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光合细菌的计数方法--半固体试管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合细菌是一大类能在厌氧条件下进行不产氧光合作用的细菌的总称,包括红螺菌科、着色菌科、绿硫菌科和绿色丝状菌科,由于它有能利用硫化氢、氨氮、有机酸等小分子有机物快速生长且菌体本身具有营养丰富、无毒无害等特点,因而在水产养殖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水产养殖中用的光合细菌主要是红螺菌科的光合细菌,如沼泽红假单胞菌、荚膜红假单胞菌、球形红菌等,常用来净化水质、防治疾病和促进水产动物的生长,效果比较明显。然而长期以来,光合细菌水产制剂却没有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造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时有掺假使杂现象发生,严重危害到…  相似文献   

2.
28株水产动物致病菌的编码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国产革兰氏阴性杆菌编码鉴定系列培养基对28株细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除2株细菌未能得到鉴定外,其余26株细菌均鉴定到属或种水平,可鉴定率为92.86%.但各菌株的鉴定概率和模式频率有所不同。26株可鉴定菌分布于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摩根氏菌属(Morganella)、弧菌属(Vibrio)、变形杆菌属(Proteus)、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和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9个菌属,其中13株为气单胞菌(Aeromonas);3株为恶臭假单胞菌(P.putide);2株为摩氏摩根氏菌(M.morganella);2株为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2株为类志贺邻单胞菌(P.shigelloides);拟态弧菌(V.mimicus)、普通变形杆菌(P.vulgaris)、嗜麦芽黄单胞菌(X.maltophilia)和大肠埃希氏菌(E.coli)各l株。基本上摸清了安徽省水产养殖动物常见病原菌的种类。  相似文献   

3.
运用专门检测发酵性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微量菌鉴系统——CDRC-菌鉴系统,鉴定水产养殖中分离自患病动物血液、肝胰腺和养殖水体的9个菌株,鉴定结果为9个菌株均为弧菌科细菌,其中4株属于气单胞菌属,分别为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其余5株属于弧菌属,为副溶血性弧菌和溶藻弧菌。  相似文献   

4.
光合细菌的特性及其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合细菌是一类能够利用光能作为能源进行生长和繁殖的细菌的总称。它隶属于细菌门、真菌纲、红螺菌目。红螺菌目可分为二个亚目,三个科和十八个属。目前都已分离到纯种。当前在水产养殖业上使用的主要是红螺菌科的一类细菌。一、光合细菌的生态特性光合细菌主要生活在水田、浅的池塘、污浊的水体中。在氧气含量有限而光线能到达的沟渠、稻田以及鱼池的表层水、泥中,出现数量较多.可达105~107个菌体/mL。而在氧气充足的富营养化池塘和江河水体中却较少,但几乎所有的活性污泥中均可发现。由此可见,合适的光照、有限的供氧及丰富的有机营养成分,是光合细菌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所应具有的特性。  相似文献   

