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赖氨酸和蛋氨酸水平对冬毛生长期银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毛皮性状的影响。选取70只120日龄、平均体重为(5 973±94)g的健康雄性银狐,随机分成7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银狐。采用二因子试验设计,赖氨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0.50%,蛋氨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0.25%、0.50%、0.75%,基础饲粮中赖氨酸含量为1.15%,蛋氨酸含量为0.66%。试验期51 d。结果表明:1)饲粮赖氨酸和蛋氨酸水平对冬毛期银狐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赖氨酸和蛋氨酸交互作用对营养物质采食量、排出量及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赖氨酸水平对营养物质采食量、蛋白质排出量及蛋白质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对干物质排出量、干物质消化率、脂肪排出量及脂肪消化率产生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饲粮蛋氨酸水平仅对干物质排出量产生显著影响(P<0.05)。3)饲粮赖氨酸和蛋氨酸交互作用对血清总氨基酸含量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对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含量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赖氨酸水平对血清总氨基酸含量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饲粮赖氨酸水平对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4)饲粮赖氨酸和蛋氨酸交互作用对毛皮性状影响不显著(P>0.05);饲粮赖氨酸或蛋氨酸水平对毛皮性状无显著影响(P>0.05)。从降低饲养成本和减少排放角度考虑,冬毛期银狐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0%赖氨酸(实际含量1.65%)和0.25%蛋氨酸(实际含量0.91%)对银狐生产有利。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谷氨酰胺(Gln)对育成期水貂营养物质消化率和脏器重量的影响。选取育成期水貂共1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2个重复(公、母各半),单笼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不添加Gln),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0.4%、0.6%和0.8%Gln,预试期1周,正试期7周。结果表明:0.4%Gln组公貂的粗蛋白质、钙、磷消化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母貂的粗蛋白质、粗脂肪、钙消化率均高于0.2%Gln组和对照组(P<0.05);0.4%Gln组水貂赖氨酸消化率高于对照组(P<0.01),苏氨酸、丝氨酸、甘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蛋氨酸、胱氨酸、总氨基酸的消化率高于对照组(P<0.05);0.4%和0.6%Gln组公貂脾脏和肝脏重量高于对照组(P<0.05),0.4%组Gln母貂心脏和肝脏重量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各项指标,在夏季高温条件下,育成期水貂饲粮中Gln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4%。  相似文献   

3.
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分别研究了蛋氨酸、赖氨酸和苏氨酸对育雏期乌骨鸡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平的蛋氨酸和赖氨酸对2周末和4周末的体重无显著影响(P>0.05),不同水平的苏氨酸对2、4周末的体重有显著影响(P<0.05),0.1%和0.15%苏氨酸组2、4周末体重显著大于0.2%苏氨酸组和对照组(P<0.05),0.1%与0.15%苏氨酸组、0.2%苏氨酸组与对照组之间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蛋氨酸、赖氨酸和苏氨酸对乌骨鸡的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选用42日龄健康五龙鹅,研究了饲粮中不同蛋氨酸和赖氨酸水平对其育成期生产性能及血浆尿酸和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影响。