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0 毫秒
1.
《水产科学》2006,25(8):396-396
虾夷扇贝属于冷水性双壳贝类,我国原来没有该种资源。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从国外引种,通过20多年的研究,完成了适应我国虾夷扇贝产业化发展的苗种繁育、中间育成、浮筏养殖和底播增殖等技术,并将这一成果迅速推广。虾夷扇贝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现已成为黄海北部海水贝类的主要养殖对象之一。自引种成功以来,虾夷扇贝增养殖业中所需苗种均来自人工生态培育,苗种的质量和数量均不稳定,成为产业发展中的难题。从2004年开始,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在掌握虾夷扇贝繁殖生物学、繁殖生态学的基础上,结合大连沿岸海域生态条件,  相似文献   

2.
<正> 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是我国淡水水域中主要的经济虾类,近年来除了捕捞野生个体外,不少单位开展人工养殖或混养在养殖池塘中,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果。江苏省水产研究所(1963)研究了青虾的生物学和养殖,山东省临沂地区淡水所(1981)研究了青虾的繁殖习性和人工养殖技术。他们指出青虾第一次产卵一般在5月间,自然情况下通常一年产两次卵。雌虾性腺发育到第4期,外观卵巢扩展到整个头胸甲时已接近成熟。当进入生殖活动时,首先雌虾进行生殖蜕皮。此时雌虾伏于水底,雄虾守护在近傍,雌虾蜕皮完毕,立即进行交配。交配后在水温为20~23℃下需15~24小  相似文献   

3.
克氏原螯虾土池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才根 《齐鲁渔业》2007,24(3):22-23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又称为克氏螯虾、淡水小龙虾、龙虾、喇蛄等。它原产北美,20世纪30年代从日本传入我国。由于种种原因,人工养殖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才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近年来,小龙虾深受国内市场欢迎,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广阔,因此,群众养殖积极性较高。由于它繁殖期长且分散繁殖,制约了苗种的规模化生产。对于淡水小龙虾养殖户,可以自己动手在养殖塘中繁殖虾苗。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池塘养殖条件下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第二步足的相对生长生态学意义,采用生物学方法,于养殖周期内采集1 160尾罗氏沼虾(雌虾604尾,雄虾556尾),分别测定全长、体重和第二步足长,并对其第二步足的相对生长式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从103日龄开始,罗氏沼虾第二步足长存在显著的性二型现象(♂♀)。在雌、雄罗氏沼虾第二步足长-体重的回归关系中,两方程的b值均显著小于3,说明体重呈负异速生长,即第二步足长生长快于体重生长。此外,雌、雄虾第二步足长-全长同样呈现出异速生长的特征,且第二步足长在拐点前、后均为正异速生长。雄虾第二步足生长在全长80.79 mm、75日龄出现生长拐点,雌虾在全长83.10 mm、89日龄出现生长拐点。无论雄虾还是雌虾,拐点之后的异速生长水平均比拐点前升高,且雄性第二步足异速生长水平大于雌性。  相似文献   

