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亲鲍的催产、授精与洗卵、孵化1.催产雌雄亲鲍应当分开催产。把亲鲍阴干1.5~2个小时后直接放入新鲜海水中,每隔20~30分钟换1次水,1小时后雄性亲鲍就开始排精。只要亲鲍的生殖腺成熟,也可以使用以下方法进行催产:①亲鲍阴干1.5~2小时+升温刺激(每小时上升1℃)+强光刺激;②亲鲍阴干1~2小时+紫外线照射海水浸泡。使用该方法时应注意,紫外线照射剂量掌握在300毫瓦·小时/升左右为宜。采用以上方法催产时,仍不能排精放卵,说明亲鲍的生殖腺尚不够成熟,应继续升温培育。2.授精据观察,在排精放卵后1小时之内进行授精效果最好。授精时,精子数…  相似文献   

2.
菲律宾蛤仔室内催产研究——阴干、氨海水和性诱导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初步探索菲律宾蛤仔在室内催产方法和步骤:即先将性腺成熟的亲蛤阴干、后用氨海水浸泡,再以氨海水加雌性腺稀释液诱导亲蛤排放精卵。试验结果是:阴干时间1/2至24小时都可以催产,一般应控制在16小时内。氨海水催产有效浓度为O.00015N至0.00225N,以0.00075N氨海水,浸泡14小时效果最好。0.00075-N氨海水加雌性腺稀释液(适宜浓度为25至150毫克/升)联合诱导,催产成功率达96.2%。用本文催产方法特点是:潜伏期短,一般在30分钟内;催产率高,在海区产卵高峰期,室内催产率72-100%;排卵量大,多数在76万粒/个以上;受精率、孵化率和D形面盘幼体出现率均接近100%,并能在室内条件下正常发育变态,培育到稚贝。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几种鱼类常用催产剂对锦鲤的催产效果,分别给性腺发育成熟的锦鲤亲鱼注射HCG+LHRH-A2(A组)、PG+HCG+LHRH-A2(B组)、DOM+LHRH-A2(C组)、复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D组)和“双生”牌注射用高效鱼用催产剂(E组)进行人工催产,比较不同外源催产激素对锦鲤亲鱼产卵和排精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组催产剂均能在水温20~22 ℃下诱导亲鱼排卵、排精。其中,注射两种复合催产剂的D组、E组催产效果最佳,雌鱼效应时间为11~18 h,催产率均为100 %,平均产卵量分别为(23.93±2.31) 粒/g、(22.62±2.81) 粒/g,受精率分别为(86.44±2.9) %、(85.28±3.2) %,孵化率为(79.44±2.70) %、(78.65±3.10) %;雄鱼24 h内的采精量分别为1 461、1 456 mL,精子的寿命分别为(125.34±8.70) s、(125.26±9.40) s,精子的活动强度分别为(48.31±8.90) s、(47.89±8.40) s,且采精率分别为(69.57±5.25) %、(68.74±4.32) %,产后亲鱼的死亡率均为0。各组精子的寿命、采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A、B、C组精子的活动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鱼免)鱼亲鱼培育及其人工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自然苗培育成的1龄(鱼免)鱼,通过“春肥、夏育、秋繁、冬保”8字方针培育成亲鱼,性成熟率达到95%.经LHRH-A3 0.8~1.8μg/kg催产并放人产卵池自行产卵,获产率达到96.83%。获受精卵650万余粒,受精率达到52%。受精后21.8h孵化出鱼苗,孵化率达到70%。  相似文献   