试验采用3×3二因子有重复设计,饲粮中蛋氨酸水平为0.33%、0.43%和0.53%,赖氨酸水平为0.7%、0.8%和0.9%。结果表明:①不同蛋氨酸水平对体增重和料重比影响显著(P<0.05),以0.33%水平时的体增重最大,料重比最低;不同赖氨酸水平对体增重和料重比影响不显著(P>0.05),但以0.7%水平体增重较高,料重比较低;不同蛋氨酸和赖氨酸水平对饲料消耗影响均不显著(P>0.05)。蛋氨酸与赖氨酸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体增重和料重比影响显著(P<0.05)。②不同蛋氨酸水平对血浆尿酸含量影响显著(P<0.05),蛋氨酸水平为0.53%时血浆尿酸含量最高,为0.33%时含量最低;不同蛋氨酸水平对血浆蛋氨酸、赖氨酸、总必需氨基酸和总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对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不同赖氨酸水平对血浆尿酸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但当赖氨酸水平为0.7%时血浆尿酸含量最低;不同赖氨酸水平对血浆蛋氨酸、赖氨酸和总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对总非必需氨基酸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蛋氨酸与赖氨酸间的交互作用对血浆尿酸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对总游离氨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蛋氨酸对育成期蓝狐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选用平均体重为(2.21±0.60)kg的9周龄健康雄性蓝狐105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6个试验组分别饲喂在蛋白质水平为30%的基础饲粮(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0(Ⅰ组)、0.2%(Ⅱ组)、0.4%(Ⅲ组)、0.6%(Ⅳ组)、0.8%(Ⅴ组)和1.0%(Ⅵ组)蛋氨酸的试验试粮。对照组(Ⅶ组)饲喂蛋白质水平为32%的基础饲粮(适宜蛋白质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45 d。结果表明:Ⅴ组与Ⅵ组的末重(第45天体重)极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1),并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第16~30天的平均日增重,Ⅳ组、Ⅴ组、Ⅵ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并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第31~45天的平均日增重,Ⅴ组、Ⅵ组极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1),且Ⅴ组还显著高于Ⅵ组和对照组(P<0.05)。Ⅴ组、Ⅵ组的干物质排出量极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1),并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Ⅴ组的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Ⅲ组和Ⅳ组(P<0.05),并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Ⅴ组、Ⅵ组的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Ⅱ组和Ⅲ组(P<0.05),并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Ⅰ组的脂肪消化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Ⅴ组和Ⅵ组的胱氨酸排出量极显著低于Ⅱ组、Ⅲ组和对照组(P<0.01);Ⅵ组的胱氨酸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对照组的胱氨酸消化率与Ⅴ组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蛋氨酸添加水平的提高,蓝狐的蛋氨酸消化率相应增高,Ⅵ组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Ⅴ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的总氮排出量显著低于Ⅰ组、