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群  张国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7):2896-2897
[目的]研究小麦干热风天气特点、发生规律和区域分布,为辽西地区小麦优质栽培提供气象科学依据。[方法]用相关分析筛选干热风的气象因子和危害指标;采用归类、叠加确定干热风天气类型;用系统聚类方法对辽西地区干热风区域划分。[结果]TG≥35℃、V≥3 m/s、R≥11.0 mm、E≤40%出现天数是辽西地区干热风指标。梅雨型、两槽一脊型和南高北低型天气特点是发生干热风的主要形式场。羊山、喀左、朝阳、叶柏寿是小麦干热风易发生区域。[结论]增加工程设施、改变农业技术和使用生物化学措施等防御对策,可减轻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一、及时防止干热风小麦生长后期常有干热风发生,导致叶片加速衰老死亡,小麦粒重降低。干、热、风三要素中,高温是诱发小麦叶片早衰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相对湿度和风速。干热风分为轻度干热风和重度干热风,轻干热风的气象指标是14时气温≥32℃,相对湿度≤30%,风速≥  相似文献   

3.
声明     
干热风是农业生产上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主要危害小麦.有些地区还危害棉花、玉米、水稻等作物。干热风与干旱有联系.但干热风又不同于干旱。它是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综合气象现象.往往是由于气温骤升、湿度突降,昼夜干热.以及风的作用.使农作物大量蒸腾失水.水分供需失调.正常的生理活动遭到破坏或受到抑制.在短期内受到危害甚至逼熟死亡。小麦干热风是指小麦生育后期.由于高温、低湿并伴随大风使小麦受害的一种气象灾害。表达干热风的气象主要指标是日最高气温30℃以上.相对湿度30%以下.风力3级以上.小麦受干热风危害的敏感期.在开花后第16天以后,  相似文献   

4.
<正>小麦干热风又称"干旱风""热干风"或"火风",是小麦生长发育后期的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气象灾害,是一种持续时间较短(一般3 d左右),对农业危害较大的特殊天气现象。在襄城县,小麦干热风主要发生在灌浆到乳熟期,发生的类型主要有两种:一是高温低湿型。其特点是高温干旱伴随大风,即14时同时出现气温≥30℃,田间相对湿度小于30%,风速≥3 m/s的气象条件,并且连续出现3 d以上的这种天气。二是  相似文献   

5.
<正>小麦进入灌浆期气温较高,常有干热风危害小麦,容易造成小麦提前枯熟,降低小麦产量和品质。发生干热风时,一般地块的小麦减产5%~10%,个别严重地块可减产30%。麦农应提高警惕,做好预防干热风的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6.
<正>1小麦干热风的发生与危害1.1干热风发生特点。干热风是华北平原秋播小麦地区主要的气象灾害。其主要特征是高温、低湿和大风。在小麦灌浆至成熟阶段,如遇到当日最高气温大于30℃,空气湿度低于30%,风力达到3级以上,风速大于3m/s,持续时间23d,就会  相似文献   

7.
一、小麦干热风的危害小麦干热风是小麦扬花灌浆期间出现的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综合性农业气象灾害,也是小麦的环境胁迫因子。干热风是通过高温、干燥和强风三者的综合作用,轻则造成籽粒秕,植株早衰,重则加速植株死亡,从而造成小麦不同程度的减产。遇轻干热风的年份,可减产5%~10%;重的年份,可减产10%~20%,有时可达30%以上,而且影响小麦的品质及降低出粉率。  相似文献   

8.
一、干热风危害的气象指标 干热风是小麦生长发育中后期的一种常发性气象灾害,一般可使小麦减产5%~10%,严重时可达20%,而且影响小麦品质及出粉率;由于干热风危害的气象指标冬麦、春麦不同,地区之间也不一致;以下是北方冬麦区小麦干热风日气象指标:  相似文献   

9.
正干热风是我市小麦生育后期容易发生的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灾害性天气,它可使小麦失去水分平衡,严重影响各种生理功能,使千粒重明显降低,导致小麦显著减产。因此,防御小麦干热风已经成为实现我市小麦优质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1危害症状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除干热风强度和持续时间外,还与种植制度、小麦生育期早晚、品种、生态型等有很大关系。在高温、干旱、风大的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10.
新乡市小麦干热风的发生及防御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根据1981~2007年新乡市小麦干热风相关气象资料,分析新乡市小麦干热风的发生特点,包括其成因、主要特点、确定干热风危害的气象指标、典型个例和年际发生规律;并提出防御措施,以期减少干热风对小麦生产的影响和危害。  相似文献   