5.
耐盐红螺菌拮抗物质的分离纯化及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邱宏端 《水产学报》2005,29(3):362-366
耐盐红螺菌的无菌代谢产物经CM—Sephadex C-50弱阳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获得3个蛋白吸收峰:PSB2-1’峰,PSB2—2’峰,PSB2—3’峰。其中PSB2-1’峰对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PSB2-1’峰组分样品经透析脱盐,后进行SDS—PAGE电泳检测,其冷冻干燥样品进行毛细管电泳与MALDI—TOF质谱鉴定,结果表明PSB2-1’峰的抑菌蛋白物质已达到较高纯度,其准确分子量为9290Da。耐盐红螺菌拮抗物质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对紫外线不敏感,但对酸碱性较敏感;用蛋白酶处理,其抑菌活性受枯草杆菌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影响。耐盐红螺菌产生的拮抗物质可初步归属于小分子热稳定肽(SHSP)。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解目前水产用光合细菌液体制剂优势菌属的实际情况,从华北地区养殖户和水产动保产品销售商处采集了12种典型菌剂,运用16S高通量测序分析菌群组成,去除非光合细菌数据,进而统计光合细菌的百分构成比。结果显示,水产用光合细菌液体制剂中最常见的菌属是紫硫细菌的外硫红螺菌,而不是紫非硫细菌的红假单胞菌。生产厂家、管理机构和研究人员应根据光合细菌制剂菌种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水产动物主要弧菌外膜蛋白结构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十二烷基肌氨酸钠(Sarkosyl)抽提结合超速离心纯化的方法提取了溶藻弧菌SR1、鱼肠道弧菌HQ010223-1和鳗弧菌S010610-1共3株水产动物致病弧菌及其他11株水产动物主要弧菌和4株非弧菌属细菌的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s,OMPs),通过SDS-PAGE分析其外膜蛋白的组成结构。结果表明,3株致病弧菌分别有12、6和6条外膜蛋白带,且分子量主要集中在32~48kD和66~106kD之间。同时,分析其他11株水产动物主要弧菌和4株非弧菌属细菌共15株细菌外膜蛋白的SDS-PAGE图谱发现,11株弧菌的外膜蛋白图谱比较相似,而与非弧菌属细菌爱德华氏菌、荧光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则差别明显,且36kD的外膜蛋白为这11株弧菌所共有,而4株非弧菌属细菌的SDS-PAGE图谱则没有36kD的蛋白条带出现。本试验发现,36kD的外膜蛋白存在于所供试的14株弧菌中,而非弧菌属细菌则没有,说明该蛋白有可能是弧菌特异性的外膜蛋白,可作为弧菌属的标志,对于弧菌鉴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对耐盐红螺菌科光合细菌应用于淡水斑点叉尾Hui、彭泽卿养殖后,水化学环境因子、细菌类群及养殖生物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鱼池泼施光合细菌后,水体NH4^+-N、NO2^--N、NO3^--N和COD下降,溶氧和pH上升;细菌类群及数量变化大致是:光合细菌提高3-50倍(多数在15-20倍), 硝酸细菌提高3倍,硝酸细菌提高4-5倍;斑点叉尾Hui养殖池的主要异养细菌肠杆菌科细菌提高9.4%,气单胞菌属降低7.5%,彭泽鲫养殖池的主要异养细菌假单胞菌属降低16%,肠杆菌科提高21%;养殖生物的养殖效果是:斑点叉尾Hui鱼苗个体增重提高15.7%,彭泽卿苗个体增重提高12.8%。  相似文献   

9.
耐盐红螺菌科细菌对淡水鱼池水质及细菌类群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对耐盐红螺菌科光合细菌应用于淡水斑点叉尾Hui、彭泽卿养殖后,水化学环境因子、细菌类群及养殖生物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鱼池泼施光合细菌后,水体NH4^ -N、NO2^--N、NO3^--N和COD下降,溶氧和pH上升;细菌类群及数量变化大致是:光合细菌提高3-50倍(多数在15-20倍), 硝酸细菌提高3倍,硝酸细菌提高4-5倍;斑点叉尾Hui养殖池的主要异养细菌肠杆菌科细菌提高9.4%,气单胞菌属降低7.5%,彭泽鲫养殖池的主要异养细菌假单胞菌属降低16%,肠杆菌科提高21%;养殖生物的养殖效果是:斑点叉尾Hui鱼苗个体增重提高15.7%,彭泽卿苗个体增重提高12.8%。  相似文献   

