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零售鲜猪肉中肠球菌的鉴定与毒力基因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2008年间,分别从郑州市5个农贸市场鲜猪肉销售摊点采集了52份猪肉样品,经细菌分离得到30株疑似肠球菌,通过细菌形态学和培养特性的观察,并采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对其进行分析,最终鉴定为肠球菌,其中粪肠球菌(E. faecalis)16株、屎肠球菌(E. faecium)4株、铅黄肠球菌(E.casseliflavus)6株、鸟肠球菌(E.avium)2株、鹑鸡肠球菌(E. gallinarum )2株。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肠球菌对呋喃妥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氨苄青霉素有较高的敏感性,对四环索、卡那霉素和红霉索的敏感性较低。经过对肠球菌6种公认的毒力基因cylA、gelE、efaA、ace、AS和esp的检测,发现分离株携带毒力基因不同,7号粪肠球菌携带6种,而12号屎肠球菌则全部为阴性,其它菌株则携带1~5种不等的毒力基因。  相似文献   

2.
乳酸粪肠球菌的分离鉴定与系统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离鉴定一株疑似乳酸粪肠球菌;方法 通过对表型特性包括培养特性、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等鉴定,同时结合16S rDNA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该株革兰氏阳性菌能在10℃和45℃生长,接触酶阴性,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可生长于6.5%NaCl和PH9.6的环境等,16S rDNA系统进化分析与粪肠球菌有最高同源性;结论 分离株为乳酸粪肠球菌。  相似文献   

3.
仔猪感染粪肠球菌的病原鉴定及病原特性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旨在对引起河南省三门峡某猪场肥育仔猪发病死亡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对其病原特性进行初步分析。用常规手段分离纯化可疑病原菌,观察其形态染色特性和培养特性,然后利用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进行生化特性鉴定,并进一步检测分离菌株的明胶酶和溶血素等毒力因子表型及其药物敏感性。结果表明:①经细菌分离纯化,得到2个呈链状排列的G+球菌分离株,分别命名为HE1和HE2株。②经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鉴定,2株分离菌均为粪肠球菌(E. faecalis)。③毒力因子表型试验表明,HE1和HE2均具有溶解明胶的能力,且能裂解兔红细胞,其中HE1呈现β型溶血,HE2呈现α型溶血。④动物试验表明,分离菌株对小鼠具有致死作用,其中HE1毒力更强。家兔对上述分离株具有一定耐受性,仅表现出临床症状但不死亡。⑤药敏结果显示分离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富平和氨苄西林敏感,对诺氟沙星、红霉素、卡那霉素和四环素耐药。粪肠球菌感染可以导致仔猪发病死亡,但不同的粪肠球菌分离株对动物的致死能力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了解新疆某羊场、牛场耐药大肠杆菌携带 β-内酰胺酶和/或 16S rRNA 甲基化酶基因及其共存情况。【方法】通过 PCR 方法对 168 株羊源和32株牛源耐β-内酰胺类药物大肠杆菌进行 β-内酰胺酶及 16S rRNA 甲基化酶基因检测,并对检出基因的 PCR 产物测序。【结果】检测结果为:羊源大肠杆菌携带的 -内酰胺酶基因为blaTEM(42.26%,71/168)和blaCTX-M(2.98%,5/168);牛源大肠杆菌携带的-内酰胺酶基因为blaTEM(15.63%,5/32)基因,未检出blaCTX-M;两个养殖场均未检出其他被检基因。羊源、牛源大肠杆菌携带的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为rmtB基因,其检出率分别为4.17%(7/168)和50.00%(16/32),均未检出armA基因。基因共存情况:3(1.79%)株羊源菌同时携带blaTEM和blaCTX-M基因,7(4.17%)株羊源菌同时携带blaTEM 和rmtB 基因;2(6.25% )株牛源菌同时携带blaTEM 和rmtB基因。【结论】羊源和牛源分离的大肠杆菌中存在-内酰胺酶和16S rRNA甲基化酶基因介导的细菌耐药,均以blaTEM和rmtB基因为主。此外,存在不同类型耐药基因共存于同一株耐药菌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猪源肠球菌两种致病基因和表型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调查53株猪源肠球菌2种致病基因和2种表型的分布。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53株肠球菌的2种致病基因,用50mL/L兔血平板和30g/L明胶平板检测β溶血和明胶溶解表型。结果: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和鸟肠球菌2种致病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cylA 94.4%、96.9%、100%; gelE 100%、87.8%、50%;β溶血检出率分别为72.2%、42.4%、0;明胶溶解检出率分别为100%、0、0。结论:细胞溶解素激活基因(cylA)明胶酶基因(gelE)为猪源肠球菌的主要致病基因;粪肠球菌2种致病基因和2种表型的检出率高于屎肠球菌;来源于新鲜猪肉中的粪肠球菌存在较强的毒力,提示注意食品卫生安全;在新鲜猪肉中检测到2株鸟肠球菌,基因型和表型检测说明其存在较弱毒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获得能够防治黄萎病菌的棉花内生芽孢杆菌。【方法】将棉株组织研磨液80℃加热后,采用涂板法分离内生菌,将对大丽轮枝菌强致病力菌株Vd084拮抗效果最好的菌株,依据菌体形态、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gyrB和rpoB基因序列分析进行鉴定,并以盆栽试验确定其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结果】分离到61株芽孢杆菌类似菌,其中17株能拮抗大丽轮枝菌。复筛得到1株拮抗活性较高、抑菌谱较广的菌株LH-L3。该菌株被鉴定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与无菌水对照相比,用106 mL~(-1)的LH-L3菌液浇灌3次的棉花出苗率、株高、根长、地上以及地下部分鲜物质质量分别提高42.85%、10.24%、23.83%、10.05%、97.62%,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达到85.24%。