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林区集材设备具体情况的分析与研究,设计了一台小型履带式抓木机。该小型履带式抓木机具有体积小、质量轻、牵引力大等特点,能够在林区内部灵活移动,并且该设备操作简单,使林区工人能够方便操作,以适应现在林区生产作业的要求。主要介绍了该设备的整机结构、工作原理,并对其所需牵引力与额定功率进行计算分析,同时对抓木机的行驶稳定性进行定性分析,得出影响行驶稳定性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保持较小偏心距、增加轨距可获得较好行驶稳定性;并通过计算得出整机纵向行驶的最大坡度角27.4°,横向行驶的最大坡度角28.3°,转弯半径1.89m,最大转弯速度2.7km/h。分析结果证明该抓木机能满足间伐材伐区木材收集与运输要求,具有良好的行驶稳定性,对林业现代化发展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国内外林区采伐设备的分析与研究,设计了一台外形尺寸仅有1557 mm×715 mm×988 mm的小型履带式单圆锯小径木采伐机。介绍了该机的整体结构、工作原理,分析和计算了该机行走时所需的牵引力、额定功率、林间通过性以及最小转弯半径,并对其主要的工作装置主轴旋转组合刀具进行了设计分析,其锯片的布置方式可以避免产生"夹锯"现象;同时对采伐机的行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影响其稳定性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计算得出整机纵向行驶的最大坡度角33.69°,不发生翻转的最大仰角为31.66°,最大越障高度为119.14 mm,最小转弯半径为0.97 m。该机外形尺寸小,便于在林间灵活穿行,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作业时工作人员距离被采伐木较远,安全性好,适合我国林区作业现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集材机行走系统的研究,设计了一台三角履带式集材机。介绍了集材机整机结构、三角履带结构,并分析计算了牵引力、功率。利用MATLAB对车辆稳定性进行分析,发现降低质心高度、减小质心偏移距离、增加轨距可提高车辆稳定性。计算得出其空载纵向上、下坡最大行驶坡度分别为38.4°、33.2°,满载时分别为37.6°、38.1°,横向匀速直线和匀速转弯最大行驶角度为26.4°、22.8°。利用Adams对坡度为25°时车辆上、下坡及横向直线行驶运动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车辆有良好的爬坡能力和行驶稳定性。该研究对集材机的发展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多功能轮式集材拖拉机搭载板装置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集材拖拉机发展沿革及目前林业生产作业条件分析,研发一种新型多功能集材拖拉机对目前林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集材装置是集材拖拉机最具有特点的主要工作装置,本文对多功能轮式集材拖拉机集材装置(搭载板装置)整体结构进行设计.首先根据集材拖拉机趟载量要求确定搭载板整体结构尺寸,宽度为1 050 mm,长度为1 219 mm,厚度为20 mm.其次对搭载板辅助结构进行设计计算,使用Solid Works三维绘图软件建立搭载板的3D模型.最后基于有限元校核搭载板的强度,得到搭载板在最大压力载荷下的位移云图和应力云图,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搭载板满足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5.
我场次生林区山高、坡长、较陡。相对高差100—200米,坡长300—500米,坡度都在20°以上。近年来采用松江—50型拖拉机集材,其好处是:①集材效率较高,比人工集材提高效率5—10倍;②节省人力,减轻了劳动强度;③便于制材,在集材场造材,比在陡坡上造材安全;④有利于合理造材,提高了大材的利用率;⑤适应范围较广,坡度22°以下的山坡都可使用,亩出材1立方米以上的皆伐区,采用该机集材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根据该机的性能,结合本区的实际情况,我们的做法如下:一、集材道的设计在伐区工艺设计的同时,要进行集材道的设计,做好集材的准备作业。1.选线:20°以下的山坡或者山沟,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贝尔设备公司(Bell Equipment Company)新研制了一种3轮集材装卸两用机,称之为“贝尔集材机”(Bell Logger)。该机两个较大的前轮为驱动轮,后面较小的单轮为万向轮。并设置液压臂、抓木叉,最大抓举重量为3t,可在30%的坡度上完成集材、归楞、装车作业。其体积小,转向灵活,适用于伐区、贮木场、制材厂等集材、归楞、装卸等作业。  相似文献   

7.
拖拉机集材类型选择是伐区作业前必须要作的技术工作之一。本文从坡度、地面性质、集材距离、生产量等因子出发分析了集材类型选择方法,可供企业森林采运工作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山地森林里进行抚育采伐,从伐区到运材道之间的集材工作量十分大.这一工序若采用拖拉机集材联合机则受坡度的限制并会增加土壤的侵蚀.在山区条件下采用半悬挂和全悬挂钢索装置进行树木、原条、材种集材比较适宜. 很明显,空中集材比半悬挂或拖拉机集材能使幼树的保存率提高两倍并使土壤的侵蚀程度减少三至六倍.因此,为使从伐区到公路的小径材空中运输机械化,曾  相似文献   

