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保护性耕作是以秸秆覆盖地表、免少耕播种、深松及病虫草害综合控制为主要内容,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现代耕作技术体系.保护性耕作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周.  相似文献   

2.
保护性耕作体系是以保水、保肥、保土为目标 ,减少传统耕作和以作物残茬秸秆覆盖为主要手段的一整套收获、留茬、覆盖秸秆、少耕免耕、深松浅翻、灭草防虫、施肥播种等配套的农田、草牧场机械化作业体系。保护性耕作是以不翻土壤为特征的一种新型农牧业耕作方式 ,具有明显的保护生态环境 ,不破坏土壤植被 ,有效控制水土流失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改善土壤结构 ,实现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最终达到草原生态走上良性循环的健康发展轨道。接连不断的沙尘暴 ,使本来脆弱的草场更加裸露 ,大自然已经向世人敲响了警钟 ,生态环境已到了非建设不可…  相似文献   

3.
一、肯定成绩, 深刻认识发展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意义保护性耕作是以秸秆覆盖地表、免少耕播种、深松及病虫草害综合控制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耕作技术体系, 具有防治农田扬尘和水土流失、蓄水保墒、培肥地力、节本增效、减少秸秆焚烧和温室气体排放等作用。发展保护性耕作是对传统耕作制度的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4.
1.建立尧都模式尧都区农机发展中心以覆盖免耕技术、覆盖深松加地表处理技术和覆盖浅耕技术为基础,创立了尧都模式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并结合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解决了在不同农业生产条件下实施保护性耕作存在的难题。(1)免耕技术与秸秆覆盖  相似文献   

5.
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最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是秸秆残茬处理、免少耕播种、秸秆覆盖、机械深松,以及杂草、病虫害防治等一体化的现代农业耕作体系,相对于传统农业生产体系而言是重大的变革,能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环境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简要阐述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对农业生产的作用(或者意义),并系统介绍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内容及河南省镇平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效益。  相似文献   

6.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有秸秆粉碎还田地表覆盖技术、机械免耕播种技术、机械深松整地技术和机械高效植保技术等,应用的机具主要有免耕播种机、深松机、植保机和秸秆还田机等。因此,选择适合的保护性耕作机具,是顺利实施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与推广,介绍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中秸秆覆盖、表土处理、免少耕施肥播种、杂草及病虫害防治和土壤深松这5项主要作业工序的实施要点,阐述推广保护性耕作过程中在技术、机具选择、机手培训、激励机制4个关键环节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与推广,介绍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中秸秆覆盖、表土处理、免少耕施肥播种、杂草及病虫害防治和土壤深松这5项主要作业工序的实施要点,阐述推广保护性耕作过程中在技术、机具选择、机手培训、激励机制4个关键环节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肇州县实施以秸秆还田覆盖地表、免耕播种、药剂灭草、中耕深松等技术为核心的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证明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能够从源头上杜绝玉米秸秆焚烧,在肇州县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正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抗旱节水、保护环境、节本增效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是对传统耕作制度的重大改革。保护性耕作是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对小麦、玉米两大主要作物,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用处理后的农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地表,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主要包括秸秆处理覆盖、免耕施肥播种技术和深松技术。目前,世界各国正在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已经大面积实施。我国山西、内蒙、河北、北京等10多个省市都先后开展了保护性耕作示范  相似文献   

11.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包括免耕播种技术、秸秆覆盖技术、机械深松技术,阐述了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做好这项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详细介绍了秸秆覆盖、免耕播种与少耕播种及深松等3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技术要点,并阐述了实施保护性耕作所带来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沧州市发展保护性耕作的经验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性耕作是以机械化作业为手段,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用农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地表,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技术内容:秸秆残茬处理技术;免耕播种技术;杂草、病虫害控制和防治技术;深松技术。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符合科学发...  相似文献   

14.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以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耕作技术体系,能够有效减轻土壤风蚀水蚀、增加土壤肥力和保墒抗旱能力、提高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介绍了玉米秸秆集行全量覆盖还田苗带条耕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的优势、主要机具装备、作业流程及要点、重点注意事项等内容,为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在地表有作物秸秆或根茬覆盖情况下,通过免耕或少耕方式播种的一项先进农业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主要包括免(少)耕播种施肥技术、秸秆处理技术、病虫害杂草控制技术和深松技术。本文试对免耕播种技术及机械、深松技术及机械、杂草控制技术及机械、秸秆处理技术及机械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一、概况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传统翻耕、裸露休闲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它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相对人畜力的保护性耕作而言的,其主要作业如免耕播种、秸秆处理、深松等使用机器来完成。  相似文献   

17.
保护性耕作是以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药物植保和机械深松为主要内容,具有防止水土流失、蓄水保墒、培肥地力、节本增效、减少秸秆焚烧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推广保护性耕作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8.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众多减少土壤侵蚀方法中的一种。从广义上来说,保护性耕作是对一种耕作体系的定义,是指在作物收获后,将足够的谷物秸秆覆盖在地表以保护土壤不被侵蚀。总的来说,覆盖量达到30%时.就被认为是保护性耕作。根据土壤类型、谷物轮作方式、冬季作物以及其他的因素,秸秆覆盖方式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1保护性耕作的内涵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由于它有利于保水保土,所以称为保护性耕作。保护性耕作由四项关键技术组成:1.免耕播种技术,使用特殊的免耕播种机将种子播在有秸秆覆盖的地表上;2.秸秆残茬处理技术,对秸秆残茬及地表进行粉碎等处理;3.杂草及病虫害控制技术,靠除草剂或表土作业来控制杂草;4.土壤深松技术,在地表覆有秸秆的情况下使用深松机具进行松土。2保护性耕作适应范围(1)适合的降雨量范围:…  相似文献   

20.
保护性耕作是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对小麦玉米两大主要作物,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用处理后的农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地表,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主要包括秸秆处理、免耕施肥播种技术和深松技术。为了加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解决秸秆焚烧,加快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环境立市”的战略方针。淄博市农机局组织人员赴河北省石家庄市和邯郸市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了考察。1河北省开展保护性耕作的基本情况及其成效河北省针对水资源匮乏、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污染加剧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