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凉山半细毛羊初生到断奶的5个生产性状(羔羊初生重、羔羊断奶重、初生-断奶日增重、断奶毛长度、断奶毛细度)预测成年羊毛(2.5年)的3个生产性状(成年剪毛量、成年毛长度、成年毛细度),用Matlab6.5软件构建广义回归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通过预测结果和实测结果的统计分析验证本研究所构建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有效性。预测结果和实测结果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该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构建的预测模型在凉山半细毛羊成年羊毛3个性状上的预测被证明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用matlab软件建立BP神经网络,通过凉山半细毛羊初生到断奶的5个生产性状(羔羊初生重、羔羊断奶重、初生至断奶日增重、断奶毛长度、断奶毛细度)预测成年(2.5年)的2个生产性状(成年体重、成年剪毛量),并通过预测结果和实测结果的统计分析验证了所构建的BP神经网络的有效性,预测结果和实测结果的回归分析相关系数(R)分别为0.74和0.711,为羔羊的选育和养殖场经济的预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凉山半细毛羊初生到断奶的5个生产性状:羔羊初生重、羔羊断奶重、初生至断奶日增重、断奶毛长度、断奶毛细度,预测成年(2.5年)的2个生产性状:成年体重、成年剪毛量。用Matlab7.1软件建立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并通过预测结果和实测结果的统计分析验证了所构建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有效性。结果显示,该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快速高效地预测羔羊成年后的体重和剪毛量,为羔羊的选育和养殖场经济的预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不同配种季节对凉山半细毛羊生产性能的影响,采取夏秋季配种和冬季配种两种方法开展试验,通过对母羊产羔率、羔羊死亡率、产羔期、羔羊初生重、断奶重等相关性能指标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凉山半细毛羊冬季配种较夏秋季配种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试验以产肉性能良好的陶赛特羊公羊、特克塞尔羊公羊、白头萨福克羊公羊及南非美利奴种公羊为父本,甘肃高山细毛羊母羊为母本,所产F1母羊与小尾寒羊公羊进行三元杂交,观察其生产性能,筛选出适合高寒山区的三元杂交组合。结果表明:陶细寒、萨细寒、南细寒三元杂交羔羊初生重与断奶重均显著高于甘肃高山细毛羊羔羊(P0.05);特细寒三元杂交公羔与母羔的初生重分别比甘肃高山细毛羊公羔高41.27%和36.45%,且均差异极显著(P0.01),断奶重显著高于甘肃高山细毛羊羔羊(P0.05)。4组三元杂交羔羊6月龄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均显著高于甘肃高山细毛羊(P0.05)。说明三元杂交羔羊生长发育快,屠宰成绩高,杂交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6.
凉山半细毛羊横交群重要经济性状遗传率及其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父系半同胞组内相关法估计了凉山半细毛羊横交群初生重,断奶重,育成重,成年重,断奶毛长,育成毛长,成年毛长和成活毛量遗传率分别为0.153、0.220、0.283、0.562、0.250、0.363、0.409和0.384。体重,毛长和成年污毛量之间存在正遗传相关或表型相关,在它们之间可以进行早期或间接选择。  相似文献   

7.
凉山半细毛羊QTL作图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利用绵羊基因组中第1和3号条染色体上的11+11个微卫星(Microsatellite)标记,采用父系半同胞家系群体对控制凉山半细毛羊重要经济数量性状座位(QTL)进行研究.研究的表型性状包括羔羊初生重、断奶重、断奶日增重、1.5岁体重、2.5岁体重、育成毛纤维直径(WFD1)、成年毛纤维直径(WFD2)、断乳毛长(SL1)、育成毛长(SL2)和成年毛长(SL3).还研究了11+11个微卫星标记的等位基因频率、多态信息含量(PIC)、杂合度(Heterozygosity)和这些标记用于亲子鉴定和系谱确证的能力,初步估计获得的凉山半细毛羊的重要经济性状QTL结果显示在1号染色体上,B3K5055家系中,标记ILSTS004-CSSM004间存在影响初生重和2.5岁体重的QTL;X2K95135家系中,标记BM7145-BM6506区间检测到影响断奶重、断奶日增重的QTL;在标记BMS835-BMS1636间检测到影响2.5岁体重的QTL;H1G5035家系的标记BM6506-MCM130之间存在影响1.5岁体重的QTL;在其他家系中均未检测到显著的QTL.在3号染色体上,家系H1G4003中,断乳毛长(SL1)和成年毛长(SL3)在99%置信区间内,在RM150-ILSTS22(66.3~90.0 cM)标记区间有显著的QTL存在;在家系H1G4035中则存在一连续显著的QTLs,有两个分离的峰区,一个位于标记BMS1953(204 cM)处,另一个位于标记BMC1009-OarCP43(229.4~253.5 cM)间,BMC1009与QTL的重组率为8.6%.BMC1009标记与影响毛长的QTL存在连锁与Allain等(1996)报道的结果一致.没有检测到育成毛纤维直径,成年毛纤维直径显著的QTL,也没有发现育成毛长存在显著的QTL;该结果还需要增加资源参考家系数量,加大家系和提高标记密度进一步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8.
对青海省柴达木地区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9个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遗传力估测。结果表明,初生重、断奶重、周岁剪毛量、羊毛细度、毛长、剪毛前体重、剪毛量都是高遗传力性状,也是青海高原毛肉兼用半细毛羊育种过程中的主要选择依据;断奶重、周岁剪毛量、剪毛前体重与剪毛量之间呈强正遗传相关,断奶重可作为对剪毛量进行早期选择的参数;断奶重与羊毛细度之间呈负遗传相关。  相似文献   

