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采用CMT法对长沙县某新建奶牛场128头泌乳牛进行乳房炎检测并治疗结果显示:该牛场乳房炎发病率为78.12%,隐性乳房炎阳性率84.38%,临床型乳房炎的阳性率为15.63%,乳区阳性率为52.30%.经一疗程药物治疗后,乳房炎发病率降至38.28%,隐性乳房炎阳性率33.59%,临床型乳房炎的阳性率为4.68%,该乳房炎治愈率为51%,乳区治愈为52.80%.  相似文献   

2.
乳房炎为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对奶牛场危害最大的疾病.对60头泌乳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和发病原因做了调查,临床型乳房炎牛16头占泌乳牛26.7%,亚临床型(隐性、乳房炎牛35头,占总泌乳牛58.3%.经内服盐酸左旋咪唑进行隐性乳房炎的防治实验,结果阳性率下降了72.2%.临床型乳房炎配合抗菌素等方法治疗,阳性率下降66.7%.  相似文献   

3.
中草药复方搽剂防治奶牛乳房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用中草药复方透皮吸收搽剂防治奶牛乳房炎,共治疗临床型奶牛乳房炎18例.治愈16例,与抗生素联合用药治愈2例,治愈率达88.9%,有效率为100%:通过体细胞(SCC)的检测判断其对隐性乳房炎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所用中草药搽剂对降低牛乳中体细胞数,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有着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中药"乳炎灵"注射液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试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奶牛隐性乳房炎是严重危害乳产业的三大疾病之一 ,主要是由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美国 110 0万头泌乳奶牛中的 5 0 %患有隐性乳房炎 [1 ] ,而我国乳房炎的发病率则更高 ,临床型为 33.4 1% ,隐性乳房炎为73.91,阳性乳区 4 4 .74 % [2 ] 。笔者等对江苏 2个奶牛场的 30 0头泌乳期奶牛进行调查 ,阳性 185头 ,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平均达 6 1.6 7%。奶牛隐性乳房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但是可以使产奶量下降 10 %~ 15 % [3] ,并且乳质量下降 ,有的还转化成临床型乳房炎。通常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效果不稳定 ,容易复…  相似文献   

5.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多发病、常见病,也是危害奶牛较为严重的疾病。美国、日本报道,乳房炎头阳性率高达50%,乳区阳性率为20%~30%.我国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更高。萧乾庆等(1997)、杨章平等(1998),和李国江等(1998)报道我国奶牛隐性乳房炎头阳性率分别为51.3%,54.1%和46.4%;单志贵等(1996),萧乾庆等(1997)和杨章平等(1998)报道隐性乳房炎乳区阳性率分别为59.1%、31.9%和28.0%[1]。为了了解引起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病原菌种类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就显得尤为重要。1材料与方法1.1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  相似文献   

6.
20种中药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抑菌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房炎给奶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高,不易治愈.据报道,在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2001年奶牛乳房炎的头阳性率高达50%,乳区阳性率为20%~30%;  相似文献   

7.
采用SMT法对某奶牛场505头泌乳牛进行乳房炎检测的结果显示:该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头阳性率为42.38%(214/505),临床型乳房炎头阳性率为8.32%(42/505),乳区阳性率为22.02%(421/1912)。  相似文献   

8.
四川地区奶牛乳房炎初步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次试验采用临诊检查法、病原菌分离、B.M.T试剂检查、体细胞计数法对四川地区4个奶牛场的80头泌乳奶牛进行了乳房炎的检测.结果表明临床型乳房炎阳性率为18.8%,隐性乳房炎头数阳性率为73.8%.  相似文献   

9.
研究旨在了解北疆某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乳房炎患病率和发病牛乳汁中主要致病菌的种类。通过采用美国加州乳房炎检测(CMT)和体细胞数检测(SCC)对隐性型乳房炎进行诊断,临床外观法诊断临床型乳房炎并进行主要致病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该奶牛场的临床型乳房炎头阳性率及乳区阳性率分别为1.65%(12/728)和0.41%(12/2 896);隐性乳房炎头阳性率及乳区阳性率分别为5.45%(39/716)和1.46%(42/2 884);瞎乳头率为0.55%(16/2 912)。该牛场不同胎次间的奶牛患隐性乳房炎的头阳性率差异显著。从12份临床型乳房炎乳汁样本中初步分离鉴定出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大肠杆菌和5株链球菌属。研究表明,该奶牛场奶牛乳房炎患病率较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链球菌属可能是该牛场乳房炎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10.
阿莫西林钠对奶牛乳房炎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治疗试验结果表明,以5 mg/kg体重,肌肉注射阿莫西林钠,1日2次,连用3 d,治愈率达91.3%,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产犊后隐性乳房炎乳区阳性率分别为78.6%和7.1%,与青霉素-链霉素粉针药物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