10.
利用ATB Expression自动细菌鉴定仪对来自11种水产动物的24株病原菌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这些来源各异的菌株分别属于假单胞菌属(4株)、邻单胞菌属(1株)、气单胞菌属(11株)、柠檬细菌属(3株)、形菌属(3株)以及葡萄球菌属(2株),表明:水产养殖中的多种病原菌可通过自动鉴定仪进行分类鉴定,并使疾病的诊断时间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11.
黄连素对3种水产动物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黄连素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等3种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检测了黄连素对病原菌菌体形态和生长曲线的影响,并以此解析黄连素对这3种致病菌的抑制特点和抑菌机制.结果显示,黄连素对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嗜水气单胞菌的MIC和MBC分别为0.391 mg·mL^-1和0.391 mg·mL^-1、0.391 mg·mL^-1和0.781 mg·mL^-1、0.781 mg·mL^-1和1.563 mg·mL^-1,说明黄连素对3种致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副溶血弧菌的抑制效果最佳.同步结果显示,1.00 mg·mL^-1黄连素不仅会严重破坏致病菌的菌体形态,而且使致病菌的迟缓期延长2~7h,这暗示黄连素可能通过影响致病菌的细胞结构和生长繁殖来达到抑菌的效果.由此可见,黄连素在防治水产类细菌性疾病上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
光合细菌在虾病防治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着重研究光合细菌(PSB)在虾病防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对虾养殖池施用光合细菌后,随PSB浓度的增加水质、底泥中弧菌和异养细菌数量而逐渐减少,表明了PSB具有调节和改善养殖的微生态环境的作用。PSB还能降低底泥中的有机质和硫化物含量,降低COD含量,并提高养殖水体的溶解氧,改善水生环境。本文还分析了PSB在长毛对虾幼体培育中的应用效果,光合细菌的营养通过食物链的传递,促进对虾生长,增强对虾抗病能力,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肉桂醛纳米乳对水产动物致病菌的抑菌效果,以吐温-80为表面活性剂、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乙酸乙酯为油相,加蒸馏水按比例配制成空白纳米乳,加入肉桂醛制备得肉桂醛纳米乳,并评价了肉桂醛纳米乳的部分特性;探究肉桂醛纳米乳对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鳗败血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nguilliseptica)4种常见水产动物致病菌的抑菌效果。结果显示,肉桂醛纳米乳中吐温-80、乙醇、乙酸乙酯、蒸馏水和肉桂醛质量比为10∶5∶11∶73∶1,空白纳米乳对肉桂醛的最大载药量为20.11 mg/m L,肉桂醛纳米乳为水包油型淡黄色澄清透明液体,粒径5~20 nm,平均粒径10.74 nm;与同浓度肉桂醛溶液相比,肉桂醛纳米乳具有更强的抑菌活性,在最大载药量时,对嗜水气单胞菌、鳗败血假单胞菌、迟缓爱德华氏菌、温和气单胞菌的抑菌强度分别提高了65.56%、46.99%、41.94%、26.91%。肉桂醛纳米乳对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鳗败血假单胞菌、迟缓爱德华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0.31、0.51、0.72、1.00 mg/m L。研究表明,肉桂醛纳米乳在水产养殖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多发性水产动物疾病的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为宿主,从鳗鲡肠道中分离到一株噬菌力较强的蛭弧菌,命名为Bdm4。通过光学显微镜、相差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蛭弧菌Bdm4进行革兰氏染色观察显示,蛭弧菌Bdm4为短杆状和长杆状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其大小约为0.3—0.4μm×1.2~1.5μm;菌有单根的极生长鞭毛。Bdm4对试验所选取的多种海淡水致病菌均有较强的裂解能力,而对所选用的益生菌则不能裂解;且其在鱼体表、鳃和肠道中能有效地消减致病菌,抑制致病菌的繁殖,同时有利于肠道乳酸杆菌数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15.
凡隆气单胞菌是泥鳅养殖中容易发生而且致死率较高的病原菌之一。为筛选凡隆气单胞菌拮抗菌、研发防治此病害的生物制剂,采集泥鳅养殖池底泥样品,通过滤纸抑菌圈法筛选凡隆气单胞菌拮抗细菌,结合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菌株鉴定。采用硫酸铵沉淀和离子交换层析方法分离纯化抑菌物质,电泳检测其分子量。结果显示,从样品中分离到17株细菌,其中筛选出的拮抗菌4-1-3,能够高效抑制凡隆气单胞菌,抑菌圈直径达到15.2 mm。经菌株鉴定后命名为Pseudomonas fluorescens 4-1-3。该菌产生的抑菌物质为胞外蛋白,分子量约为100 kDa,推测该物质是荧光假单胞菌产生拮抗物质的一种新类型,有望进一步研制成防治水产病害的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引起养殖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腹水病的病原多样性及其耐药性情况,针对2002-2010年由不同地区病样分离的27株细菌性病原进行了16S rDNA鉴定,并采用K-B法测定了27株细菌对2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了病原菌的耐药谱及耐药率变化.结果显示,大菱鲆腹水病病原菌主要有大菱鲆弧菌(Vibrio scophthalmi)、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espejiana).山东青岛地区以大菱鲆弧菌为主,威海地区以迟钝爱德华氏菌为主,烟台地区菌株种类分布平均.5类细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复方新诺明耐药率高于50%.只有1株迟钝爱德华氏菌对氟苯尼考产生了耐药,其余菌株对其均没有耐药性,且在长期使用中不易产生耐药性,证实氟苯尼考为当前防治腹水病的一种良好抗菌药物.27株病原菌的耐药谱数量为27个,每个菌株具备自己独特的耐药谱,74.1%的菌株对10种以上的抗菌药物产生了耐药性,均有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17.
凋亡是机体为维持内环境稳定而由基因控制的细胞的自主、有序性死亡,与细胞坏死的方式不同。近年来的一些研究显示,水产病原致病过程中可诱导宿主细胞凋亡。文章总结并展望了细菌、病毒和寄生虫诱导水产动物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可为水产病原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蛭弧菌是一种以捕食细菌为生的寄生性细菌,对诸多水产动物病原菌具有吞噬和裂解作用。蛭弧菌能够预防水产动物的细菌性疾病、改善养殖环境以及增强水产动物机体免疫力。养殖刺参的疾病以细菌性病害为主,利用蛭弧菌可以预防刺参疾病的发生。关键词蛭弧菌水产养殖刺参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