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肉羊鲜精低温保存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肉用种公羊鲜精低温 ( 2~ 5℃ )保存 ,是根据精子的代谢活动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逐渐减弱 ,当降至 10℃以下时基本受到抑制的特点 ,延长鲜精的利用时间。 2 0 0 0年 8月 16日与 2 2日 ,分两次在吉林省长岭县 14号种羊场 ,对 6头萨福克纯种肉用种公羊采精后做低温保存技术处理 ,用处理后的鲜精进行 2 4h、4 8h活力评定 ,并选择 90只东北细毛羊 2岁母羊经同期发情处理后 ,人工授精。活力按五级评分法 ,结果是 2 4h均达 5分 ,4 8h均达 4分。人工授精 ,结果是首次受精率达 63 63 % ,第二次受精率达 60 61%。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是在非繁殖季节,用电刺激采精法获取5只公羊的精液,对比了其鲜精、冻精与睾丸大小在激素短期处理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公羊经激素短期处理后,鲜精各指标有了显著(P〈0.05)提高,睾丸的大小也发生了变化。冻后精子的活力比处理前的提高了0.11,顶体完整率提高了6%,均有了显著性(P〈0.05)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湖羊冻精生产工艺,提高冻精质量,以湖羊种公羊的精液为试验材料,分别选择7种稀释液进行处理,采用液氮熏蒸法进行冷冻,并设置不同解冻温度和时间进行交叉试验。结果表明:7号稀释液处理的湖羊精子在42℃和70℃两种解冻条件下的活力、活率、质膜完整率和顶体完整率均最高; 6种解冻条件中,70℃解冻5 s的解冻效果最佳,其活率、活力、质膜完整性和顶体完整率分别达50. 62%、43. 09%、40. 09%和54. 37%。综上,7号稀释液和70℃解冻5 s是湖羊精液冷冻的最佳稀释液和解冻条件。  相似文献   

4.
波尔山羊个体精子抗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加速贵州省地方山羊品种改良,2000年9月试验采用常规的精液冷冻解冻方法,通过鲜精活力、畸形率、冻精活力、解冻后4 h存活指数、顶体完整率、谷草转氨酶(GOT)释放量等指标研究了3只波尔山羊精子的抗冻性,结果3只试验公羊精子抗冻性存在明显差异,968号公羊生存指数显著高于2022和098号(P<0.05),098号公羊谷草转氨酶释放量显著低于2022和968号(P<0.05),但其鲜精品质全部达到常规制作冻精的要求,配种试验,65.77 %(146/222)的受胎率也验证了3只公羊适宜制作冻精。  相似文献   

5.
西藏色瓦绵羊是藏北特有草地型绵羊,由于自然交配情况下种公羊利用率低,需要利用人工授精方式来提高种公羊利用率以加快遗传改良进程,本研究旨在西藏色瓦绵羊上运用电刺激采精法寻求最佳采精刺激电压并结合按摩法以获得较好的色瓦绵羊种公羊人工采精效果。试验采用电刺激方法采集西藏色瓦绵羊种公羊精液,对采精时不同电压、按摩结合电刺激采精以及两次连续采精条件下所获得的精液进行品质检测。结果表明:电压在1~3 V和9~15 V时西藏色瓦绵羊种公羊无法采集到精液,在电压为5 V和7 V时公羊阴茎勃起并射精但其射精量、精子密度、精子活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发现单纯使用电刺激和结合按摩所采集出的精液在精液量、精子密度、活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射精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在间隔30 min进行两次连续采精时第1次采精的采精量、精子密度均显著优于第2次的(P<0.05),活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西藏色瓦绵羊公羊电刺激采精时适宜电压为5~7 V,电刺激结合按摩可以有效缩短射精时间,但不宜短时间内连续采精,因此电刺激法可以在西藏色瓦绵羊人工授...  相似文献   

