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集约化养猪分胎次饲养管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分胎次饲养提高繁殖母猪生产性能的可行性。[方法]将头胎、二胎、三胎母猪分开饲养后进行人工授精,并将一胎母猪后代猪群与二胎以上母猪后代猪群实行隔离饲养,记录每头母猪年产仔数和地方性肺炎病变等数据。[结果]分胎次饲养的头胎母猪平均年产断奶仔猪22.5头,二胎母猪平均年产断奶仔猪24.2头,三胎母猪平均年产断奶仔猪22.3头,不同胎次母猪平均年产断奶仔猪22.8头,头胎母猪的生产水平接近平均水平。头胎母猪后代的地方性肺炎病变率为31%,二胎以上母猪后代的地方性肺炎病变率是11%,为头胎母猪后代发病率的1/3,稳定了二胎以上母猪的健康水平。[结论]集约化分胎次饲养可提高猪场后备母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了掌握好仔猪断奶的时间,每人选择每窝十头的仔猪两窝,并按照6.5.4.3.周龄断奶的实验,观察分析最后得出三周龄断奶最好。因为它能缩短母猪繁殖周期,增加母猪产仔率,过去60日龄仔猪断奶,使母猪完成一个繁殖周期共需181天,(哺乳期60d,断奶至再次配上种7d,怀孕期114d)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一头母猪一年只能生产二胎,即生产20头仔猪(假定每胎生产10头)而三周龄断奶,繁殖周期142d(21+7+114)年产2.5胎,可见缩短哺乳期可使母猪繁殖周期大为缩短,同时使每头母猪每年额外多生产5头仔猪。  相似文献   

3.
<正>1仔猪早期断奶法母猪哺乳期为2个月左右,1头母猪1年最多产2胎,利用效率不高。而1头母猪年消耗饲料500千克,所以,年产的仔猪越少成本就越高。实行仔猪早期断奶,是提高母猪繁殖力的一项有效措施。适宜断奶日龄从生理上分析,母猪在产后不早于3~4周断奶、配种,不会导致母猪以后各胎的繁殖障  相似文献   

4.
一、早期断奶的好处 1.缩短母猪产仔间隔,增加年产仔数。传统方法养猪,仔猪60天断奶,母猪年产1.8窝,成活仔猪16头左右。若改为45~50天断奶,母猪产仔两窝。  相似文献   

5.
选择上胎产仔时间相对集中(20d内)的YL经产母猪33头,按母猪自然发情时间,设立前10d内发情的母猪为试验组(18头),后10d内发情的母猪为对照组(15头),与D种公猪进行经济杂交,探讨不同人工授精方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采用种公猪诱情配合人工授精)母猪情期妊娠分娩率为94.44%,胎均产仔总数11.53头,胎均产活仔数11.35头,35日龄仔猪断奶成活率为95.34%;对照组(单纯采用人工授精)母猪情期妊娠率为86.67%,胎均产仔总数10.62头,胎均产活仔数10.15头,35日龄仔猪断奶成活率为94.70%。经统计分析,试验组母猪情期妊娠分娩率、胎均产仔总数、胎均产活仔数等繁殖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仔猪断奶成活率基本接近,说明采用种公猪诱情配合人工授精对提高母猪情期妊娠分娩率、胎均产仔数具有明显效果,值得在规模猪场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正一个养猪场,所有的利润来源都源于母猪,只有最大限度提高母猪生产性能,才能使养殖场生产设备利用最大化,人工分配合理化。养猪最发达的国家丹麦,平均每头母猪可以提供出栏肉猪24.8头,每胎产仔数平均可以达到12.5~13.0头!据《Pig Internationl》报道,丹麦已有10个农场每头经产母猪每年提供断奶仔猪(PSY)30头。而我们的平均水平:每头母猪每年提供断奶仔猪(PSY)仅为14~18头。那么正常情况下一头母猪  相似文献   

7.
杂种新母系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与苏州市合作,在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的基础上,再经“七五”期间进一步研究选育出来的,其性能更加优异,突出的特点是: 1.产仔多,哺育率高。成年母猪平均年产仔猪30头。42天断奶育成仔猪23~24头。比全国水平增加断奶仔猪9~10头。  相似文献   

