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然草地放牧牦牛脏器中硒浓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放牧牦牛脏器中硒浓度基础值及补无机硒后的变化 ,对 6头 1~ 4岁自然放牧牦牛 (投硒组 2头 ,按0 .2mg/kg体重肌肉内注射亚硒酸钠后第 42d ,对照群 4头未作处理 )部分脏器含硒量进行了测定 ,并对该地区 5 5头放牧牦牛血清中硒浓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①各脏器中含硒量以肾脏中呈显著高值 (2 12 2~ 3 70 9μg/kg) ;②牦牛肌注亚硒酸钠后各脏器中含硒量均有增加 ,其中心脏 ,肝脏 ,血液中含硒量的增加极显著 (P <0 .0 0 1) ;③放牧牦牛血清中硒浓度呈 2 1.76± 4.70 μg/kg的低值。  相似文献   

2.
硒弹丸防治雏鸡缺硒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盛  郭慧琳 《畜牧与兽医》1991,23(4):151-153,149
硒弹丸防治雏鸡缺硒病,结果表明,口服0.2~0.25g重的亚硒酸钠或亚硒酸钡硒弹丸,72小时,血硒开始升高,血硒有效浓度在体内可维持75天以上。肉鸡20μg Se/日释放或30μg Se/日释放,可100%的防治临床及亚临床缺硒病,服硒弹丸15~30天,肉鸡体重分别提高21.4%及20.5%,蛋用雏鸡使用6μg Se/日释放12μg Se/日释放及18μg Se/日释放三种剂量均可100%的防治临床缺硒病。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硒和亚硒酸钠对蛋鸡蛋硒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试验选用30周龄体况良好、产蛋率接近健康的海兰褐蛋鸡216只,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额外添加硒源),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30 mg/kg硒的亚硒酸钠和酵母硒。预试期14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产蛋率、平均蛋重、平均日产蛋重、平均日采食量、死亡率和料蛋比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2)正试期第56天,试验组常规蛋品质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3)正试期第3天,酵母硒组蛋硒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亚硒酸钠组(P<0.05);14 d后,亚硒酸钠组蛋硒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正试期第3、5、7、14、21、28和56天,酵母硒组蛋硒含量比亚硒酸钠组分别显著高出了28.18%、34.98%、45.35%、47.39%、67.53%、63.35%和65.71%(P<0.05)。4)随着试验天数的增加,对照组蛋鸡蛋硒含量显著降低(P<0.05),亚硒酸钠组蛋鸡蛋硒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P<0.05),酵母硒组蛋鸡蛋硒含量显著增加(P<0.05)。由此可见,33~40周龄,蛋鸡饲粮中不额外添加硒以及添加0.30 mg/kg硒的酵母硒和亚硒酸钠对生产性能和蛋品质无不良影响;相对于亚硒酸钠,酵母硒中硒向鸡蛋中的转移速度更快,效率更高;饲粮添加硒能显著提高蛋硒含量,且饲粮添加酵母硒时蛋硒含量随着饲喂天数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投硒后放牧牦牛血硒浓度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牦牛补硒后血中硒浓度变化,对放牧牦牛按每100kg体重20mg,肌肉注射亚硒酸钠投硒,投药后每间隔1周进行采血,对6周间全血,血浆中硒浓度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血浆中硒浓度随投硒显著上升(P<0.01),第1周后增至投予前的约3倍,第2周后现最大值(91.46±14.63μg/kg),第3周后开始下降,至4周后降至投前的水平;全血中Se浓度与血浆同样增大,投予后第2周时呈现最大值(129.81±36μg/kg)以后,血中硒浓度至第6周时仍维持107.55μg/kg的高值,约为对照群的3倍,至52周后投硒群牦牛血液中硒浓度仍为对照群的约2倍。试验期间,对照群血液、血浆中硒浓度均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5.
硒是一种人和动物体必需的生命元素,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物学功能。本文通过比较富硒酵母和亚硒酸钠这两种不同硒源的代谢速度和代谢程度差异,蛋鸡血浆中蛋氨酸含量变化规律来比较富硒酵母和亚硒酸钠在体内代谢方式的异同。灌服富硒酵母和亚硒酸钠均能极显著提高蛋鸡血硒含量(P<0.01),摄入硒源1h后,有机硒组和无机硒组血硒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h后有机硒组血硒含量显著高于无机硒组(P<0.05),摄入6~24h有机硒组的血硒含量显著低于无机硒组(P<0.05)。蛋鸡血浆蛋氨酸水平相对稳定,有机硒组蛋鸡血浆蛋氨酸含量变化大,摄入无机硒组的蛋鸡血浆蛋氨酸水平与对照组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6.
