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农业》2016,(1)
正1温度保育舍冬季养猪,首当其冲的就是猪舍温度的管理。温度管理是养猪的头等大事,温暖湿润的南方还好说,可是在干冷的北方,这确实是件让人头疼的事。尤其是保育舍猪只,由于抵抗力弱对温度的需求和变化特别敏感。还要要避免仔猪换饲养环境及离开母猪产生应激,所以保育舍内的环境控制要达到仔猪的每个饲养阶段要求。首先要清楚猪只在温度变化时的外在表现,保育舍内的环境是否适合仔猪的需要,这可以通过观  相似文献   

2.
在农业孵化生产过程中,为了精确地控制温度对生物生长和孵化的影响,设计了农业恒温孵化器系统。该系统的软件设计采用PROTUES和KEIL软件进行程序设计与仿真,硬件设计选用AT89C51单片机、DS18B20温度传感器进行温度数据采集以及LCD1602液晶显示器实时显示温度,实现了温度实时测量、显示监控及自动控制恒温。为了达到孵化温度的期望值,通过按键设置所需温度的上下限,实现自动调节升温、降温、通风以及超限报警提示来控制恒温孵化,并利用PROTUES和KEIL软件进行电路调试仿真。该系统与其他孵化器相比具有功耗低,抗干扰性强,适应温度范围广和操作简单等优点,实现对孵化温度的实时显示、恒温控制、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不同温度和恒温时间条件下,卷烟料液中糖类成分含量的变化趋势。对不同温度和恒温时间条件下料液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和山梨糖醇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1)在处理温度为60、70℃时,随着恒温时间的增加料液中糖类成分的含量无明显的变化;处理温度为80℃时,果糖、葡萄糖和山梨糖醇含量随着恒温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蔗糖含量下降,麦芽糖含量无明显变化。(2)相同恒温时间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料液中的糖类成分含量有较明显的变化。(3)经过加热处理后的料液中的糖类成分含量要高于未经加热处理的料液中的糖类成分含量;山梨糖醇在未加热的样品中未检出,在加热后的样品中都有检出。  相似文献   

4.
中国姜科植物的多样性和保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姜科植物在生态特性、生长习性、形态特性、繁殖特性、花粉以及染色体等方面的多样性进行了讨论,认为影响迁地保育的主要因子是温度和水分,强调姜科植物的保育要把就地保育和迁地保育相结合,并提出了几条姜科植物保育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恒温和波动温度下西花蓟马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研究大多在恒温条件下进行,研究结果可用于田间自然条件下种群发生的预测。然而,西花蓟马在自然界中接触的不是恒温,而是昼夜波动的温度。论文旨在比较恒温和昼夜波动温度下西花蓟马实验种群的生命表参数,探讨用恒温构建的西花蓟马生命表结果来预测自然条件下蓟马种群发生动态的准确性。【方法】分别在恒温(26℃)和均温相同的昼夜波动温度(20-32℃)条件下,构建西花蓟马实验种群在菜豆豆荚上的年龄-阶段特异生命表,比较2种温度条件下西花蓟马的生活史和种群参数。因为卵的孵化率随着成虫年龄变化,所以根据孵化卵的数量来计算年龄-特异繁殖率,以准确揭示西花蓟马的生物学特性。用bootstrap方法来计算种群生长参数的平均数和标准误;用U检验(Mann-Whitney test)(Sigmaplot 12.0)估计恒温和波动温度下西花蓟马种群参数、发育历期和繁殖力间的差异。【结果】恒温和波动温度对西花蓟马的成虫前期发育历期、总产卵前期、成虫前期存活率以及生命表参数等有明显影响(P<0.05),而对成虫寿命和繁殖力等影响不显著。西花蓟马成虫前期发育历期在恒温(11.86 d)下显著长于在波动温度(11.36 d)下。总产卵前期在恒温与波动温度下分别为12.50和11.37 d,达到显著差异水平。成虫前期在恒温下存活率(0.48)显著高于波动温度下存活率(0.44)。西花蓟马成虫寿命在恒温(雌虫13.56 d,雄虫10.15 d)和波动温度(雌虫11.37 d,雄虫9.71 d)下无显著差异。西花蓟马繁殖力在恒温(35.38卵/雌)和波动温度(34.74卵/雌)下无显著差异。内禀增长率(r)、周限增长率(λ)和净增殖率(R0)在恒温下分别为0.121/d、1.129/d和7.538,在波动温度下分别为0.127/d、1.135/d和8.831。西花蓟马在波动温度下的种群增长要比在恒温下快。