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通过对短命植物异果芥的三种春萌植株的生殖分配和结实特性的研究,对其在新疆准噶尔荒漠中独特的适应对策一果实多态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三种植株的生殖分配高达65%以上,远高于大多数一年生植物.紫红色花植株上、下部果实萌生植株之间的单株生物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但生殖分配差异不显著;三种植株的结实率均在80%以上;三种植株单株...  相似文献   

2.
《现代农业》2004,(8):16
山杏学名西伯利亚杏,落叶小乔木。喜光、抗寒、耐旱、耐瘠薄、耐风沙、萌蘖能力强,生长快,容易繁殖,根系发达,素有“树有多高,根有多深”之说。因此,山杏具有较强的固沙作用和抗旱能力。通常一株山杏可自然萌生10~30株,造林3~4年后开始开花结实,5~6年后结实达到盛果期,可持续8~12年。一般一丛山杏可结果实2公斤~5公斤。山杏在我省沙  相似文献   

3.
西双版纳刀耕火种轮歇地的萌生植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刀耕火种轮歇地萌生植物的调查研究,探讨了刀耕火种过程对植物的选择,以及植物对刀耕火种过程的适应性特征。结果表明,萌生是刀耕火种后植被恢复的一种重要方式。相对于种子更新的植物来说,萌生方式更新的植物倾向于具有较厚的树皮,随着树木径级的增加,树皮厚度也快速增长,在较短的时间内能达到抵御火烧的厚度。而以种子更新的植物树皮较薄,树皮厚度增长缓慢,很难达到抵御火烧的厚度。  相似文献   

4.
通过观察甘草物候期、花部特征、开花顺序、结实情况及测定甘草种子活力,研究甘草开花规律和种子生产特性。结果表明,甘草种子发育较慢;甘草植株开花顺序是自下而上,单个花序上的小花也是自下而上开放;小花剥离花瓣后的形态学观察显示当旗瓣开始向外翻卷时,雄蕊和雌蕊基本相平,花药有散粉迹象。从开花特性分析,甘草有很强的有性生殖能力和种子生产潜力,但由于严酷的自然环境的影响,落花、落果及受精后发育不良是引起甘草种子产量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种子产量是未来甘草良种繁育生产中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辽东栎的繁殖体及其与种群更新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辽东栎的种子雨及其传播动力、种子传播后的命运、种子萌发、幼苗建立、实生更新对动物捕食的适应和萌生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对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辽东栎种子是多种脊椎动物和鸟类的食物资源,种子萌发和幼苗形成期间的捕食压力导致其实生更新困难,但捕食动物对种子的搬运和埋藏对辽东栎种群更新和扩散具有重要意义;光照和水分对辽东栎的种子萌发和幼苗建立都具有重要影响,在森林管理工作中,适当干扰 (例如择伐) 对辽东栎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与存活以及种群更新都是有利的。较强的萌生能力对维持辽东栎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活力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在强干扰条件下,萌生作为辽东栎通过从种子、幼苗、幼树到成年植株过程中的更新瓶颈的途径,是辽东栎实现种群更新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6.
渝西地区火烧迹地早期恢复植被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渝西地区黄瓜山火烧1年后的迹地以及未火烧林地的群落学调查,研究了不同强度火干扰后群落早期恢复植被特征。结果表明:与未火烧林地相比,火烧迹地内阳生木本植物幼苗物种种数增加,更新苗主要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桉树(Eucalyp-tus robusta)、白栎(Quercus fabric)、油茶(Camellia oleifera)等萌生枝为主。不同强度火干扰迹地具萌枝的优势乔木树种及所有树种的密度大小均表现出中度火烧迹地显著高于未烧林地和重度火烧迹地(P<0.05);未经火烧林地物种多样性丰富,火烧以后在短时期内降低了群落的多样性及均匀性水平。中度火烧迹地的草本植物盖度明显大于未烧林地(P<0.05),蕨(Pteridium aquilinum)和小白酒(Conyzacanadensis)成为草本优势种。  相似文献   