【结论】菌株LH-L3有较好的促生长和棉花黄萎病防治的效果,具有进一步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新疆石河子地区某奶牛养殖场临床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对送检的15份乳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形态学观察、16S rRNA基因序列对比以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到1株大肠杆菌和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16S rRNA序列比对,大肠杆菌同源性大于99.9%,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同源性在97.49%~99....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为甘薯和侵染甘薯病毒的基因表达研究提供内参基因序列信息。【方法】分别以‘商薯19’、‘北京553’两甘薯品种和巴西牵牛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PCR方法克隆甘薯和巴西牵牛18S rRNA基因序列。【结果】测序结果表明,获得的供试两甘薯品种和巴西牵牛的18S rRNA基因序列长度均为1630 bp;序列比对结果表明,甘薯和巴西牵牛与裂叶牵牛、烟草等双子叶植物的18S rRNA基因相应序列的一致性均达98%以上,与单子叶植物Lilium superbum的18S rRNA基因序列也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从两甘薯品种和巴西牵牛的基因组中克隆出了18S rRNA基因部分序列,研究结果不仅为利用18S rRNA基因作为内参基因分析甘薯和侵染甘薯病毒基因的表达研究提供了序列依据,而且可为甘薯和巴西牵牛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提供序列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超高压保鲜过程中茶树菇的包装袋分离到的菌株WM1003进行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以菌株WM1003的基因组为模板扩增获得了该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经过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PCR扩增结果表明,该菌株的16S rRNA基因的大小约为1600 bp,其GenBank登录号为HM748831;通过在线BLAST比对,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同已知菌Paenibacillus jamilae CECT 5266的相似性最高,为99.5%,初步将该分离菌株WM1003鉴定为Paenibacillus sp.;本文通过16S rRNA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对菌株WM1003进行了鉴定,为茶树菇的超高压保鲜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广西北海红树林土壤放线菌BH0954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要:【目的】对具有抗菌活性红树林土壤放线菌的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用海水配制高氏一号培养基,采用稀释分离法将所采集的土壤样本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抗菌试验筛选,从广西北海红树林高盐泥样中分离到一株放线菌BH0954,该菌株的发酵产物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该菌株在高氏一号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最适生长温度28 ℃,最适生长pH为7.0,观察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提取其基因组总DNA,用通用引物对其16s r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进行DNA序列测定。【结果】根据其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基于16S rD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BH0954初步被鉴定为链霉菌属的有效发表种仙台链霉菌(Streptomyces sindenensis)的变种。【结论】红树林土壤放线菌BH0954具有抗菌活性,本文的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广西红树林土壤放线菌资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旨在了解番茄根内生芽孢杆菌(Bacillus spp.)的分布和物种多样性。采用纯培养的方法从11 种不同的番茄栽培品种中分离纯化根内生芽孢杆菌,并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的扩增、测序和分析进行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从11 个样品中分离出芽孢杆菌65 株,分别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短芽孢杆菌属(Brevibacterium)的18 个种。不同的番茄栽培品种分离的根内生芽孢杆菌的种类存在差异。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分离的内生芽孢杆菌聚为几个小簇和不同种群,但是来源于不同番茄品种的同一种属的芽孢杆菌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聚为同一分支,并且没有明显的差异。研究表明不同番茄栽培品种的根内生芽孢杆菌存在广泛的物种和分布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对福建省一些猪场临诊疑似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病例的病例进行细菌分离鉴定,PCR扩增分离菌株的16S rRNA并进行测序分析,对分离菌进行细菌形态和PCR鉴定及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获得6株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该6株分离株之间的同源性在99%以上,而与国内外参考菌株序列之间的同源性在84.5%-99.2%。发育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与血清4型和5型的关系较近,与其他血清型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3.