Ⅱ组和Ⅲ组(P<0.05),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Ⅴ组的氮沉积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Ⅰ组的净蛋白质利用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本试验的各项测定指标,在蛋白质水平为30%的低蛋白质饲粮中添加0.8%的蛋氨酸即饲粮中蛋氨酸水平为1.14%时能够满足育成期蓝狐对蛋氨酸的需要量,此时蓝狐的生长性能、蛋白质消化率和氮沉积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低蛋白质日粮添加赖氨酸和蛋氨酸对仔鹿氮代谢的影响,采用4×4完全拉丁方试验,选取3月龄、健康、离乳梅花鹿仔鹿4只,体重为(30±0.12)kg(X?±SD),进行消化代谢试验。对照组(Ⅰ组)饲喂16.28%粗蛋白质的高蛋白质日粮,试验组饲喂13.40%粗蛋白质,添加0.23%赖氨酸,并分别添加0(Ⅱ组)、0.06%(Ⅲ组)、0.12%(Ⅳ组)蛋氨酸的低蛋白质日粮。结果表明:1)对照组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Ⅱ组(P<0.01)、Ⅲ组和Ⅳ组(P<0.05),脂肪消化率显著低于Ⅱ组(P<0.01),其他营养物质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2)对照组和Ⅳ组蛋氨酸消化率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对照组其余氨基酸消化率(赖氨酸、胱氨酸除外)显著高于各试验组(P<0.05)。3)对照组吸收氮显著高于Ⅱ组(P<0.01)、Ⅲ组和Ⅳ组(P<0.05),尿氮排放量显著高于各试验组(P<0.05),氮利用率及氮生物学效价低于各试验组(P>0.05)。4)对照组尿嘌呤衍生物总排放量显著大于Ⅱ组(P<0.01)和Ⅲ组(P<0.05),尿囊素显著大于Ⅱ组(P<0.01)、Ⅲ组和Ⅳ组(P<0.05),对照组、Ⅲ组和Ⅳ组黄嘌呤和次黄嘌呤显著高于Ⅱ组(P<0.01)。补充赖氨酸、蛋氨酸可改善低蛋白质日粮仔鹿营养物质消化率利用率,除粗蛋白外其他营养物质消化率与常规蛋白质水平相近,甚至更好,提高氮沉积、氮利用率和生物学效价,改善氮平衡,减少氮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探讨降低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同时补充适当的限制性氨基酸对生长前期蓝狐消化代谢及生产性能的影响.随机选取75只8周龄健康公蓝狐,随机分成5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蓝狐.对照组日粮蛋白质水平为28.7%,试验组日粮初始蛋白质水平分别为27.4%(Ⅰ组)、24.5%(Ⅱ组)、23.2%(Ⅲ组)和22.4%(Ⅳ组),然后分别加入相应量的赖氨酸和蛋氨酸,使其水平与对照组相当.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当日粮中蛋白质水平降到27.4%并加入相应量的赖氨酸和蛋氨酸,其终体重、日增重、氮沉积极显著升高(P<0.01),例料转化率、氮沉积率和氮生物学效价显著升高(P<0.05);当日粮中蛋白质水平降到23.2%并加入相应量的赖氨酸和蛋氨酸,蓝狐的消化代谢及生长性能的各项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各项试验指标,蓝狐生长前期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1.0~1.5个百分点并添加相应量的赖氨酸和蛋氨酸,可显著提高监狐消化率、代谢率和生产性能;降低2.0~4.0个百分点并添加相应的赖氨酸和蛋氨酸,对蓝狐消化代谢及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此外,添加限制性氨基酸的低蛋白质日粮降低了蓝狐的饲养成本,减少了氮排泄量.  相似文献   

8.
试验研究玉米-豆粕型日粮不同蛋氨酸和赖氨酸水平对京红1号蛋种鸡生产及繁殖性能的影响。将1728只24周龄京红1号蛋种鸡,按3×3试验设计(蛋氨酸0.33%、0.38%、0.43%,赖氨酸0.75%、0.85%、0.95%),设9个处理(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48只),试验期16周。结果表明:试验16周后,随日粮蛋氨酸水平增加,能够显著提高了蛋鸡的产蛋率、产蛋量,且降低料蛋比(P<0.05);随日粮赖氨酸水平增加,蛋鸡产蛋率显著增加(P<0.01)。除蛋重外,日粮蛋氨酸和赖氨酸水平对其他生产性能指标均有显著互作效应(P<0.05),且以0.43%蛋氨酸和0.95%赖氨酸组(处理9)产蛋率、产蛋量最高。蛋氨酸和赖氨酸对蛋种鸡繁殖性能无显著互作,试验4周后,日粮蛋氨酸水平对孵化率、健雏率有显著影响(P<0.05),母雏率随赖氨酸水平增加而改善。处理9种蛋净利润最高为0.6126元/(d.只)。综上,日粮蛋氨酸水平为0.43%,赖氨酸水平为0.95%时,京红1号蛋种鸡产蛋高峰期生产性能最佳,种蛋利润最大。  相似文献   

9.