5.
徐钢春  杜富宽  黎燕  张勇  徐跑 《水产学报》2016,40(8):1186-1194
为了丰富刀鲚人工繁殖理论,探明LHRH-A2对刀鲚的催产效果及其雌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本研究以2冬龄人工养殖刀鲚为研究对象,通过注射LHRH-A2进行人工催产,并分析催产效果;同时应用放射性免疫、化学发光等方法,对人工催产过程中刀鲚雌鱼的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按照雌鱼30μg/kg、雄鱼减半的剂量注射LHRH-A2,刀鲚亲鱼死亡率为16.67%±3.34%;存活刀鲚亲鱼群体中,效应时间为21~24 h,催产率为83.33%±3.34%,受精率为75.06%±6.19%。注射催产素21 h内,血浆中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催乳素(prolactin)、甲状腺素(thyroxine,T4)、皮质醇(cortisol)、总蛋白(total protein,TP)、乳酸(lactate)在人工催产过程中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三碘甲腺原氨酸(three iodine thyroid,T3)、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Cl–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渗透压(osmotic pressure)、K+、Na+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比较以上血浆指标在产卵组和未产卵组的实验结果,产卵组形成高皮质醇、TP、TG、渗透压、Na+、K+的血浆环境和低E2、催乳素、乳酸、T4、T3、Cl-、ALT、AST的血浆环境,而未产卵组的这些指标与产卵组相反。结果表明,人工催产过程对肝脏、肾脏等正常功能造成了影响,从而抑制催产素LHRH-A2对卵子的正向调控作用。本研究初步揭示了人工催产应激对刀鲚雌鱼成功排卵的影响机制,为进一步优化刀鲚的规模化人工繁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高效诱导贝类产卵排精,以性腺发育成熟的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为研究对象,采用性腺内注射化学药物5-羟色胺(5-HT)和升高海水温度8~9℃(热刺激)及其联合处理诱导蛤仔产卵排精,比较了上述3种不同处理方式对蛤仔亲贝产卵排精的诱导效果。结果显示,采用浓度为2 mmol·L-1的5-HT注射蛤仔性腺,20 min内的雌性亲贝产卵率为52.4%,雄性亲贝排精率为50.0%,诱导效应时间超过60 min;热刺激组,在30~40 min和20~30 min分别有1枚雌性产卵和1枚雄性排精;利用5-HT注射和热刺激的联合处理,20 min内蛤仔亲贝产卵率可达到80.9%,排精率可达到91.3%。结果表明,在整个实验周期内,5-HT注射和热刺激联合处理对蛤仔亲贝排精产卵的诱导率最高,达85.19%;5-HT注射的亲贝诱导率为75.0%;而单独采用热刺激的亲贝诱导率不足5.0%。研究证实,5-HT和热刺激的联合处理对蛤仔排精产卵的诱导效果最好,研究结果为蛤仔及其他贝类产卵诱导及遗传改良等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糙海参(Holothuria scbra)是中国南方优质的热带海参经济品种,试验首次成功在国内综合运用升温等多种刺激方法人工诱导糙海参产卵,并进行了批量人工育苗。2010年4—6月,共进行人工催产试验10次,催产亲参243头,5次试验产卵,催产成功率50%,共获得受精卵1652.72×10^4粒,孵出糙海参幼体1226.74×10^4头,总体孵化率74.23%;在水温27.5~30.0℃条件下,受精卯完成胚胎发育需要32.5h;利用其中部分幼体开展后期人工育苗,经过21d培育,获得糙海参早期稚参(0.1cm)19.43×10^4头,苗种培育成活率16.7%;经过32d培育获得大规格后期稚参苗(0.3~0.5cm)2,46×10^4头,培育成活率2.12%。试验的成功对下一步开展北部湾海域糙海参的天然种群恢复和在华南地区进行糙海参的人工养殖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鲍的人工育苗过程中,要求成熟亲鲍能在较短的预期的时间内集中排放精卵,集中采苗。而在生产实践中,即使亲鲍的性腺达到成熟的程度,在比较恒定的环境条件下很少能自行集中排放精卵。即使能集中排放,其排放的时间也难以人为掌握。采用刺激催产的方法,可使亲鲍预期集中产卵、排精。多年来,人们研究采用过阴干流水升温刺激法、紫外线照射海水刺激法、过氧化氢刺激法、雄鲍性腺搅碎  相似文献   

9.
杂色蛤仔(Venerupisvariegata),俗称花蛤(北方称沙蚬仔),隶属帘蛤科(Veneridae),因其具有生长快、适应力强、肉味鲜美等特点,故为传统的贝类养殖重要品种之一,我国南北沿海均有大面积养殖。杂色蛤仔为分期分批排卵放精,进行亲贝的促熟培育以延长产卵期、提高催产率、增加产卵量与产卵批数,这是获得大量成熟精卵的前提。笔者总结了1998~2002年福清市在花蛤育苗生产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介绍亲贝促熟培育与催产方法的具体应用。一、环境条件垦区大滩面积从数百亩至数千亩不等,大小潮均能进水。砂质底或砂泥底质。水深1.5~2.0米,海水比…  相似文献   

