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非鱼养殖的最大优点,是苗种生产和养殖技术比较简单。但由于它具有口腔含卵孵化幼鱼的习性,影响了雌鱼的生长。一般雌鱼在6个月,体重在200克左右就开始产卵,它没有固定的产卵季节,只要达到适宜的温度,平均一个月就可产一次卵。产完卵后即将卵含到口中孵化,受精卵在口腔中孵化约2周,在这期间的亲鱼由于含卵而绝食,放出幼鱼后开始摄饵,等恢复了体质又要产卵了,这样就影响了雌鱼达到商品鱼的规格。为了克服这个缺点,近年来研究了罗  相似文献   

2.
在斑点叉尾鱼回人繁过程中孵化阶段的意义尤其重要,这关系到人繁成功与否的关键技术。经笔者几年试验,在孵化阶段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1取卵春末夏初,水温达25℃时,雄鱼筑巢,雌鱼被吸引到巢内交配,雌鱼产一层卵,雄鱼产一层雾状精子,这一过程重复数小时,直到凝结成果冻状胶质块,雄鱼护卵。在发现卵时,应及时小心取出,用竹制刀片轻刮取卵,卵不能受阳光直射,因阳光中紫外线对卵有较强杀伤作用。用带盖水桶带水将卵运走。2消毒与放卵在卵运到孵化槽时要调节水桶中水温,使池塘水温即桶中水温与孵化用水的水温温差不大,再将…  相似文献   

3.
罗非鱼的繁殖一般是雌雄配对好,在池塘让其自然交配产卵孵化。其孵化方式是雌鱼口含卯孵化,直至幼体出膜,卵黄消失,最后游动能力稍强时离开雌鱼,此时的罗非鱼幼体0.8cm左右,聚群靠近塘边水面游动。  相似文献   

4.
环道孵化中华鲟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3年我们在葛洲坝下进行中华鲟人工催情首次获得成功。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大型江海洄游性经济鱼类,雌鱼怀卵量大,一般为40~90万粒/尾,卵径一般为3.8~4.5毫米。1尾雌鱼产出的卵多达数十升。如何解决大量受精卵的孵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朱蕙 《淡水渔业》1979,(1):21-22
莫桑比克罗非鱼(Tilopia mossambica)是一种属口孚化的鱼类,雌鱼把受精卵含在口腔中进行孚化,待仔鱼卵黄囊全部消失,并能独立生活,这时,雌鱼才把它们从口中放出(一般需要5-7天孵化,半个月左右从口中放出)。因此,它们的孵化率和成活率都很高。若将其受精卵从雌鱼口中取出,用自来水进行人工孵化时,则几乎都于孵化前死亡。  相似文献   

6.
一、亲鱼: 神仙鱼是产卵繁殖,体外受精。性成熟时雌雄鱼择偶配对,临产时相互追逐发情.在产卵过程中雌雄鱼互相陪伴,然后雌鱼排卯而雄鱼尾随射精于卵子上使其受精。卵粘附于繁殖器具上孵化。在受精孵化过程中.亲鱼会时常守在鱼卵附近,并经常用一双胸鳍不停扇动卵子表面水流,增加鱼卯的供氧.轮流守卫鱼卯、遇有敌人,通常一鱼守卫、一鱼出击把敌人吓跑。  相似文献   

7.
<正>在自然条件下,泥鳅受精卵黏附在水草或其他附着物的天然鱼巢上直至仔鱼出膜,这种孵化方法称为天然鱼巢附卵孵化法。在泥鳅人工繁殖生产中,人们模拟天然鱼巢附卵孵化法,在泥鳅产卵前在养殖池中预先放置人工鱼巢以替代天然鱼巢,形成了目前普遍采用的人工鱼巢附卵孵化法。以上两种孵化方法统称为鱼巢附卵孵化法或鱼巢附卵静水孵化法。但在实践中发现,泥鳅受精卵黏性较弱,附巢鱼卵轻轻摇动即  相似文献   

8.
虹鳟鱼俗称鳟鱼,属鲱形目鲑亚目鲑科鳟鱼属,原产于北美州的太平洋沿岸溪流中,属于底层冷水性鱼类.虹鳟鱼雄性性成熟早于雌性.虹鳟鱼雄鱼性成熟一般在2~4年,雌鱼性成熟在3~5年,通常成熟雄鱼以2龄、雌鱼以龄居多.虹鳟鱼孵化对条件要求较严格,虹鳟鱼卵在孵化时应避免强光刺激和外来环境的干扰,所以受精卵孵化应尽可能在室内进行,孵化室面积可根据生产苗种的量来决定.培育数百万尾稚鱼,孵化室在200 m2左右即可.另外,育种孵化室应靠近水源,水质一定要清洁,无污染.池底应高出地面,便于水和污物的排出.延长每天的光照时间可促使产卵期提前,但是不应超过12 h.在平均水温过高的水体中,虹鳟的性腺也会不能按期成熟,不仅会出现异常卵,而且卵的发眼率显著下降.受精卵孵化的水温的范围6~13℃,最适水温为8~10℃.在水温10℃时,孵化期为30d左右.  相似文献   

