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元坊绿康林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3年,主要生产经营苹果、板栗等林果产品,拥有林果基地1.5万亩、成员750户,带动周边果农2750户,合作社“元坊”苹果被评为省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合作社先后被评为“省林果产品重点专业合作组织”“省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等。  相似文献   

2.
农民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是农村弱势群体自发成立的互助合作组织,与农户关系密切,具有天然的益贫性,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贵州省开展精准扶贫开发工作的大背景,从毕节市合作社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合作社与精准扶贫的内在逻辑关系,结果显示,毕节市合作社在参与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空壳社"严重、内部分配不均衡、益贫性不足等问题。政府应通过加强思想引导、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完善分配机制等措施促进农民合作社参与精准扶贫。  相似文献   

3.
农民合作社具有益贫性的显著特征,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在扶贫过程中的作用,既可以缓解农业产业化中的矛盾、降低风险,又能保障农户的收益,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汇总当前存在的合作社扶贫实践模式的基础上,结合青岛市南辛庄扶贫的具体案例分析合作社在脱贫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总结农民合作社在促进扶贫方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精准扶贫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中心,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扶贫的有效组织形式参与政府精准扶贫能实现合作双赢效果,合作社要把握好这一机遇,实现健康快速发展。本文以罗平县为例分析了农民合作社参与扶贫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合作社产权制度建设、人员培训、合作社创新创业等八个建议,以期对合作社积极参与精准扶贫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是"十三五"时期的艰巨任务。随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扶贫方式逐渐转变,农民专业合作社因其益贫性成为最适合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新型经营主体,而且也通过了实践的检验,国内各地农民合作社参与扶贫并取得显著成效的案例为数不少。广西根据自身发展情况积极探索新的扶贫模式,应该以农民合作社为平台,依托特色产业优势和资产性收益扶贫。  相似文献   

6.
自中共十八大以来,产业精准扶贫日益成为扶贫工作的主要方式。以凯迪模式——政府组织+企业管控+农民参与的"专业合作社"新型共享经济模式为例,通过个案,分析产业精准扶贫过程中凸显的难题,以及通过分析影响产业精准扶贫的因素来解决产业精准扶贫困境,并且从保障产业精准扶贫有效运行的主体联动机制入手来解决产业精准扶贫问题,为广大地区的产业精准扶贫提供一个可借鉴可利用的扶贫主体与扶贫因素相结合的产业精准扶贫的发展驱动模式,力争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全部摘帽。  相似文献   

7.
农民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我国精准扶贫开发工作的大背景下,从理论上分析农民合作社扶贫的内在逻辑,总结农民合作社扶贫的三种主要实践模式,探讨农民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中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民合作社通过发展地区特色产业扶贫、发展信用合作、推广农业技术等有效帮助贫困农民精准脱贫,促进扶贫机制健康长效运行。  相似文献   

8.
产业扶贫农技员培训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培训需求调研、课程设置、培训方式等环节,对产业扶贫农技员培训进行了阐述,并针对专业合作社在产业扶贫中的作用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9.
在精准扶贫工作体系中,农民合作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农民合作社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可以提升工作水平,营造安全的扶贫工作环境,提升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但在实践中,农民合作社工作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基于此,文章提出通过优化工作方式和体系,可以实现高质量管理目标,为精准扶贫开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职业院校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参与精准扶贫,开展调研确定产业项目,制定帮扶措施。通过实践,探索出学校参与生产性基地示范带动的新模式—师带徒、讲练结合的技术帮扶模式,形成了学校+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产业扶贫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总结具体做法,供广大科技扶贫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合作社制度具有天然的扶弱性。在实施脱贫攻坚战略中,合作社正在成为产业扶贫的重要载体,多种手段并举,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中央全方位的宏观战略部署和财政金融等具体优惠政策,为合作社有效发挥作用提供了良好政策环境。1.帮助贫困户树立自立精神。很多农民合作社特别是农民能人领办的合作社中,采取党员骨干、妇女骨干与贫困户结对子的做法,帮助贫困户树立自强精神,扶贫先扶志,从精神上先“脱贫”。  相似文献   

