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水稻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是江西省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95%以上。水稻机械化生产对发展江西现代农业至关重要。本文概述了江西水稻机械化生产环节中的耕作、种植和收获现状,分析了江西水稻机械化生产的限制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山东省临沂市的调研,从种植面积和单产、品种演变、栽培技术、病虫害情况、生产经营模式等方面分析了临沂水稻生产现状,指出其在品种、种植成本、种植面积、生产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临沂水稻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全球水稻主产区和主产国水稻生产及贸易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可为我国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基于FAO统计数据库,选取1961—2019年的水稻生产及进出口的数据,整理分析全球水稻生产的发展历程、产区分布、种植面积及进出口情况;并利用优势指数分析我国与其他水稻主产国在水稻生产上的差距。【结果】...  相似文献   

4.
该文总结了毕节市水稻生产现状,分析了发展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从扩大种植面积、发展特色水稻与打品牌战略、倡导规模经营与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等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对策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水稻种植方式发展与转型(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我国水稻种植方式发展和转型特点,明确各稻区水稻种植方式的发展方向及需要研发的关键技术。[方法]分析国外代表性产稻国及我国主要稻区水稻种植方式的演变,水稻种植方式的特点,适应性及问题。[结果]国内外水稻种植方式的发展分析表明,水稻种植方式与水稻种植制度和生态环境相适应,随社会经济发展的发展而演变。我国90年代以来,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水稻抛秧面积逐渐发展,近十年来,水稻直播和机插秧面积发展较快。目前,手工插秧仍是主要种植方式,占水稻面积50%左右,抛秧、直播和机插秧分别占25%、12%和13%左右。[结论]水稻机插秧是我国未来水稻生产的主导种植方式,虽然目前机械直播面积还很小,机械直播因节本省工效果明显在部分地区可以发展。提出了不同稻区将来主导的种植方式及需要研发的关键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6.
利用香根草诱杀水稻螟虫的技术及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盆栽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螟虫有明显偏爱在香根草上产卵的特性,利用香根草作为诱集植物来治理水稻螟虫可以大大压缩施药面积和用药量,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生态效益,利用香根草治理水稻螟虫的最佳种植时期为3月底至4月初、种植面积应为稻田总面积的6%~10%。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超级稻目标产量及生产核心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吉林省水田划成东、中、西3大稻作区域,根据各自区域的生态特点、种植习惯及生产者的综合素质等因素,对3个区域水稻目标产量及生产核心技术进行量化探讨。旨在提高各自区域的整体栽培水平。  相似文献   

8.
珠三角地区白瓜/中晚稻/花椰菜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珠三角地区近年出现严重的蔬菜连作障碍,提出“白瓜/中晚稻/花椰菜”水旱轮作模式,重点分析了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并介绍了白瓜、中晚稻、花椰菜三种作物配套栽培技术,包括茬口安排、品种选择、育苗(秧)、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主要技术措施,为该种植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南方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旨在探析南方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现状,为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提供参考。阐述了南方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存在现有水稻品种对机械化插秧的适应性差、育秧与取土难、播种量大、缓苗期长、育秧分户经营、适应双季稻农艺生产要求的插秧机短缺及插秧机成本高等问题,并从农机农艺融合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贺捷  舒时富  廖禺  李艳大  陈立才  叶春  潘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995-9997,10006
概述了以江西为典型南方丘陵山区地理地貌特征的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状况,分析了耕、种、管、收4个主要环节上水稻生产机械化作业存在的问题,对制约南方丘陵山区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农村劳动力、农田基础建设、农机装备技术、政策引导等因素进行探讨,提出了促进南方丘陵山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全州县石塘镇水稻新品种对比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桂林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水稻生产能够得到稳定发展,增加粮食产量,必须筛选、鉴定杂交水稻新组合,寻找替代优良品种。2010年4月,桂林市农业局在全州县石塘镇蒋家岭村选择了10个品种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及抗性等方面进行品种对比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的超级稻品种。其中内香优18、深两优5814、Y两优1号,位于前三名,也都是优质稻,值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掌握越南玉米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为中越两国开展科技合作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越南统计局数据,总结归纳越南玉米发展历程、种植生产、进口贸易及各生态区生产情况,对中越玉米在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合作进行展望。【结果】越南从事玉米育种研究较晚,品种引入,国外品种引进对越南玉米育种和生产发展起重要作用,越南玉米种植面积、单产和总产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年上升,目前种植面积在100万ha左右,总产量在500万t左右,2014年以来呈现逐年下滑趋势。从生态区域来看种植主要集中在北部丘陵山区,2019年北部种植面积61.97万ha,占全越南玉米1/3以上;从省份来看种植面积较大省份有山罗省、多乐省、义安省和清化省,产量来较大省份是多乐省、山罗省、同奈省、清化省、义安省、嘉莱省和得农省;从南北区域来看种植面积和产量主要集中在北部;从栽培条件来看,东南部、九龙江平原和西原地区玉米单产最高,单产较高省份是同塔、坚江、安江和同奈。越南生产的玉米约60%用于食用和生产酒精,40%用于生产饲料。越南生产的玉米满足不了本国需求,需从美国、印度等国进口大量玉米,年进口量100万~180万t,且80%为转基因玉米。种植品种主要有单交玉米GS9989(A380)、VN5885、TC 14-1,鲜食糯玉米品种VN556、甜玉米品种20(DL20)青料饲料两用玉米VS71品种。玉米草地贪夜蛾是危害中越两国迁飞性害虫;同时越南玉米生产中存在品种单一、优良品种匮乏、栽培技术落后制约其玉米产业的发展。【建议】我国相关机构部门应加强与越南玉米研究所和越南农业大学等农业研究部门合作;加大示范推广我国优良玉米品种;在越南登记经示范适用玉米品种;与企业合作将适宜品种出口到越南,加强与东盟国家合作。  相似文献   

