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节瓜始雌花节位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始雌花节位有差异的节瓜品种配制组合K36×G1,对其P1、P2、F1、F2代群体植株始雌花节位进行调查,并利用主基因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联合分离分析始雌花节位的遗传规律.结果显示:K36×G1组合的始雌花节位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 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F2群体主基因遗传率为64.299%、多基因遗传率为0,环境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为35.701%.说明节瓜始雌花节位是由主基凶和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早熟性(较低的始雌花节位)可以通过杂种优势来实现;始雌花节位遗传不稳定,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但定向选择会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对耐褐变丝瓜(P1)与易褐变丝瓜(P2)构建的P1、P2、F1、B1、B2和F26个群体果肉褐变特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普通丝瓜果肉耐褐变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E_0)。其中B1、B2和F2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0.00%、50.00%和62.27%,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0.07%、42.04%和31.63%,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差的6.10%~9.93%。  相似文献   

3.
以有棱丝瓜自交系28-0-0 为母本,普通丝瓜自交系37-0-1-1 为父本,对6 个世代(P1、P2、F1、B1、B2、F2) 群体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丝瓜果长和果柄长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丝瓜果长遗传受到多基因(C- 0 模型)遗传控制,且受环境影响较大;果柄长遗传受到1 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D-0 模型) 遗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在F2和B1世代较高,分别为57.60%、61.90%,环境方差占总方差的比率为38.10%耀80.00%。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中国南瓜第1雌花节位的遗传规律,选用中国南瓜杂交组合89-1×93-5的P1、P2、F1、F2、BCP1、BCP2的6个世代为研究对象,应用植物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研究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该群体第1雌花节位的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2对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均为0.068 4,均使第1雌花节位升高;显性效应分别为-4.826 5和-0.905 8。多基因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分别3.008 5和-1.566 8。其主基因遗传率在BCP1、BCP2、F2分别为74.34%、68.17%、89.84%,多基因遗传率在BCP1、BCP2、F2均为0;说明主基因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力,可以在早期世代对第1雌花节位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5.
普通丝瓜果实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普通丝瓜品种50-5(黑籽短圆筒)×20-4(桂林水瓜)杂交组合6个世代群体的5个果实性状(果柄长、果长、果径、果形指数和单果质量)进行了联合分析,结果表明:50-5 ×20-4组合果柄长的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其B1、B2和F2群体遗传率(主基因+多基因)分别为68.49%、70.53%和82.07%,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是31.50%、29.47%和17.92%;果长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其B1、B2和F2群体遗传率(主基因+多基因)分别为68.85%、84.55%和81.68%,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是31.15%、15.44%和18.32%;果径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陛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其B1、B2和F2群体遗传率(主基因+多基因)分别为65.23%,73.06%和73.82%.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是34.62%、26.94%和26.13%;果形指数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其B1、B2和F2群体遗传率(主基因+多基因)分别为65.23%,62.80%和78.89%,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筹的比例分别足34.76%,37.19%和21.11%;单果质量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凶遗传模型,其B1、B2和F2群体遗传率(主基因+多基因)分别为70.71%、85.35%和89.64%,环境方差占与总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是29.29%、14.64%和10.36%.果柄长性状的主基因遗传率较小,宜采用个体选择法(基因型选择法),宜在分离晚世代进行选择;果长、果径、果形指数和单果质量性状的主基因遗传率较大,宜采取混合选择法(表型选择法),可在分离早世代进行选择;且宜对5个果实性状进行综合选择.5个果实性状的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差的比例均较高,故在育种过程中要尽量采取措施以减少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6.
野生甜瓜‘云甜-930’抗白粉病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野生甜瓜‘云甜-930'对白粉病的抗性遗传规律,以充分合理利用抗源,为抗病基因的选择及甜瓜抗白粉病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对野生甜瓜‘云甜930'(P1)与栽培甜瓜‘华莱士'(P2)杂交组合的P1、P2、F1,B1、B2和F26个世代群体抗白粉病特性进行分析.[结果]野生甜瓜‘云甜-930'对白粉病的抗性遗传符合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E-0)控制.在2008年大棚中,该组合B1、B2和F2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3.31%,69.15%和97.61%,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18.83%、25.86%和0,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差的2.39%-7.86%;在 2009年温室中,该组合B1、B2和F1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2.98%、58.58%和 90.89%,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8.93%、31.47%和3.22%,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差的5.89%-9.94%.[结论]野生甜瓜种质资源‘云甜-930'的抗白粉病遗传规律受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同时还受到环境变异的影响.在抗白粉病育种中,F2主基因选择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赵刚  吴子恺  王兵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7):5096-5098,5134
以2个微胚乳超高油玉米组合的P1、F1、P2、B1、B2和F2 6个世代为材料,采用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多世代联合分析法,研究了株高和穗位高的遗传。对2个不同组合的研究结果表明:组合I株高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穗位高的遗传符合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在B1、B2和F2分别为27.27%、37.36%和58.59%。组合II株高的遗传符合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在B1、B2和F2分别为18.41%、1.03%和12.61%;穗位高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苦瓜熟性机理,本试验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对强雌系苦瓜‘Q11-2’与强雄系BK0604杂交组合多个世代群体的第一雌花节位进行了联合分析,结果表明,‘Q11-2’与BK0604第一雌花节位遗传符合两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该杂交组合的B1、B2、F2群体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5.09%、46.29%和85.12%,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0、48.77%、9.39%。这将有助于在今后育种中早期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黄瓜瓜长的遗传机制,以2个性状稳定的华北型黄瓜自交系(Ma1×Mj-5)为亲本,构建6个世代(P1、P2、F1、B1、B2、F2)联合群体材料,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群体的瓜条长度进行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表明,黄瓜瓜条长度遗传受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在B1、B2和F2群体中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2.28%、18.04%、67.20%,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90%、35.93%和0;环境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为37.82%、46.03%、32.80%。环境因素对黄瓜瓜条长度的影响较大,该性状适宜高代选择。  相似文献   