不同水平脂肪对冬毛期蓝狐生产性能及消化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选择冬毛期蓝狐72只,随机分成4组(Ⅰ、Ⅱ、Ⅲ、Ⅳ组),公母各半,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4%、7%和10%豆油的4种试验饲粮,以探讨不同水平脂肪对冬毛期蓝狐生产性能和消化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平脂肪对日采食量和干物质消化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的日增重高于其他组,Ⅱ组公狐的日增重显著高于Ⅲ组(P<0.05);Ⅱ组的料肉比低于其他组,其中Ⅱ组母狐的料肉比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公狐Ⅱ组的日食入氮显著高于Ⅰ组(P<0.05);日粪氮排出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公狐和母狐的日尿氮排出量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组;Ⅱ组的日沉积氮、氮沉积率、氮表观消化率和氮生物学效价高于其他组,并且日沉积氮、氮沉积率和氮生物学效价显著(P<0.05)或者极显著(P<0.01)高于Ⅳ组。随着脂肪添加量的增加,蓝狐的食入脂肪量、脂肪消化率和可消化脂肪量也随之增加,达到了显著(P<0.05)或者极显著(P<0.01)的差异。母狐Ⅰ组的总胆固醇极显著地低于Ⅱ组和Ⅲ组(P<0.01);甘油三酯以Ⅲ组最低,公狐Ⅲ组的甘油三酯显著低于Ⅰ组和Ⅳ组(P<0.05),母狐Ⅲ组极显著低于其他组(P<0.01);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影响(P>0.05);随着脂肪水平的提高,血清总蛋白呈现先升后降,公狐以Ⅱ组最高,Ⅰ组最低,两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水平脂肪对冬毛期蓝狐的体长、干皮长、针毛长度和针毛直径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母狐Ⅱ组的绒毛长度极显著地高于Ⅳ组(P<0.01),公狐Ⅰ组的绒毛直径显著地高于Ⅲ组(P<0.05)。综合各项试验指标,冬毛期蓝狐日粮中添加4%的豆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全混合日粮(TMR)中相同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下,以竹叶或茶叶渣替代苜蓿对断奶犊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及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将45头105日龄的荷斯坦公犊牛分成3组,每组15头犊牛,分别饲喂苜蓿(AH组)、竹叶(BL组)或茶叶渣(TR组)为主要NDF来源的TMR。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180日龄时,TR组的体重显著低于AH组(P<0.05);试验期间,BL组与AH组之间的平均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和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2)与AH组相比,BL组的干物质(DM)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而有机物(OM)和NDF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TR组的NDF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0.05),而DM、OM和ADF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3)与AH组相比,BL组的尿能、总能消化率、总能代谢率和消化能代谢率显著降低(P<0.05)。4)与AH组相比,BL组的尿氮显著提高(P<0.05),氮沉积率显著降低(P<0.05);TR组的粪氮显著提高(P<0.05),氮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5)与AH组相比,BL和TR组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BL组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与饲喂苜蓿饲粮相比,饲喂竹叶饲粮的断奶犊牛生长性能及OM、NDF表观消化率相近,但能量和氮的利用率降低;饲喂茶叶渣饲粮的断奶犊牛能量利用率相近,而NDF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生长性能和氮的利用率降低;饲喂竹叶饲粮和茶叶渣饲粮的断奶犊牛血清IgA含量显著提高,抗氧化能力降低。综上所述,断奶犊牛阶段可以用竹叶(24.38%)替代苜蓿作为饲粮的粗饲料。  相似文献   

11.