对6只健康犊牛按0.4mg/kg体积一次肌肉注射0.1%亚硒酸钠。在给药后576h内不同时间采集血样,用荧光分光江度法测定血硒浓度。结果表明补给亚硒酸钠后对犊牛血硒水平有极显著影响;犊牛个体间血硒含量极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实验研究了30日龄肉鸡单次肌注(0.6mg/Kg)亚硒酸钠注射液后不同时间采血,用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硒浓度,经微机处理得出血硒浓度及药动学参数,血硒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最佳药时方程:C=100.2001(e-0.0197t-e-1.6428t)。主要药动学参数:t1/2Ka为0.421 9h,t1/2Ke为35.121 5h,tp为3.312 4h,Cmax为93.986 5μg/L,AUC为5 025.314 9(μg/L).h。根据单剂量给药参数,计算出多剂量给药参数。  相似文献   

8.
纳米硒对仔猪生长和抗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纳米硒和亚硒酸钠2种硒源分别以0.1、0.2、0.3、0.4、0.5、1.0 m g/kg 6个硒水平添加到基础日粮中,配制成12种试验日粮,研究纳米硒和亚硒酸钠对断奶仔猪生长和抗氧化的影响。结果显示:硒源添加浓度在0.1 ̄0.3 m g/kg时,亚硒酸钠和纳米硒对仔猪生长性能、总抗氧化能力(T-AO C)、丙二醛(M D A)和活性氧含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硒源添加浓度在0.4 ̄1.0 m g/kg时,纳米硒组仔猪生长性能、T-AO C显著(P<0.05)高于亚硒酸钠组,M D A和活性氧含量显著(P<0.05)低于亚硒酸钠组;硒源添加浓度在0.10 ̄0.40 m g/kg时,2种硒源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 SH-Px)活性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在0.50、1.0 m g/kg硒添加水平上,纳米硒组G SH-Px活性显著(P<0.05)高于亚硒酸钠组。上述结果提示:纳米硒的W einberg剂量-效应的最适剂量范围宽于亚硒酸钠。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比较酵母硒和亚硒酸钠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蛋硒含量的影响,以确定能够替代亚硒酸钠的酵母硒适宜使用量。试验选用30周龄体况良好、产蛋率接近的健康海兰褐蛋鸡360只,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不额外添加硒源),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30 mg/kg硒的亚硒酸钠以及0.10、0.20和0.30 mg/kg硒的酵母硒(试验饲粮中实测硒含量分别为0.176、0.342、0.278、0.302、0.359 mg/kg)。预试期14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各试验组产蛋率、平均蛋重、平均日产蛋重、平均日采食量、料蛋比和蛋品质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2)亚硒酸钠组和酵母硒组蛋硒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酵母硒组蛋硒含量均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并随酵母硒添加量的增加显著增加(P<0.05)。由此可见,相对于亚硒酸钠,蛋鸡对酵母硒吸收和向鸡蛋中的转移效率更高;饲粮添加硒能显著提高蛋硒含量,且蛋硒含量随着酵母硒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饲粮中添加0.10~0.30 mg/kg硒的酵母硒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饲粮中添加3种硒源(植物硒-富硒苜蓿、无机硒-亚硒酸钠和生物硒-酵母硒)对蛋鸡生产性能、粪便含硒量及饲料硒吸收率的影响。选取50周龄健康罗曼蛋鸡300羽,随机分成5组,饲喂基础饲粮,基础饲粮中添加15%普通苜蓿粉、1.60mg/kg亚硒酸钠、730mg/kg酵母硒和15%富硒苜蓿粉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38d。结果表明:(1)基础日粮添加富硒苜蓿显著提高蛋鸡日产蛋量和产蛋率(P0.05),降低料蛋比(P0.05);添加酵母硒显著提高蛋鸡产蛋率(P0.05);(2)基础饲粮添加亚硒酸钠、酵母硒和富硒苜蓿均极显著提高蛋鸡粪硒含量(P0.01),却显著低于亚硒酸钠组(P0.05);(3)亚硒酸钠、酵母硒和富硒苜蓿3种硒源均极显著提高蛋鸡饲料硒吸收率(P0.01),富硒苜蓿组和酵母硒组蛋鸡饲料硒吸收率均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蛋鸡饲料硒吸收率(P0.05);在试验21d后,蛋鸡对无机硒的吸收能力趋于稳定,而蛋鸡对有机硒的吸收能力随试验周期延长而增加。由此可见,蛋鸡日粮添加富硒苜蓿,其生产性能略优于酵母硒,显著优于普通苜蓿和亚硒酸钠;且饲粮硒含量相同情况下,蛋鸡对富硒苜蓿硒的吸收能力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硒,但略低于酵母硒。  相似文献   

11.