6.
试验于 1987年 3月~ 1988年 6月 ,选择 40只年龄分别为。 5~ 6岁各类公羊 ,进行了五次试验。供试公羊按 8组方案处理 ,结果不作任何处理的对照组和单独观摩采精组至正常配种季节仍不表现性欲 ;单独按摩睾 组处理第 6~ 8d开始表现性欲 ,但未达到正常采精。其他 5组为不同药物和剂量处理 ,分别于处理后第 4~ 7d开始正常采精 ,所采精液 ,各项指标于第 3次采精后逐渐达到正常水平。结果表明 ,处理 3岁以上公羊的效果较好。睾丸酮与FSH、HCG、和LUH—A配合 ,效果明显 ,可以成功解决非繁殖季节公羊性欲低下或消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波尔山羊人工授精技术可分两类3种方法:第1类为鲜精人工授精技术,又可分为2种方法,①鲜精或1:2~4低倍稀释精液人工授精技术,1只公羊1年可配母羊500~1 000只以上,比用公羊本交提高10~20倍以上.用这种方法,将采出的精液不稀释或低倍稀释,立即给母羊输精,适用于母羊季节性发情较明显而且数量较多的地区.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日粮蛋白水平和采精频率对陕北白绒山羊种公羊血清生化指标和生殖激素的影响,进一步研究种公羊蛋白需要并确定适宜的采精频率,进而为陕北白绒山羊种公羊饲养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选取12只健康无病陕北白绒山羊种公羊,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4组,每组3只,分别饲喂4种蛋白水平(5.10%,7.11%,8.07%,9.35%,质量分数)日粮,并在配种正试期分别采用5d2次和5d4次的采精频率。饲养试验结束时,进行颈静脉采血,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和生殖激素含量,分析日粮蛋白水平和采精频率对种公羊血清生化指标及生殖激素的影响。【结果】随着日粮蛋白水平增加,血清尿素氮(BUN)浓度显著升高(P0.05),日粮蛋白水平对血糖(Glu)、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球比(A/G)、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及生殖激素含量影响总体不显著(P0.05)。采精频率对种公羊睾酮质量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但日粮蛋白水平与采精频率之间不存在显著交互作用。【结论】陕北白绒山羊种公羊在配种期日粮蛋白水平为8.07%,采精频率为5d2次,种公羊可保持较高的睾酮水平。  相似文献   