8.
妊娠后期采用不同饲粮攻胎对母猪生产性能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妊娠后期采用不同饲粮攻胎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体重、背膘厚、胎次和预产期接近的健康长白×大约克妊娠母猪36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怀孕母猪料,试验组在饲喂哺乳母猪料。试验期为母猪妊娠第90天至21d断奶。结果显示:(1)妊娠后期采用哺乳母猪料攻胎增加了仔猪平均出生重14.39%(P0.05),仔猪初生窝重13.29%(P0.05), 21d断奶重增加了27.12%(P0.05),试验组哺乳高峰期母猪采食量显著增加了12.58%(P0.05),试验组显著降低了母猪哺乳阶段掉膘(P0.05),但试验组母猪便秘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妊娠后期饲喂哺乳母猪料攻胎对母猪血液中Ig G、Ig A、Ig M无显著影响(P0.05)。(3)妊娠后期饲喂哺乳母猪料攻胎显著提高了母猪初乳中Ig G含量(P0.05)。(4)妊娠后期饲喂采用哺乳母猪饲料攻胎显著提高新生仔猪血液中Ig G含量(P0.05)。由此可见,妊娠后期饲喂哺乳母猪料攻胎能增加仔猪出生重、断奶重,同时能提高母猪哺乳阶段的采食量,采用哺乳母猪料攻胎相对于怀孕母猪料更能提高母猪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9.
工厂化猪场在采用现代工艺的同时,还要大力推广实用技术。现代工艺是灵魂,实用技术是血肉,灵肉结合,才能威力无比。机械化养猪协会于1990年举办了工厂化猪场实用技术评选。从评选中看到,现阶段工厂化猪场推广的实用技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繁育技术。①目前仔猪早期断奶是一个热点。如江西东乡县农科所瘦肉型猪场的“哺乳仔猪21日龄断奶技术”,使每窝仔猪节约母猪饲料费117元,每头母猪年产仔猪增加3头以上。②母猪同期发情技术是各地的急需。福建北郊畜牧场的“GTH诱发母猪同期发情试验”,使每头母猪平均年产活仔增加2.22头,多提供猪苗2.04头。二、开辟饲料来源。①棉籽饼的利用。山东潍坊市良种猪场的“去毒棉籽饼代替豆饼饲喂商品猪的研  相似文献   

10.
史荣猛 《新农业》2009,(6):23-24
仔猪饲养管理是养猪生产的基础,直接影响养猪效益。现在猪场一般实行21~28日龄断奶,与传统养猪生产的45~60日龄断奶相比,母猪年均产仔胎数可增加0.1~0.2胎,每头母猪年提供商品猪可增加1~2头,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一、仔猪早期断奶法 母猪哺乳期约为2个月,1头母猪1年最多产2胎,空怀时间较长,利用效率不高.而1头母猪年消耗饲料500千克.所以,母猪每年产的仔猪越少,饲养成本就越高.实行仔猪早期断奶,是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有效措施. 1.合理确定断奶日龄:断奶日龄可根据生产任务和技术水平自行确定.从生理上分析,母猪在产后不早于3~4周断奶、配种,不会导致母猪以后各胎的繁殖障碍.仔猪断奶时,体重不少于4.5~5千克,生长发育正常,这时已有一定的适应环境和抵抗疾病的能力,人工抚育不会有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12.
<正> 为充分提高良种母猪的利用率,力争使其每年产仔2胎以上,每胎产仔存活10头左右,根据母猪体况的不同,采取以下方法可缩短母猪的繁殖周期,提高其繁殖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养殖母猪效益的目的。 (一)仔猪提前断奶法 就是使仔猪出生不到40~50日龄就离开母猪,不再哺乳,这样母猪在仔  相似文献   