7.
栾树大苗移栽后的生长与结实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兴富  杜茜  雷茜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292-6293
[目的]研究栾树大苗在银川地区移栽后的生长和结实的适应性。[方法]以自河北省引种栽培的当年生无患子科栾树属落叶乔木栾树84株大苗为材料,研究了大苗移栽后的分枝、生长、生物量积累及结实特征。[结果]大苗移栽后,栾树成活率为100%,生长良好;当年具有较强的分枝能力,单株分枝数为(7.6±2.5),分枝长、基径、复叶数和生物量分别为(63.8±12.9)cm(、11.4±1.7)mm(、20.8±4.9)和(74.6±20.7)g。大苗移栽后当年有近50%的移栽植株能够结果,结果枝条约占总枝条数的33.3%,每一枝条平均结果(19.3±14.1)枚,但果实和种子成熟较成年植株有所推迟,部分果实和种子不能发育成熟。[结论]该研究为栾树在西北地区城市园林绿化和水土保持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濒危植物景东翅子树的萌生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研究了濒危植物景东翅子树种群的起源与萌生特征。结果表明:所调查的4个种群中共记录到景东翅子树99株,其中萌生形成的植株35株,占总株数的35.4%;萌生个体主要处于幼树(D<2 cm)和小树(2 cm≤D<5 cm)阶段,二者占全部萌生个体的85.7%。景东翅子树萌生更新的方式主要是根部萌生和干基萌生2种。4个种群平均的萌生百分比为59.2%,萌生个体萌生的平均茎数为2.8个。景东翅子树萌生的方式和萌生能力的大小与人为干扰的状况与关。萌生在干扰条件下景东翅子树种群的恢复和维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Pob43玉米群体在太原生态环境条件下具有较强的光周期敏感性,表现为成熟期过晚,植株高大,叶片数增多,叶面积增大,抽雄、散粉、吐丝期推迟,导致空秆率高,结实性差,植株、穗部性状明显劣于温带对照品种。用控制双亲的混合选择法进行适应性选择后,Pob43群体的植株性状和雌雄协调性有所改善,子粒产量有所增加。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双亲的混合选择法是改良热带和亚热带玉米种质在温带长日照条件下适应性、提早开花及改善雌雄协调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玉米在喷施了30%乙&#183;己水剂后植株叶片黑亮、肥大、挺刮,株高降低,下部节间缩短变粗,茎秆干物质积累增加,气生根层数与条数增加,抗倒,用量应控制在20ml/667m^2,于玉米拔节初期喷施为佳。乙烯利对植株有明显的矮化,促早熟作用,对植株的综合调控能力弱。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对植株综合调控能力较强,但对株高的调控能力弱。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重庆市北碚区茅庵林场马尾松林, 杉木林和常绿阔叶林3种群落火烧1年后的迹地以及未火烧林地的群落学调查, 研究了高强度火干扰后不同群落早期恢复植被特征. 结果表明: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抵抗火干扰能力较差, 只有少量个体在火烧迹地存活;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具有在火干扰导致地上部分死亡后产生萌枝的能力, 在火烧迹地内存活数量多;不同常绿阔叶树种抵抗火干扰能力不同, 光叶山矾(Symplocos lancifoli)和油茶(Camellia oleifera)在火烧迹地内存活数量较多. 3种群落火烧迹地存活的优势树种以及所有树种的个体密度大小均表现为杉木林>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p<0.01). 与未火烧林地相比, 火烧迹地内阳生木本植物幼苗物种种数增加. 各群落火烧迹地草本植物盖度均大于未火烧林地, 蕨(Pteridium aquilinum)和小白酒(Conyza canadensis)成为草本优势种.  相似文献   

12.
重庆茅庵林场火烧迹地早期恢复植被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重庆市北碚区茅庵林场马尾松林,杉木林和常绿阔叶林3种群落火烧1年后的迹地以及未火烧林地的群落学调查,研究了高强度火干扰后不同群落早期恢复植被特征.结果表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抵抗火干扰能力较差,只有少量个体在火烧迹地存活;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具有在火干扰导致地上部分死亡后产生萌枝的能力,在火烧迹地内存活数量多;不同常绿阔叶树种抵抗火干扰能力不同,光叶山矾(Symplocos lancifoli)和油茶(Camellia oleiferot)在火烧迹地内存活数量较多。3种群落火烧迹地存活的优势树种以及所有树种的个体密度大小均表现为杉木林〉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p〈0.01)。与未火烧林地相比,火烧迹地内阳生木本植物幼苗物种种数增加.各群落火烧迹地草本植物盖度均大于未火烧林地,蕨(Pteridium aquillnum)和小白酒(Conyza canadensis)成为草本优势种。  相似文献   

13.
12个油棕新品种大田栽培抗逆性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全株调查统计法,对种质圃12个油棕新品种多年来大田抗逆性表现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连续9个月的干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油棕的生长、开花、结实与产量,但无植株因干旱死亡,其中品种RYL7和RYL3表现最好;中心风力达11级的强台风后,64%以上植株的叶片受损,但断折叶片仅占树体总叶片数的2.9%~8.2%,无折干和倒伏植株;受持续32d低温冷害,期间花序、初果、小果几乎全部受冻害死亡,受冷害叶片数占植株所有叶片数的3.5%~17.4%,但无植株死亡,当年油棕减产约20%。冷害后所有植株都正常开花、结实;几乎无明显病虫害,多年来没有喷洒过农药,对环境无污染。  相似文献   