10.
航空诱变糯玉米突变体株高穗位高遗传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糯玉米组合M578×S147的P1,P2,F1,B1,B2,F2六世代为材料, 采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方法, 研究糯玉米的株高、穗位高的遗传, 结果表明: 株高符合两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 在B1,B2,F2世代, 株高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12.7%,39.9%,48.4%, 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0.1%,0%,15.3%;穗位高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 在B1,B2,F2世代, 穗位高的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32.4%,34.7%,19.8%.  相似文献   

11.
通过测定123份普通丝瓜种质资源PPO的活性,研究普通丝瓜果肉PPO活性的变异,筛选出低活性的普通丝瓜品种材料,并对福建省种植的普通丝瓜品种进行评价和筛选。结果表明,供试普通丝瓜品种PPO活性变异很大,变异范围为0.008~3.176△OD420·min-1·g-1,变异系数为177.5%,筛选出低PPO活性的普通丝瓜品种26份作为普通丝瓜品质改良的重要资源加以利用;福建省栽培的普通丝瓜品种之间的PPO活性差异较大,其中‘农福丝瓜801’和‘金美2号’2个品种PPO活性较低,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以双氧水为主体漂白剂的丝瓜络漂白工艺。在漂白液中加入硅酸钠和硫酸镁;可以增大双氧水的漂白活性,提高丝瓜络的白度,经EDTA溶液浸泡过的作品不易返黄。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优化了工艺参数,最佳工艺条件为:漂白液组成1%H2O2+5%Na2SiO3+0.1%MgSO4,氢离子浓度10pmol·L-1,漂白温度约60℃,漂白时间约1h。  相似文献   

13.
应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丝瓜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酶学特性的影响因素,为丝瓜酶促褐变的研究提供基础。以普通丝瓜果肉为材料,PPO以邻苯二酚为底物,POD以愈创木酚为底物,研究分析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及测量波长、底物的浓度、PPO提取酶液添加量对丝瓜PPO、POD活性的影响。丝瓜褐变相关酶提取和测定方法的优化:(1)PPO最佳反应体系:测定波长408nm、反应温度是35℃、pH为6.0、酶液用量0.15mL,最适底物为邻苯二酚,底物浓度为0.056mol·L~(-1);(2)POD最佳反应体系:测定波长410nm,反应温度为40℃,最佳pH为5.5,酶液用量0.1mL,底物是愈创木酚,浓度为0.067mol·L~(-1)。  相似文献   

14.
采用汕头金韩种业有限公司的金丽丝瓜种子为试验材料,在30℃条件下,研究赤霉素浓度、云大-120浓度、发芽床条件对丝瓜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丝瓜种子在30℃下,采用100~300 mg/L赤霉素浸种12 h或30℃下采用1∶500的云大-120浸种12 h或清水浸种12 h、30℃下在细沙床催芽,对提高丝瓜种子发芽势及发芽率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侵染丝瓜的黄瓜花叶病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3年6月从温州市郊区丝瓜病株上获得一病毒分离物L-93,人工摩擦接种5科22种植物,L-93能侵染5科18种植物。L-93在多种葫芦科植物上具有很强的侵染力。提纯病毒粒体为球形,直径约28nm。在琼脂双扩散试验中,L-93与CMV抗血清具有密切的血清学关系。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其衣壳蛋白亚基分子质量为29000u,分析植物组织中dsRNA,发现有4条dsRNA条带,长度分别为含3.3,3.0,2.2和0.9×103b。根据以上结果,L-93被鉴定为黄瓜花叶病毒(CMV)。种子传毒试验表明,CMV不能通过丝瓜种子传毒。在交互保护试验中,弱毒株系CMVPl对L-93侵染具有很好的保护效果,保护率达89%,保护接种植株中,L-93浓度明显低于未保护植株。  相似文献   