为鉴定甘肃地方梨品种的自交不亲和基因型(S基因型),利用梨自交不亲和基因的特异引物对18个梨品种基因组DNA进行特异PCR扩增,对扩增片段进行回收、克隆和测序,确定了14个梨品种的S基因型。结果如下:‘临夏香把’S12S21、‘甘谷黑梨’S16 S54、‘康乐白果’SbSi、‘武都甜梨’S26Si、‘临夏黄麻’S3Se、‘康乐酥木梨’S1Sh、‘临夏萨拉’S16Se、‘九泉长把梨’S6S22、‘临姚麻甜梨’S22Sd、‘九泉麦梨’S6S17、‘漫路窝窝果’S12S21、‘武山糖梨’S8S19、‘康乐甘长把’S22Sd、‘河政甘长把’S22Sd。品种‘甘谷香水’和‘礼县新八盘’含有Se基因,‘临夏大吊蛋’和‘甘谷红霞’分别含有1个S26、S16基因。在‘甘谷黑梨’中发现1个新S等位基因,暂定名S54。该结果为研究梨属不同种间S-RNase基因的进化、田间授粉树的配置和新品种的选育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鲢鳙打印病豚鼠气单胞菌主要特性及系统发育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动物科学系,秦皇岛 066600)  相似文献   

15.
牛支原体FJ-HJ分离株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福建省患呼吸道疾病牛肺组织中分离到1株支原体,采用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特异性PCR检测和16S r RNA序列分析等进行鉴定,旨在明确该病病原。结果显示分离株菌落呈典型的油煎蛋状,中心有棕褐色突起,命名为FJ-HJ分离株。分离株不能水解精氨酸,不能发酵葡萄糖,不分解尿素,血细胞吸附试验和溶血试验呈阴性,胆固醇需要试验、美兰还原反应和氯化四氮唑还原反应均呈阳性;PCR反应扩增出牛支原体特异大小为1911 bp的目的片段;分离株16S r RNA基因序列与牛支原体标准株PG45的序列相似性为99.7%。研究结果表明:本次分离到的支原体为牛支原体,证实福建省存在牛支原体病的流行,为福建省牛支原体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从患病中国对虾中分离到优势菌株,对其进行生理生化特性及分子生物学分析。TCBS培养基上菌落呈现绿色(以下称为TCBS-G), 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分析,菌株TCBS-G为革兰氏阴性菌,短杆状,两端钝圆,有鞭毛;Biolog GIII分析表明,该菌株生长代谢利用情况与弧菌吻合,与哈维氏弧菌的相似系数为?。基于16S rRNA、gyrB、HSP60基因序列分析同源性,16S rRNA未将TCBS-G有效鉴定,gyrB、HSP60基因序列与哈维氏弧菌相聚类,聚合置信度可达99%。综合生物学及分子特征,判定TCBS-G为弧菌属(Vibrio pacini)的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底物平板试验结果显示TCBS-G菌株胞外产物具有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和DNA酶活性;且能够扩增出哈氏弧菌溶血素基因的保守特异性片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