9.
双斑东方〖Fugubimaculatus(Richardson)〗分布于我国黄海南部、东海和南海。该鱼在江苏、浙江地区十分畅销,国际市场大,养殖前景好,是我国潜在的养殖优良种类之一。笔者于去年3月进行了双斑东方人工繁殖,现将有关卵的不同孵化方式试验介绍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孵化试验用卵来源于3月27日从泉州湾双斑东方自然产卵场采捕到一组亲鱼,雌雄比例为1∶2,采用催产激素(雌鱼按体重注射LRH-A23微克/千克,雄鱼注射剂量减半)催产出的卵,获卵数为22.4万粒。2.孵化工具(1)水体积为0.25米3的普通家鱼用孵化桶…  相似文献   

10.
用剂量为3000-4800尔格/毫米^2的紫外线使虹鳟精子失活,使其与虹鳟卵授精,授精后40分钟,该卵在26-28℃水浴10分钟,然后常规孵化和饲育,辐射雌核发育二倍体虹鳟发生率达86.7%。在其刚开食时,投喂每公斤饵料含5毫克17α-甲基睾丸酮的药饵三个月,然后常规饲育,最后育成假雄鱼占74%的群体。用此假雄鱼与正常培育的雌鱼受精,产生了全雌后代群体。  相似文献   

11.
我们于5用10日和5月16日在锡山市洪伟名水产买业啻限公司堰析分公司进行了二批鳜鱼的催产、孵化,其结果如下:第一批取雌鱼3尾,均为500g左右,注射绒毛膜激素(HCG),剂量力2000国际单位/kg,雄鱼1尾,剂量减半,打针后向地内在入温水,使温水保持25℃,30小时后发情产卵,获得卵1.5方粒,进行人工授精后入抛水式孵化缸进行孵化,出苗仅2000尾左右。第二批取雌鱼3尾,其中1尾为2100g,另二尾均为500g左右,雄鱼2尾,剂量同第一批催产,孵化过程同上,获得卵3万粒,最后共出苗2.3万尾。造成二批人工繁殖出苗数明匾差易的原因主要有:…  相似文献   

12.
黄河裸裂尻鱼胚胎发育和双头鱼形态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观察法和描述法对黄河裸裂尻鱼胚胎发育进行试验研究。黄河裸裂尻鱼成熟卵卵径(2.3±0.1)mm,卵为淡黄色、微粘性,吸水后失去粘性;受精卵在(16.5±0.7)℃下历时约165 h20 min,经过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胚阶段、器官发生阶段、出膜阶段等一系列过程孵化出膜。初孵仔鱼全长(10.1±0.2)mm。128细胞期开始出现卵黄运动,随后运动加剧,但在器官发生阶段不明显。1尾雌鱼孵化出的1.4万尾仔鱼中有约1.1万尾为双头。双头鱼有3种形态,发育至第21天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我国北方塘沽盐场产的卤虫(Artemia salina)休眠卵作为孵化培养的试验材料,对卤虫的形态进行解剖观察并作详细叙述。卤虫以单细胞藻及有机碎屑为饵。一生中经过无节幼虫期、后无节幼虫期、拟成虫期和成虫期的变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经过多次蜕皮,每蜕皮一次,身体就长大一次。雌雄虫的形态区别主要在于第二触角和生殖器官。雄虫一般极为少见。雌虫产两种类型卵子:休眠卵和非休眠卵。后者为孤雌生殖。卤虫的生长和性成熟与其水温等有关系。水温高,生长成熟都比较快。水温还和休眠卵的孵化速度有关。平均水温20.8℃时,经46小时开始孵化;25℃经24小时开始孵化;29.5℃经12小时开始孵化。孵化水的波美氏度(卤度)以4—5度最为合适。在缺乏光照时,孵化率大为下降。卤虫无节幼虫是世界海产鱼、虾幼体的著名活饵料。因此,对其孵化、培养条件的进一步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催产8尾达氏鲟雌鱼,获得成熟卵粒17.9万粒,受精卵11.7万粒,平均受精率65.3%。孵化出仔鱼7.5万尾,孵化率64.1%。培育至8cm时,成活3.3万尾,成活率44%。  相似文献   