13.
<正> 仔猪适时断奶不但能使母猪及时配种,提高年产仔数,节约母猪饲料,降低饲养成本,最大发挥母猪的生产潜力,还可以提高仔猪的整齐度,促进仔猪生长发育,从而大大提高养猪效益。根据试验观察,仔猪于3~4周龄、体重达5kg以上时断奶较好。 好处之一:能使母猪及时配种,提高年产胎次和产仔  相似文献   

14.
仔猪的饲养管理是养猪生产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养猪场的养猪效益。为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代养猪生产普遍采用早期断奶技术,一般实行21~28日龄断奶,与传统养猪生产的45~60日龄断奶相比,母猪年均产仔胎数可增加0.1~0.2胎,每头母猪年提供商品猪可增加1~2头,效  相似文献   

15.
日粮组成对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早期断奶SEW(10~21日龄),不仅可以增加母猪年产胎次,提高母猪生产能力和栏舍利用率,同时可以及早弥补仔猪的营养需要,减少病原从母体进入仔猪的机会,节约公母猪的饲养成本,有利于提高猪场的综合效益。但是早期断奶又会因为仔猪消化能力和抗逆能力差,造成食欲差、消化不良、饲料利用率低、生长缓慢、下痢、精神状况以及外貌表现不佳等所谓“仔猪早期断奶综合征”。其中主要表现为仔猪断奶后腹泻(PWD)、水肿病(OD)和内毒素休克(ES)等,而早期断奶仔猪的腹泻问题更为突出。引起腹泻的原因非常多,主要包括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和其它致病…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大多数母猪饲养户采用仔猪45~60日龄断奶的方法,母猪年平均产仔1.5窝.实践证明,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使母猪两年产5窝,这样每头母猪每年可多产仔5~10头.  相似文献   

17.
生猪养殖过程中仔猪的饲养管理措施是关系到生猪养殖经济效益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过程,仔猪断奶时间的合理把控不但可以有效改善仔猪养殖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保障母猪繁殖性能,进而促进生猪养殖的科学发展。仔猪早期断奶可以有效缩短母猪的发情间隔,提高母猪年产窝数,提高仔猪产仔数。断奶仔猪饲养过程中最常见的是腹泻疾病,腹泻不但显著降低仔猪的健康状况,还给仔猪生产性能的发挥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文中对断奶仔猪饲养管理中早期断奶的重要性,仔猪早期断奶的方法及断奶仔猪腹泻疾病的防治措施进行介绍,旨在为仔猪健康养殖及生猪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8.
猪的繁殖是养猪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繁殖率的高低体现在母猪年产胎数和胎产仔数的多少以及仔猪成活率高低等方面。因此,在养猪生产上要注重母猪选育与改造、种猪的科学管理及配种技术、母猪防病、仔猪早断奶等方面的工作。才能使实现母猪多胎高产目标。才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本文结合生产实际介绍了该项综合培育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9.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找出内蒙古地区仔猪早期断奶的适宜断奶日龄,为养猪生产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此,我们做了内蒙黑猪哺乳仔猪生后21、35、45不同日龄断奶试验,从中寻找规律,确定适合内蒙古地区的仔猪早期断奶日龄。经60d试验,我们测定了一系列数据。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看出:35日龄断奶组的仔猪增重快,生长发育迅速,到60日龄时的体重显著地高于21日龄组和45日龄组的体重,经方差分析差异显著(0.01<p<0.05);35日龄断奶组仔猪成活率最高为90.24%,35日龄断奶组母猪年产胎数也较多,从而增加了母猪年产活仔数;35日龄断奶组还明显地降低了饲养成本,经济效益高。通过试验,作者认为:在内蒙古地区一般饲养管理条件下,仔猪35日龄早期断奶最适宜,并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引进三江白猪、杜洛克、大约克夏猪作父本,与杂交母猪(含梅山猪血缘50%)进行三元杂交,实行标准化饲养,百头母猪平均年产仔猪2.15胎,1胎产活仔猪13头,头母猪年育成60日龄仔猪24.96头,1窝仔猪80日龄重205.36kg,头母猪年出栏肥猪22.29头,总瘦肉量841.75kg,饲料利用率3.2:1,提高了母猪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