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母猪是养猪生产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提高母猪繁殖力,才能提高养猪效益。文章从猪种的选择、种用公母猪培育、保持猪群合理的结构、采用智能化母猪群养技术和重视仔猪腹泻病的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提高母猪繁殖力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浅谈提高母猪的繁殖力赵祥琪(黑龙江省290农场畜牧水产科156202)在生产实践中,决定母猪繁殖力的因素有母猪年产仔胎次、母猪每胎产仔数和仔猪成活率,因此应从以上三个方面考虑提高母猪繁殖力。1提高猪年产胎次母猪的年产胎次是决定母猪繁殖力的主要因素,显...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现代养猪业逐渐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规模化猪场母猪的繁殖效率显得越来越重要。母猪繁殖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影响母猪繁殖力的因素很多,主要有遗传、营养、饲养管理、疾病、年龄、环境等因素。本文从母猪繁殖力的评价指标入手,总结影响母猪繁殖力的因素,探索提高母猪繁殖力的综合技术措施,对提高母猪繁殖力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最终达到降低猪场饲养成本,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繁殖力系指母猪维持正常繁殖机能和生殖后代的能力。提高繁殖力首先应该做到保证母猪的正常繁殖能力,进而研究和采用更先进的繁殖技术,充分挖掘繁殖潜力。1加强选种,选择繁殖性能好的优良母猪进行繁殖选择的后备母猪,体型上应背部平直或微倾,腹部比较大而松弛,腹部过度收缩的母猪繁殖力较差。乳头排列整齐均匀,一般在7对以上,乳头饱满不能有瞎头、副乳头等。外阴部大小适中、下垂。保持正常体况的母猪(不肥不瘦)繁殖性能较好。瘦肉率过高的母猪,其繁殖性能较差。2适时配种,提高窝产仔数母猪发情期内排卵20个以上,而实际产仔11头左右,具有较…  相似文献   

5.
提高母猪群体繁殖性能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场母猪群体的繁殖力是衡量猪场经济效益的一项主要指标.猪场每年每头母猪产仔数多、仔猪成活率高、窝重大,会降低猪场饲养管理的各项成本.根据本人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可从调整猪群结构、缩短繁殖周期、优化母猪饲养管理条件和提高配种技术等方面来提高母猪群体繁殖力.  相似文献   

6.
母猪繁殖力是指母猪维持正常繁殖机能生育后代的能力。在养猪生产中。大力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影响母猪繁殖力的因素很多。如何提高母猪的繁殖力?笔者在实践中.摸索了一些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饲养母猪的目的,在于保持良好的繁殖体况和正常的性机能,达到产仔多、仔猪断乳体重大。母猪的繁殖潜力很大。在一般情况下,成年母猪在一个发情期内可排卵20~30个(潜在繁殖力),但实际产仔数仅10头左右(实际繁殖力),约有30—40%的卵子中途死亡,可见实际繁殖力和潜在繁殖力之间差距很大。加强母猪配种期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母猪产生卵子的数量和质量,达到多胎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每头母猪每年所提供断奶仔猪平均数是母猪繁殖力的重要指标,要确定猪群的繁殖力就要记录出生和断奶猪的数量、配种日期和受孕率。有了足够的记录才能评估猪群的繁殖力并发现猪群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影响母猪或小母猪繁殖周期的各种因素,并提出提高小母猪和经产母猪繁殖力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9.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综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言明 《当代畜牧》2013,(30):28-30
充分发挥和利用母猪的繁殖性能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衡量母猪繁殖力的综合指标是仔猪的断奶窝重。对于小规模母猪养殖户而言,可采取以下4方面措施提高母猪繁殖力。1选择繁殖性能良好的母猪  相似文献   

10.
母猪的繁殖能力主要包括年产窝数与窝均断奶仔猪头数两部分,其中决定年产仔猪窝数的是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窝断奶仔数的是窝产活仔数和断奶前死亡率。下面就如何提高母猪繁殖力,提出几项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11.
繁殖力是指母体维持正常繁殖机能生育后代的能力.影响母猪繁殖力的因素主要包括和猪场管理因素.猪繁殖力高低是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如何提高猪的繁殖力是每个猪场都关心的.  相似文献   