14.
麻疯树生殖率比较低,即使同样树龄也会出现丰产性能差异,为阐释不同丰产性能植株的内部生理差异,对不同丰产性能的植株,分不同部位采样,进行不同植株不同部位PPO、CAT、SOD、POD、IAAO酶活性以及N、P、K营养元素研究。结果表明,PPO、CAT、SOD酶活性不结实的大于丰产的,POD、IAAO酶活性丰产的大于不结实的;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布,PPO、CAT、POD酶活性是植株的上部小而下部大,SOD、IAAO酶活性是植株的上部大而下部小;不同结实性能的植株营养元素N、P、K对比,丰产的明显好于不结实的,其差异显著水平均在α=0.025。  相似文献   

15.
普通荞麦自交不亲和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套袋隔离的方法,对普通荞麦自交不亲和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短花柱长雄蕊(thrum)花型,自花授粉或植株之间互相授粉不结实;长花柱短雄蕊(pin)花型,自花授粉或植株之间互相授粉偶尔可结实;长花柱短雄蕊(pin)花型与短花柱长雄蕊(thrum)花型互相授粉可正常结实。  相似文献   

16.
为弄清乙烯利处理对麻疯树成花与结实的影响作用,采用不同浓度乙烯利在不同发育时期处理麻疯树茎尖,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花期处理对结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结实数呈下降趋势,二者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实发育近成熟时用乙烯利处理,则抑制作用变弱,不同浓度间结实数差异不显著;麻疯树花芽分化具有较强的阶段性和时间性,花后一段时间内,是否用乙烯利处理,枝条都不易形成花序;花序数与乙烯利浓度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乙烯利对麻疯树花的形成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初次结实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后期成花,二者在果实发育成熟前存在养分竞争。  相似文献   

17.
八倍体小偃麦中5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比较了八倍体小偃麦中5与利用该材料育成的中梁22号等小麦品种的性状表现.结果表明:中5在株高和生育期方面的缺陷在其后代得到很好的改良;利用中5能够选育出产量性状较好的小麦品种;中5对条锈病和白粉病的抗性遗传能力较强,特别是抗锈性的遗传稳定持久,是难得的抗源材料.同时指出了中5利用中存在植株较高,抗倒伏性差;分离世代较长;生育期长,花期不遇;后代不育,结实性差等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2005,(2):14-14
一、山杏简介山杏(Amygdalussibirica)学名西伯利亚杏,落叶小乔木。喜光、抗寒、耐旱、耐瘠薄、耐风沙、萌蘖能力强,生长快,容易繁殖,根系发达,素有“树有多高,根有多深”之说。因此,山杏具有较强的固沙作用和抗旱能力。通常1株山杏可自然萌生10~30株,造林3~4年后开始开花结实,5~6年后结实达到盛果期,可持续8~12年。一般一丛山杏可结果实2~5千克。山杏不仅是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的优良乡土树种,并且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经济价值及药用价值。种仁可加工饮品,可制杏仁霜,可榨油,含油率为55.5%,皂化值286.1,碘值49.0,酸值17.5,可供制肥…  相似文献   

19.
CYP86MF反义基因转化获得青花菜雄性不育植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根癌农杆菌LBA4404(含质粒反义CYP86MF基因片段)介导转化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L.var. italica Plenck)下胚轴,经卡那霉素选择压下连续选择、扩繁和生根培养,获得了青花菜转基因植株。经PCR、Southern blot、Northern blot检测证明,CYP86MF基因已经整合至转基因植株染色体中。经花器官观察,转基因植株中有雄蕊发育不良、花粉不萌发的植株。转基因植株自交不能结实,用转基因植株花粉对正常植株进行人工授粉,不能正常结实,表明转基因植株花粉是不育的。用正常花粉对转基因不育植株进行人工授粉,转基因不育植株能正常结实,表明转基因不育植株的雌性器官发育正常,其不育性与CYP86MF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以转Bt抗虫水稻Bt63、R1、R2和非转基因常规水稻Ⅱ优838为试材,采用高、低两个不同虫害胁迫水平和转基因与非转基因水稻相间种植方式,通过观察水稻植株营养生长、结实以及对螟虫危害的抗性表现等差异,研究比较Bt外源基因插入后对水稻植株适合度的影响,以解转基因水稻的基因扩散效率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在低虫害胁迫条件下,转Bt基因水稻在植株分蘖数、生物量鲜重等营养生长指标方面与非转基因对照品系间无明显差异,但株高、穗长、穗重等指标不及对照,且R2和Bt63与对照间差异显著;在高虫害胁迫条件下,3个转Bt基因水稻品系的分蘖数、穗长、穗重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而不同转基因品系株高适合度效应不同,这可能与受体品系本身的特性相关。3种转基因水稻的单株结实粒数、千粒重与对照在两种虫害胁迫条件下均无显著性差异,Bt基因对受体植株的结实影响不明显。在高虫害胁迫条件下,3种转Bt基因水稻的抗虫能力均显著优于非转基因水稻,表明Bt基因对受体植株的抗虫性影响显著。本研究结果还表明转Bt基因水稻的适合度代价较小,预示了抗虫转基因水稻外源Bt基因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具有逃逸的可能,但这种风险比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