16.
选用梅岭丝瓜、翠玉丝瓜、江蔬 1号丝瓜、楚天丝瓜、种都特早熟肉丝瓜、南京蛇形丝瓜等国内优良早熟丝瓜品种 ,以大棚设施栽培 ,采用打顶和不打顶两种处理 ,选择适合南京地区早熟栽培的丝瓜品种和提高早期产量的新方法。试验结果表明 :从早熟性、对病毒病的抗性、早期产量的构成、丝瓜商品性等综合指标评价 ,江蔬 1号是最适合南京地区早熟栽培的优良品种 ,其次是南京蛇形丝瓜和翠玉丝瓜。南京蛇形丝瓜第一雌花始花期较其它品种晚 5~ 1 6d,但瓜条发育速度最快 ,产量最高。采用打顶处理 ,6个品种的结瓜数和单株产量都极显著高于不打顶处理。采用大棚栽培比露地栽培可提早上市 1 0~ 1 8d。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普通丝瓜生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异常现象及其原因。[方法]对112个普通丝瓜品种进行调查,研究弱苗、僵苗和瓜过顶的发生比例及其原因。[结果]112个品种内有13个品种出现弱苗现象,占总品种11.6%。弱苗植株长势弱、植株矮小,但无僵苗和瓜过顶现象。43个品种出现僵苗现象,占总品种38.4%,僵苗率100%的有8个品种。22个品种出现瓜过顶现象,占总品种19.6%。瓜过顶植株都是僵苗。干旱和频繁喷药是造成僵苗发生的主因。[结论]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催芽育苗可减少弱苗。为减少僵苗和瓜过顶现象,应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地温;精细定植、中耕;施充分腐熟粪肥,均匀追肥;适时适度灌溉。  相似文献   

18.
选用南京蛇形丝瓜为试验材料主蔓 2 1~ 30节、 31~ 40节、 41~ 49节留种 ,以主蔓 2 0节以下留种作对照 ,比较不同节位段种子的千粒重、单瓜种子数、单瓜种子重量、发芽率、发芽势、酶活性及种子种植后第一雌花节位。试验结果显示 :随着主蔓留种节位段的升高 ,种子千粒重呈下降趋势 ,而单瓜种子数 ,则呈上升趋势 ,单瓜种子重量以 41~ 49节最高 ,其它节位段则无明显差异。田间发芽率和发芽势以对照最高 ,其次是 31~ 40节 ,不同节位段种子过氧化物酶 (POD)、多酚氧化酶 (PPO)、苯丙氨酸转氨酶 (PAL)活性差异性不一致 ;不同节位段种子种植后第一雌花节位无显著差异 ,在生产上可留 2 0节以内的种瓜作原种 ,留 30节以内的种瓜作生产用种。  相似文献   

19.
丝瓜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丝瓜为试材,研究了ISSR-PCR反应体系的主要成分及退火温度、循环次数对丝瓜ISSR扩增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μl的反应体系中,Mg2+的用量为2 mmol/L,dNTPs浓度为0.2 mmol/L,引物的浓度为0.6μmol/L,TaqDNA聚合酶的用量为1 U,模板DNA的用量为30 ng,在适当的退火温度下,35个循环能得到清晰、多态性高的ISSR带谱。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SCo T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丝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丝瓜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80条引物和SCo T-PCR对81份丝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在优化的SCo T-PCR反应体系基础上,从80条引物中筛选获得10条多态性丰富、重复性好的引物,每条引物扩增获得10-17条100-2100 bp的条带;10条引物共扩增获得140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24条,多态性比例87.57%。81份丝瓜种质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900-0.9200,在0.5900处可将所有供试材料划分为两大类,第Ⅰ类包括46份有棱丝瓜材料,第Ⅱ类包括35份普通丝瓜材料,广西和广东的丝瓜种质材料主要聚在第Ⅰ类。在遗传相似系数0.7200和0.7900处,第Ⅰ、Ⅱ大类丝瓜材料均可划分为5个组,每组丝瓜材料主要来自相同地区。【结论】SCo T分子标记可作为ISSR、SRAP等标记的有效补充,为丝瓜种质资源的研究提供简单、可靠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