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揭示肌肉生长抑制素与氨基酸营养的关系,为阐明鹅肌肉生长发育的调控机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吉林白鹅MSTN基因,通过饲喂4种不同的日粮氨基酸模型研究不同日粮氨基酸模型对1~28日龄和29~56日龄的吉林白鹅MSTN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28 d,A组胸肌MSTN 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A组和C组腿肌MSTN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B和D组(P0.05),在B组日粮氨基酸模型下胸肌和腿肌的MSTN mRNA表达量与胸肌率和腿肌率呈极显著负相关。56 d,A组和D组胸肌MSTN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D组腿肌MSTN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A、B、C组(P0.05),在C组日粮氨基酸模型下胸肌和腿肌MSTN mRNA表达量与胸肌率和腿肌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28 d,日粮氨基酸模型B能够抑制MSTN基因的表达,而56 d日粮氨基酸模型C能够抑制MSTN基因的表达,并且MSTN基因表达量与胸肌率和腿肌率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不同鸡种早期生长规律比较及其生长曲线拟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Logistic模型进行生长曲线拟合对0-12周龄如皋鸡、文昌鸡和安卡鸡的体重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性别问除初生重之外其余周龄体重均呈显著差异,但生长发育变化呈现一致趋势.不同品种问生长发育存在较大差异,除如皋鸡和文昌鸡之间6周龄相对生长率和12周龄日绝对生长量差异不显著,以及如皋鸡和安卡鸡10周龄相对生长率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周龄品种间的生长发育均呈显著差异.Logistic模型生长曲线对3个品种均能较好的拟合(R20.99),预测体重与实际体重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鸭种胚胎期和出雏早期骨骼肌(胸肌和腿肌)NFAT5基因mRNA表达规律及其与生长发育的相关性,本试验克隆了鸭NFAT5基因cDNA部分片段,并运用荧光绝对定量PCR技术检测了生长速度差异较大的高邮鸭和金定鸭13、17、21、25和27胚龄及7日龄胸肌和腿肌中NFAT5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胸肌和腿肌NFAT5 mRNA在2种鸭中均具有相似的表达模式,均在13胚龄时表达量达最高,且均显著高于其他各胚龄和7日龄(P0.05),而出雏后7日龄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27胚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2种鸭胸肌和腿肌NFAT5 mRNA表达量与其胸肌质量、腿肌质量和体质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组织中IGF-I mRNA的表达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表明鸭胸肌和腿肌NFAT5与IGF-I存在协同效应,两者可能共同参与了对骨骼肌生长发育的调节。  相似文献   

4.
依据30日龄胫长,将贵州兴义矮脚鸡分为A、B、C三组,分别对其各日龄体重和胫长进行方差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兴义矮脚鸡B、C组生长速度极显著高于A组(p<0.01);30日龄公鸡胫长与体重相关程度以B组最高(r=0.916),母鸡以C组最高(r=0.934).因此,可以根据30日龄胫长对兴义矮脚鸡进行早期选种.  相似文献   

5.
研究玉米柠檬酸渣对扬州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与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160只21日龄扬州鹅,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法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公母各半)。对照组试验鹅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含有5%(A组)、10%(B组)、15%(C组)玉米柠檬酸渣的饲粮。试验为期44d,其中预试期7d,正试期37d。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2)试验B组的半净膛率显著高于A组(P0.05),全净膛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A组(P0.05),C组的腿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C组腿肌剪切力、胸肌滴水损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4)试验C组扬州鹅腿肌钙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化学成分在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在扬州鹅日粮中添加15%以内的玉米柠檬酸渣对鹅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与肌肉品质有一定促进作用,添加15%以内玉米柠檬酸渣的玉米-豆粕基础饲粮可用于饲喂扬州鹅。