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15种籼米原料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测定,分析了其与鲜湿米粉各项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并以与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显著相关的鲜湿米粉品质指标作因变量,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作自变量,得到相对应的标准化回归系数。结果表明:大米蛋白质含量与鲜湿米粉的口感、感官评分、硬度、黏性、咀嚼性呈显著正相关;与内聚性、弹性、回复性呈显著负相关;大米蛋白质含量对鲜湿米粉各项品质指标的作用大小依次为硬度黏性咀嚼性总感官评分口感弹性内聚性回复性;大米脂肪含量与鲜湿米粉的口感、感官评分、硬度、咀嚼性呈显著正相关,与内聚性、弹性、回复性呈显著负相关;大米脂肪含量对鲜湿米粉各项品质指标的作用大小依次为硬度黏性口感总感官评分弹性内聚性回复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定优质小麦的最佳种植区域.[方法]选用8个有代表性的强筋、中强筋和中弱筋小麦品种在新疆博乐地区3个不同海拔区(531~1 050 m)种植,研究小麦品质性状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特点.[结果]三种筋力小麦品质受生态因子的影响程度不同,强筋类型的品种面团流变学特性变异大于中强筋和中弱筋小麦品种,地区间的小麦品质性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各品质性状均以海拔较低的博乐点表现较高.对品质性状与生态因子进行典型相关分析表明,地理因子海拔高度与品质性状呈负相关.抽穗至成熟期的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温度与品质性状均呈正相关,而与平均最低温度呈负相关.日照时数与降雨量对该地区小麦品质的影响不明显.[结论]影响新疆博乐地区小麦品质的主要生态因子是海拔高度与抽穗至成熟期时的温度.初步认定以博乐点种植强筋小麦其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3.
选取16个大豆品种作为研究材料,测定不同品种大豆的组分及其制成豆腐的感官和质构特性,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大豆的蛋白质含量与感官指标的硬度特性显著负相关;大豆的水溶性蛋白质含量与色泽、质构指标的硬度特性、弹性、粘聚性和回复性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总体可接受性和干基得率呈显著正相关;大豆的脂肪含量与感官指标的硬度特性和咀嚼性呈显著负相关,而与粘聚性和回复性呈显著正相关;大豆的植酸含量与色泽、质构指标的硬度特性呈极显著负相关;大豆的淀粉含量与口感和质构指标的硬度特性呈极显著负相关.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各个回归方程的F值与复相关系数R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豆腐的总体可接受性和干基得率主要受水溶蛋白含量的影响,豆腐的质构指标主要受水溶性蛋白含量、脂肪含量和淀粉含量等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4.
选用14个不同来源及不同品质类别的冬小麦新品系,在不同生态试点种植,对其中12个品种品质性状进行分析,初步研究了新疆不同生态气候条件与冬小麦品质的关系及其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面团拉伸参数差异最大,其次为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和降落数值的变化,小麦出粉率、粗蛋白含量及面粉吸水率几乎无差异;乌鲁木齐试点适合种植强筋力面包小麦,而奇台点较适合种植中筋力拉面型小麦;就一些重要的加工品质性状而论,内地育成品系的营养品质和面团流变学特性好于新疆育成品系,且内地育成品种品质类型优质多样,而新疆品系大部分属于中强筋或中筋力品质类型,缺乏品质性状突出的专用小麦品种,其中表现较好的是冬优02、J35和新冬22号。相关分析说明:沉淀值与湿面筋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评价值、最大抗拉强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弱化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延伸性呈显著正相关,与其它性状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选用强、中筋10个春小麦品种(系)分四期播种,研究不同筋力类型、不同播期的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间相关性.结果表明,强筋小麦产量与面粉筋力可同步提高,中筋小麦则相反;强筋小麦蛋白质含量与面团弹性、延伸性间呈负相关,中筋小麦蛋白质含量与面团弹性呈显著负相关,与面团延伸性呈极显著正相关.Ⅰ播期时,产量与品质性状间呈正相关,其余播期呈负相关;蛋白质含量与面团弹性在四个播期均为负相关,与面团延伸性均为正相关.随灌浆期日均温的升高,蛋白质含量与面团弹性、千粒重与面团变形功的相关系数先升高后逐渐降低;随灌浆期日照时数的增加,千粒重与面团变形功的相关系数逐步升高,但蛋白质含量与面团弹性的相关系数则先上升后下降.因此,在春小麦品质育种和优化栽培中,要充分考虑不同温光条件对品质性状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强筋小麦主要品质内涵与二次加工品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筋小麦品种二次加工品质好坏是决定其面粉最终用途的主要依据。为了深入探讨强筋小麦品种主要品质内涵,对强筋小麦品种的湿面筋含量、湿面筋质量和淀粉特性三大"核心品质性状"与二次加工品质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强筋小麦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不同筋力的小麦粉与馒头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采用了黑龙江省36个大面积主栽小麦品种,对其进行了小麦品质特性与馒头品质关系的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都制作不出高质量的馒头,尤其是强筋小麦与馒头品质呈显著负相关,中筋小麦最适合制作馒头。  相似文献   

