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于 1979年在我国发现以来,已迅速传播至全国各地,成为养鸡生产的主要威胁之一。现就 IBD的流行新特点及防制对策,谈谈自己的认识。 1流行新特点 1.1发病日龄明显变宽,病程延长。根据我们多年的临诊经验和有关资料的报道,法氏囊病的易感日龄为 3~ 6周龄,但近几年此病最早可发生于 1日龄幼雏,晚者可发生于产蛋鸡群,尤其是开产前后发生较多; 3周龄前的雏鸡发病时有的病程可达 2周以上,笼养的 3~ 5周龄雏鸡发病后病程较散养的长;成年蛋鸡常呈散发流行。这与传统报道的 IBD主要发生于 2~ 15周龄, 3~ 6周龄最…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囊病(IBD)仍是严重危害养鸡业发展的最大疫病之一。近年来该病的大面积流行和急性爆发已开始减少和降低,随之出现了该病的低发病率、低死亡率及不明显的临诊症状和不典型的剖检病变等新的特征,亦即亚临诊型IBD。根据笔者的临诊观察,谈谈对该病的体会。 一、传染性囊病的新特点 1.发病日龄提前:我市前几年发生的IBD主要见于3~5周龄,3周龄以下的鸡发病仅占3%,而1995年,据75户养鸡者共计182批次鸡发生IBD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3.
(一)流行特点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一般以4-9月份为发病高峰期,鸡对该病最易感。该病主要发生于2~15周龄的鸡,10日龄以内的雏鸡发病临床症状明显,说明幼龄鸡对该病有一定的抵抗力;3~8周龄的鸡最易感染,病情最重。成年鸡一般呈隐形感染经过,随鸡日龄的增长,抵抗力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4.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败血症 (又称禽出败 ) ,在养禽生产中较为常见。该病一旦发生 ,传播快 ,流行广 ,极易造成家禽发病急、死亡率高、损失重。笔者经多年临诊、实地观察发现 ,该病的发生及流行具有一定的特点 ,采取相应的措施 ,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发病特点1 .1 发病日龄的不稳定性 据以往资料报道 ,禽霍乱发病在 1 6周龄以上 ,1 6周龄以下幼禽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但笔者在临诊中发现 ,禽霍乱最早发病可在 9日龄 ,迟的在 1年以上 ,且鸡在 2 0~ 5 0日龄、鸭在 2 5日龄以上至产蛋期发病居多。禽群…  相似文献   

5.
1球虫病1.1临诊症状盲肠球虫病主要于3~6周龄鸡多发,病鸡翅膀下垂,羽毛蓬乱,嗜睡,食欲不振且鸡冠苍白;病鸡下痢,排出带有血液的稀粪或血便。小肠球虫病主要多发生于日龄较大的鸡,  相似文献   

6.
禽脑脊髓炎又称流行性震颤,是一种主要侵害雏鸡的病毒性传染病,其特征是运动失调和头颈震颤,成年鸡以产蛋下降为主要特征。鸡对本病最易感,各种日龄的鸡均可感染,但雏鸡才有明显的临诊症状,因此临床多见于3周龄以内的  相似文献   

7.
(一)症状与病理变化 该病各种日龄的鸡均可发生,但以雏鸡发病最为严重,发病率较高,死亡率通常为20%~25%.其中,呼吸道病变型以6周龄以下鸡发病最严重,肾病变型多发于3~6周龄,腺胃病变型多发于5~11周龄.饲养管理不善、饮水不足、饲料营养配比不当、过量使用磺胺类药物等,均会使鸡被感染性增强,发病率增大.  相似文献   

8.
鸡球虫病是养鸡生产中遇到的严重的常见病之一。它发病快、感染率高、损失大。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 ,发现鸡球虫病发病有其共同的特点 ,通过采取相应的对策 ,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1 发病特点1 1 发病日龄的不稳定性 鸡发病早的 7天 ,迟的 18周龄 ,高峰期在 3~ 6周龄。鸡群越大、饲养期越长、场地污垢越厚、感染期越长 ,风险性越大。本地鸡抵抗力强于外地鸡 ,黄羽鸡强于白羽鸡。1 2 发病种类呈混合性 鸡感染的球虫种类可达九种 ,往往呈数种球虫混合感染。临诊中以盲肠球虫、小肠球虫和盲肠小肠球虫混合感染为主 ,尤以盲肠球虫为多见。常…  相似文献   

9.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属球虫寄生于鸡肠道上皮细胞所引起的一种原虫病,是对养鸡业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常常呈暴发性流行。球虫病一般暴发于3~6周龄的雏鸡,15~50日龄的雏鸡发病率最高,成年鸡几乎不发病。但近十几年来,鸡球虫病的发病日龄有向小龄化发展的趋势,2周龄以内的雏鸡也可感染暴发。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1流行情况及临诊症状本批鸡发病最早日龄为一周龄,3大后达高峰,历时15天。鸡群最初表现病鸡增多,死亡率增加。病鸡咳嗽、甩头、打喷嚏。叫声嘶哑、喘息、流鼻液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食欲降低,饮水增加,怕冷,羽毛蓬松,爪干枯,翅下垂,嗜睡,拉白色稀粪,最后脱水而...  相似文献   