9.
根据凉山半细毛羊标准,通过MATLAB随机函数rand内插生成10个包含不同内插值数量的训练数据集,从中选取最优训练数据集用于构建4个概率神经网络。结果表明:网络分级与标准分级的回归分析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5、0.9996、0.9987和0.9960。进一步通过凉山半细毛羊样本数据对网络进行可靠性验证,分级的准确率达100%。说明以最优的训练数据集所构建的凉山半细毛羊概率神经网络评价分级模型准确可行。  相似文献   

10.
凉山半细毛羊新品种的育成,是采用表型选择和基因型选择相结合产生的结果。在初生期、断奶期、育成期和成年期采取表型鉴定、逐步选择淘汰的制度。根据羔羊断奶期性状与育成期性状之间的显著相关性对羔羊单性状进行早期选择。应用同期发情与后裔测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种公羊基因型值用BLUP法进行选择。同时,加强育种工作的组织领导,组建独具特色的三级繁育体系,改善育种羊群的饲养管理条件,圆满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半细毛羊新品种选育的任务,填补了国内粗档半细毛羊品种的空白。  相似文献   

11.
凉山半细毛羊新品种的育成,是采用表型选择和基因型选择相结合产生的结果.在初生期、断奶期、育成期和成年期采取表型鉴定、逐步选择淘汰的制度.根据羔羊断奶期性状与育成期性状之间的显著相关性对羔羊单性状进行早期选择.应用同期发情与后裔测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种公羊基因型值用BLUP法进行选择.同时,加强育种工作的组织领导,组建独具特色的三级繁育体系,改善育种羊群的饲养管理条件,圆满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半细毛羊新品种选育的任务,填补了国内粗档半细毛羊品种的空白.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分析影响多胎细毛羊出生重和断奶重的因素,为优质多产细毛羊的选育奠定基础.利用SPSS19.0软件对多胎细毛羊羔羊的初生重和断奶重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利用SAS9.2软件的GLM(最小二乘方差分析)程序对新疆科创畜牧繁育中心2009-2019年多胎细毛羊1 567条产羔记录分析出生年份、出生月份、性别和母羊...  相似文献   