【结论】与自然的昼夜波动温度条件相比,恒温可能过高或过低的估计了许多生命表参数,从而影响种群动态监测结果及其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辽宁省2010—2017年3次森林生态系统及典型优势树种组保育土壤服务功能价值作动态变化分析,掌握森林植被保育土壤的动态变化特征和规律,为今后通过改善森林经营管理措施提升保育土壤潜力有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铁炮百合种子发芽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了温度和药剂对新铁炮百合(Lilium formolongi)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有显著影响,发芽率最高的处理温度是恒温10℃和低温→恒温5℃→15℃,发芽势最好的是恒温15℃和低温→恒温5℃→20℃;用浓度为1.0%、1.5%、2.0%的PVA(聚乙烯醇)和20%、25%、30%的PE...  相似文献   

8.
针对苹果嫩枝扦插生根培育中地热线控制基质温度不均匀的问题,设计了基于水循环控温装置—恒温母盘,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对恒温母盘流场均匀性进行数值模拟,以各通道流速平均值与入口流速比值为指标,设计单因素实验,对恒温母盘进行结构优化改进,确立最优结构。结果表明,恒温母盘内部增设倾角45°的离散式T型导流板后,通道流速平均值达到0.502 m/s,与入口流速比值为1.004,流场均匀性良好;通过穴槽基质测温实验,保持恒温母盘进口流速0.5 m/s、水温20℃时,基质达到温度稳定时长需13 min,监测点基质温度稳定在19.6℃~20℃,恒温母盘结构设计达到苹果扦插培育基质控温要求。  相似文献   

9.
通过适温区内多极恒温培养试验,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的赤眼蜂发育速率变化进行分析,证明了温度与赤眼蜂生长发育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曲线函数关系,其反应函数式为逻辑斯缔曲线方程。并依据生物数学原理,测算出在本项研究中的人工培养赤眼蜂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为生产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N2作保护气,用管式热解炉对新疆棉秆进行热解实验研究,确定液相产率最高时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通过设计L9(34)正交试验及单因素实验,以液相产率为目标函数,分析讨论升温速率、热解温度、恒温时间、粒径对产率的影响.[结果]四个因素的显著性从主到次的顺序为:升温速率>热解温度>恒温时间>粒径,最佳工艺条件为:升温速率27℃/min、热解温度550℃C、恒温时间20 min、粒径10 mm >dp >1mm.[结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棉秆热解所得生物质油的得率为49.7;.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炭化过程中玉米秸秆内部温度变化情况,设计了上下隔热的网状试验容器以保证试验过程中热量只沿径向传导至秸秆内部,对炭化炉炉门进行改造以方便连接温度传感器。利用K型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对玉米秸秆在恒温炭化过程中内部不同位置温度进行检测,得到其在炭化过程中内部沿径向不同位置的升温规律。以不同的含水率、压缩率和炭化温度为试验因素,以达到稳定温度的平均时间为试验指标,利用SRJX-4-9型金属加热炉来研究玉米秸秆炭化时的工艺参数,并通过正交试验和极差优化分析,以确定最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在恒温热解过程中表现出与试验因素水平和测量位置明显相关的内部温度变化。在正交试验的过程中观察到沿秸秆内部径向均匀放置的4个温度传感器在试验过程中均表现出一致的规律即随着恒温热解的进行,秸秆内部测量点各自在一稳定温度上波动,达到稳定温度的平均时间与不同因素水平的相关性显著。通过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得到适宜工艺参数为:压缩率80%,含水率8%,炭化温度500℃,并通过Matlab中stepwise逐步回归分析得到各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室内 5种恒温和自然变温对卵形异绒螨卵的发育起点温度测定 ,结果表明 ,卵形异绒螨卵的发育历期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缩短 ;发育起点温度恒温处理下为(8.797± 0 .750 )℃ ,自然变温处理下为 (6.1 49± 2 .986)℃ ;利用王如松模型计算最低临界发育温度为 1 0 .351℃。与麦蚜各龄期比较 ,认为该螨发育起点温度高于麦蚜 ,因之在发生时间上已错过了对麦蚜有利的控制时期。  相似文献   

13.
