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俊英 《养猪》2008,(1):18-18
临床营养学研究表明,核酸对免疫系统、小肠的生长发育、脂类代谢和肝功能有明显影响.早期断奶仔猪遭受着营养供给不足、饲料形态改变、局部组织(尤其是肠黏膜)发育迅速等因素的合并应激.这一时期以饲料摄入不足以满足仔猪需要为特征,因此不仅是核酸,能量和谷氨酰胺(核酸内源合成途径的前体物质)也不足.这是给刚断奶仔猪口服补充核酸而使其健康和生长状况都得到改善的合理解释.Matinez-Puig等最新研究证实,断奶仔猪需要一定量可利用核酸.通过仔猪常用饲料中核酸成分与猪乳中核酸成分的比较,有估测断奶时提供给仔猪的饲料是否缺乏核酸的可能(表1和表2).  相似文献   

2.
DNA 探针(又称基因探针或核酸探针)是指能识别被检核酸中特异性碱基序列的带有标记的一小段单链 DNA(或RNA)分子,即一个可与被检测的核酸序列进行互补的带有标记的单股核酸片  相似文献   

3.
核酸免疫是利用重组DNA技术将保护性抗原蛋白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并将其直接导入体内,使抗原蛋白经过内源性表达递呈给免疫系统,诱发机体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核酸免疫也称DNA免疫或基因免疫。用于免疫注射的质粒DNA称为核酸疫苗(nucleicacidvaccine)或DNA疫苗(DNAvaccine)。核酸疫苗不同于传统的弱毒苗、灭活疫苗及蛋白亚单位苗,它是带有特异抗原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1 核酸免疫的发展核酸免疫是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发展而产生的。70年代末,Israel等将纯化的多瘤病毒DNA直接注射小鼠,证实裸DNA可被…  相似文献   

4.
核酸检测技术是目前动物疫病诊断和食品安全监测的重要手段。多重核酸检测技术可同时检测多种病原,具有通量高、损耗低的优势,在疫病诊断和食品安全监测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已研发出多种多重核酸检测技术,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多病原核酸检测技术、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多病原核酸检测技术、生物芯片多病原核酸检测技术、高通量测序多病原核酸检测技术等。由于检测原理不同,不同方法之间的检测性能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通过概述基于PCR/RT-PCR、LAMP/RT-LAMP、生物芯片、高通量测序建立的多重核酸检测技术,全面分析其在动物疫病诊断和食品安全监测领域中的特点和具体应用策略,以期推进病原检测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动物疫病诊断及食品安全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核酸疫苗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酸疫苗(nucleicacidvaccine)是指将含有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外源基因(DNA或RNA)序列质粒载体作为疫苗,直接导入到动物细胞内,通过宿主细胞的表达系统合成抗原蛋白,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核酸疫苗又称为基因疫苗或裸DNA疫苗,核酸疫苗包括DNA疫苗和RNA疫苗。这种免疫称为核酸免疫、基因免疫、DNA介导的免疫以及遗传免疫等。核酸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有许多优势。1核酸疫苗的研究历史核酸疫苗是由基因治疗发展而来的,1990年Wolff等发现,在小鼠肌肉组织内直接注射质粒DNA后,质粒及其携带的外…  相似文献   

6.
一个简单的成熟的病毒粒子,实际上是由一种核酸(DNA 或 RNA)和包着核酸的蛋白外壳所构成。因此,生物化学家们说:“要说病毒是最小的微生物,倒不如说是核酸和蛋白所构成的共聚体”。就是这两种成分,却构成了形态各异结构不同的病毒群。从形态结构角度出发,按复杂程度,大致可以把病毒分成五个层次:一、单一核酸(RNA)或单一种蛋白的病毒类:如一些类病毒和  相似文献   