13.
对凉山48-50半细毛羊改良石棉县本地绵羊的效果进行了观察和测定,包括初生重、周岁重、成年体重、剪毛量、繁殖性能和体尺等.结果表明:凉×本F1代初生重平均为3.5kg,极显著高于本地绵羊(2.5kg)(P<0.01);周岁重、成年体重、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等都明显高于本地绵羊,凉×本杂交优势明显,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非遗传因素对科尔沁细毛羊主要数量性状的影响,试验采用最大似然法(MTDFREML)调查分析了影响科尔沁细毛羊的场别、母羊年龄、性别、出生年份等因素。结果表明:性别、出生年份对所有性状有极显著影响(P0.01);母羊年龄对初生重、断奶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断奶毛长度、断奶毛细度的影响显著(P0.05);群别对断奶毛长度、断奶毛细度、成年毛细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对其余性状有极显著影响(P0.01);出生年份、鉴定年份与其他因素的二级互作效应均对产毛性状有极显著影响(P0.01),母羊年龄与群别、性别的互作效应分别对断奶毛长度、断奶毛细度影响不显著(P0.05);年龄与群别的互作效应对成年毛细度的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牧户传统自配饲料与全价精料补饲对妊娠后期青海半细毛羊羔羊初生重的影响,选择体重、胎次、预产期基本相近的青海半细毛羊妊娠母羊60只,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在临近预产期42d开始进行补饲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羔羊平均初生重为3.41kg;对照组羔羊平均初生重为3.06kg;试验组羔羊比对照组羔羊高0.35kg,提高11.33%,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天祝县高寒牧区羔羊杂交生产和出栏时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天祝县高寒牧区优质羔羊生产的杂交模式和出栏时间,以特克塞尔×甘肃高山细毛羊杂种一代、无角陶赛特×甘肃高山细毛羊杂种一代、白萨福克×甘肃高山细毛羊杂种一代(分别简称特甘细、陶甘细、白萨甘细)和甘肃高山细毛羊纯繁羊只(简称甘高细)作为试验对象,观测4个组合羊只的周岁前体重(初生重、断奶重、6月龄重和周岁重)及断奶、6月龄和周岁时的屠宰性能。结果表明,特甘细的周岁前体重、全期平均日增重和哺乳期平均日增重均最大。羔羊的日增重在断奶前后差异很大,在哺乳期,特甘细、陶甘细、白萨甘细和甘高细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218.29g、180.17g、187.62g和156.59g,断奶后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25.16g、32.34g、29.18g和30.87g;在断奶、6月龄和周岁3个时期,特甘细的胴体重和屠宰率均高于其余3个群体。比较不同时期屠宰率和胴体重的结果发现,3个屠宰时期中羔羊的断奶屠宰率最高。6月龄时(断奶后70d),特甘细、陶甘细、白萨甘细和甘高细的胴体重分别仅比断奶胴体重增加了0.33kg、0.36kg、0.19kg和0.09kg;周岁时(断奶后255d),上述群体的胴体重分别仅比断奶胴体重增加了1.08kg、1.68kg、1.69kg和1.75kg。因此,断奶后70d(6月龄)和255d(周岁)的饲养期内,羔羊的产肉量增加十分有限,是对草场和人力资源的无效损耗。在天祝县高寒牧区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特克塞尔是甘肃高山细毛羊肉用性能杂交改良的最优父本,断奶时期(110d)是羔羊的最佳出栏时间。  相似文献   

17.
青海毛肉兼用半细毛羊生产性能遗传力估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青海省柴达木地区青海半细毛羊9个主要生产性能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初生重、断奶重、周岁剪毛量、羊毛细度、毛长、剪毛前体重、剪毛量都是高遗传力的生产性能,也是青海半细毛羊育种过程中鉴定选种、组群的主要选择依据;断奶重、周岁剪毛量、剪毛前体重与剪毛量之间呈强正遗传相关,断奶重可作为对剪毛量进行早期选择的生产性能指标;断奶重与羊毛细度之间呈负遗传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科尔沁细毛羊群体遗传趋势,试验采用最大似然法(MTDFREML法)和半同胞相关法分析了科尔沁细毛羊主要数量性状的方差组分及遗传力。结果表明:科尔沁细毛羊毛长度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0.43%,其次为断奶毛长度、断奶重、初生重,分别为17.41%、16.14%、14.06%。属于高等遗传力(h2≥0.5)的性状有断奶毛长度、2周岁毛细度、2周岁毛长度,h2分别为0.51,0.52,0.50;属于低等遗传力(h20.2)的性状有6周岁体重,h2为0.13;其余的性状均属于中等遗传力(0.2≤h20.5)。  相似文献   

19.
甘肃高山细毛羊数量性状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甘肃高山细毛羊数量性状的遗传参数,研究应用2006—2007年甘肃皇城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采集的甘肃高山细毛羊6个核心群育种资料,对初生重,出生等级,断奶毛长,断奶重,1.5岁毛长、细度、产毛量及体重的遗传力以半同胞组内相关法进行估测,对遗传相关以公羊的方差组分和协方差组分进行估测,并对计算出的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以上性状对产毛性状的影响存在很大差异,通径分析进一步揭示污毛量、净毛率及与其互作的性状(断奶重、剪毛后体重、毛丛长度、束强)是影响产毛量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估计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繁殖性状的遗传参数,为优化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选育方案提供理论支撑。本研究收集了新疆巩乃斯种羊场2003—2017年的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系谱信息及配种产羔记录8 033条。利用SAS 9.2的GLM过程分析群别、出生年份对4个繁殖性状(头胎妊娠天数、平均妊娠天数、头胎羔羊平均初生重、羔羊平均初生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群别和出生年份对4个繁殖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通过DMU软件对4个繁殖性状进行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表明本研究中头胎妊娠天数(0.05±0.05)与平均妊娠天数(0.04±0.02)均属于低遗传力,羔羊平均初生重(0.11±0.02)属于中等遗传力,头胎羔羊平均初生重(0.38±0.05)属于高遗传力;平均妊娠天数和头胎妊娠天数之间的遗传相关为0.89,羔羊平均初生重与头胎羔羊平均初生重之间的遗传相关为0.53。研究结果发现,在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育种、选育过程中不应忽视出生年份和群别的影响,在培育繁殖性能优良的细毛羊过程中应提高牧场管理水平及牧工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