10.
在水温11.0~20.0℃、盐度35‰和pH值7.5的条件下,将初始平均体质量为3.46g的仿刺参(Aposticho-pusiaponicusSelenka)幼参放养在容水300L的塑料水槽中,A组投喂含90mg·kg-。β-胡萝卜素+60mg·kg-1维生素E(VE)的饲料,B组投喂含60mg·kg-1虾青素和60mg·kg-1VE的饲料,以不添加上述3种物质的基础饲料作对照(C组)。饲养80d后,将A、B,及C组幼参直接放人盐度(用淡水和海水或加入海水晶,配制成盐度为0、5、10、15、20、25、30、35、40、45,及50)、氨(用NH4Cl配制成氨浓度(Nn3-N)0、0.5、1.0、2.0、4.0、8.0,及10mg·L-1)、温度(0、4、10、15、20、25、30、35,及40℃)急剧变化的1500mL的白色聚乙烧杯中,每个处理3个重复,测定存活率和体腔液中SOD活力等指标。应激处理期间,不投喂,24h换水一次并吸出排泄物。96h后,盐度、氨处理组的仿刺参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存活仿刺参体腔液中SOD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A、B组仿刺参在低温应激时,存活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90mg·kg-1β-胡萝卜素+60mg·kg-1VE或60mg·kg-1虾青素+60mg·kg-1VE均能显著提高仿刺参对盐度和氨应激的抵抗能力(P〈0.05),但抗低温应激的效果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尖头金线鲃人工繁殖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马来酸地欧酮(DOM)组合对尖头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oxycephalus)催产获得成功,用鲤脑垂体5mg/kg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0IU/kg组合催产失败。采取2次注射(第1次注射LRH—A2 2μg/kg,第2次注射LRH—A2 8μg/kg+DOM3mg/kg+HCG 1000IU/kg)催产效果明显;采取遮光孵化,孵化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不同催产剂催产人工养殖巴马拟缨鱼性激素水平变化,设置4个剂量处理组,分别为:A组(LHRH-A315μg+HCG 3000 IU+DOM 15 mg)/kg、B组(LHRH-A39μg+HCG 2000 IU+DOM 10 mg)/kg、C组(LHRH-A33μg+HCG 1000 IU+DOM5 mg)/kg和D组(鱼用高效鱼用催产剂800活性单位+HCG 2500 IU)/kg;雄鱼剂量为雌鱼的1/2。催产前所采集雌雄鱼样本作为对照组M。结果表明,A组催产剂的剂型及配比,有助于提高人工养殖巴马拟缨鱼雌二醇、雌三醇水平,进而促进人工培育条件下的卵巢发育;B组催产剂利于巴马拟缨鱼雌酮水平;人工养殖巴马拟缨鱼亲本,对D组催产剂敏感性较低,D组催产剂不利于提高亲鱼雌激素水平,其中B组和C组更利于促进人工培育条件下的卵巢发育成熟。各组催产剂的剂型及配比,均促进了人工培育的巴马拟缨鱼雄性亲本精巢发育,其中A组的剂型为最佳剂型。指出,雌性亲本尚未完全成熟,影响巴马拟缨鱼产卵排精刺激的重要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武清爽 《齐鲁渔业》2006,23(3):15-15
近年来,随着养鲍业的发展,鲍苗供不应求。下面简要介绍鲍苗的培育技术: 1 亲鲍的选择与诱导产卵应选择健康无损、体质肥壮、足部活动敏捷、雌雄性腺明显的个体,大小在5 cm 以上,池水温度保持在 24~30℃,pH 值8.0~8.2,比重1.08~1.022。每天早晚要用过滤或沉淀海水各换水1次。投喂海带、石莼等藻类。经过120~140天培养,亲鲍便可达性成熟,成熟的雌鲍生殖腺为褐绿色,雄鲍为橘黄色。亲鲍成熟后即可产卵排精,可让其自然排放,生产上一般采用人工诱导方法。诱导方法主要有变温刺激法、阴干诱导法、紫外线照射法、海水诱导法等。其中紫外线照射法是将1支紫外灯管,架于催产和水槽上,水槽规格为78 cm×55 cm  相似文献   

14.
鱼用药物大全戈贤平编著王伟俊审稿第三章商品鱼药和生化制品第四节鱼用催产激素(一)一、鱼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1.作用:本品具有促进鱼类性腺发育,促使雌、雄性激素产生和促使排卵的作用。2.用途:促进各种养殖鱼类产卵、排精。3.使用剂量(以下均为雌...  相似文献   

15.
菊黄东方鲀人工育苗试验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采捕野生菊黄东方鲀进行驯养培育,使之达到性成熟,选出6组进行催产;采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2(简称LHRH—A2),剂量为:雌鱼20-40μg/kg,雄鱼减半;在水温21~22℃条件下,催产效应时间为48h,催产率83%;产卵量为39万粒。本试验的受精率为80.5%,孵化率为81.7%;鱼苗在水温23~25℃下培育20d,育出体长15mm的乌仔22.87万尾,其育苗成活率为85%.  相似文献   