12.
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综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一直是养猪业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提高母猪的繁殖力人们进行了许多实验研究 ,然而这些研究大多只考虑繁殖母猪的某一阶段 ,受实验期短等因素的影响 ,对母猪整体繁殖性能缺乏全面的概括。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是一个系统工程 ,应有全面的认识 ,绝非偏重某一个方面就能解决。只有在母猪的饲养管理合适的条件下 ,才能实现母猪良好的繁殖力和使用寿命。这就要求养殖业者从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配种时机的把握 ,妊娠期、哺乳期管理以及适时断奶等方面给予综合考虑。而兽医人员、营养学家、养殖业者和猪场管理者的任务是正…  相似文献   

13.
张亮  张利娟 《猪业科学》2010,27(3):94-95
讨论配种前营养水平对后备母猪、哺乳母猪以及配种后营养水平对母猪的繁殖性能的影响;配种前优饲、配种后劣饲被认为是提高母猪繁殖力较科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现在养猪业正逐步走上集约化、规模化道路 ,母猪繁殖力的提高已着眼于整个母猪群繁殖力的提高 ,所以 ,生殖激素的应用首先应该是提高母猪群的繁殖性能。1 提高产仔数1 1 配种时肌注LRH—A32 5 μg/头 ,每胎产仔数可提高 1 5头。可替代药物还有LRH—A2 、HCG和LH ,但它们效果不如LRH—A3 明显。也有人采用LRH—A32 0 μg/头 ,在此应指出的是 ,我们推荐的是最佳用药和最佳剂量。对于万头猪场来说 ,这等于至少又多养了 60头以上的母猪 ,而培育 60头母猪不仅周期长而且费用昂贵。这在养猪业形势看好的时侯极具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瘦肉型杂种母猪发情差、受胎率低、产仔数少等是当前急需解决的生产问题。应用外源性生殖激素来提高母猪繁殖力是一种较好的措施,效果明显和直接,其中应用促排3号提高奶牛、猪繁殖力已取得明显经济效益。而在饲料中添加VA、VD3、叶酸、VE及硒等对提高畜禽的繁殖性能也有明显的效果。本试验通过注射促排3号、VAD3、VE及硒的联合应用以提高母猪繁殖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综合技术应用于综合式繁殖生产线的繁殖生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德强  李玉华 《养猪》1991,(4):18-19
充分发挥母猪的繁殖力,是养猪界极为重视的课题。本试验系将现有的繁殖、饲料营养、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科研成果,综合应用于综合式繁殖生产线的母猪繁殖生产试验,试图取得较高的母猪繁殖成绩,并探索一套适合中、小型集约化母猪繁殖生产的综合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母猪繁殖力,指母猪维持正常繁殖机能及生育仔猪的能力,其水平是影响养猪户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配种、妊娠、分娩、哺乳和断乳是母猪繁殖的基本流程。因此,为提高母猪繁殖力,需综合分析影响母猪繁殖力的多方面因素,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控制。笔者综述分析了提高母猪繁殖力的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 1 前言早期断奶能够缩短母猪的产仔间隔,增加母猪的产仔窝数,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和利用强度。研究探讨仔猪断奶日龄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对于制定仔猪最佳早期断奶策略,提高母猪繁殖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母猪早期妊娠诊断技术(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申子平  董载勇 《养猪》2004,(5):20-21
妊娠诊断是母猪繁殖管理上的一项重要内容。配种后,应尽早检出空怀母猪,及时补配,防止空怀。这对于保胎,缩短胎次间隔,提高繁殖力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种猪场还是自繁自养的商品猪场 ,经济效益的高低首先取决于母猪繁殖成绩的好坏 ,母猪生产是养猪生产的基础。本场常年饲养生产母猪 2 0 0 0头左右 ,从 1 997年开始逐渐淘汰长枫二元杂交母猪 ,培育长大、长上后备母猪 ,以杜洛克为终端父本 ,生产符合当前市场需求的瘦肉型商品猪。提高第一、二胎母猪繁殖力 ,从母猪产后失重与配种间隔来分析饲养管理是否符合要求。母猪产后患产道疾病对配种间隔有多大影响 ,生产上是怎么解决的。通过延长母猪的利用年限 ,结合综合技术措施提高养猪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来源于生产实践 ,反过来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