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曾素梅  张勇 《猪业科学》2022,39(8):58-61
随着养猪模式从散养向集约化的转变,加之城市化的进程导致土地资源变得紧缺,同时非洲猪瘟的流行使得防疫更加复杂,这些因素对生猪养殖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养殖模式提出新挑战。多层楼房猪舍具有用地少、效率高、易管理等特点,为养猪生产带来了新模式。文章通过贵州富之源猪场的楼房养猪与平房养猪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以养殖模式为因素,采用对比分析法,得出平房养猪与楼房养猪在节约用地、管理效率、生物安全、疫病防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多层楼房养殖模式生产成绩略高于平房养猪,但不显著(P > 0.05),在我国土地资源十分紧张情况下,多层楼房养猪模式值得尝试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朱燕 《猪业科学》2023,40(4):42-44
<正>楼房养猪早也不是一个新鲜时髦的话题,出现已有50年历史,受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2019年开始猪价飞涨,养猪利润大幅上扬,诸多资本进入养猪领域,楼房建造成本较高,加上大的地块难以找到,而楼房模式极大地节约了土地,推动了楼房养猪模式的快速发展。2019年12月17日,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养殖设施允许建设多层建筑,  相似文献   

3.
<正>一、模式的研发背景农业面源污染成为重要污染源之一,传统养殖模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CODcr、氨氮和臭气达标问题,不能有效实现农业循环利用(环保压力大),传统养殖模式占用土地面积大,使用效率低(适宜发展养殖业的土地越来越少),传统养殖模式生产水平低下,亟待创新养猪模式。二、模式的技术原理技术原理:采用两层结构的高床猪舍,其中二层养猪,一层利用微生物好氧发酵原理,以木糠等有机垫料消纳养猪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正>非洲猪瘟疫情对国内养猪行业影响巨大,猪场的生物安全备受关注。因此,我国的养猪模式在此基础上发生了巨大改变,由原来的小户、散养逐渐转型为集约化、集团化养殖。近年来,国家对土地资源的管控,使得养殖用地、环保要求审批等愈发紧张,与我国城乡居民对猪肉的高需求量形成矛盾。随后,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与人口大国,在土地资源使用方面存在紧张情况,随着养殖企业的不断发展,导致了设施农用地不断紧张。对此,2019年国家自然资源部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的《农业农村部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自然资规[2019]4号),文件明确指出,允许养殖户进行多层建筑建设,使得高楼养猪方式得以合法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时代养猪生产模式的变化,规模化养殖与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现代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多层楼房养猪模式能充分挖掘土地潜力,利用高层空间提高土地利用率,以提高单位面积生猪产量,为缓解养殖量与土地资源矛盾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法。本文以广西南宁年出栏30万头楼宇养殖项目为例,对项目生物安全体系、饲养工艺、通风系统、栏位系统、废气处理系统、粪污系统等设计要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孙勇跃 《猪业科学》2022,39(8):38-39
近年来,由于土地资源的限制,楼房猪舍在我国方兴未艾,全国各地建设了许多楼房猪舍,楼房养殖“向空中借地”,作为一种高度节省土地的集约化建设模式,成为了解决“用地难”问题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2019年12月,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指出养殖设施允许建设多层建筑,代表着“楼房养猪”获得官方正式认可后,更是极大地推动了行业建设楼房式猪场的节奏。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在短短的几年时间迅速遍布全国各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广东地区就有接近200个在建或者已建成的楼房养猪项目。粗略估计,从全国范围看,楼房猪场更是遍及全国,楼房猪场初期覆盖了将近6 000万头的生猪产能。随着各项目的竣工和投产,后期预计覆盖1亿头的产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楼房养猪作为一种新兴的建设和养殖模式,由于其在养猪生产工艺流程的基础上,更加突出生物安全防控需要,根据楼房建筑原理,把猪舍从原来的一层平面饲养结构建造成多层立体式建筑结构,具有能够大量节约土地资源、生产过程更加符合环保要求、高度利用机械自动化设施降低劳动力成本的特点和优势。但是,楼房养猪自出现以来其利弊一直备受争议。  相似文献   

9.
浅谈我国楼房多层立体式养猪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目前,受非洲猪瘟疫情和土地政策收紧的影响,楼房多层立体式养猪模式迎来建设热潮,广西、黑龙江、河北等地都在积极摸索并取得一定成效。楼房多层立体式养猪模式是有效解决土地资源紧缺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就楼房多层立体式养猪模式在生产、防疫、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及问题进行论述,为四川省发展楼房多层立体式养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9月4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布《关于保障生猪养殖用地有关问题的通知》(自然资电发〔2019〕39号)。《通知》称:当前,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平稳运行,事关社会稳定大局。要将保障生猪养殖用地作为当前土地管理的重要任务,主动与农业农村部门对接,抓住薄弱环节、及时解决问题,为稳定生猪生产切实提供用地保障,做到应保尽保。《通知》明确了三条用地政策:一是,生猪养殖用地作为设施农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生猪养殖用地空间,允许生猪养殖用地使用一般耕地,作为养殖用途不需  相似文献   