11.
鸡白痢是一种雏鸡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以幼龄雏鸡下痢和死亡高为特征.1流行特点鸡、火鸡、鸭及鹌鹑都易感,幼龄最易感染,7~12日龄雏鸡多发,15日龄左右出现死亡高峰,3周龄以后发病减少.成年鸡多呈慢性感染或亚临床感染.近年来,鸡的养殖量逐渐扩大,饲养密度越来越高,鸡的发病日龄也有所变化.一是发病日龄前移,多发于2~3日龄的雏鸡群;二是育成鸡屡有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肉仔鸡腹水综合征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本地区肉仔鸡生产发展迅速 ,鸡群时常发生腹水综合征。现将腹水综合征的病理形态学观察报告于后。1 发病情况 本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 ,尤以冬季、早春多发 ,临诊上常见 5日龄肉仔鸡开始发病死亡 ,每日死亡数不等 ,随着日龄的增长而增加 ,以 4~ 6周龄的发病死亡最多。  相似文献   

13.
传染性法氏囊病也称腔上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2-11周龄的鸡,其中以3-6周龄发病最为多见,但近两年来在生产实践中发现该病发病日龄有向两端扩展之势。现就一起3日龄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l发病?..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临床特征是突然发病,间歇性白色水样下痢。病程多为5—7天。该病一般发生于3—6周龄雏鸡,1月龄左右雏鸡最易感,12周龄以上鸡很少发生。1992年6月,天水市环城东十里村,养鸡专业户何某饲养的1100只14周龄罗曼鸡突然发病,7天后转为慢性经过,共死亡160余只,诊断为鸡 IBD。这样的病例国内较为少见。一、发病情况该雏从天水某种鸡场购进,3月5日出壳,1日龄进行马立克氏苗接种,10日龄和30日龄分别进行新城疫苗一免和二免。20日龄用荷兰进口的法氏囊弱毒苗饮水免疫,免疫前停水6小时,全部使用玻璃器皿。1000头份疫苗稀释于15kg 凉开水中,5分钟左右一次饮完。鸡群从1日龄到90日龄累计  相似文献   

15.
鸡住白细胞原虫病,又称鸡白冠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圆形细胞、红细胞和白细胞而引起的贫血性疾病.病鸡以鸡冠苍白、咯血、下痢等为主要症状,以全身性出血和白色裂殖体小结节为典型病变.该病常发生于秋季,主要由库蠓和蚋叮咬而传播.我国南方发生于4~10月份,是地方性流行,北方发生在7~9月份,各种日龄的鸡都能传染,该病感染3~6周龄雏鸡,发病严重,死亡率可高达50%~80%,8~12月龄的成年鸡较雏鸡更易感,但随着日龄的增长发病程度渐轻,死亡率也降低.成鸡发病后死亡率约5%~10%.  相似文献   

16.
陆贾贤 《中国家禽》2002,24(17):15-16
1 流行病学及临诊症状 1.1病例一 乍浦某鸡场3000多只苗鸡,3日龄时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喘息倦怠等症状,随即开始死亡,1周左右达到死亡高峰.呈最急性死亡的无明显症状,到后期多数病鸡还出现歪头、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10日龄时死亡率高达70%.  相似文献   

17.
雏鸡白痢杆菌病是雏鸡常见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俗称鸡白痢,主要侵害2周龄以内的雏鸡,成鸡一般不表现明显的临诊症状,但一生带菌。我市2001年在几个养殖场陆续发生该病。一、临诊症状我市某鸡场引进雏鸡2000余只,为预防鸡白痢杆菌病,3日龄时用庆大霉素饮水,3000单位/只。8日龄下午发现部分鸡只发病,表现为精神沉郁,嗜睡,羽毛蓬乱,两翼下垂,缩颈低头,后躯下坠,不愿走动,离群闭目打盹;拉白色浆糊状稀便,污染肛门羽毛,形成粪痂,阻塞肛门,病鸡常发出尖叫,食欲减退;继而废绝,个别出现软嗉现象。陆续…  相似文献   

18.
一、流行情况和临诊症状:本病主要发生于1—4月龄青年鸡,发病年龄最小的是28日龄。据调查,青年鸡的发病率为90%,死亡率为80%。成鸡(1.5—2年以上种鸡)发病较少,死亡率为1%。发病鸡的品种主要是红波罗、苏禽三号以及杂交鸡等。临诊症状主要表现脚麻痹,蹲伏地面以至瘫痪,有的鸡出现特异性劈叉姿势,缩颈  相似文献   

19.
自1990年以来,我市每年5~8月份在养鸡较为集中的乡镇,初产母鸡常发生以瘫痪为主要症状的疾病。为此,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实验室检验工作,确诊为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混合感染所致。 一、发病特点 每年5月份开始发病,6~7月为发病高峰期,至8月份以后则逐渐停止;120~200日龄的鸡都有发生,尤以140~180日龄的初产母鸡较多发生,发病率为3%~10.5%;死亡率为0~2.7%。一般呈零星散发。 二、临诊表现 鸡群刚开产或产蛋不久,在夜间12时至次日凌晨3时发病,多为突发性。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幼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3~6周龄鸡最易感染。而近年来,该病发病日龄提前或延迟的情况时有发生。2005年6月,内黄县城关镇某养殖户饲养的129日龄海兰褐壳蛋鸡暴发疫病,根据现场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诊为传染性法氏囊炎,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后,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