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淮南麻黄鸡肌肉品质及脂肪酸合酶(FASN)、脂蛋白脂酶(LPL)基因表达量随日龄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肌内脂肪(IMF)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0,120,150和180日龄淮南麻黄鸡为研究对象,测定各日龄公、母胸肌和腿肌肌肉品质(亮度(L~*)、红度(a~*)和黄度(b~*)值及pH、蒸煮损失、剪切力)、IMF含量和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浓度),荧光定量表达检测脂肪沉积相关基因FASN和LPL的表达量,Pearson法分析血脂指标和FASN、LPL基因表达量与IMF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公鸡和母鸡胸肌L~*、pH、腿肌蒸煮损失在不同日龄间无显著差异,其余肉质指标在不同日龄间有显著差异。公鸡和母鸡胸肌IMF含量在180日龄显著高于90日龄(P0.05),公鸡腿肌IMF含量在180日龄显著高于90和120日龄(P0.05),母鸡腿肌IMF含量在150和180日龄显著高于90日龄(P0.05)。除公鸡HDL浓度在不同日龄间无显著差异外,公母鸡各血脂指标在不同日龄间均有显著差异。公鸡胸肌IMF含量与血清HDL浓度显著正相关,与VLDL浓度显著负相关;腿肌IMF含量与HDL浓度极显著正相关,与TG和LDL浓度极显著负相关。母鸡腿肌IMF含量与血清TG浓度呈显著负相关,与其他血脂生化指标相关性不显著。公鸡肝脏、胸肌FASN和LPL基因相对表达量在不同日龄间有显著差异,腿肌FASN和LPL基因相对表达量在不同日龄间无显著差异;母鸡肝脏FASN和LPL基因相对表达量在不同日龄间无显著差异,胸肌和腿肌FASN和LPL基因表达量在不同日龄间有显著差异。公鸡和母鸡胸肌IMF含量均与胸肌FASN基因表达量显著正相关;公鸡胸肌IMF含量与肝脏FASN和LPL表达量均显著正相关;母鸡腿肌IMF含量与腿肌LPL表达量显著正相关。【结论】日龄对淮南麻黄鸡肉品质、血脂水平和脂肪沉积相关基因表达量有显著影响,可通过血脂TG浓度间接选择IMF含量。FASN参与调控公、母鸡胸肌IMF含量,LPL参与调控母鸡腿肌IMF含量。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文昌鸡体脂分布及沉积规律,测定了27、53、79、105日龄以及育肥2、4、6、8周的文昌鸡腹脂率、皮下脂肪厚度、肌内脂肪含量及肝脏粗脂肪含量。结果表明,(1)文昌鸡脂肪在腹部、皮下和肌肉的沉积量随着日龄的增长而显著升高(P<0.05);(2)胸肌肌内脂肪含量和腿肌肌内脂肪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均在育肥6周时达到最大;(3)肝脏内粗脂肪含量呈波浪式变化,并在105日龄时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8.
将120只1日龄AA肉鸡均分A、B、C、D四组,饲养至8日龄时,在饲料中添加黄芪,剂量分别为:60g/kg(A)、40 g/kg(B)、20 g/kg(C),持续7d,D组为对照组.各组试验鸡于15、22、29日龄时3次扑杀,采取血液样品,分别检测鸡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新城疫抗体滴度.结果表明:黄芪试验组均能提高鸡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添加黄芪各组鸡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与D组对照比较,A组差异极显著,B组差异显著,C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21~42日龄肉鸡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商品代艾维茵肉鸡为供试动物,设置3个日粮代谢能(ME)水平,分别为12.55、12.97和13.38 MJ/kg;4个粗蛋白(CP)水平,分别为18.5%、19.0%、19.5%和20.0%.采用3×4因子设计进行饲养试验, 研究日粮ME和CP水平对22~42日龄肉鸡生产性能、胴体性能以及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日粮ME水平对22~42日龄肉鸡的日均采食量、平均日增体质量、料重比和21日体质量影响极显著(P<0.01);日粮CP水平对22~42日龄肉鸡的日均采食量影响不显著(P>0.05),但对平均日增体质量、42日体质量和料重比影响极显著(P<0.01).日粮ME和CP的互作对22~42日龄肉鸡料重比影响极显著(P<0.01);较高的日粮ME水平和CP水平可获得理想的生产性能;(2)日粮ME水平对22~42日龄肉鸡半净膛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影响极显著(P<0.01),对屠宰率影响显著(P<0.05),对全净膛率和胸肌率影响都不显著(P>0.05);日粮CP水平与22~42日龄肉鸡的胸肌率呈正相关,对其他胴体性能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3)随日粮ME水平增加,腿肌的红度(a*)先降低后增加,但对胸肌红度(a*)影响不显著(P>0.05);胸肌和腿肌的黄色度值(b*)都与日粮ME和CP水平呈正相关;日粮ME水平对胸肌的亮度(L*)影响不显著(P>0.05);(4)胸肌的PH值与日粮ME水平呈负相关,腿肌的pH值随日粮CP水平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腿肌的持水率与日粮ME水平呈正相关.通过本试验并结合生产实际认为: 22~42日龄肉鸡适宜的ME水平为12.97MJ/kg,CP水平为19.0%~20.0%之间.