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从酸菜汁中分离出一株有抑菌活性的菌株,经鉴定为乳杆菌A5。温度、pH对菌株发酵上清液的影响以及发酵上清液对酶的敏感性的研究表明,发酵上清液中的抑菌物质对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较敏感,说明抑菌物质是一种蛋白质,确定为细菌素。该细菌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121℃20min的高温条件下,仍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菌株所产细菌素在酸性条件下有较强的抑菌活性(pH3.0~5.0);菌株产生的细菌素可以较好地抑制革兰氏阳性、阴性菌,表明菌株所产细菌素是一类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细菌素。  相似文献   

2.
为获得产细菌素的乳酸菌,本研究对自然腌制臭鸡蛋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筛选;并进行抑菌、有机酸排除、过氧化氢排除和蛋白酶敏感性试验,及温度、pH、表面活性剂和金属离子对抑菌物质的影响研究。从样品中共获得27株乳酸菌,产细菌素的乳酸菌4株,其中菌株FJY-1抑菌能力最强。经形态学、生理生化与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屎肠球菌。其无细胞上清液在pH 2~9范围内处理2h后能维持60%以上的抑菌活性,对热稳定(121℃,30min),经胃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消失;该细菌素对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证明其对指示菌的作用方式是杀菌,该细菌素在食品防腐中具有较强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产Ⅱ a类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自制的发酵肉、酸菜汁、黄瓜汁、大麦汁、玉米汁等以及市售鲜奶、传统干酪、红茶中分离出352株乳酸菌,通过琼脂平板扩散法筛选到l株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大肠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的乳酸菌菌株.排除有机酸、过氧化氢等的干扰后,乳酸菌发酵液离心后的上清液仍有抑菌活性,用胰蛋白酶、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处理后失去抑菌活性,从而确定产生的抑菌物质具有蛋白质性质,是一种细菌素.该细菌素具有热稳定性,在pH6.5,121℃热处理15 min时,抑菌活性仍保持90%以上.经过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分析,鉴定BC-3菌株为屎肠球菌,命名.Enterococcus.faecium BC-3.其产生的细菌素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有特异活性,并且具有热稳定性,根据细菌素的分类特征,该细菌素属于Ⅱa类细菌素.  相似文献   

4.
一株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及细菌素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从酸马奶酒中筛选出的1株产细菌素的乳酸菌的细菌素特性.[方法]从内蒙古地区酸马奶酒中分离到19株乳酸菌,采用牛津杯双层平板扩散法,排除有机酸、过氧化氢的干扰后,经蛋白酶敏感性试验,筛选出1株产细菌素的乳酸菌菌株XMD6.[结果]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坚强肠球菌(E.durans).其所产细菌素在80℃对热稳定,显示抑菌活性pH范围为2~7.抑菌谱试验表明,该菌能抑制食品中常见的革兰氏阳性、革兰氏阴性的致病菌及腐败菌,具有较广的抑菌谱.[结论]研究可为今后开发利用新型细菌素防腐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陈静  朱强  朱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501-1504
[目的]从泡菜中分离筛选优势乳酸菌并对其产抑菌物质进行研究,为生产纯菌乳酸菌发酵剂、改进传统乳酸发酵食品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乳酸菌分离培养基从泡菜中分离产酸菌,并通过产酸试验、形态学及生化特性判断是否为乳酸菌属;取发酵上清液进行抑菌活性研究。[结果]从泡菜中分离获得11株产酸菌,产酸试验表明J-4、J-5、J-9、J-11为优势产酸菌;通过形态学及生化特性,初步鉴定4株产酸菌均为乳酸杆菌属;发酵上清液抑菌试验表明,4株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中,J-4还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结论]研究对于纯种发酵及乳酸菌抑菌素的开发应用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酸菜汁中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6种天然发酵酸菜汁中分离出38株乳酸菌,通过牛津杯琼脂扩散法,筛选出2株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抑制效果良好的乳酸菌.在排除酸及过氧化氢的干扰后,其离心发酵液仍具有抑菌活性.经过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及胃蛋白酶处理后,发酵液抑菌活性明显降低,说明抑菌物质为具有蛋白质性质的细菌素.经生理生化反应试验和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该2株菌分别为短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  相似文献   