程嘉翎  肖龙云  张波 《蚕业科学》2006,32(4):577-579
改善桑叶茶的品质,有望促进桑树资源的综合利用,为此研究了外源硒对桑叶中硒及若干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分别对3组桑苗施用0.25、0.5、1.0mg/L Na_2seO_3溶液,并以蒸馏水作为对照,培养1个月后的调查测定结果表明:施用亚硒酸钠的浓度与桑叶中的硒含量成正相关,其中1.0mg/L Na_2seO_3处理组桑叶中的硒含量最高,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桑叶鲜物质中硒的含量由0.39μg/g上升到5.36μg/g;0.25、0.5mg/L Na_2SeO_3处理组桑叶中的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多糖以及桑叶黄酮类成分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和1.0ng/L处理组。  相似文献   

12.
单次肌注亚硒酸钠硒在犊牛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了单次肌注(OAmg/kg)亚硒酸钠注射液后,不同时间采血,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血硒浓度。经微机处理获得出血硒浓度理论值及药动学参数。血硒浓度—时间曲线符合—室开放模型,最佳药时方程:Ci=0.8688×(e-0.0023t-e-15.8967t)。主要动力学参数:T_(1/2) Ka=0.05±0.01(hrε);T_(1/2) Kel=322.62±45.86(hrs);Tp=0.58±0.12(hrs);Cmax=0.8665±0.1031(μg/ml);AUC=387.26±45.51(mg/L·hrs)。按单剂量给药参数,用多剂量给药模型公式计算出多剂量给药参数。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硒元素的浓度进而计算亚硒酸钠含量,建立了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中亚硒酸钠含量的测定方法。实验表明,在5.00~40.00μg/mL范围内硒浓度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7,模拟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7.8%,RSD为4.6%(n=6)。本法操作简便易行,精密度高,准确性好,可用于控制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中亚硒酸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壳聚糖硒对蛋雏鸡生长、组织硒含量及血清肝酶活性的影响,选取135只1日龄SPF蛋雏鸡,随机分为3组:一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二组和三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硒水平为0.15 mg/kg的亚硒酸钠和壳聚糖硒。结果显示:14日龄时亚硒酸钠组和壳聚糖硒组的耗料量、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和胸肌、心肌、肾脏、全血的硒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壳聚糖硒组心肌和肝脏的硒含量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28日龄时壳聚糖硒组与亚硒酸钠组的体重、血清AKP活性和肝脏、肾脏、胸肌、心肌、全血的硒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壳聚糖硒组的耗料量和肾脏、心肌、全血的硒含量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研究表明:壳聚糖硒能促进鸡的生长和硒的沉积,提高血清AKP活性,且效果优于亚硒酸钠。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植物硒———富硒苜蓿、无机硒———亚硒酸钠和生物硒———酵母硒3种硒源对蛋鸡生产性能、蛋硒含量及转化率的影响。选取50周龄健康罗曼蛋鸡300羽,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试验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2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普通苜蓿粉的试验饲粮,试验3、4组饲喂在试验2组饲粮中分别添加1.60 mg/kg亚硒酸钠和730 mg/kg酵母硒的试验饲粮,试验5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富硒苜蓿粉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38 d。结果表明:1)基础饲粮中添加富硒苜蓿能显著提高蛋鸡产蛋率和日产蛋量(P<0.05),显著降低料蛋比(P<0.05);添加酵母硒可显著提高产蛋率(P<0.05),而添加普通苜蓿、亚硒酸钠和酵母硒对日产蛋量和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2)基础饲粮中添加亚硒酸钠、酵母硒和富硒苜蓿均可极显著提高蛋硒含量(P<0.01),其中富硒苜蓿组蛋硒含量极显著高于添加亚硒酸钠组(P<0.01),却极显著低于酵母硒组(P<0.01);各组蛋硒含量随试验期的延长而增加,3种硒源组蛋硒转化率大小顺序为:酵母硒>富硒苜蓿>亚硒酸钠,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由此可知,蛋鸡饲粮中添加富硒苜蓿,其生产性能略优于添加酵母硒,明显优于添加普通苜蓿和亚硒酸钠;蛋鸡的蛋硒含量极显著高于亚硒酸钠,但极显著低于酵母硒,3种硒源蛋硒转化率大小顺序为:酵母硒>富硒苜蓿>亚硒酸钠。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硒和亚硒酸钠作为硒源对产蛋高峰期蛋鸡生产性能、蛋硒含量、蛋品质以及储存期内蛋品质的影响。选用27周龄600只产蛋高峰期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鸡。