9.
自走式轻型竹材采伐机的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竹材采伐效率,提出了一种自走式轻型竹材采伐机的设计方案,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采伐机进行实体建模,确定了采伐机的整机结构,对其切削原理和切削功率的大小进行分析和计算,得出采伐机的切削功率为2.33 kW,总功率为4.32 kW。同时对采伐机的行驶稳定性进行分析,确定采伐机纵向行驶的最大爬坡角为23°,横向行驶的最大坡度角为47°,整机的转弯半径为0.581m。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东北林区木材生产工艺流程基本可分为伐区木材生产、运输、贮木场生产三个阶段。从木材生产成本看:伐区木材生产成本占整个生产成本的50~60%,而在伐区生产成本中,集材成本又占伐区木材生产成本的60%以上。所以对于集材机械选择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木材生产成本。从我省情况来看,集材作业主要是以拖拉机为主,占整个伐区的75%以上。我省现有集材拖拉机大部分是集材—50拖拉机。黑龙江省部分林业局运用了集材—80拖拉机集材和接运。对  相似文献   

11.
在山地森林里进行抚育采伐,从伐区到运材道之间的集材工作量十分大。这一工序若采用拖拉机集材联合机则受坡度的限制并会增加土壤的侵蚀。在山区条件下采用半悬挂和全悬挂钢索装置进行树木、原条、材种集材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拖拉机集材道在四种情况下的最大坡长.爬坡角。并根据其理论对集材—50拖拉机进行了坡度的计算。集材—50拖拉机在冬季一般能爬15°左右,而在夏季只允许爬25°。  相似文献   

13.
林业缆车道是森铁运材林业局山上集材与森铁岔线运材之间的森铁运材道。它是用绞盘机钢索牵引代替机车牵引森铁台车,进行超波森铁的木材运输。缆车道的适宜距离为3~5公里。适宜的坡度为30~50%,超出了森铁的限制坡度,也超过了拖拉机集材的限制坡度18度)。铺设缆车道的伐区可将集材距离缩短到500米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集材J-50拖拉机在伐区集材作业时,发动机水温过高容易判断和不容易判断的故障原因及其处置方法,对从事伐区集材作业的拖拉机驾驶员、检修员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集材作业是伐区木材生产的重要工序,集材成本约占伐区木材生产总成本的2/3左右.集材方式的选择对集材任务完成的好坏、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至关重要.目前,由于“天保工程”的实施,可采森林资源逐渐减少,承包经营的发展,使畜力原木集材方式转变为重要的集材方式.山河电林业局于1985年后全部采取伐区造材、畜力原木集材作业方式。现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对畜力原木集材的特点、措施、发展方向探讨如下:l畜力集材的特点 畜力集村适用于伐区坡度大、森林资源分散、公顷出材量小、集材距离长的林相。畜力集材具有机动灵活;…  相似文献   

16.
大兴安岭林区地势平缓,坡度不大(15度以下的约占林地总面积的78%)为采用拖拉机集材提供了良好条件,但由于本林区单位木材蓄积量不高(全林区成过熟林平均每公顷蓄积为106立米),平均单株材积较小(为0.55立米),又给充分发挥拖拉机的效率带来不利因素。为此研究适合本林区木材生产的集材拖拉机,对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来讲,尚属必要。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得出粗浅结论,仅供参考。大家知道,集材拖拉机的台班产量可由下列公式确定: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充分利用伐区剩余物,根河林业局前几年推广使用了伐区移动式削片机,该机由J—50集材拖拉机和固定式削片机改装而成。首先将J—50上的搭载板和绞集装置卸去,然后将削片机安装在J—50的车架上。削片机的动力来源是在J—50原绞集动力输出轴上安装一皮带轮,驱动削片机的工作。移动式削片机的优点是直接进入伐区内的副道上工作,将直径3~12cm,长度2m以下的枝桠、树头进行削片,充分利用了伐区剩余物,为国家节约了大量木材。进行伐区剩余物削片可为根河林业局刨花板厂生产刨花板提供丰富的木材原料。 对伐区剩余物…  相似文献   

18.
目前林区适于原条集材方式的伐区越来越少,为正确确定集材方式,充分发挥机械作用,本文从伐区生产和准备作业方面对原条方式和畜力短材方式的生产成本进行了分析、比较,对拖拉机原条集材方式的经济适宜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合理地选择集材拖拉机的机型,对发挥机械效率,提高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以及今后集材拖拉机制造工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一、集材拖拉机选型的依据集材拖拉机的选型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它与生产规模、伐区自然条件和森林资源情况有很大关系,同时还受到国家的投资能力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技术经济效果的限制。  相似文献   

20.
伐区作业类型划分与集材作业系统相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选取作业区坡度、单位面积出材量、集材距离以及地表承载能力等作为因子,对吉林林区伐区作业类型进行了区划。又应用层次分析法,对与每类伐区相适应的集材作用系统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