7.
张坚  刘凤云 《蜜蜂杂志》2006,26(11):3-5
采用三氯乙酸法(TCA法)、硫酸盐法和相分离法,从油菜蜂花粉中提取核酸产品,并对三种提取方法提取的核酸产品进行核酸和蛋白质吸收比值分析,从而得出三种分离法中相分离法是最优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8.
肤核酸(PNA)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核酸类似物,PNA与核酸链以Waston-Crick碱基配对方式稳定互补结合,具有高度的亲合性、稳定性、特异性特征,PNA能调节基因的表达作用,包括调节基因的复制、转录(或逆转录)、翻译过程,因此PNA有着广泛的分子生物学效应,显示出作为基因调节药物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养猪》2021,(2)
为掌握贵阳市2020年中小型猪场病毒性疫病流行情况,文章采用荧光定量RT-PCR/PCR方法对采集自11个猪场438份淋巴结组织样本和576份猪抗凝血液样本进行猪瘟病毒、蓝耳病病毒、口蹄疫病毒、圆环病毒2型、伪狂犬病病毒、细小病毒6种病毒核酸调查。结果显示,口蹄疫病毒和伪狂犬病病毒核酸阳性率为0(0/169),圆环病毒2型核酸阳性率为30.18%(51/169),阳性占比达77.27%(51/66);猪细小病毒核酸阳性率为4.14%(7/169);猪瘟病毒和蓝耳病病毒核酸阳性率均为2.37%(4/169)。组织样本中病毒核酸阳性率为9.13%(40/438),血液样本中病毒核酸阳性率为4.51%(26/576)。核酸检测结果显示,蓝耳病病毒、猪瘟病毒、圆环病毒2型和猪细小病毒在组织中阳性检出率均高于血液样本。该结果为贵阳市中小型猪场疫病防控与免疫程序制定、检测样本选择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0.
由于核酸检测对于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抗病毒治疗疗效的动态观察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基于RNA的核酸检测技术,如RT-PCR扩增(Mulder,1994)、核酸依赖的序列扩增(NASBA)  相似文献   

11.
家蚕细胞质型多角体病毒的核酸结合蛋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伯雄 《蚕业科学》2001,27(3):193-196
采用Northwestern分子杂交方法 ,研究了家蚕细胞质型多角体病毒 (BmCPV)结构蛋白质的功能 ,结果证明VP1、VP3和VP4具有与核酸结合的能力 ,暗示了VP1可能是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 ,在病毒核酸复制中起作用 ;VP4可能是核酸结合蛋白 ,在病毒粒子的复制包装过程中有结合核酸、促成完整病毒粒子形成的作用 ,可能是BmCPV病毒复制包装中的关键蛋白  相似文献   

12.
应用聚乙二醇(PEG)沉淀、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提取和纯化兔出血症病毒;用酚-氯仿、异戊醇等抽提病毒核酸,再以RNase和DNase分别酶切处理病毒核酸后,经Agarose核酸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兔出血症病毒的核酸类型为RNA。  相似文献   

13.
核酸免疫与核酸疫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勇 《中国饲料》2003,(12):30-31
核酸疫苗是最近几年从基因治疗研究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免疫防治剂。核酸疫苗是指将含有编码某种抗原蛋白基因序列的质粒载体作为疫苗 ,直接导入动物细胞内 ,通过宿主细胞的转录系统合成抗原蛋白 ,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 ,从而使被接种动物获得相应的免疫保护。免疫应答包括细胞激活、细胞因子分泌、细胞毒淋巴细胞 (CTL)产生以及特异性抗体形成等。因此 ,核酸疫苗又称基因疫苗或裸DNA疫苗。这种免疫称为核酸免疫、基因免疫、遗传免疫或DNA介导免疫等。核酸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有许多潜在的优势 ,从而被誉为第三次疫苗革…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探究研究红法夫酵母菌中核酸的脱除工艺,选取了核酸清除剂、核酸酶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CTAB)和NaCl脱除红法夫酵母菌核酸,通过检测上清液核酸脱除率、虾青素含量以及上清液与菌体PCR结果,得出核酸脱除的最佳工艺。结果显示,核酸脱除最佳工艺为:发酵液菌浓为20%,菌悬液1 mL加233μL NaCl (6 mol/L)和161μL的CTAB/NaCl,65℃搅拌30 min,该工艺核酸脱除率80%。研究表明,CTAB/NaCl方法脱除红法夫酵母菌核酸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我国首次报道应用核酸探针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经培养、纯化IBRV,抽提IBRV全基因组DNA,用缺口翻译法标记上~(32)P,在硝酸纤维膜上进行打点杂交。试验结果表明,采用~(32)P标记的核酸探针,可检测出10Pg的IBRV—DNA,能明显区别IBRV感染细胞和未感染的正常细胞,具有相当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同Dorman报道的结果相似。 应用核酸探针检测病毒核酸的技术,近年来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有的国外学者称之为第四代检测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NA或RNA(即核酸探针)与固定在硝基纤维素膜上或玻片上的单链核酸进行杂交,经过放射自显影,在X光片或感光乳胶中可看到特定的核酸片段的踪迹。由于这一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在医学临床诊断中已显示出它的优越性,文献报道日趋见多。在动物病毒研究方面已见到了用核酸探针检测蓝舌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鸡马立克病,猪伪狂犬病、犬瘟热、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病毒感染的报道。 Dorman,M,A在1985年首先报道了利用生物素标记的IBRV—DNA的HindⅢ酶切片段可检测出10pg(10~(-11)g)IBRV—DNA。随后,Dunn,D.C和Pacciarini,L以及Brunner,D也相继作了报道。我们用~(32)P标记的IBRV—DNA全基因组做为核酸探针,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初步结果表明,我们  相似文献   