温度对长鞭红景天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不同发芽温度条件下4个种源的长鞭红景天种子的发芽特征研究,分析了温度对长鞭红景天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的影响,以及种子的发芽过程和最适发芽温度,并结合野外育苗试验与监测分析了影响长鞭红景天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限制因素。结果表明:温度对4个种源的长鞭红景天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影响极显著,4个种源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对温度变化的反应一致,20~25℃是长鞭红景天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15~22℃的变温培养与20℃恒温培养种子的发芽率较高,但低于25℃恒温培养的发芽率;不同种源种子在同温度条件下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差异不显著,40℃已导致种子失去活力。5~35℃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种子开始发芽所需时间缩短,发芽持续时间为长—短—长—短。长鞭红景天种子出苗率和幼苗保存率主要受温度、土壤、化感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野生云南独蒜兰的冬季促成开花研究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野生云南独蒜兰进行4种温度、光照环境处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温度,可促成云南独蒜兰提早开花,在23~25℃的恒温条件下,开花需要61d,比对照提早38d;在18℃恒温条件下,开花需要69d,比对照提早30d;自然室温需要99d;昆明冬季室内温度、光照基本满足已开花云南独蒜兰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5.
恒温和温室波动温度下异色瓢虫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静  肖达  张帆  王甦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6):3176-3185
【目的】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 Pallas)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昆虫,广泛应用于害虫生物防治。生命表是研究外界环境因子对昆虫发育、繁殖、存活及种群动态影响的工具。室内恒温下异色瓢虫生命表研究已有报道,但是在田间释放时经历的是昼夜波动温度。与恒温相比,波动温度能显著改变昆虫的生物学特性。论文通过构建室内恒温和温室波动温度下异色瓢虫种群生命表,比较分析异色瓢虫在两种条件下的生活史和生命表参数,为规模化生产、释放提供技术支撑,充分发挥其在生物防治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分析室内恒温和温室波动温度下异色瓢虫发育历期、存活率和繁殖率数据,并利用统计软件SPSS17.0 t-test比较两种温度下生活史数据间的差异;应用Bootstrap方法计算种群参数的平均数和标准误,并利用TWOSEX-MSChart 的t-test比较两种温度下种群参数间的差异。【结果】温室波动温度下异色瓢虫发育历期延长、成虫寿命缩短,繁殖力降低。由年龄-阶段特定存活率(sxj)和年龄-特定存活率(lx)可知温室波动温度下异色瓢虫各发育阶段存活率明显降低。由繁殖力曲线(fxmx)可以看出室内恒温下异色瓢虫产卵时间长,产卵量高。两种条件下异色瓢虫期望寿命(exy)均随年龄增加而缩短,且温室条件下其期望寿命更短。生殖价值(vxj)是个体对未来种群的贡献,随着异色瓢虫雌虫的羽化生殖价值增加,当雌虫产卵生殖价值达到最大,温室波动温度下异色瓢虫的生殖价值要明显低于室内恒温下的。室内恒温和温室波动温度下异色瓢虫内禀增长率(r)分别为0.1395和0.0613 d-1,周限增长率(λ)分别为1.150和1.062 d-1,净增殖率(R0)为257.3和13.3后代/个体,种群平均世代周期(T)为39.7和42.7 d。