5.
长臂虾科(Palaemonoidea)虾类具有巨大的研究与开发价值,但其中较大部分虾类的繁殖生物学相关研究信息缺乏或不全面,通过整理长臂虾科几种重要经济虾类的繁殖生物学相关研究文献,总结其繁殖生物学特征、生殖系统发育、胚胎和幼体发育及繁殖相关调控基因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对比长臂虾科内各虾类以及长臂虾科与对虾科和螯虾科虾类的异同,以期为长臂虾科虾类的研究与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池塘养殖条件下罗氏沼虾雌、雄虾的生长差异,于2016年5月至10月定期测量池塘精养条件下罗氏沼虾的体长、体质量,期间采集样品1 040尾,对雌、雄罗氏沼虾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罗氏沼虾的体长和体质量呈幂函数相关,其回归方程为:雌虾W=8×10~(-6)L~(3.262 4),(R~2=0.995 6,N=544);雄虾W=6×10~(-6)L~(3.320 8),(R~2=0.996 3,N=496)。应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拟合罗氏沼虾雌、雄虾体长和体质量的生长过程,结果显示,雌、雄虾的渐近体长分别为103.05 mm和136.93 mm,渐近体质量分别为29.54 g和74.65 g。雌虾的生长拐点年龄为111.16 d,拐点体质量8.95 g;雄虾的生长拐点年龄为163.70 d,拐点体质量22.71 g。罗氏沼虾性成熟后,其雄性的个体显著大于雌性个体,可利用这一特性开展罗氏沼虾全雄性养殖,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银鲳繁殖生物学及人工繁育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8,他引:22  
银鲳是我国主要的经济鱼种之一,开展银鲳繁殖生物学的研究和人工育苗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海水养殖品种的结构调整、提高养殖效益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银鲳生物学以及育苗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归纳了银鲳繁殖生物学及人工繁育技术研究的现状,并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青虾,又名河虾,学名日本沼虾,分类学上隶属于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长臂虾科,沼虾属。青虾是一种纯淡水虾,其繁殖和生长均在淡水中完成,但在沿海低盐度水域中也能生存。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自然水域。青虾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虾类,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是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主要途径。青虾既可进行主养,也可进行混养。青虾苗繁育是养殖青虾的基础条件,一套成熟的良种青虾苗繁育技术,对于发展青虾养殖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伍远安 《内陆水产》2003,28(4):16-17
青虾,又称日本沼虾,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长臂虾科、沼虾属。是我国淡水中个体较大的虾类,经济价值高、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广泛分布于河流、湖泊、水库、池塘、溪流等天然水域和人工养殖水体中。生存水温1~37℃,适宜水温18~30℃,喜欢水草丛生的环境。青虾的人工养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养殖方式从池塘养殖到网箱养殖、稻田养殖,从鱼虾混养到单独集约化养殖,捕捞技术、养殖水平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池塘养殖产量从20~30千克/667米2提高到150千克/667米2左右。笔者根据多年的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出…  相似文献   

10.
<正> 罗氏沼虾(Macrobranchium rosenbergii),又名淡水长臂大虾,属甲壳动物细的长臂虾科,自然分布于热带或亚热带的淡水及半咸水域中,繁殖一般在河流入海口附近的半咸水域中进行。该虾生长较快,当年繁殖的苗种在当年即可养成商品虾。其肉质可口,味道鲜美独特,营养价值很高。由于其适应范围较广,易于存活,目前已成为世界性的养殖品种之一。 按照罗氏沼虾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我省沿海及内陆的淡水、半咸水水域大多可进行养殖,每年生长期可达90~130天。为使该品种尽快在我省形成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产业,我们在1994年初步进行养殖的基础上,1995年引进了罗氏沼虾亲体,进行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海参人工造礁养殖,到目前海参养殖主要集中在辽宁大连和山东胶东半岛,养殖的品种主要是刺参。山东省滨海市无棣县濒临渤海,地处黄河三角洲,滩涂广阔,生物饵料资源丰富,是海水养殖的理想场所,历来是以养殖对虾为主,因品种单一,经济效益低下,近几年虽然探索鱼、虾、贝、  相似文献   

12.
罗氏沼虾(Maorobrchium rosenbergi),别名马来沼虾、马来西亚大虾、淡水长臂虾。为长臂虾科、沼虾属动物。1970年台湾省首先引进,1976年中国农林科学院自日本引进,1977年广东水产研究所繁殖成功。1984年山东省东平县外贸冷藏厂,为更好地解决罗氏沼虾在我国北方的养殖生产问题,从1984年起对罗氏沼虾工厂化育苗及坑塘养殖进行了试验,并取得成功,为在我国北方进一步推广罗氏沼虾养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罗氏沼虾已推广到大江南北,经济效益显著。但  相似文献   

13.
围塘养殖脊尾白虾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门湾盛产脊尾白虾,脊尾白虾又名小白虾、五须虾、绒虾、迎春虾,属于长臂虾科。其具有生长发育快,繁殖能力强,养殖周期短,生长季节长,环境适应性广,食性杂等的优点,且易于养殖管理,产品销路好,养殖成本低,效益高,收益快等特点。除供鲜食外,还可加工成海米,因其呈金黄色,故也有  相似文献   

