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霞早绿竹Banbusa oldhami‘Xia Zao’ ZSX是从霞浦县绿竹资源中偶然发现并选育出来的绿竹变异种,最主要特征是每年4月发笋,比普通绿竹提早一个多月;其形态变异是竹株高度比普通绿竹矮2~3m,更适合密植,具有增产潜力.霞早绿竹经过18a的繁育和多点栽培试验,鲜笋平均产量比普通绿竹增产20%~35%;经过长期观测结果表明,霞早绿竹发笋早、产量高、笋质优等优良性状相对稳定,成为变异新品种.2011年,福建省林木良种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福建省林木品种审定办法》,将霞早绿竹认定为优良品种.目前,已在霞浦县营建霞早绿竹良种繁育基地和笋用林基地140hm2,丰富了绿竹种质资源,并推广到福建省的连江县、厦门市同安区和广东省的珠海市等地种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绿竹林丰产结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对不同年龄组成的绿竹丛产笋量对比、丛立竹数和该丛当年笋产量的回归关系、以及绿竹丛立竹数 ( N)与丛冠幅 ( CW)的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 ,不同年龄组成的绿竹丛平均单株产笋量差异显著 ,由 1、 2年生竹组成的绿竹丛平均单株产笋分别比由 1~ 3年生竹组成的绿竹丛和 1~ 4年生竹组成的绿竹丛多 0 .1 638kg和 0 .1 979kg.丛立竹数为 4~ 7(株 /丛 )的绿竹林 ,在相应最大密度下可获得最大笋产量 (笋产量大于 4650 kg/hm2 ) .研究结果提出了绿竹林丰产结构指标 ,可为绿竹丰产培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绿竹低产林改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福安市绿竹地产林改造的技术措施,在现有的低产林中,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对绿竹低产林进行施肥、扒晒、绿竹竹竿年龄调整试验。结果表明,绿竹低产林改造对绿竹产笋量影响极显著,对竹材产量影响不显著;绿竹低产林改造后比低改前竹笋产量提高了358.67%~372.67%。绿竹经营保留1~2年生绿竹10丛左右,每年最好施肥2次,第1次在3~4月,第2次在9月中旬。每年3~4月扒晒20~30 d,有助于提高地温,促进芽目分化、早发育和笋个体的增大,有利提高绿竹单株的产笋量。  相似文献   

4.
黄伟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2):79-79,90
绿竹是福建省漳平市主要笋用林之一,出笋期长,夏秋季长达150d,可缓和市场蔬菜淡季供需矛盾。对绿竹采取了4种不同的抚育措施,结果表明,不同抚育管理措施对绿笋产量产生显著差异,合理施肥结合调整年竹龄结构、密度,可以显著增加绿笋产量。  相似文献   

5.
绿竹,别称毛绿竹,为著名丛生笋用竹种之一.其笋细嫩清脆,味甘美,因笋体呈马蹄形,故又称马蹄笋.绿竹主要分布在温暖地带,产笋期长,每年6~10月为出笋期,而这一时期正好是象山县鲜笋供应的淡季.  相似文献   

6.
对绿竹生态最适宜区福安市的绿竹施肥进行试验,并分析不同肥种、不同施肥次数对绿竹产笋量、笋体大小、 新竹胸径的影响,结果表明:菜籽饼肥对绿竹产量的提高最好(每株绿竹产笋达0.81kg),其次为复合肥和尿素。施肥次数增加,笋产量及单个笋重增加明显。表明绿竹施肥增产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绿竹属禾本科竹亚科绿竹属丛生竹种.是我国南方优良的笋材两用竹种之一.因其笋形似马蹄.故俗称“马蹄笋”。马蹄笋是食笋用笋家族中的上乘品种.含有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还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绿竹笋用林以促进产笋、提高笋产量为目的,现将绿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笋用绿竹高产栽培措施福建省上杭白砂国有林场梁仰贞绿竹为禾本科慈竹属笋材兼用的丛生竹种。绿竹笋中含糖、蛋白质、淀粉、多种维生素和18种游离氨基酸,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蔬菜佳品。绿竹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适宜在年平均气温18-21℃,年降雨量1400毫米的亚热...  相似文献   

9.
绿竹地下茎发笋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绿竹地下茎生物学特性即竹蔸秆基芽目萌发规律、蔸根芽点发根规律及竹丛蔸幅与发笋量的关系研究表明:各母竹的笋目数量变幅为3~10个,多数为5~9个,不同径阶绿竹母竹的秆基笋目数量不同,与径阶呈正相关;秆基笋目从2月开始萌发,3—5月为萌发高峰期,6月以后基本停止萌发;绿竹在6年生以后,整个母竹根系进入老化期;竹丛蔸幅和发笋量呈显著正相关,用Y=0.0424X^2-1.7755X+28.961拟合绿竹竹丛蔸幅和发笋量之间的关系较适宜.  相似文献   

10.
花绿竹是绿竹栽培种中发现选育而成,其与原种的最大区别在于竹秆外观有绿底间黄色条纹,笋品质佳。其在浙江省温州市出笋期自6月初至10月中旬,历期4个多月,7~8月为出笋盛期,出笋量占总量的80%以上。3~4年生竹,产量5 250~7 200 kg/hm2。笋质优良,含糖量高,口感甜,鲜笋的总糖含量为0.67%~2.52%,分别较当年对照普通绿竹高出0.1~1.86个百分点;粗蛋白含量为1.00%~2.00%,粗纤维含量为0.47%~1.10%,氨基酸含量1.36%~1.46%。  相似文献   