8.
采用模糊评判法对市售的7种泡萝卜进行了感官评价,利用TPA、剪切和穿刺等3种模式对泡萝卜的硬度、粘着性、弹性、粘聚性、胶着性、咀嚼度等质构特性进行了测定,并对感官评价结果和质构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模糊评判能准确地进行泡萝卜的感官评价,在TPA模式下,硬度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精度,能准确地区分出不同泡萝卜的质构差异,感官评价与质构分析中的硬度、胶着性、咀嚼性和穿刺功呈显著相关性,这为利用仪器分析代替感官评价测定泡萝卜的质地品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强筋小麦是用来加工面包专用粉、意大利通心粉、膨松油炸制品用粉或用于配麦的专用小麦。我国小麦烘焙呈逐步改良趋势,但与国外的面包小麦相比,在品质上仍有较大的差距。小麦品质包括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两个方面的内容。在现有已审定推广的冬小麦品种资源中,我们开展了连续性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引种试验和品质鉴评工作,广泛引进我国黄淮冬麦区各省育成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鉴定这些品种的丰产性、抗病性和籽粒品质,并进行了食品加工试验。  相似文献   

10.
新疆小麦品质生态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新疆小麦种植区的品质性状与生态因子,明确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的最佳种植区域,评述新疆小麦品质区划。【方法】选用新疆强筋、中强筋、中弱筋3种筋力类型的15个冬、春小麦品种,在新疆34个冬、春小麦典型区域进行试验,根据各区域的地理因子及小麦抽穗至成熟期的气温、降雨量和日照时数对品质性状的影响进行典型相关分析,明确地理因子与气候因子对小麦品质的影响,评述不同生态区的小麦品质类型。【结果】冬小麦3种品质类型间的籽粒蛋白含量、沉降值、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评价值、拉伸面积、拉伸阻力、延伸性、最大拉伸阻力9个品质指标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春小麦3种品质类型间的小麦强筋类品种湿面筋与中弱筋差异不显著,强筋类品种吸水率与中弱筋差异不显著,其它品质指标显著大于中强筋类和中弱筋类;3种品质类型间中强筋类的粉质参数和拉伸参数变幅较大,其次为强筋类,中弱筋类变幅则较小;强筋类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受环境的影响大于中弱筋小麦品种。从典型相关变量看,品质性状与生态因子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各生态因子对品质性状的影响程度不同。在小麦抽穗至成熟期间冬、春麦各品质性状与上述生态因子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但各生态因子对冬、春麦品质性状的影响程度不尽一致,冬小麦受日平均温度影响最大,其次是日平均最高温度和纬度;春小麦受日平均温度影响最大,其次是日平均最低温度和海拔。【结论】确定了强筋、中强筋、中弱筋小麦在新疆的种植区域,描述了新疆小麦品质区划种植图。  相似文献   

11.
施氮量对不同强筋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用7个强筋小麦品种,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品种之间产量和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施氮量0~300 kg/hm2范围内,随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增加,但施氮三水平间差异不显著;随施氮量的增加,蛋白质含量和产量逐渐增加,但相邻水平间增加幅度逐渐减少;强筋小麦的主要加工品质性状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改善,三个施氮水平下降落数值、沉降值、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面包体积等主要加工品质指标与对照相比,均有明显提高,吸水率受施氮量的影响最小。不同品种间主要加工品质性状有较大的差异。强筋小麦各主要加工品质性状受品种遗传因素的影响大于施氮处理,生产上首先应选择适于本地种植的强筋专用品种,然后采用相配套的栽培措施,才能达到优质高产的目标。济麦20是目前适于当地种植的强筋小麦首选品种,在中高土壤肥力条件下,协调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各项主要加工品质性状的适宜施氮量不宜超过225 kg/hm2。  相似文献   

12.
以2009年河北省主推小麦品种(粮补品种)为试材,系统研究了河北省推广小麦品种面粉的色泽状况,分析了各小麦品种在面粉及其加工成生面片、熟面片的L*值、a*值、b*值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小麦面粉样品的L*值平均值为95.76,a*值平均值为0.56,b*值平均值为8.79;加工成生面片后样品的L*值下降,a*值和b*值均有所上升;面片熟制后样品的L*值、a*值和b*值较生面片整体下降,但与面粉相比,制成熟面片后样品的L*值和a*值整体下降,b*值略有上升。河北省小麦面粉色泽在红—绿方向上均略偏向红色,在黄—蓝方向上均偏向黄色。同时指出,各小麦品种的面粉及加工成生面片、熟面片的L*值、a*值、b*值之间存在差异,其中面粉的b*值与其色泽相关性最大。  相似文献   