9.
奶山羊采用鲜精人工授精时,原精通常稀释2~4倍,每次输精的有效精子数5000~7000万,情期受胎率65%以上。为了充分发挥良种公羊的作用,我们把奶山羊精液高倍稀释后研究影响受胎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为充分发挥和提高优良萨福克种公羊的利用率,本试验对进口萨福克肉羊精液冷冻保存技术进行研究,试验设计4个萨福克羊冷冻精液稀释液配方,pH值6.0~7.0,挑选14只健康成年种公羊,调教采精、制冻。结果显示:稀释液C的冷冻后精子活力显著高于稀释液A的冻后精子活力(P0.05),极显著高于稀释液B和稀释液D的冻后精子活力(P0.01);冻精在40~42℃解冻时精子活力效果最好。故使用稀释液C制作进口萨福克肉羊冷冻精液并在42℃解冻效果较好,可在生产实践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马永贵  赵生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97-798,827
[目的]对不同条件下川西獐牙菜种子萌发情况进行研究,为川西獐牙菜的种子繁殖奠定基础。[方法]对川西獐牙菜种子在不同光照、温度、pH值及植物激素处理下的萌发情况进行研究,并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川西獐牙菜种子的胚存在后熟和休眠的特性,5、10、15℃处理下早期原胚都能生长,在15℃下,施以100和200μg/ml的IAA28 d后即可使胚成熟。胚成熟后,在200和250μg/mlGA3的处理下,可打破种子休眠,使种子的发芽率≥95%。[结论]该试验得出川西獐牙菜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为川西獐牙菜的种子繁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猪精液0.5 ml细管快速冷冻和解冻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优化冷冻-解冻方法,提高0.5 ml细管快速冷冻保存猪精液的质量。【方法】冷冻方法:分别将细管水平置于液氮面上方3、5、7、9和11 cm处,每一水平位置细管分别熏蒸3、5、10、15和20 min后投入液氮保存,37℃×30 s水浴解冻,确定最优冷冻方法;在选择最优冷冻方法的基础上,分别采用37℃×30s(对照组)、42℃×25 s、47℃×20 s、52℃×15 s、57℃×10 s和62℃×5 s共6种方法水浴解冻,确定最佳解冻方法。【结果】采用3 cm×10 min冷冻方法,解冻0、8 h精液中精子活率、质膜完整率和顶体完整率均最高。采用相对“高温短时”解冻,精子活率、质膜完整率、顶体完整率和线粒体膜电位均较高,同时丙二醛浓度降低;57℃×10 s和62℃×5 s解冻的精子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但前4项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丙二醛浓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优化猪精液0.5 ml细管快速冷冻的冷冻和解冻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解冻质量,采用3 cm×10 min冷冻、57℃×10 s或62℃×5 s解冻方法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超低温(-196℃)对精子的损伤机理,采用试剂盒测定了冷冻前后俄罗斯鲟精浆和精子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等酶活性。结果表明,经过超低温冷冻保存后,俄罗斯鲟精子活力下降,添加抗冻保护液冷冻后的精浆中SOD、CAT、GSH—PX活性较鲜精组显著升高(P〈0.05),较未添加保护液组显著降低(P〈0.05),GR的活性则显著低于鲜精组(P〈0.05),但显著高于未添加保护液组(P〈0.05);添加抗冻保护液冷冻后的精子中SOD、CAT、GSH—PX活性较鲜精组显著降低(P〈0.05),较未添加保护液组显著升高(P〈0.05),GR活性则显著高于鲜精组(P〈0.05),但显著低于未添加保护液组(P〈0.05)。这说明超低温冷冻对俄罗斯鲟精子的抗氧化系统产生了较大影响,成为影响精子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积温、苗龄与大葱抽薹的关系,试验以章丘大葱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苗龄、不同积温条件下大葱抽薹的情况。结果表明:冬前活动积温为971℃(≥5℃)或777℃(≥10℃),有效积温为616℃(≥5℃)或542℃(≥10℃)时,大葱达到抽薹临界生理苗龄(株高13.8 cm,假茎直径0.4 cm,叶片数2.6叶)。达到此标准以上植株在经过550℃、262℃、132℃的0~10℃、0~7℃、0~5℃低温积温或者470℃、221℃、103℃的0~10℃、0~7℃、0~5℃有效低温积温即可发生抽薹。植株生理苗龄越大,抽薹需要的低温积温越少。  相似文献   

15.
温度对棉蚜发育与繁殖力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相对湿度为50;±10;,光周期L∶D=14∶10的人工气候室内,研究不同温度 (26、28、30、32、34和36℃)棉蚜的发育速率、死亡率和繁殖力.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棉蚜的死亡率增加,繁殖率降低,寿命缩短;若蚜期从26℃的5.9 d下降到34℃的4.4 d,36℃时若蚜4d后若蚜的死亡率达99;,不能完成发育.在26、28、30、32和34℃时,若蚜的死亡率分别为17.5;、25.0;、25.5;、22.6;和22.0;.在28℃时,棉蚜特定年龄繁殖率(mx)和净生殖率(R0)均达到最大,分别为14.0与53.0.在5个温度条件下,棉蚜内禀增长率(rm,d-1)分别为0.304、0.398、0.385、0.245和0.124.通过模型拟合计算得出:棉蚜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9.0℃,致死温度为35.5℃.棉蚜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8.8℃;当温度上升到34.9℃时棉蚜不能够继续繁殖.伏蚜在28~30℃繁殖能力强,对棉花危害最大.  相似文献   