7.
为获得产广谱高效抑菌活性细菌素的乳酸菌,采用agar-spot-test法、琼脂扩散法结合生理生化和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法从贵州传统发酵食品中分离、筛选、鉴定乳酸菌并对其产生抗菌物质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贵州传统发酵食品中分离出乳酸菌110余株并从中筛选出效果最好的菌株416,鉴定该菌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其产生的抑菌物质为多肽类,对蜡样芽孢杆菌和李斯特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具有作为生物防腐剂应用于食品行业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番茄灰霉病内生拮抗菌并研究其抑菌物质。[方法]从65株健康番茄植株中分离到内生拮抗细菌46株,在此基础上通过PDA培养基打孔扩散法进行复筛,获得了1株强烈抑制灰葡萄孢菌的抑菌物质产生菌。研究了该抑菌物质对灰葡萄孢菌菌丝和孢子的抑制作用,并经酸沉淀、Sephadex G-50凝胶层析纯化、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对其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显微镜观察发现该抑菌物质具有列膜抑菌机制,初步鉴定抗菌物质为3.3 kDa左右的多肽类物质。[结论]为开发新的生防制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获得产广谱高效抑菌活性细菌素的乳酸菌,采用agar-spot-test法、琼脂扩散法结合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法从贵州传统发酵食品中分离、筛选、鉴定乳酸菌并对其产生抗菌物质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贵州传统发酵食品中分离出乳酸菌110余株并从中筛选出效果最好的菌株416,鉴定该菌株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其产生的抑菌物质为多肽类,对蜡样芽孢杆菌和李斯特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具有作为生物防腐剂应用于食品行业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通过抑菌活性试验、蛋白酶敏感性试验、菌株的动力学生长曲线测定,菌株的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 6S rRNA序列鉴定试验,对埃及传统Domiati奶酪中的产抗黄曲霉毒素的活性物质的菌株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菌株的发酵上清液对多株受试真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尤其对产生黄曲霉毒素的黄曲霉(Asper-gillus flauus)有很强的抑制效果;该菌株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不是蛋白类物质,也不同于一般细菌素;该菌鉴定为扩展短杆菌(Brevibacterium linens),命名为lpl-8菌.  相似文献   

11.
采用酶标板酶活性动力学法检测了氯氰菊酯诱导苏大野桑蚕中肠和脂肪体的PNOD活性。结果表明:氯氰菊酯诱导24 h,脂肪体、中肠PNOD活性分别增加了18.7%,12.2%。根据野桑蚕CYP9A20基因(GenBank登录号:FJ378716)、CYP9A21基因(GenBank登录号:FJ265741)、CYP9A22基因(GenBank登录号:EF535806) 和CYP9G3基因片段设计引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了氯氰菊酯诱导野桑蚕CYP9家族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氯氰菊酯诱导24 h,CYP9A21基因在中肠的mRNA表达量是对照的2.1倍,CYP9A20,CYP9A21,CYP9G3基因在脂肪体的mRNA表达量是对照的1.9,3.5,1.4倍。推测野桑蚕CYP9A21等基因的过量表达可能导致野桑蚕对氯氰菊酯氧化解毒代谢的增强。  相似文献   

12.
根据拟南芥MS1基因已知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分离克隆甘蓝型油菜中与拟南芥MS1基因同源的基因片段。应用PCR-Walking技术获得甘蓝型油菜核雄性不育基因BnaX.MS1.a,其全长3 424 bp。BnaX.MS1.a基因与拟南芥MS1基因全长序列同源性为60.3%,编码序列同源性为89.5%。根据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推测开放阅读框长2 004 bp,编码667个氨基酸,分子量为765 kD,等电点为8.01。BnaX.MS1.a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已知拟南芥MS1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93%。构建BnaX.MS1.a基因的amiRNA载体转化甘蓝型油菜,旨在研发核不育基因工程油菜。  相似文献   

13.
擎天凤梨GAPDH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家基因GAPDH(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常被用作定量、半定量PCR试验的内参,以确定目标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基于前期从全长cDNA文库中获得GAPDH基因的EST单克隆,进行Primer Walking测序,获得一个GAPDH的全长cDNA序列,序列长1 790 bp,编码421个蛋白氨基酸,命名为GoGAPDH1。采用Blast,ExPASy,ProtParam,SPOMA,Find Conserved Domains(NCBI),ClustalX, MEGA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cDNA 序列、氨基酸序列、保守区、亲缘关系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oGAPDH1与玉米的细胞质GAPDH基因源性最高,为82%。初步推断GoGAPDH1可能是一个胞质型GAPDH。  相似文献   

