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谈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钟洪 《吉林农业》2012,(12):170-171
森林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资源,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保障。森林资源可以为我们净化空气,保护生态平衡。在山区,森林的重要性就更为突出了,由于山区的生态维持起来较为困难,在山区对造林地进行有效的清理和开展整地活动对山区的生态以及周围居住的人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通过对福建省清流县山区的造林现状进行分析,意在探索山区造林地清理与整地及植树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2.
<正>河南省属于季风气候,有着适合农林牧渔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充足的水源。但同时部分地区属于困难地,地处偏僻山区,土质较差,岩石较多,不利于种植林木,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当地政府部门出台了文件,启动实施山区困难地造林计划,以豫南山区为例,部分地方造林难度大,水源不足,林木成活率低,当地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源尽心造林,改善现状,经过过多年的努力研究,造林技术有了一定得总结,豫南山  相似文献   

3.
山区沙荒地立地条件相对较差,造林难度大。造林施工技术水平是影响山区造林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优化造林技术是提高山区沙荒地造林质量的主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北京山区沙荒地造林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造林施工技术措施,包括科学选择造林树种、土地综合治理改良、提高栽植技术含量、科学养护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提升山区造林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油松容器苗造林具有节省种子、充分利用育苗地、造林时间长、抗干旱、耐瘠薄、造林成活率高的优点,适宜于北方干旱山区石质山地,岩石裸露立地条件差的地块造林,是干旱山区营造油松的一项成功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5.
探索山区城区周边遍布墓地的山场的造林措施,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针对坟山墓地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及立地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造林树种、整地方法和树种配置模式,强化造林地的管护,尽快彰显山区绿化美化景观,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山区造林地技术的实施是改善生态环境圈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针对山区造林地的清理技术、整地技术及造林技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为提高林业工程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半干旱山区水平沟集流整地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半干旱山区水平沟集流整地造林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半干旱山区,水平沟集流整地造林技术明显优于传统带子田整地技术,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对宁夏南部山区林业发展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兰州北山干旱区云杉卡氏造林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解决干旱山区造林保存率低下的问题,在兰州市北山干旱山区的徐家山试验基地相同立地条件下,采用卡氏、干旱造林方式进行云杉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卡氏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明显高于干旱造林,3年生卡氏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93%以上;采用卡氏造林的苗木高生长、地径生长、发枝数、新梢生长量均明显高于干旱造林,二者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9.
根据互助县山区地理、气候、土壤和植被状况,合理划分造林区域,在分析和总结荒山造林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当地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造林技术。介绍了窖藏苗木待雨抢墒造林技术要点,包括窖藏时间、窖地选择和处理、窖藏方法、造林时间及特点等方面内容,以为提高干旱山区造林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柳杉在桂北高寒山区以其较高的成活率达、年平均高生长及年平均胸径生长速度,已成为桂北高寒山区绿化的先锋树种,很好地推广了高海拔造林的种植、抚育和管理。一般来说,柳杉速丰产林栽培技术需要做好就地造林就地育苗、造林整地、苗木定植及幼林抚育等工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柳杉在我县高寒山区造林实施成功,为我们桂北高海拔人工造林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它不仅造林成本低,造林成活高,并且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开展山区人工造林是扩大林业资源数量、提高森林面积、丰富林木种质资源的主要措施之一。实施人工造林,不仅能有效改善山区生态环境,增强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可以促进林区社会经济发展。本文从造林前准备、人工造林措施、人工造林后期管理方面总结山区人工造林技术要求及措施,为科学进行山区造林、提升山区人工造林工程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蓟县一直致力于研究困难地造林的主要技术措施,并在渔阳、穿芳峪、五百户等镇乡实施困难地造林,本文就困难地造林树种的选择、苗木运输时注意事项、土地整理和栽植技术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困难立地造林一直是林业工作的难点,由于困难立地造林因水资源匮乏、种苗缺乏、技术落后等困难使得造林难以进行,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困难立地造林经验,提出了困难立地采用平衡根系容器育苗、培育抗旱苗木、集水造林枝术、改变地形、适地适树的关键技术,为困难立地造林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森林资源作为人类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一项资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性研究意义。山区造林地清理作为种植森林资源的一项重要性建设因素,在其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对种植技术应用进行全面的分析。鉴于此,本文针对山区造林地清理、整地技术和造林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探索适合立地条件差的山区造林绿化新机制、提高造林成活率、减少造林用工和降低成本为目的,2016—2019年利用4年时间,建立了直播造林示范区32 hm~2;筛选出适合青石山区和砂石山区直播造林的树种各3个。研究集成了适合山区直播造林的技术规程,并成功推广0.27万hm~2,成活率达到85%以上,为山地区域直播造林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浅谈提高荒山造林成活率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北干旱山区常年少雨 ,蒸发强烈 ,造林成活率很低。利用地膜栽植、栽植容器苗、红柳植苗造林等方法 ,无疑是解决干旱山区绿化造林的可行性方法 ,不仅能大大提高干旱山区荒山造林的成活率 ,而且也是提高旱地种苗成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使造林工程带来的良性成果能够平稳推进,评估其效率有利于长期保护首都生态环境,提升绩效水平,实现北京市北部山区造林的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的包容性发展目标。【方法】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和Malmquist指数从纵向横向两种不同研究层面评价北部山区2008—2020年造林工程投入产出效率。【结果】纵向分析,北京北部(延庆区、昌平区、怀柔区以及密云区)山区整体造林技术效率为0.735,造林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横向分析,北京北部山区造林工程投产效率为0.685,低于北京山区的平均水平,造林工程缺乏区域平衡;从动态视角来看,北京北部山区造林工程技术进步效率波动较大,技术进步水平有待提高。【结论】北京北部山区造林工程可以通过高质量扩大绿色规模,融贯森林生态功能;适当加大资本投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造林抚育管护,确保绿化造林成果来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8.
我国西北地区常年干旱,山区植被覆盖率较低,水土流失严重,油松成了干旱山区主要的植被覆盖树种,但干旱山区对油松造林的技术要求较高。本文对油松的生态习性进行介绍,并从林地选择、造林方式选择、采种、育苗、生长管理等方面总结其造林技术,以期为提高干旱山区油松造林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移植母竹造林技术及造林成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丙芳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6):10-11,13
通过多年的基层工作实践,总结了母竹移植造林及抚育管理技术,通过与实生苗造林相比,母竹移植造林在山区林业生产中具有造林成活率高、造林总成本低的特点,因此移植母竹造林适宜在山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绿色环保意识加强,各地都在大力开展山区造林,雨季造林省工、省力、投资少、见效快,也是各地山区造林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