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the fermentation extract of Hericium caputmedusae,HFP)对肉鸡血清脂类指标、腹脂沉积、盲肠短链脂肪酸以及肝脏、肌肉、粪便中脂肪含量的影响,选用1日龄AA肉鸡24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每重复20只,分别饲喂含HFP为0、0.1%、0.3%和0.5%的日粮,试验期为42d。结果表明:1)日粮中添加HFP可显著降低14、28和42日龄肉鸡血液甘油三酯(TG)含量(P0.05),0.3%和0.5%水平的HFP添加组可显著降低肉鸡肝脏TG含量(P0.05);2)0.3%和0.5%水平的HFP添加组肉鸡的腹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日粮中添加HFP对肉鸡体重、腿肌脂肪含量、胸肌脂肪含量、粪便脂肪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4)添加HFP可显著增加肉鸡盲肠丙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盲肠乙酸和丙酸的比例(P0.05);5)变量间相关性分析表明,14日龄时,肉鸡盲肠丙酸含量与腹脂率显著负相关(r=-0.992),乙酸和丙酸的比例与腹脂率显著正相关(r=0.989);28日龄时,盲肠丙酸含量与血液TG含量显著负相关(r=-0.985),乙酸和丙酸的比例与血液TG含量显著正相关(r=0.996);42日龄时,乙酸和丙酸的比例分别与血液TG含量、腹脂率显著正相关(r=0.951,0.979)。以上结果提示,在肉鸡日粮中添加HFP可以显著降低血液TG含量,降低腹脂沉积,可能是通过调节肉鸡盲肠短链脂肪酸的含量和比例而促进机体脂类代谢。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基因为候选基因,研究其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及其与部分免疫性状的关系。【方法】根据红色原鸡IL-1β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一对,利用PCR-SSCP方法检测了如皋鸡、文昌鸡以及安卡鸡IL-1β基因内含子1、2的SNP,同时检测了56日龄的血清IL-1浓度、异嗜性粒细胞/淋巴细胞(heterophil/lymphocyte,H/L)值、绵羊红细胞(sheep red blood cell,SRBC)抗体滴度、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抗体滴度、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抗体滴度5个免疫性状, 并进一步分析了SNP位点与免疫性状的关系。【结果】共检测出6个SNP位点,分别为T107G突变、T130A突变、C143T突变、A208C突变、T241G突变及T274C突变。经关联分析,发现107、208、241及274位点存在显著的基因型效应(P<0.05或P<0.01),基因型组合对H/L值及ND抗体滴度两个性状上存在显著效应(P<0.05)。【结论】241位点突变型个体3个免疫性状均优于野生型,有望在鸡的抗病育种中筛选为新的标记位点。利用基因型组合选择效果优于对单个位点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60只1日龄肉雏鸡平均分成A、B、C三组。A组于1日龄手术切除哈德氏腺,12日龄时A、B两和新城疫疫苗点眼,C组为非免疫对照组。23日龄时,采集泪液和血清做血凝抑制(HI)试验,同时采取哈德氏腺、结膜结合淋巴组织(CALT)和泪腺做组织切片。结果,A组血清抗体水平与B组相当,泪液则显著降低,但比C组高得多。B组泪液抗体效价比血清高,差异极显著。组织学观察,A组泪腺上皮下有明显的淋巴小结,少数雏鸡原  相似文献   

13.
李伟  舒刚  邱远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687-10689
[目的]比较多种免疫增强药物对三黄鸡雏鸡的生长效能及免疫效果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400只1日龄健康三黄鸡雏鸡,随机分为4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免疫前后5d分别用黄芪多糖、优乐舒和多康饮水。用血凝抑制试验(HI)测鸡血清新城疫和禽流感抗体效价,并对全群称重,记录采食情况。试验结束时每组随机抽取6只鸡,空腹称重后,放血致死,取出脾、法氏囊和胸腺称重,计算免疫器官指数。[结果]各组生产指标无显著差异。黄芪多糖组分别与优乐舒组和对照组的法氏囊指数差异极显著(P〈0.01);各组胸腺指数无明显差异;多康组分别与黄芪多糖组和对照组的脾脏指数差异显著(P〈0.05)。ND抗体效价:7d时,黄芪多糖组与对照组抗体滴度差异极显著(P〈0.01),35d时,差异显著(P〈0.05);28d时,优乐舒组与对照组抗体滴度差异显著(P〈0.05)。H9抗体效价在28d时,多康组分别与黄芪多糖组、对照组抗体滴度差异显著(P〈0.05)。H5抗体效价在28d时,黄芪多糖组与对照组抗体滴度差异显著(P〈0.05)。[结论]3种免疫增强药物可明显促进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发育和维持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4.
吕鑫 《饲料博览》2014,(12):24-28
试验选用1日龄海蓝褐蛋雏鸡120只,分为4个组,每组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益生素107cfu·kg-1、黄芪多糖300 mg·kg-1、益生素5×106cfu·kg-1+黄芪多糖150 mg·kg-1,试验周期为50 d。试验结果表明,益生素和黄芪多糖均能提高雏鸡的生长性能,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较对照组均能显著提高免疫器官指数、抗体滴度和血清溶菌酶含量(P0.05),而以益生素+黄芪多糖组效果最好,较对照组能提高胸腺指数25%,法氏囊指数14%,溶菌酶含量提高35%,抗体效价则要提高1个滴度。  相似文献   

15.