雌性水貂准备配种期日粮适宜脂肪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水貂准备配种期日粮脂肪水平对日粮中营养物质消化率和水貂氮代谢的影响,确定水貂准备配种期日粮适宜脂肪水平。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健康母貂12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0只,分别饲喂以黄花鱼、膨化玉米和动物下脚料等配制的鲜全价饲料。饲粮蛋白质水平相同,为34%,脂肪水平分别为日粮干物质的8%、12%、16%和20%,试验从12月初至配种前,试验中期进行水貂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日粮脂肪水平对水貂干物质消化率和蛋白质消化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脂肪水平对日粮中脂肪的消化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随着脂肪水平的增加,脂肪消化率有增加的趋势。准备配种期当日粮脂肪水平达到12%以上时,水貂的日采食量,日氮食入量和氮沉积极显著降低(P<0.01),当日粮脂肪水平为8%时,水貂的采食量与日粮脂肪水平为12%组差异不显著(P>0.05),蛋白质消化率、氮食入量、氮沉积都显著高于其他脂肪水平日粮组(P<0.01),同时粪氮和尿氮排出量与其他脂肪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以上指标,考虑节能环保,并能有效提高水貂饲料利用率,减少饲料成本,得出准备配种期水貂日粮脂肪水平为8%即可满足水貂的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以准备配种期日粮蛋白质水平对水貂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为研究目的,选择经产适龄母貂18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3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水貂。6组水貂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28.59%(Ⅰ组)、32.31%(Ⅱ组)、36.21%(Ⅲ组)、40.35%(Ⅳ组)的鲜料试验日粮和32.66%(Ⅴ组)、40.47%(Ⅵ组)的配合干粉料试验日粮。预试期7 d,正试期44 d。结果表明,配合干粉料饲喂组采食量普遍低于鲜料饲喂组,部分组间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在干物质、蛋白质和脂肪消化率方面,部分组间出现差异显著性(P<0.05)。随着日粮蛋白质水平的提高,食入氮、粪氮、尿氮、氮沉积增加,净蛋白质利用率及蛋白质生物学价值的差异不显著(P>0.05),但蛋白质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及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有下降的趋势。干料组在多数指标中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鲜料组(P<0.05或P<0.01)。由此得出,日粮蛋白质水平达到32.31%、36.21%鲜料时, 各种营养物质消化率较为理想,但考虑到饲料成本和准备配种期以调节体况为主的特殊性,建议在准备配种期使用蛋白质水平为32.31%鲜料日粮,不推荐使用配合干粉料饲喂准备配种期雌性水貂。  相似文献   

13.
The experiment was to study the nutrient digestibility and metabolism performance of male minks,which were fed different protein level diets during growth period. Effects of protein quantity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minks and feed conversion ratio(FCR) were also investigated. Sixty healthy male minks of 45 d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into six groups with ten replicates, which was one sable for each replicate. The minks in six groups were fed diets in which protein levels were 28, 30,32, 34, 36 and 38%,respectively. The six groups were denoted as P28, P30, P32, P34, P36 and P38. After 2 wk, all minks were weighed, average daily gains(ADG) were calculated, and the digestibility values of nutrients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igestibility of calcium, nitrogen of fence, nitrogen deposition, net protein utilization(NPU), and biological value of protein(BV) were similar(P 0.05), however, nitrogen intake greatly varied among groups(P 0.01). Compared with group P28, groups of P34, P36 and P38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0.01) in ADG and FCR. In conclusion, it was recommended that adding34% protein to mink diet would optimize production parameters including ADG, digestibility of nutrition,and FCR, and negative result was observed when diet protein was lower than 28%.  相似文献   

14.
