细胞数平均值为44.65万/mL,标准差42.41万/mL,变异系数94.97%,最大值为225.50万/mL,最小值为1.20万/mL,SCC≤50万/mL的样品占74.37%,50万/mL200万/mL的样品占3.13%;细菌总数平均值11.54万CFU/mL,标准差26.28万CFU/mL,变异系数227.66%,最大值190.00万CFU/mL,最小值0.095万CFU/mL,细菌总数≤10万CFU/mL的样品占74.37%,10万CFU<细菌总数≤50万CFU/mL的样品占21.25%,50万CFU<细菌总数≤100万CFU/mL的样品占1.88%,100万CFU/mL<细菌总数≤200万CFU/mL的样品占2.50%。2018年天津市奶牛养殖场原料奶体细胞数平均值为38.81万/mL,标准差36.49万/mL,变异系数94.03%,最大值为210.00万/mL,最小值为0.80万/mL,SCC≤50万/mL的样品占79.17%,50万/mL200万/mL的样品占0.83%。乳房炎病原菌检测结果显示:36个样品检出病原菌,总检出率为94.74%;共检出8种病原菌,检出率最高的是乳房链球菌,检出率为73.68%,其他病原体检出率依次为:牛支原体34.21%,牛棒状杆菌13.16%,无乳链球菌10.53%,大肠杆菌5.26%,白色念球菌5.26%,停乳链球菌2.63%,铜绿假单胞菌2.63%。14个样品检出耐药基因,总检出率为36.84%;2种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β-内酰胺耐药基因CTX-M934.21%,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耐药基因MecA 2.63%。研究表明,2018年天津市原料奶SCC及细菌总数大部分接近欧盟标准,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引起天津地区临床型乳房炎的3种主要致病菌为乳房链球菌、牛支原体和牛棒状杆菌。  相似文献   

13.
乳中体细胞数在牛奶生产中的监控作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1 牛乳中体细胞数牛乳中的体细胞 (SomaticCellCount,SCC) ,是指每毫升奶中的细胞总数 (挤奶前的第一把奶 ) ,多数是白细胞 (即巨噬细胞、嗜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 ) ,其中约占牛体细胞数的 98%~ 99% ,其他 1 %~ 2 %的体细胞是乳腺组织脱落的上皮细胞 ,其数量反映了牛奶产量、质量及牛只的健康状况。在正常情况下 ,牛奶体细胞数不可能为零 ,牛奶中体细胞数一般在 2 0万~ 30万个 /mL。当乳房外伤或发生疾病产生炎症时 ,机体将大量的白细胞分泌进入乳房以清除感染 ,体细胞数一般都超过 5 0万个 /mL(Ruegg ,1 997)。因此 ,牛奶中体细胞…  相似文献   

14.
对新乳品安全标准体细胞指标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奶体细胞的高低反映牛群的乳房健康状况,也是牛奶重要的质量指标。《生鲜乳》标准征求意见稿,首次列入了体细胞数的标准,这是我国制定乳品标准的进步。正常牛的体细胞数应低于20万个/毫升,而《生鲜乳》标准征求意见稿4.3款〈体细胞数〉规定为:≤100万个/毫升。我们认为既然要作为国家乳品标准,就应向先进的国际标准看齐,如果为了照顾落后的生产者而降低标准,这个就失去制定标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乳房炎是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学等因素刺激而发生的一种炎性反应.它不仅影响奶牛产奶量,给奶农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影响乳品质,危及人类健康.其特点是乳中体细胞特别是白细胞增多,乳中体细胞通常由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等组成,当乳腺受机械损伤被感染后,体细胞数就会上升.一般来说,体细胞数超过正常范围(20万~30万个/mL)是乳房受到感染的前兆.目前,国际奶业已将体细胞数作为监测鲜奶质量的重要标准.要想有效地利用它来控制乳房炎,首先必须对影响体细胞数的因素有深刻了解.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比较2017年内蒙古地区生鲜乳中的体细胞数与主要奶业国体细胞数标准,对比奶罐奶和散卖奶体细胞数,同时分析生鲜乳中的体细胞数与产奶量及乳成分间相关性,旨在为生鲜乳质量安全评定及控制提供参考依据。试验于2017年采集内蒙古地区9个盟市673批次生鲜乳样品,采用Foss Mickro-FT120乳成分分析仪测定生鲜乳中乳脂肪、乳蛋白、非脂乳固体、乳糖、总固体含量,同时采用丹麦Chemomete SCC-100体细胞仪进行体细胞计数。结果表明:1) 2017年内蒙古地区生鲜乳中的体细胞数为37. 7×10~4个/mL,低于欧盟(40. 0×10~4个/mL)、新西兰(40.0×10~4个/mL)、加拿大(50.0×10~4个/mL)和美国(75.0×10~4个/mL)的生鲜乳中体细胞限定值。2)家庭散养模式散卖奶中的体细胞数(55.8×10~4个/mL)显著高于规模化牧场奶罐奶中的体细胞数(37.7×10~4个/mL)(P<0.05)。3)生鲜乳中的体细胞数与产奶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190;与乳脂肪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乳蛋白、乳糖、非脂乳固体及总固体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149、-0.295、-0.283、-0.115。由此可见,内蒙古地区生鲜乳中的体细胞数管控较好,达到甚至超过了欧美主要奶业国标准。家庭式散养方式生产的生鲜乳质量安全水平低于规模化养殖方式。生鲜乳中体细胞数增高会导致产奶量下降及乳品质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据悉,从2008年起新疆财政每年计划安排300万元资金,用5年时间在全疆建设200个原料奶质量第三方检测站,并为每个站配备10万元左右的检测设备。这一措施旨在规范原料奶收购秩序,加强对生鲜奶收购质量的把关。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以随机采集的奶牛乳样为研究对象,对乳样的电导率与体细胞数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体细胞数在20万~50万个/mL时,奶牛乳汁电导率值在0.40~0.55mho/m之间;体细胞数在50万个/mL以上时,奶牛乳汁电导率在0.6mho/m以上。结果表明,牛乳电导率的变化与体细胞数呈正相关,可确定利用牛乳体细胞数与电导率变化的相关关系可准确判断奶牛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19.
牛博士热线     
大象好!我是牛博士,今天给大家带来的主要是奶缸牛奶体细胞检测在牧场管理中的应用方面的相关知识,请大家仔细阅读!检测奶缸牛奶的体细胞可以了解牛群乳房炎感染状况.奶缸牛奶体细胞数超过20万/毫升,说明牛群中有明显的乳房炎流行。尽管有的牛场体细胞非常高,超过50万/毫升.有的甚至超过100万/毫升,而低于20万/毫升是个实际目标。了解奶缸体细胞数有助于分析感染牛的感染性质,这类感染一般呈隐性状态,而且存在时间长,  相似文献   

20.
乳房炎是乳腺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学等因素刺激而发生的一种炎性反应。它不仅影响奶牛产奶量,给奶农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还会影响乳品质,危及人类健康。其特点是乳中体细胞特别是白细胞增多,乳中体细胞通常由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等组成,当乳腺受机械损伤被感染后,体细胞数就会上升。一般来说,体细胞数超过正常范围(20万~30万个/mL)是乳房受到感染的前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