在日粮中分别添加0.2 mg/kg的亚硒酸钠和酵母硒(试验日粮实测硒含量分别为0.227、0.233 mg/kg),预试期1周,正试期8周,对鸡蛋28 d内的鸡蛋蛋品质进行跟踪检测。结果表明:酵母硒和亚硒酸钠对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不显著;与亚硒酸钠组相比,酵母硒组对28 d鸡蛋蛋品质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提高56d鸡蛋的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P<0.05);与添加亚硒酸钠相比,添加酵母硒减缓了储存期鸡蛋哈氏单位的降低,有利于延长鸡蛋货架期;酵母硒组蛋黄、蛋清中硒含量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由此可见,相较于亚硒酸钠,饲喂含酵母硒的日粮在延长鸡蛋货架期、提高蛋黄和蛋清中的硒沉积方面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6,(8):27-31
为探讨日粮中添加富硒益生菌对肉鸡生长、硒含量和抗氧化水平的影响,将200羽1日龄雄性罗斯308肉鸡随机分成4个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硒含量为0.11 mg/kg)、益生菌组(基础日粮+益生菌,硒含量为0.11 mg/kg)、亚硒酸钠组(基础日粮+亚硒酸钠,硒含量为0.41 mg/kg)和富硒益生菌组(基础日粮+富硒益生菌,硒含量为0.41 mg/kg),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添加富硒益生菌和益生菌均能显著提高肉鸡的日增重(P0.05),且添加富硒益生菌能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添加富硒益生菌和亚硒酸钠均能显著提高组织硒含量(P0.05),且随着饲喂时间的延长,硒含量也显著升高(P0.05);添加富硒益生菌、益生菌和亚硒酸钠均能显著改善肉鸡的抗氧化状态(P0.05);且添加富硒益生菌对上述指标的作用效果都明显优于单独添加益生菌或亚硒酸钠。结论:富硒益生菌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有机硒源的饲料添加剂,能提高肉鸡组织硒含量,能有效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和抗氧化状态。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硒代蛋氨酸与酵母硒对济宁青山羊生长性能、肉品质及硒沉积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体重相近的济宁青山羊1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日粮分别添加以硒含量计算的0.3 mg/kg亚硒酸钠、0.3 mg/kg酵母硒、0.3 mg/kg硒代蛋氨酸和0.5 mg/kg硒代蛋氨酸,预饲期15 d,试验期60 d。结果表明:(1)0.3硒代蛋氨酸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亚硒酸钠组、酵母硒组、0.5硒代蛋氨酸组分别高13.50、9.5、6.16、5.23 g(P <0.05),增重率分别为19.76%、13.13%、8.14%、6.82%;0.3硒代蛋氨酸组料重比最低,比对照组、亚硒酸钠组、酵母硒组和0.5硒代蛋氨酸组分别低2.21、1.40、1.01、1.42(P <0.05)。(2)0.3硒代蛋氨酸组红度(a*)值显著高于对照组、亚硒酸钠组(P <0.05),与酵母硒组和0.5硒代蛋氨酸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 0.05);0.3硒代蛋氨酸组剪切力最小,显著低于对照组、亚硒酸钠组、0.5硒代蛋氨酸组(P <0.05),与酵母硒组...  相似文献   

19.
纳米硒对肉鸡组织硒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试验采用2×6因子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了纳米硒和亚硒酸钠2种硒源对肉鸡组织硒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岭南黄公母混合雏780羽按饲养试验要求分为1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将纳米硒和亚硒酸钠2种硒源分别以0.1、0.2、0.3、0.4、0.5、1.0mg/kg6个硒水平添加到基础日粮中,配制成12种试验日粮,基础日粮作对照。结果显示:(1)亚硒酸钠添加浓度在0.2~0.4mg/kg硒添加水平范围内肉鸡生长性能和GSH-Px活性处于高峰平台,1.0mg/kg硒添加水平肉鸡生长性能和GSH-Px活性显著低于0.2~0.4mg/kg硒添加水平。纳米硒添加浓度在1.0mg/kg肉鸡生长性能和GSH-Px活性仍然保持在高峰平台。(2)硒源添加浓度在0.1~0.3mg/kg时,亚硒酸钠和纳米硒对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硒源添加浓度在0.4~1.0mg/kg时,纳米硒组肉鸡生长性能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3)硒源添加浓度在0.1~0.4mg/kg时,两种硒源对GSH-Px活性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在0.5和1.0mg/kg硒添加水平上,纳米硒组GSH-Px活性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4)不加硒的空白组全血和组织硒含量显著低于硒添加组。在同一硒添加水平上,纳米硒组和亚硒酸钠组肉鸡全血硒浓度差异不显著,但是,组织硒含量却受硒源的影响。硒源添加  相似文献   

20.
饲用硒酵母制备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啤酒酵母为菌种、添加亚硒酸钠的麦芽汁为培养基。从发酵液中硒浓度、发酵培养时间和接种量等方面研究了硒酵母发酵制备的效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优工艺条件是:①发酵温度28℃;②接种量10%;③发酵培养基中的硒浓度25μg/ml;④发酵培养时间30h。经测定成品酵母的硒含量可达650mg/kg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