14.
繁殖技术篇 亲龟鉴别 黄缘盒龟体重达150克时能分辨雌、雄。雄龟个体重约280克,雌龟个体重约450克时性成熟。一般人工养殖的黄缘比野生种性成熟时间提前一、二年,人工养殖状态下,营养与环境相对稳定,性腺发育时间提前,一般约五年时间就可以性成熟。通常,鉴别雌、雄的方法有两种:  相似文献   

15.
陈秀玲 《河北渔业》2007,(12):3-3,6,17
日本对虾俗称车虾,又称斑节虾.该品种生长快、适应性强,适于活体销售运输,是我国南方的重要养殖种类.20世纪90年代初取代中国对虾,目前仍然是我县坑塘养殖的主要品种,且90%以上为河鲀鱼与车虾混养.  相似文献   

16.
池塘养殖斑节对虾的生长特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池塘养殖的斑节对虾的生长特性进行研究。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1500尾斑节对虾的体长、体重生长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1)池塘养殖斑节对虾体长和体重呈幂函数关系,♂∶W=2·0×10-5×L~(2.9498);♀:W=2·0×10-5×L~(2·9633);(2)同大多数对虾种类一样,斑节对虾也表现出雌、雄生长的差异。养殖前期,雌、雄虾的体长、体重生长差异不明显,雄虾略高于雌虾,在59·6d后,雌虾体长生长速度高于雄虾;雄虾体重的生长拐点出现在144·5d左右,雌虾体重的生长拐点出现在195·3d左右;(3)采用von Bertallanffy生长方程,拟合出池塘养殖斑节对虾体长、体重生长方程为:♂∶Lt=178.9(1-e-0·0093(t-28·2)),Wt=87·97(1-e~(-0·0093(t-28·2)))2·9498;♀∶Lt=233·7(1-e~(-0·0065(t-28·2))),Wt=208·96(1-e~(-0·0065(t-28·2)))2·9633。  相似文献   

17.
罗氏沼虾引种复壮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期以来,国内进行罗氏沼虾人工繁殖一直以池塘饲养的成虾作亲本,由此造成该虾种质退化,养殖经济效益下降.为提高其种质和养殖经济效益,于1996年和1997年从马来西亚引进野生原种繁育虾苗,进行复壮技术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野生种子代和杂交种子代的体长、体重明显高出本地的驯养种.种群间具有标准差、变异系数、第二步足与体长的比值相对较小、额齿数相对较多的特点.通常野生原种体形细长、体色淡黄透明、摄食旺盛、抗病力强、性成熟个体较大.野生种子代和杂交种子代幼体活力强,摄食旺盛,变态期延长,但人工育苗的难度大.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繁育难度相对较低的雌(本地驯养种)×雄(野生种)配组方式繁育杂交苗,难度较小,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罗氏沼虾又名淡水长臂虾、马来西亚大虾,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虾之一,原产于热带亚热带的一些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它具有食性广、生长快、个体大、营养价值高、养殖周期短等特点,深受群众欢迎。近年来,国内许多单位对罗氏沼虾的人工育苗、成虾养殖等作了大量研究和试验。我市1978年引进后,也进行了人工育苗和成虾养殖试验。1994年育苗2300万尾,1995年预计可达1.6亿尾。在人工育苗成功的基础上,成虾养殖逐步扩大。特别是自1989年开始,我市罗氏沼虾池塘生态养殖技术研究项目获得成功后,罗氏  相似文献   

19.
罗氏沼虾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虾类之一,与我国常见的淡水青虾(日本沼虾)同属于长臂虾科、沼虾属。其雄虾最大体长可达40厘米,体重600克,雌虾体长25厘米,体重200克。由于该虾具有生长速度快、个体大、食性广泛、生产周期短以及口味好、营养丰富等优点,深受养殖户的喜爱。  相似文献   

20.
对葛氏鲈塘鳢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繁殖与生长主要生物性特性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葛氏鲈塘鳢的养殖前景,以期为开发利用葛氏鲈塘鳢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