13.
土壤元素含量对小麦品质有一定影响。利用2005~2006年河北省农业地质调查成果,深入分析了河北平原土壤元素含量与小麦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元素含量对小麦品质有显著影响,其中,土壤Mg和Ca含量与小麦多个品质指标呈显著负相关,土壤中Mg和Ca含量高不利于小麦品质的提高;土壤中Se含量高有助于提高小麦品质。根据相关标准将小麦品质指标划分为3个级别,根据土壤元素含量与小麦品质指标的相关方程得到土壤元素含量临界值,并建立强筋优质小麦土壤元素含量比配模型。依据该比配模型,将河北平原区划分为强筋优质麦种植的优势区、适宜区和较适宜区,最终形成河北平原强筋优质小麦优化布局图。本研究结果对指导河北省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布局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全面掌握河北省优质小麦品种的品质情况,按照2016年农业部发布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国家级)》中的主要参数,对1998~2017年河北省冀中南区域审定的45个优质小麦品种进行了品质性状分析与等级划分。结果表明:按照新的审定标准衡量,河北省审定的优质小麦62.2%为强筋或中强筋品种,37.8%为中筋品种。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和吸水量是影响河北省优质小麦品种等级的重要因素;优质小麦的产量增加幅度与普通小麦的产量增加幅度基本相同。并探讨了今后河北省优质小麦的发展趋势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皖北地区小麦品种的加工品质性状,为小麦品质改良提供好的种质资源和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了皖北地区65个小麦栽培品种(系),对这些小麦品种的籽粒品质性状包括蛋白质含量、沉降值、湿面筋含量和千粒重以及面团品质性状进行测定,利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比较各品质性状在不同品种间的差异,以及各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小麦加工品质性状方面,各品种之间存在较大的变异范围;相关性分析表明,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均与面团品质性状的4个指标(除了峰值高度)呈显著或极显著地正相关,而千粒重与面团品质性状的4个指标呈负相关(除了峰值高度)。[结论]在小麦育种早代,可以通过提高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改良小麦品质。  相似文献   

16.
通过‘西旱一号’与3个优质小麦品种配粉,研究小麦混配粉品质性状的变化规律及其品质性状与面条蒸煮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强筋粉能显著改善中弱筋粉的面粉品质;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SDS-沉淀值都与面条评分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7、0.579和0.488;面团流变学特性中的面团延伸性、面团筋力、面团膨胀...  相似文献   

17.
刘艳阳  蒋达  李伟海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174-7175
[目的]为小麦优质生产提供依据。[方法]设计10月15、20、25、30日及11月4、9、14日7个播期,研究播期对强筋小麦9356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播期对强筋小麦9356的淀粉RVA特征值除峰值黏度时间外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小麦结实期的日均温与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回复值、消减值和峰值黏度时间呈正相关;总降雨量与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回复值呈负相关,与消减值、峰值黏度时间、起始糊化温度呈正相关。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和回复值与播期呈线性方程关系,均随播期的推迟呈极显著增加。[结论]推迟播期,峰值黏度增加,有利于小麦的二次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18.
为利用好小麦种质资源材料,进一步了解新麦系列品种产量及主要性状之间的关系,对27个新麦系列小麦品种的千粒重、稳定时间等11个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品质性状的变异幅度较大,其中稳定时间变异系数最大,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程度较高,遗传基础较为丰富;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间有着复杂的相关关系,有8对性状间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千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蛋白质与湿面筋、吸水量呈显著正相关,蛋白质与稳定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产量与品质性状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制约关系。供试材料根据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可聚为5类群,第Ⅱ类群在育种中可以作为改良穗部特性资源材料加以利用,第Ⅲ类群品种可以作为矮秆抗倒、早熟材料加以应用,第Ⅴ类群品种均属于优质强筋品种,在育种中可以作为优质强筋、高产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9.
《吉林农业科学》2017,(1):50-55
采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区的53个大豆品种(品系)进行豆浆加工,并对大豆品种籽粒品质指标、豆浆品质特性指标等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籽粒品质指标及豆浆品质指标间存在较大差别,并存在复杂的相关关系,豆浆得率与百粒重呈显著负相关、与总固形物转移率呈显著正相关、与感官评分呈显著正相关,稳定性与水溶性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7S与总固形物转移率呈显著正相关,11S与感官评分呈显著负相关,11S/7S与蛋白质转移率呈显著正相关、与总固形物转移率呈显著负相关、与感官评分呈显著负相关。通过基于因子分析的大豆品种加工豆浆适用性评价,针对所选53个大豆品种筛选出吉育204、公交04489-4、J024合丰55、吉107和黑农48共5个优质豆浆加工大豆品种(品系)。  相似文献   

20.
10个小麦品种面粉品质对其面条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樊宏  王慧  汪帆  王冠球  张文明  郑文寅  姚大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121-9123,9126
[目的]研究小麦面粉及面条若干品质性状的品种间差异,分析小麦面粉与面条若干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方法]选用烟农19、皖麦48和扬麦12等10个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其面粉的14个主要品质性状和面条的8个品质性状,并进行面粉与面条各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小麦面粉14个主要品质性状及面条8个品质性状的品种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面条色泽和表观状态均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灰分含量、总戊聚糖含量、非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高峰粘度、最后粘度等部分淀粉性状呈显著正相关;面条适口性、光滑性和面条评分也表现出相似趋势。[结论]该研究10个小麦品种的面粉品质对其面条品质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