12.
产业扶贫是农村脱贫的重要政策,合作社是产业扶贫的有效平台。以合作社各利益相关主体经济动机角度切入,采用博弈分析方法,可以解析合作社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关系,探究合作社产业扶贫项目发展的差异化,为合作社产业扶贫发展提供新的思路。研究结果表明:(1)合作社作为有效的扶贫平台,其扶贫效益程度受到合作社各参与主体的影响;(2)各利益相关主体间的博弈是造成合作社扶贫产业产生差异化的重要原因。协调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对合作社产业扶贫发展具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产业扶贫是脱贫效果显著的一种扶贫方式.该文介绍了元江县咪哩乡经济林果扶贫产业现状和效益,分析了咪哩乡经济林果产业扶贫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咪哩乡精准脱贫工作,为脱贫巩固提供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陇西县坚持把农民合作社作为引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纽带",积极实施以"合作社+贫困户"为推进精准产业扶贫的主攻方向,在以"内联农户、外联市场、产业扶贫、精准脱贫"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针对在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中,就陇西县农民合作社运营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对如何更好地提升农民合作社发展能力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四川省秦巴山区4市13县(市、区)409名农民合作社社员、257名非社员的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从经济发展、生活标准、社会参与、自我发展能力维度考察农民合作社的减贫效应。结果表明,四川秦巴山区农民合作社对社员经济发展、生活标准、社会参与方面的减贫效应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为此,提出政府应在合作社制度、公共服务、扶贫政策及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做出改进,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的减贫效应。  相似文献   

16.
农民合作社是对农村地区和低保农民展开精准扶贫的机构。目前,农民合作主要问题集中于利益联合机构不合理、农户和农民合作社连接不畅。农民合作社和财政扶贫资源连接创建产业扶贫、资金收益扶贫、农业科技扶贫融合的扶贫协同发展机制,科学分配农户股权比重,激发农户主观意识,完善合作社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农业类"三区"人才现状和服务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传统的服务方式的弊端,提出精准扶贫中农业类"三区"人才的技术扶贫的新模式,即"多专业融合科技服务团队+创新创业项目合作+合作社+农户(贫困户)",并实施1年。结果表明,新模式使农户接受培训的次数增加30%,服务人数增加50%;每个合作社合作的专业增加3~4倍;"三区"人才服务次数增加60%以上;合作社的业务量增加40%。该模式可为延安市科技扶贫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近日,泰安农试站技术人员到岱岳区马庄镇岳洋农作物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受到合作社农民的欢迎。 据了解,岱岳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250多家,涉及农作物、蔬菜、林果、畜牧、渔业、特色种植等农业生产。在有力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农民合作社对气象信息需求大,专业性强,也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9.
农民合作社作为一个具有天然益贫性的组织,对于精准扶贫有着积极的影响以及深远的意义。以新疆和布克赛尔县为例,基于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围绕贫困户对农民合作社扶贫效果的满意度开展系统分析;指出了年龄与农民合作社扶贫效果满意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文化程度、劳动力数量以及关于合作社政策的知晓程度等与农民合作社扶贫效果满意度存在负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从促进农民合作社特色产业发展、提高贫困户综合素质水平、强化大户带动模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等方面提出了提升贫困户对农民合作社扶贫效果满意度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具有天然益贫性的农民合作社是发展现代农业有效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也是实现贫困户脱贫增收的重要路径。作为国家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江西罗霄山区,近年来,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气候条件优势培育特色农业产业,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支部领办+土地入股+培训"等产业扶贫模式,广泛带动贫困人口减贫增收,使得合作社自身的实力得到充实,延长了产业链,与贫困农户建立了更为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解决了"谁来扶"和"怎么扶"的难题,提高了国家财政扶贫资源与其他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改善了贫困农户的家庭生计,为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