AA鸡禽流感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消长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AA鸡的禽流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用不同剂量的2种禽流感疫苗免疫8日龄AA鸡,通过血凝抑制(HI)试验研究AA鸡禽流感母源抗体和免疫抗体的消长变化。[结果]AA鸡禽流感母源抗体在1~7日龄时缓慢下降,之后迅速下降,表明其半衰期约为2 d。2种禽流感疫苗均可用于AA鸡的预防接种,免疫后15 d,免疫抗体HI效价达到保护临界值,20 d时达到峰值,然后缓慢下降,43日龄时仍在临界值以上。2种不同剂量的禽流感灭活油乳剂疫苗接种后所产生的HI抗体效价的峰值差异极显著。[结论]选用禽流感灭活油乳剂疫苗,免疫剂量为0.5 ml/只,免疫时间为8日龄,整个饲养期免疫1次,即可预防商品代AA鸡禽流感。  相似文献   

16.
棘胸蛙虹彩病毒免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棘胸蛙虹彩病毒疫苗体表喷雾和肌肉注射的免疫效果,为其免疫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不同浓度棘胸蛙虹彩病毒灭活疫苗进行体表喷雾免疫和肌肉注射免疫,并进行血清抗体效价检测和相对免疫保护率测定。[结果]注射0.2 m L 1×108TCID50/m L疫苗组21 d血清中和抗体效价最高达到380.2,相对免疫保护率达到80%;体表喷雾1×107TCID50/m L疫苗组,28 d最高抗体效价为320.0,相对免疫保护率为60%。[结论]肌肉注射疫苗和体表喷雾疫苗对棘胸蛙都有较好的免疫效果,肌肉注射疫苗组的免疫效果最佳,但喷雾免疫可作为棘胸蛙快速无损伤免疫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18.
评价常用的6种IBD疫苗株对鸡法氏囊发育的影响和对新城疫免疫效果影响,为临床选用疫苗提供参考.将SPF鸡分成6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25只.7日龄时,试验组分别用A80株、D78株、B87株、KS96株、MB株和2512株滴口免疫,每只鸡各1羽份.各组分别在免疫后4 d、9 d、20 d随机抽取5只鸡计算法氏囊指数.各组于IBD免疫后14 d用La Sota株活疫苗点眼、肌肉注射La Sota株油佐剂灭活疫苗各1羽份,对照组同时进行免疫.免疫后每隔7 d检测1次NDV抗体.42日龄时各组以鸡新城疫强毒F48E9攻击,观察攻毒保护效果.结果表明:27日龄A80、D78、B87和KS96组法氏囊指数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MB和2512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A80、D78对ND疫苗诱生机体产生抗体的影响小(P>0.05);MB、2512对ND抗体影响大,抗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B87、KS96对ND抗体生成有一定的影响,和对照组相比低1个滴度左右,但从统计分析来看影响较小(P>0.05).用F48E9攻毒,结果显示A80、D78、B87、KS96和对照组保护率均为100%,而MB株组保护率为80%,2512株组保护率为70%.A80、D78、B87和KS96这4株疫苗株对法氏囊的发育影响很小;MB和2512对法氏囊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MB和2512对新城疫的免疫保护有较大影响,而弱毒A80、D78以及中等毒力的B87、KS96对新城疫的免疫保护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19.
干扰素对新城疫灭活苗抗体滴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干扰素对新城疫(ND)灭活苗抗体滴度的影响。[方法]将20只20日龄雏鸡随机分成A、B、C和D(CK)组,每组5只。分别皮下注射新城疫灭活疫苗0.5 ml/羽,同时给雏鸡注射高(4单位)、中(2单位)和低(1单位)剂量的干扰素,对照组不加,检测雏鸡新城疫病毒抗体滴度。[结果]结果表明,免疫7d后,高、中和低剂量组抗体水平一致,并开始上升,3组剂量组之间无明显差异;14 d后中剂量组水平稍高,与其他3组均差异显著,呈现一定的剂量差异;21 d后3组都升高,但中剂量组抗体水平最高,对照组与其他3组均有显著差异;在免疫28 d后4个组的抗体水平均下降,但中剂量组抗体水平仍最高。[结论]干扰素可提高新城疫抗体滴度,以中剂量添加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为观察免疫佐剂左旋咪唑对新城疫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该研究将40只鸡随机分为A、B、C、CK组(每组10只),A、B、C组分别使用加入高、中、低剂量左旋咪唑无菌稀释液的新城疫活疫苗1羽份/只,分别于7日龄、28日龄滴鼻、点眼免疫。以生理盐水作对照组。免疫后的7、14、21、28日翅下静脉采血测抗新城疫病毒(NDV)抗体滴度。结果表明:给药组抗体水平都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不同给药剂量组别的抗体水平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