选择45日龄健康公母水貂各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个重复,其中A、AB、AC、AD组均为新型窝箱且构造各不相同,E组为传统窝箱。结果表明:窝箱环境对母貂的体重没有显著影响(P>0.05);AD组公貂的体重明显低于其他各组,与E组差异显著(P<0.05);不同组别水貂采食量所呈现的差异性基本上与水貂体重所呈现的差异性大体一致;窝箱环境对水貂干物质和蛋白质消化率没有显著性作用(P>0.05);不同组间母貂的氮代谢水平基本一致(P>0.05),E组公貂食入氮和粪氮最高,但在氮沉积和净蛋白利用率上与其他各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C窝箱干净度最高,各组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得出:窝箱环境不能影响饲粮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能力,但能影响公貂的采食量及体重。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探讨饲粮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母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代谢及血清中与氮代谢相关的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健康(50±3)日龄断奶的雌性水貂 60只,平均体重为(0.577±0.073)kg,随机分成 6组,每组 10个重复,每个重复 1只,单笼饲养。6组水貂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 28%、30%、32%、34%、36%、38%的试验饲粮。在水貂 65、80、95、110日龄时各进行 1次消化代谢试验,分析各日龄水貂的蛋白质消化率、脂肪消化率、氮沉积、蛋白质生物学价值、饲料转化率及体增重等指标。结果表明:50~65日龄,38%蛋白质组体增重极显著高于28%和 32%蛋白质组(P<0.01),38%蛋白质组饲料转化率极显著优于 28%和 32%蛋白质组(P<0.01);50~110日龄,32%和 34%蛋白质组体增重显著高于 28%蛋白质组(P<0.05)。95日龄时,32%、34%和 38%蛋白质组的蛋白质消化率极显著高于 28%和 30%蛋白质组(P<0.01)。110日龄时,34%蛋白质组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和净蛋白质利用率极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1)。110日龄时,38%蛋白质组尿素氮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34%和36%蛋白质组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 28%蛋白质组(P<0.05)。综合试验中的测定指标,建议50~65日龄,水貂饲粮蛋白质水平为 36% ~38%;66~80日龄,水貂饲粮蛋白质水平为 34% ~36%;81~110日龄,水貂饲粮蛋白质水平为 32% ~34%。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色氨酸添加水平对育成期白水貂生长性能、氮代谢及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选取60只健康、体重[(0.83±0.09)kg]相近的(60±5)日龄雄性白水貂,随机分成6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水貂。负对照组(Ⅰ组)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34%的基础饲粮(色氨酸水平为0.22%),试验组分别饲喂在负对照组基础饲粮中添加0.1%(Ⅱ组)、0.3%(Ⅲ组)、0.5%(Ⅳ组)和0.7%色氨酸(Ⅴ组)的试验饲粮,正对照组(Ⅵ组)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36%的基础饲粮(色氨酸水平为0.22%)。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各组水貂60~120日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Ⅳ组、Ⅵ组平均日增重略高于其他各组。2)Ⅰ组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Ⅱ组、Ⅲ组、Ⅳ组、Ⅵ组(P0.05)。Ⅴ组、Ⅵ组粗脂肪消化率显著高于Ⅳ组(P0.05)。Ⅳ组、Ⅴ组、Ⅵ组尿氮显著高于Ⅲ组(P0.05)。Ⅰ组、Ⅲ组氮沉积显著高于Ⅳ组(P0.05)。Ⅲ组净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显著高于Ⅳ组、Ⅴ组、Ⅵ组(P0.05)。3)Ⅰ组谷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脯氨酸消化率显著高于Ⅲ组(P0.05)。Ⅰ组、Ⅵ组异亮氨酸消化率显著高于Ⅲ组(P0.05)。Ⅰ组、Ⅵ组亮氨酸消化率显著高于Ⅲ组(P0.05)。Ⅴ组丙氨酸消化率显著高于Ⅲ组(P0.05)。Ⅵ组蛋氨酸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Ⅰ组、Ⅳ组、Ⅴ组蛋氨酸消化率显著高于Ⅱ组、Ⅲ组(P0.05)。Ⅰ组、Ⅴ组、Ⅵ组酪氨酸消化率显著高于Ⅲ组、Ⅳ组(P0.05)。Ⅰ组、Ⅴ组、Ⅵ组半胱氨酸消化率显著高于Ⅳ组(P0.05)。Ⅴ组组氨酸消化率显著高于Ⅱ组、Ⅲ组(P0.05)。Ⅰ组、Ⅲ组、Ⅵ组色氨酸消化率显著高于Ⅱ组(P0.05)。Ⅰ组、Ⅴ组、Ⅵ组精氨酸消化率显著高于Ⅱ组、Ⅲ组(P0.05)。Ⅰ组总氨基酸消化率显著高于Ⅲ组(P0.05)。由此得出,综合生长性能、氮代谢及氨基酸消化率指标,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为34%时,水貂饲粮色氨酸适宜添加水平为0.3%(饲粮色氨酸水平为0.52%)。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主要研究了不同锌源及锌水平对生长期雌性水貂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Ⅰ-Ⅵ组水貂基础日粮中蛋氨酸螯合锌添加量(以锌元素计)分别为0(Ⅰ组)、15(Ⅱ组)、30(Ⅲ组)、45(Ⅳ组)、60(Ⅴ组)、75 mg/kg(Ⅵ组)、Ⅶ组水貂基础日粮中硫酸锌添加量(以锌元素计)为60 mg/kg。结果表明,冬毛生长期雌性水貂对添加蛋氨酸螯合锌水平为45 mg/kg的日粮的干物质、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率最高;不同锌源及锌水平日粮对生长期雌性水貂氮代谢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人参多糖对育成期雄性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氮代谢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择70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雄性水貂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水貂。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Ⅳ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50和100 mg/kg的人参多糖(干物质基础)。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Ⅳ组末重(130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料重比随着人参多糖添加水平升高而逐渐降低,Ⅳ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Ⅱ组(P0.05)。