11.
干热风是影响南阳小麦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总结了南阳盆地小麦干热风的发生特点、规律和主要危害,并提出了防治干热风的有效措施,以期减少干热风对小麦生产的危害。并对南阳的小麦选种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干热风天气对小麦的危害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东升 《河南农业》2007,(12):16-17
干热风天气是我国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本文从干热风危害小麦的机制、植株受害的表现、小麦受干热风危害的关键时期、影响干热风危害程度的因素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提出了营造护田林带、适时灌水、运用化学药剂、品种选用等防御对策,来指导服务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3.
<正>北方冬麦区干热风是一种气象灾害,其危害程度与小麦品种、栽培管理措施以及环境条件有关,防御干热风应从播种环节抓起,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综合防御措施,积极培育壮苗,落实规范化播种技术,确保苗全苗匀苗壮;切实加强各时期的田间管理,做到植株个体健壮,群体合理,通过健康栽培来抵御和减轻其危害。1干热风对小麦生长造成的危害干热风也叫"热风"、"火风"、"干旱风"等,是中国北方麦区小麦生育后期的主要气象灾  相似文献   

14.
正一、小麦干热风的发生与危害(一)干热风形成的原因在小麦灌浆到成熟前,遇有高温、干旱和大风天气是发生干热风的主要原因。此阶段,若遇有2~5d的气温30℃,相对湿度30%,风速3 m/s的天气时,小麦植株蒸腾量大,体内水分失衡,籽粒灌浆受到抑制或不能灌浆。由于地上部分水分大量蒸发,根系老化,水分供应跟不上,叶片活力衰退,养分转移受阻,导致叶片昼卷夜展或昼  相似文献   

15.
小麦干热风的发生与预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干热风亦称“干旱风”,习称“火南风”或“火风”。是小麦生育后期,高温、低湿、大风使小麦受害的一种气象灾害。形成千热风的气象指标是日最高气温30℃以上,相对湿度30%以下,风力3~4级以上。干热风常出现在小麦灌浆中后期。尤其灌浆中期危害最大。其危害轻者减产5%左右.重者减产10%~20%.  相似文献   

16.
<正> 干热风是小麦生育后期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我省由于干热风的危害常使小麦籽粒秕瘦逼熟,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因此,干热风对我省发展小麦生产,夺取稳产、高产、优质威胁很大。一、干热风的形成及其危害干热风的天气特征是低湿、高温并伴有一定强度风速的天气条件。我省春末夏初是其盛行季节,多出现在大陆热低压的影响下,或者冷高压南下时特定的天气形势之下。由于北方冷空气南下,从高空到地面为一致的下沉气流,受绝热增温的影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2016,(4)
正干热风,又叫火风、热风、干旱风,是指高温、低湿并伴随一定风力的大气干旱现象。其气象要素主要表现为少雨干燥、气温偏高多风。干热风的一般指标是:14时前后空气相对湿度≤30%,日最高气温≥30℃,风力≥3米/秒,俗称"三三制"。气象要素越大于此基本指标,其危害越重。由于干热风主要发生在油菜角果发育成熟后期,对油菜的危害很大。可导致角果不能正常脱水、成熟,使得油菜植株  相似文献   

18.
干热风是辉县市小麦产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多发生在小麦乳熟中后期,以高温低湿型为主,导致叶片卷缩、干枯、麦籽干瘪减产。本文着重探析干热风防范及提升小麦高产技术,降低和减少干热风对我市小麦生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干热风对商丘地区小麦生产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商丘地区小麦灌浆期出现干热风的类型、成因以及干热风天气持续的时间和日变化特征,分析了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以为降低或避免干热风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不利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小麦干热风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河南省小麦干热风的形成原因及气象指标,分析了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机理,指出了对小麦遭遇干热风时的预防措施,为降低或避免干热风对小麦生长和产量产生的不利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