13.
对吉林省西部新增盐碱地水田在水稻品种选择、水稻秆腐菌核病的发生及防治、盐碱地水稻施肥、插秧与机械化收获及耐盐碱水稻品种选育与审定等关键种稻技术上进行了科学的剖析,有的放矢地提出了改进和加强的意见及建议,为今后盐碱地水稻生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水稻自动调节与产量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密、稀、超稀和极端稀植群体中 ,初步研究了水稻群体条件下的个体自动调节与分蘖生长、干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水稻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具有很强的调节能力 ,生育初期的调节能力较小 ,随着群体系统的不断发展调节能力逐步增强。提高光合势和净同化率有利于增加产量。施肥量、密度与产量分别呈显著水平 ,二者互作效应不显著。群体的产量因素可相互调节 ,稀植条件下单位面积穗数减少 ,千粒重和成熟度增高 ,克服了密植条件下千粒重和成熟度低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桐城市8个双晚新品种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 0 0年对 8个新引进杂交晚稻组合的经济性状、产量表现进行了比较 ,筛选出适合桐城地区种植的“两高一优”新的杂交双晚组合。试验结果分析表明“两优倍胜”、“培杂茂三”是值得大面积推广的优良杂交双晚组合。  相似文献   

16.
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年种植面积3000万hm2,约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1/3,稻谷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45%。生物灾害是影响中国水稻稳产、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全国每年因水稻病虫害为害虽经防治仍然造成经济损失400~500万t。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稻瘟病、纹枯病是中国水稻生产上为害严重的几种重要的病虫害,2001—2004年全国水稻病虫害发生面积超过8500khm2次,其中2003年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水稻螟虫发生面积占总发生面积的72.5%。近年来水稻病虫在全国的发生特点表现为:一、大部地区病虫害发生较重,重大病虫暴发强度大。发生危害严重的病虫有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瘟病,发生程度中等以上的有稻飞虱、水稻纹枯病;二、次要病虫上升,为害加重。一些过去偶发性的次要病虫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稻曲病等,发生面积扩大,发生程度明显上升,已经或正逐渐上升为重要病虫害;三、发生面积较大,波及面广。2004年以来,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厄尔尼诺事件将进一步发展,将有利于迁飞性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为害。近年来,随着粮食种植效益的提高,早稻面积将继续回升,单双季稻混栽面积将进一步加大,对水稻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有利;部分地区部分高产、优质但易感稻瘟病的水稻品种种植,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水稻生产30年地域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佴军  张洪程  陆建飞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6):3446-3452
【目的】分析江苏省1980—2009年水稻生产地域格局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探究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对江苏省水稻生产地域格局变化的影响,为江苏省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基于1980—2009年的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区域差异的研究方法,探讨江苏省近30年水稻生产地域格局变化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近30年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变化区域差异明显,苏南地区快速减少,苏中地区略有减少,苏北地区快速增加;水稻单产区域差异减小,苏南地区水稻单产优势逐步削弱,苏中地区成为当前江苏省水稻生产的单产优势地区,苏北地区与苏南地区、苏中地区的单产差距逐步缩小;苏南地区水稻总产在江苏省的比重不断下降,苏北地区在全省水稻生产中的比重明显上升。【结论】种植结构调整和耕地面积变化是江苏省水稻种植面积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其中种植结构调整是主导因素;水稻单产的区域变化是耕地质量变化、气象因子和社会因素等综合影响的结果;苏南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导致了该地区水稻种植面积的下降和单产优势的削弱,促使江苏省水稻生产的重心由苏南地区逐步转移到苏北地区。  相似文献   

18.
2018-2019年安徽省中籼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定、评价水稻新品种在我省中籼稻区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性、米质及其他重要特征特性表现,为我省中籼稻区水稻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我司于2018年开展安徽省中籼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本文分析2018-2019年阶段试验结果。结果表明,F两优305、安两优153等2个品种产量及综合表现突出,适宜在我省中籼稻区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江西省水稻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为提高江西省水稻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及提升产业竞争力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研究,了解江西省水稻生产、区域分布及种植收益情况,分析其水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结果]江西水稻生产历史悠久,2014年水稻播种面积居全国第2位,总产量居全国第3位,人均占有量居全国第2位;2004~2014年江西省水稻播种面积基本上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划为双季稻种植区和单、双稻混作区两大类型、10个主区,其中,赣北丘陵平原双季稻区种植面积最大(32.77%);江西省稻谷总产值呈逐年增加趋势,但其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有所波动,水稻生产在全省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江西省水稻产业发展中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单产较低;缺少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优质品种;水稻生产的基础条件薄弱;产业化水平低、延伸产品少、品牌效应不强;农民种植水稻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建议]通过提升水稻品种竞争力,提升水稻生产要素竞争力,提升政策竞争力,提升科技竞争力,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打造江西省稻米区域品牌,以促进江西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汉中是陕西省水稻主产区,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水稻施肥现状,采集水稻种植核心区稻田田面水和稻-麦(油)轮作体系耕层土壤,分析了当前水稻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源污染潜在风险,提出了汉中市水稻绿色提质增效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