16.
流感病毒的结构和抗原成分流感病毒属于正粘液病毒,包括人的A、B、C三型流感病毒和马、猪、禽类的A型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多呈球形、椭圆形和丝状。直径为80~120mm。病毒由核酸(RNA)、蛋白质、类脂质和糖类组成。其结构可分为内、中、外三层。内层为病毒的核心,由核酸、蛋白及“P”蛋白所组成。蛋白质包在核酸的外面,呈卷曲螺旋形结构。核酸是流感病毒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核蛋白,其抗原性具有型特异性,可用琼脂扩散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测定,借此可把流感病  相似文献   

17.
铬是动物体内必需微量元素,是葡萄糖耐量因子(GTF)的重要组成部分。铬通过增强胰岛素在体内的生理功能,影响糖类、脂肪、蛋白质以及核酸的代谢。本文主要从铬的生理学和分子营养学角度综述了铬对糖类、脂肪、蛋白质及核酸的代谢调控机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猪圆环病毒2型地高辛标记探针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基因序列,在ORF2内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利用PCR反应扩增出371 bp的核酸片段,回收并纯化PCR产物,用地高辛标记,建立了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诊断PCV-2的方法。该探针与8个PCV-2重组菌的核酸抽提物均能发生特异性杂交,而与对照猪圆环病毒Ⅰ型(PCV-1)、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核酸杂交均为阴性;对PCV-2 DNA的最低检测量为10 pg。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猪流感病毒(SIV)感染后SIV在体内的分布规律,本研究设计针对SIV NP基因保守区引物,建立了SIV 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对SIV核酸检测灵敏度为30TCID50,对健康猪肺组织cDNA、猪瘟病毒(CSFV)、猪蓝耳病病毒(PRRSV)核酸呈阴性反应。采用建立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人工感染A/swine/Shanghai/1/2007/H1N2(Sw/SH/1/2007)猪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病毒在猪鼻腔粘膜持续存在至感染后第8d;肛门拭子在感染后2d~8d可持续检测到病毒核酸;喉头、气管在感染后第3d可检到病毒核酸,并持续至第10d;肺部淋巴结、脾脏在感染后5d~7d检测到病毒核酸阳性;其它脏器均未检测到病毒核酸,从而确定呼吸道系统及脾脏是SIV定殖的主要场所,SIV感染猪后向外排毒周期约为1周。  相似文献   

20.
核酸疫苗的构成及主要特点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核酸疫苗 (nucleicacidvaccines)是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外源基因 (DNA或RNA)直接导入动物体细胞内 ,并通过宿主细胞的表达系统合成抗原蛋白 ,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 ,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核酸疫苗又称为基因疫苗或DNA疫苗 ,这种免疫称为核酸免疫、基因免疫、DNA介导的免疫以及遗传免疫等。核酸疫苗是由基因治疗而发展起来的。 70年代末 ,M .A .Isral等〔1,2〕将纯化的多瘤病毒完整的DNA直接注射小鼠使其感染 ,首次证明DNA可被动物体细胞摄入并到达细胞核得以转录。 1 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