14.
番茄黄化曲叶病病株及传毒介体烟粉虱的空间分布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8个越冬大棚番茄定植初期番茄黄化曲叶病病株和其中14个大棚内烟粉虱进行了调查和抽样技术研究,以明确番茄黄化曲叶病病株及传毒介体烟粉虱的空间分布型。研究结果表明,番茄黄化曲叶病病株和烟粉虱在田间的空间分布型一致,均呈聚集分布。Iwao的m*-m模型分别为:m*=-0.209060+1.3659m和m*=-0.299134+1.4171m。同时得出番茄黄化曲叶病的最适理论抽样公式为n=t2/D2(0.79094/m+0.3659);烟粉虱的最适理论抽样数公式为:n=t2/D2(0.79848/m+0.4171)。  相似文献   

15.
用RT-PCR的方法分别克隆出拟南芥SWR1复合体亚单位编码基因ARP6SWC6在水稻中的同源基因OsARP6OsSWC6,对其组织表达特异性进行了分析。构建这两个基因的表达载体,分别转化拟南芥突变体arp6swc6,它们在阳性植株表达后均能在一定程度上使突变性状回复,表明在拟南芥和水稻之间,这些基因在功能上具有一定的保守性。本研究结果为水稻中存在SWR1功能复合体提供了重要的证据,也有助于探明该复合体调控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高温胁迫对一串红生长发育的影响,以3个一串红品种为材料,分析不同播种期及高温胁迫对一串红开花、部分形态指标及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在4月10日至5月25日期间播种,对一串红生育期的影响较小;对植株的生长率、着花率、成活率等形态指标的影响较大,可作为评价一串红耐热性指标。叶片POD活性的强弱与一串红的耐热性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以番茄无菌苗的子叶为外植体,以抗卡那霉素的NPTⅡ作为选择标记基因,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甜蛋白ThaumatinⅡ基因导入番茄中,共获得10株独立的抗性转化株系。对抗性转化株系进行了PCR和Southern blotting鉴定,PCR检测得到了预期的特异条带,Southern blotting结果表明其中1个转化株系插入了2个拷贝的ThaumatinⅡcDNA。以上试验结果证明ThaumatinⅡ基因已经整合到转基因番茄植株的基因组中,为最终获得在蛋白质水平表达ThaumatinⅡ的无选择标记的转基因番茄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腐殖酸对金华佛手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腐殖酸对盆栽金华佛手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腐殖酸对佛手的影响效果不同,喷施4次150 mg/L腐殖酸后,佛手叶片面积、叶绿素a和叶绿素(a+b)的含量以及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都显著高于没有喷施腐殖酸的对照,并且不同程度的高于其他浓度处理;而腐殖酸处理8次后,以浓度为100 mg/L的处理效果较好。佛手在浓度为150 mg/L的腐殖酸处理4次后,生理代谢活跃,生命活动和抗逆能力得到提高,最终形成较高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大多数梨属于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果树,自然授粉结实率低、品质差。通过确定梨品种S基因型可寻找简便快速克服自交不亲和性的方法。金珠果梨是从野生砂梨中选育出来的新种质。以金珠果梨幼叶为试验材料,对其基因组DNA进行S基因特异扩增、克隆、DNA序列测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等,结果表明:金珠果梨S基因型为S3S19。  相似文献   

20.
根据对山东IBV流行株的遗传变异分析,选取流行代表株LC2,扩增其S1基因,将其S1基因克隆到pPIC9K载体中,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PIC9K-S1,经SacⅠ线性化后,通过电转化到毕赤酵母GS115中,经MD/MM及G418筛选,PCR鉴定,获得多拷贝阳性重组菌pPIC9K-S1-GS115。将重组菌在0.5%甲醇中进行诱导分泌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在酵母培养基上清中检测到分子量为90 ku为目的蛋白,与鸡IB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将表达上清及其重组菌菌体饲喂SPF鸡,40 d后采血,可检测到IBV保护性抗体。结果表明:表达的IBV的S1蛋白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为ELISA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及IBV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