16.
用含HCG及鲤脑垂体(PG)匀浆液提取物(CPE)的W/O/W复乳,对塘养雌鳗进行注射催熟实验,雌鳗平均GSI达35.18%,最高达56.5%,其催熟效果较常规注射方法(平均GSI 27.9%,最高50.4%)好,用含LHRH-A,HCG,CPE的复乳和DOM生理盐水混悬剂对部分达到性成熟的鳗鲡进行催产,用W/O/W复乳诱导成熟的鳗鲡,排卵率为75%,用常规方法催熟的鳗鲡排卵率为55%,注射复乳制剂后,鳗鲡血清GtH含量可较长时间的保持较高水平,血清GtH的变化较常规注射方法缓和,注射乳剂还可使鳗鲡脑垂体GtH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17.
投喂激素催产光唇鱼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光唇鱼人工繁殖操作繁琐、亲鱼死亡率高、繁殖率较低的问题,研制了一种激素口服颗粒。将LHRH-A2、HCG和DOM溶解于生理盐水中,吸附于浮性颗粒饵料内,表面涂覆一层添加维生素E的鸭油制成催熟剂和催产剂。用投喂的方式对光唇鱼进行催熟和催产,平均每尾雌鱼产卵677粒、出苗372尾,平均受精率71.19%、孵化率77.25%。光唇鱼口服催熟剂最佳剂量为(LHRH-A_2)7.5μg/kg体重·次,口服催产剂最佳剂量为(LHRH-A_2)45μg+(HCG)1 500IU+(DOM)18mg/kg体重。  相似文献   

18.
辽河地区鲇鱼(Silurus asotus)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辽河水系产的野生鲇鱼(Silurus asotus)作繁殖亲本,采用LHRH-A2(促排2号)加DOM(马来酸地欧酮)药物组合(剂量为6-7ug 5mg/kg),一次注射,共催产2926组,排卵效应时间为8-21h,获得受精卵337万粒,孵出鱼苗207万尾,平均催产率为70%,本试验为我国北方地区开展鲇鱼人工殖提供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解决存在问题的廉洁。  相似文献   

19.
采用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异源铜盐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幼参的毒性影响,通过24h、48h、72h和96h的致死数量统计分析硫酸铜(CuSO4)/氯化铜(CuCl2)对幼参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和安全质量浓度(SC);利用石蜡切片显微定性观察不同铜盐对刺参幼参后肠的毒性情况。结果表明,CuSO4来源的Cu^2+对幼参24h、48h和72h的LC50均大于CuCl2来源的Cu^2+对幼参24h、48h和72h的LC50,而CuCl2对幼参96h LC50大于CuSO4对幼参96hLC50;异源铜盐在暴露前48h内对刺参的毒性影响极其显著,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其对刺参的毒性影响不显著;2种铜盐(以铜离子质量浓度为0.06 mg·L^-1计)对幼参的消化道均有不同程度的腐蚀作用,导致结缔层与上皮层分离,CuCl2对刺参肠道的毒性(类似腐蚀作用)大于CuSO4的毒性;不同的阴离子对Cu^2+的毒性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20.
1.刺参的繁殖季节在青岛地区为6月初至7月中旬,其中以6月中旬至6月底为繁殖盛期。 2.亲参在暂养过程中不必投饵,但必须经常换水,每天1~2次,以保持水质的洁净。 3.在人工育苗中,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获得成熟卵子,即:①在暂养情形下待其自然产卵;②用升温刺激法诱导产卵;③通过解剖亲体取出生殖腺以获得成熟卵。 4.刺参在进行人工授精时,阴干刺激的时间以2.5小时较合适,其受精率可达63.6%。 5.刺参产卵、排精的时问一般都在晚上21时以后至24时这一段时间内。一开始雄的先排精,相隔10~60分钟后,雌的开始产卵,产卵、排精的时间可持续5~15分钟。每头雌参的产卵量一般在30~50万粒,多者可产400~500万粒。 6.刺参的胚胎发育基本上和锚海参的发育是一致的,发育过程要经过耳状幼虫、樽形幼虫、五触手幼虫,然后变态为稚参。 7.通过几种不同饵料的试验,其中以三角褐枝藻作刺参幼虫的饵料最为适宜,其成活率可达18.5%。而以海洋酵母作为幼虫的饵料也是值得进一步试验和推广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