16.
沟台覆膜栽培对苹果园土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沟台覆膜栽培是苹果生产中一种新模式。本试验测定了不同土层的温度变化情况,研究表明:沟台覆膜对土层各项温度提高幅度不同,最高温度的提高值最大,平均温度提高值次之,最低温度提高值最小;不同深度土层温度变化的效果不同,5cm深土层最高温度和平均温度改变量大于10cm深土层,最低温度改变量小于10cm深土层;5cm深土层的最高温度提高在5.0~6.5℃之间,平均提高5.60℃,10cm深土层的最高温度提高在3.5~5.5℃之间,平均提高4.52℃,均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5cm深土层的最低温度提高在1.0~2.5℃之间,平均提高1.76℃,10cm深土层的最低温度提高在2.0~4.0℃之间,平均提高2.31℃,差异均不显著(P〈0.05),5cm深土层的平均温度提高在2.5~3.5℃之间,平均提高3.05℃,10cm深土层的平均温度提高在1.5~3.5℃之间,平均提高2.60℃,差异均不显著(P〈0.05)。沟台覆膜栽培能提高土壤最低温度和平均温度,对最高温度的提高达到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7.
温度对棉蚜发育与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相对湿度为50±10%,光周期L∶D=14∶10的人工气候室内,研究不同温度(26,28,30,32,34和36℃)棉蚜的发育速率、死亡率和繁殖力。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棉蚜的死亡率增加,繁殖率降低,寿命缩短;若蚜期从26℃的5.9d下降到34℃的4.4d,36℃时若蚜4d后若蚜的死亡率达99%,不能完成发育。在26,28,30,32和34℃时,若蚜的死亡率分别为17.5%,25.0%,25.5%,22.6%和22.0%。在28℃时,棉蚜特定年龄繁殖率(Mx)和净生殖率(R0)均达到最大,分别为14.0与53.0。在五个温度条件下,棉蚜内禀增长率(rm,d-1)分别为0.304、0.398、0.385、0.245和0.124。通过模型拟合计算得出:棉蚜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9.0℃,致死温度为35.5℃。棉蚜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8.8℃;当温度上升到34.9℃时棉蚜不能够继续繁殖。伏蚜在28~30℃温度区间繁殖能力强,对棉花危害最大。  相似文献   

18.
为正确评估土壤钾素测定值的时效性,采用培养试验研究了4种贮存温度条件(室温、4℃低温、25℃恒温、60℃干燥)下,3种不同类型风干土壤样品钾素测定值随贮存时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形态钾素测定值受贮存温度和时间的影响显著。不同贮存温度条件下,随贮存时间延长水溶性钾的测定值相对培养前的测定值(初始值)变幅不一致,在室温培养条件下变幅较小,4℃低温培养和60℃干燥培养条件下变幅较大;交换性钾测定值在60℃干燥培养条件下相对初始值的变幅较大,在室温和25℃恒温培养条件下变幅较小;非交换性钾的测定值在4℃低温培养条件下变幅较小,在室温、25℃恒温和60℃干燥培养条件下相对初始值的变化均较大。不同形态钾素间的转化受贮存温度和时间的影响显著,4℃低温条件下长期贮存的土壤样品中水溶性钾、交换性钾的测定值均增加;室温和25℃恒温条件下长期贮存的土壤样品中水溶性钾与交换性钾之间存在动态平衡;长期贮存在60℃干燥培养下的土壤样品,随贮存时间的延长有少量非交换性钾转化为交换性钾。可见,贮存温度和时间对风干土壤钾素测定值影响较大,其测定值具有时效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人工气候箱控制温度,在相对湿度40%的条件下,分别在30℃、35℃、39℃、41℃的高温胁迫下,对盆栽臭椿、白蜡、光皮树、黄连木、构树5个树种离体叶片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臭椿、黄连木和构树的相对电导率最大值出现在35℃时,分别为50.43%、94.30%和81.26%;光皮树和白蜡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1961—2010年全国0.5°×0.5°逐日气温格点数据,采用Kriging插值法等方法分析了1961—2010年贵州省积温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0 a间,全省≥0℃和≥10℃的积温呈增加的趋势,并呈现出西低东高的空间格局;随着高程的增加,≥0℃和≥10℃的积温逐渐降低;随着坡度的增加,≥0℃和≥10℃的积温先增加后降低;各农业区≥0℃和≥10℃的积温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气候变暖和地形是影响贵州省积温时空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