15.
陈昆慈  谢刚 《内陆水产》2005,30(11):18-19
初步总结了拟宽口鲶野生鱼苗在池塘培育成亲鱼的主要方法;雌、雄亲鱼的鉴别和性成熟度的判定:人工催产技术,包括催产药物使用,人工授精和精卵孵化方法等。同时观察和描述了胚胎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6.
于2017年4月底至6月初,进行台湾泥鳅的人工繁殖。亲鱼为天津鸿腾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2014年春天从我国台湾省引进。共选用台湾泥鳅约2 500kg,其中雌鱼约1 800kg;雄鱼约700kg,雌雄比例约为2.5∶1,雌鱼、雄鱼平均体重分别为121.88g、126.98g。雄亲鱼平均"胸鳍长/体长比"为15.71%,显著大于雌亲鱼的10.08%(P<0.001),并且雌、雄鱼之间数据不重叠。雌鱼背部肌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加鲫鱼脑垂体催产,雄鱼不使用催产素。人工授精后,将受精卵均匀地洒在孵化池内的网框上进行孵化,孵化水温18.5~22.5℃,受精约48~52h后破膜孵化。雌鱼每尾产卵量28.7g,平均每克卵数2 061粒,受精率82.98%,平均孵化率97.4%。2017年获得水花约7亿尾。  相似文献   

17.
<正> 在天津市水产学会的关心和指导下,1982年8月1日,在新地河水库渔场分池时,发现8尾红色草鱼(实际数量多于8尾)。红草鱼来源:为一般草鱼亲鱼人工授精卵孵化培育得到的。1982年6月14日下午,对草亲鱼(雌鱼重6公斤,雄鱼重5公斤)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催情注射,剂量为雌鱼15微克/公斤+1个鲫垂体,雄鱼减半。亲鱼体色正常,呈茶黄色,背部青灰而腹部灰白,胸鳍和腹鳍带灰黄色,其余各鳍色较淡。6月15日上午6时进行人工授精,受精卵放环道孵化,6月20日鱼苗下塘,8月1日分池时发现红色草鱼,体表呈鲜艳的  相似文献   

18.
澴河花斑副沙鳅的繁殖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澴河花斑副沙鳅(Parabotia fasciata)的地理分布和繁殖生物学特征,包括雌、雄鱼的外部特征和内部构造及繁殖习性。雌雄鱼从体型、胸鳍形态上均有所不同;雌鱼的卵巢只有一个卵巢囊,以1根输卵管通到泄殖孔;成熟的雄鱼精巢成对,管状,表面光滑无皱褶;成熟卵的颜色为黄绿色,无粘性,水温28℃时授精后40 m in吸足水,卵膜与胚胎之间出现一个较大的卵周隙,外卵膜的直径是胚胎的3倍,为漂流性卵,卵和卵巢的结构及繁殖习性更似长薄鳅。在水温28℃时胚胎发育速度很快,从受精卵到开始出膜只要12 h,全部出膜只需要12 h 50 m in;刚出膜的仔鱼身体透明,全长2.7 mm;生殖高峰期在6~8月。  相似文献   

19.
为保护、开发利用云南土著鱼类资源,开展了嵩明白鱼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分别采用不同的催产药物和剂量对嵩明白鱼进行人工催产试验,结果发现,采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2)加马来酸地欧酮(DOM)催产效果好,效应时间为21 h,人工采卵流畅,催产率为100 %;而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催产效果较差,只有6尾雌鱼产卵,人工采卵不流畅,催产率为50 %。在水温16 ℃条件下,受精卵的孵化时间为96 h,孵化积温为1 536 ℃·h。试验共孵化出嵩明白鱼水花鱼苗4万尾。  相似文献   

20.
漫话鮟鱇鱼     
在海洋鱼类中,有一种叫鮟鱇的鱼类,它有十分稀罕的生活史。其一,这类鱼有一个身材小10倍的“小丈夫”。这位“小丈夫”雄鱼十分懒惰,它从卵中孵化出以后,首要任务是“找对象”,一旦找到雌鱼,它便马上附着在“妻子”身上、头上或鳃盖下。这时它的唇和舌也逐渐同雌鱼的皮肤连接起来,最后完全融合。从此“小丈夫”除生殖器官继续生长外,其他器官一律停止生长。在妻子身上过着寄生生活,靠妻子的血液维持生命。这种奇妙的婚姻关系早已引起生物界的重视。其二,鮟鱇鱼身体笨重,不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