11.
浅谈平阳县马蹄笋种植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荣善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2):12-12,40
马蹄笋,又名绿竹是温州著名优良丛生食用笋竹种,因其笋形似马蹄,故俗称"马蹄笋"。马蹄笋为平阳县传统名优特产,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本文介绍了平阳县马蹄笋种植现状并指出今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山地绿竹低产林施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山地绿竹低产林的施肥效果,在福建省福安市进行了不同肥种对株数增长率、产笋量、新老竹胸径以及退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菜籽饼的效果最好,绿竹株数增长率为63.14%,产笋量为13.3kg/丛,老竹胸径增长11.6%,新竹胸径为5.5cm,分别比对照增加29.02%、40%、2.5%和25%;复合肥次之,尿素第三。施用菜籽饼肥用工、投资少,效果好,经济效益高,可增加纯收入,不失为山地绿竹低产林改造的一条好途径。  相似文献   

13.
绿竹为禾本科慈竹属笋竹兼用的丛生竹种。绿竹笋含糖、蛋白质、淀粉、多种维生素和18种游离氨基酸,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绿色食品。绿竹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适宜在年平均气温1~21℃、年降雨量1400mm的亚热带生长。绿竹栽植当年可以出笋成竹,第3年开  相似文献   

14.
绿竹笋又名绿竹黄金笋、马蹄笋。绿竹属慈竹属,系地下茎合轴丛生.为多年生常绿禾本植物。南安市柳城街道办事处桑林村于2002从台湾省引进种植绿竹笋8.7公顷。2004年绿竹笋产出上市,产鲜笋78吨,  相似文献   

15.
绿竹是我国南方著名的优良笋用丛生竹,因其笋形似马蹄,故称“马蹄笋”。马蹄笋是食用笋中的上乘品种,笋期长(5-11月),笋质脆嫩,含糖量高,营养丰富,含有1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磷、铁、钙等矿物元素和维生素,因此深受群众喜爱。  相似文献   

16.
设施内外绿竹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索绿竹对设施栽培的生理反应,给设施内绿竹提早出笋和建立高产优质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于4、5月份对尚未撤棚膜设施内和露天条件下的绿竹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设施内、外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设施内Pn第2个峰值比露天提前1 h左右;设施内绿竹日均Pn值为14.1μmol/(m2.s),露天为10.2μmol/(m2.s),设施内明显要高;设施内外光合作用均具"午休现象",但影响因素却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从台湾引进的杂交新品种麻绿竹二号在江西种植、栽培和特色笋加工的技术,为台湾麻绿竹笋产业化技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撑绿竹和硬头黄竹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年龄、母竹留养、胸径结构和立竹密度对2种大径丛生竹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2种丛生竹结构特征对其出笋率、繁殖率和生物量增长率有重要的影响。其中,硬头黄竹退笋率随着年龄结构指标的增加而升高,繁殖率和生物量增长率随着年龄结构指标的升高而降低。撑绿竹在年龄结构0.75~1.25时,有较低的退笋率,较高的繁殖率和生物量增长率。硬头黄竹保留2~3株母竹可以取得较高的繁殖率和生物量增长率;撑绿竹保留2~5株母竹时,具有较高的繁殖率和生物量增长率。留养母竹的平均胸径并非越大越好,硬头黄竹母竹平均胸径为4.0 cm时,退笋率最低,繁殖率和生物量增长率最高;撑绿竹母竹平均胸径6.5 cm时,具有较低的退笋率,最高的繁殖率和生物量增长率。硬头黄竹在立竹密度6 000株·hm-2、撑绿竹在立竹密度5 818株·hm-2时,有最低的退笋率,最高的繁殖率和生物量增长率。2种大径丛生竹合理结构模式为:硬头黄竹2 000~3 000丛·hm-2,留养母竹2~3株·丛-1,年龄结构为0~0.49,母竹平均胸径4.0 cm;撑绿竹1 066~2 909丛·hm-2留养母竹2~5株·丛-1,年龄结构为0.75~1.25,母竹平均胸径6.5 cm。  相似文献   

19.
绿竹,是我国南方著名的优良丛生竹种(指没有竹鞭,地下茎粗短,竹竿呈丛生状的竹子,也称合轴丛生竹)之一,主要分布在闽台、两广和浙江省平阳、瑞安、苍南等地。绿竹出笋期长,其笋形似马蹄,俗称“马蹄笋”,笋味鲜美,营养丰富,为笋中上品,深受群众喜爱,已成为山区农民发展效益农业,  相似文献   

20.
马蹄笋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竹,是我国南方著名的优良丛生竹种(指没有竹鞭,地下茎粗短,竹竿呈丛生状的竹子,也称合轴丛生竹)之一,主要分布在闽台、两广和浙江省平阳、瑞安、苍南等地.绿竹出笋期长,其笋形似马蹄,俗称"马蹄笋".其笋味鲜美,营养丰富,为笋中上品,深受群众喜爱,现已成为山区农民发展效益农业、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