【结论】室内恒温和温室波动温度下异色瓢虫生活史特性和种群参数存在显著差异,恒温可能过高或过低的估计许多生命表参数,依据恒温下得到的生命表数据进行田间释放应用存在一定误差,从而影响其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不同温度历程对混凝土早龄期抗压强度的影响,为解决实际结构中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变化和混凝土养护条件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设计变温养护系统来模拟实际结构中混凝土所经历的温度历程,测试在恒温20℃、恒温50℃和变温养护条件(由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决定的温度制度)下4种混凝土的早龄期抗压强度,并利用等效龄期方法分析混凝土早龄期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3种温度环境中,同一混凝土在恒温50℃条件下养护时,24h龄期的抗压强度最高,72h龄期以后在模拟实际温度环境的变温养护条件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最高;与20℃养护温度相比,在恒温50℃养护条件下,672h龄期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和掺加胶凝材料质量分数10%的硅粉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一定下降,掺加胶凝材料质量分数20%粉煤灰和质量分数20%矿渣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没有下降。【结论】掺加适量粉煤灰和矿渣对高温养护的混凝土微观结构的损伤有一定修补作用,利用最小二乘法获得的等效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模型参数,可以计算实际结构中变温条件下混凝土早龄期抗压强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微波干燥过程中木材内蒸汽压力与温度的变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研究利用T型聚四氟乙烯连接装置将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与被干材内部的待测点相连,实现了微波干燥过程中对木材内部同一点温度、蒸汽压力的同步测定.主要分析了木材内温度、蒸汽压力在微波场中的变化特性及其相互关系,并对温度、蒸汽压力的变化与微波干燥中出现的内裂、炭化等干燥缺陷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木材在微波干燥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大致分为3个阶段:快速升温段,恒温段和后期升温段;微波辐射功率增高,升温速度加快,恒温段温度提高,恒温段时间缩短;微波辐射功率提高,木材内部蒸汽压力上升速度相应加快,压力峰值也相应变大,最大压力值保持的时间变短.压力上升速度伴随着温升速度的加快而加快,当温度升高到恒温段时,压力也同时达到最大值.内裂通常出现在木材干燥恒温段初期,主要由于高含水率木材内部过高的蒸汽压力造成;炭化通常出现在木材干燥后期,主要由于低含水率木材高温点的介电特性造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鸢尾蒜属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结合鸢尾蒜(Ixiolirion tataricum(Pallas)Herbert)和准噶尔鸢尾蒜(I.songaricum P. Yan)的地理分布进行分析,为合理保育、开发和利用该属植物提供技术参考。【方法】查阅数字标本馆标本,相关植物志分析,对比该属植物物种发表过程、地理分布,室内萌发试验观察鸢尾蒜种子特性及萌发特征。【结果】新鲜成熟的鸢尾蒜种子具有形态生理休眠,其种子萌发对光和温度及其交互作用敏感,并且种子萌发率在全黑暗条件显著高于光照条件,低温条件(15℃/5℃)高于其他变温条件,恒温14℃全黑暗条件下种子萌发率最高。【结论】新鲜成熟的鸢尾蒜种子在早春萌发,可通过低温层积来打破种子形态生理休眠。  相似文献   

19.
不同温度处理对沙棘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胚根生长量的比较分析,研究了水、气、基质等适宜的8h光照环境中,不同温度处理对沙棘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沙棘种子的发芽率和胚根生长量在不同温度下变化明显,在20~30℃的变温或30℃恒温下发芽率高、发芽整齐;从胚根生长量来看,20~30℃的变温效果最好,在这一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胚根生长量增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卧式杀菌锅进行热分布和1 kg高pH值竹笋软包装样品热穿透的试验,结果显示,杀菌锅温度分布不均匀,存在冷点;样品实际杀菌值F0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