11.
<正>引言:本文就智能化养猪的优势进行了较具体的介绍,分析了当前我国智能化养猪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智能化养猪对养殖人员的要求,希望能够为智能化养猪的发展提供参考。作为一个养猪大国,我国生猪养殖规模以及猪肉消费量均达到世界第一的水平。然而,与养猪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无论是生产技术、智能化设施还是环境治理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如何使生猪养殖产业现有瓶颈得以突破,促进我国养殖产业健康发展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当前,智能化理念以及技术使我国现代社会的发展模式得到了转变,在生猪养殖产业中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伴随着畜禽养殖用地审批难与环保要求严等多重压力,"楼房养猪"理论在我国快速深入,并且拥有了大量技术与实践案例。节约土地是楼房养猪优势之一,南方很多土地资源比较紧张的地区,选择楼房养猪模式的猪场较多。相较简易猪舍,楼房猪舍建筑比较坚固,诸如台风摧毁或大雪压毁猪舍的现象很难发生。此外,楼房猪舍便于设计和安装自动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伴随着畜禽养殖用地审批难与环保要求严等多重压力,"楼房养猪"理论在我国快速深入,并且拥有了大量技术与实践案例。节约土地资源是楼房养猪优势之一,我国南方很多土地资源比较紧张的省份,选择楼房养猪模式的猪场较多。相较简易猪舍,楼房猪舍建筑比较坚固,诸如台风摧毁或大雪压毁猪舍的现象很难发生。此外,楼房猪舍便于设计和安装自动化程度较  相似文献   

14.
正前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养猪业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及畜牧业转型期如何养猪的问题,如何健康养猪,其生产模式及设施设备已成为研究的焦点。文中就健康养猪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了分析,着重阐述了当前国内外健康养猪模式、饲养工艺模式、环境控制技术、自动化饲喂系统、无害化消毒技术、猪舍设施开发、福利化设施技术等相关设施与设备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情况。指出健康养猪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我国畜牧养殖产业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江苏省养猪业在区域发展、产能结构、组织形式等方面均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生产效率、环境污染和重大疫病防控等问题仍十分严峻。楼房养猪模式是适应新时期养猪业发展需要而兴起的一种新型养殖模式。相比于传统猪舍,楼房猪舍养猪最大优点是节约了土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江苏经济发达地区人多地少,工商业发达,猪场建设用地仍面临困境,而采用楼房猪舍养猪就成为了江苏经济发达地区发展养猪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生猪养殖大国,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截止2020年年底,我国生猪存栏量、出栏量及猪肉产量分别达到40 650.4万头、52 704.1万头和4 113.3万吨。但是,我国并不是养猪强国,我国生猪养殖仍然在高效繁育技术、动物福利、养殖环境污染控制和智能化养猪设备等方面与养猪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同时,我国生猪养殖也面临着畜禽养殖土地资源紧缺、养殖环境污染等多方面的问题,在非洲猪瘟疫情常态化的新形势下,楼房养猪模式和智能化养猪模式的发展给我国养猪业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7.
近日,安徽淮北市下发《关于促进发展设施农业和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有关政策的意见(试行)》。规定畜禽养殖业用地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前提下,利用滩涂、坑塘水面、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等其他土地发展设施农业和规模化养殖业,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严禁占用基本农田。养殖用地的使用期限按照设施农业和规模化养殖业的经营期限确定,最长不得超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期限,流转土地最长不得超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期限。  相似文献   

18.
侯利利  覃锦华 《猪业科学》2020,37(10):132-135
2019年12月17日,我国自然资源部和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养殖设施允许建设多层建筑”,这意味国家层面正式放开楼房养殖的限制。我国是猪肉生产和消费大国,每年要消费猪肉将近5 000万吨,近7亿头猪,占世界大半份额。非洲猪瘟给中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影响,直接导致生猪产能急剧下滑,复产任务艰巨。如何最大程度降低生物安全因素给生猪生产带来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是实现养猪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同时土地资源的紧张、高效率养猪的要求都在迫使中国猪业探寻具有中国特色的楼房养殖模式,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中国,开辟出一条全新的生猪稳产保供道路。  相似文献   

19.
卡伦店村位于前郭县北部长山镇,属于农业乡镇。该村人口多,牧业用地紧张。由于受土地、资金和技术等条件的限制,村民很难发展大规模养殖小区式的标准化饲养模式。于是,广大村民结合自身现有的条件,充分利用有限的庭院和资金,从1986年开始积极发展小规模养猪,并走上了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20.
现代楼房养猪智能化环境控制及疾病预防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非洲猪瘟的疫情对国内养猪行业影响巨大,猪场的生物安全备受关注,我国的养猪模式在此基础上发生了改变,由原来的小户散养逐渐转型为集约化、集团化养殖;近年来,国家对土地资源的管控使得养殖用地愈发紧张,我国对猪肉的高需求量得不到满足,“楼房养殖”这一概念逐渐被推出到大家的视野中。文章主要分析了楼房养殖的现状、优势、痛点的问题;并对楼房养殖的智能化环境控制和疾病预防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