2)Ⅳ组干物质排出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和Ⅱ组(P0.01),Ⅲ、Ⅳ组干物质消化率和粗蛋白质消化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各组间粗脂肪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3)各组间食入氮、粪氮、尿氮和氮沉积差异不显著(P0.05);净蛋白质利用率随着人参多糖添加水平升高而逐渐升高,Ⅳ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Ⅱ、Ⅲ、Ⅳ组血清白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Ⅳ组血清总蛋白、球蛋白、免疫球蛋白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血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葡萄糖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人参多糖可提高水貂净蛋白质利用率,进而提高干物质消化率和粗蛋白质消化率,调节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含量,提高免疫力,提高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人参多糖对冬毛期雄性水貂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选择120日龄、健康的当年生短毛黑水貂(雄性)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Ⅳ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50和100mg/kg(干物质基础)人参多糖的试验饲粮。试验期77d,其中预试期7d,正试期70d。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人参多糖对冬毛期雄性水貂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皮长随着人参多糖添加水平的提高而增大,Ⅳ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针毛长度在Ⅳ组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Ⅰ组(P0.05);绒毛高度表现为Ⅲ和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二者均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5)。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人参多糖对冬毛期雄性水貂血清中蛋白质(如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尿素含量)和脂肪代谢相关指标(如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总蛋白含量随着人参多糖添加水平的提高有升高的趋势。Ⅲ组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氨酶活性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5),与Ⅳ组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血清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显著高于Ⅰ和Ⅱ组(P0.05),与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在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Ⅱ、Ⅲ、Ⅳ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Ⅲ、Ⅳ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粮中添加人参多糖极显著增加了冬毛期雄性水貂空肠的绒毛高度以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1)。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50~100 mg/kg人参多糖可改善冬毛期雄性水貂的肠道形态结构,有利于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同时可提高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或粪肠球菌对育成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60日龄、健康、雄性水貂70只,平均体重为(957.37±93.96)g,随机分成7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和Ⅳ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10~9、1×10~(10)和1×10~(11)CFU/kg枯草芽孢杆菌,Ⅴ、Ⅵ和Ⅶ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108、1×10~9和1×10~(10)CFU/kg粪肠球菌。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Ⅲ组的末重显著高于Ⅰ组(P0.05),Ⅳ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各组间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2)Ⅱ、Ⅲ和Ⅴ组的干物质消化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Ⅴ组显著高于Ⅰ、Ⅳ、Ⅵ和Ⅶ组(P0.05);Ⅴ组的蛋白质消化率显著高于Ⅰ和Ⅶ组(P0.05);各组间脂肪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3)Ⅳ、Ⅴ和Ⅵ组的粪氮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Ⅴ和Ⅵ组的尿氮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各试验组的氮沉积均高于Ⅰ组,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Ⅲ和Ⅴ组的净蛋白质利用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的蛋白质生物学价值显著高于Ⅰ组(P0.05)。由此可见,育成期水貂饲粮中添加1×10~(10)CFU/kg枯草芽孢杆菌或1×10~8CFU/kg粪肠球菌时,水貂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氮沉积、净蛋白质利用率和蛋白质生物学价值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