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从诊断分类的特点出发,较为系统地讨论了土壤分类的目的、土壤系统分类的技术基础、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的选取,诊断分类和土壤发生学原则及若干其它问题。同时对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分类课题组提出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二稿)”做了某些评议。认为在制定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时,一要借鉴外国特别是美国的经验,二要敢于打破我国现行分类的束缚,如此才能促进我国土壤分类工作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江西1978土壤分类系统与FAO1990土壤分类系统的衔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国1978和FAO1990两种土壤分类系统分类依据的共性、联系,把FAO1990土壤分类系统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同中国1978土壤分类系统的土壤发生学特性进行了对比。通过指标对照和转换,选择关键特性作为两种土壤分类系统衔接转换的依据,进行了江西省土壤分类系统(1978暂行草案)与FAO1990土壤分类系统的近似衔接对照转换,并应用于FAO-AEZ土地生产潜力模型中,取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3.
四川土壤系统分类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修订方案 )中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本文初步探讨了四川土壤类型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 ,并将土壤发生分类与土壤系统分类的亚类级别单元进行了对比 ,分析了两种分类制的关系 ,并就系统分类的命名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从土壤实体的属性出发,对分布于我国亚热带地区长江中下游丘陵阶地上、沉积年龄差距达几十万年、呈交叉分布的三类古老厚层运积母质——下蜀黄土、Q_2、Q_3红土上发育的23个代表性土壤剖面,作了较系统的室内分析和定量分类研究,目的是阐明这些土壤的发生学特性,明确它们的分类地位。通过对土壤颜色、颗粒组成、土壤酸度、电荷特性、土壤风化淋溶系数、粘粒和粉砂的硅铝率、铁形态组成、自然粘粒率、硅反应指标和硅饱和度指标等的分析。结果表明,这些中晚更新世沉积物发育的土壤的属性虽受现代成土条件的作用已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在其形成的土壤中仍有明显残留的特点,母质对土壤性质有较大的影响。用数值分类和诊断分类等定量方法,可把本研究土壤分为四类。诊断分类与数值分类有74%的分类结果相同,但诊断分类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作者认为根据土壤属性进行数值分类是土壤分类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於忠祥 《安徽农业科学》1994,22(2):115-118,138
木文论述了我国现行土壤分类制。因为受到地理发生学派的影响,存在着边界不清及土壤分类侧重于成土因子和地带性而忽视了土壤属性等问题。阐明了我国土壤分类的发展趋势是:继承地理发生分类制的优点,在重视中心概念的同时注意边界定义。应确定以土壤本身属性即土壤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土壤分类的依据,注意土壤阶段发育特征,区分土壤由初期发育向顶极发育的各阶段,加强基层分类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土壤分类从无到有、从简到繁的发展过程即为土壤学发展的真实写照。土壤分类目前正向自动化数值分类方向发展的两个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土壤分类的指标化和数值分类的逐步发展。国际土壤分类的趋势是土壤分类学日益计量化与科学化。同时数值分类对于系统分类的发展的推动作用应当得到重视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徐咏文  段萍  罗志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0):2003-2004
结合中国土壤分类的历史沿革,通过比较土壤发生分类与系统分类、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与美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异同,分析中国土壤分类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中国土壤分类的趋向。  相似文献   

8.
成都平原土壤系统分类典型土系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国际土壤系统分类的有关原理和方法,选择土层特征、土壤基本特性和土壤矿物学特性这三类指标作为成都平原典型土系划分的依据,重点概述了蒲江样区的光明系、敦厚系两个土系。研究表明:新的土壤基层分类根据土壤本身的属性,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作为诊断指标,因而具有定量化、标准化、国际化和实用化的特点,比之传统的土壤发生分类方法更科学并更具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豫南白浆化黄褐土系统分类及高级分类参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土壤理化性质,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中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对河南南部地区白浆化黄褐土的4个代表性土壤剖面进行检索,确定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属于淋溶土纲,湿润淋溶土亚纲、漂白湿润淋溶土土类及相应的亚类;并分别在美国土壤系统分类(ST)、联合国制定的世界土壤图图例(FAO-UNESCO)和中国土壤分类系统的不同分类系统作出高级分类归属和参比.  相似文献   

10.
模糊聚类分析在土壤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研究以黑龙江省松花江地区21个土壤样本,根据其不同的理化性状,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类,以应用数学方法对土壤的基层分类及土地的数量分级做一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模糊聚类分析分类与实际情况相符,该分析方法对土壤分类及土地分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冀北山地土壤发生学分类代表性土类一棕壤、褐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在冀北山地通过野外剖面形态特征调查、理化性质分析,研究了2个棕壤、3个褐土剖面的发生特性,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3版)》确定了各土壤剖面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通过检索确定它们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研究结果表明:冀北山地5个代表性土壤剖面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归属于3个土纲(雏形土,新成土,淋溶土),3个亚纲,4个土类,4个亚类.同时探讨了该区5个代表性剖面的土壤基层分类单元的划分,初步拟定了5个土族、5个土系.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江宁样区土壤系统分类中基层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修订方案 )》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理论·方法·实践》的原则与方法 ,选择江宁县淳化镇的低丘岗地和冲地农田 (70 0hm2 )作为典型区段。按照景观、地貌与母质类型 ,设置了 5 1个土壤观察剖面 ,并采集土壤剖面各层段土样进行理化分析。最后拟定出 11个特征土层 ,划分出 6个土系。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漂白淋溶土基层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漂白淋溶土的基层分类进行了研讨,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1999)的要求,将黑龙江漂白淋溶土划分为5个土族,17个土系,并对土族和土系划分标准的科学依据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研究的总要求 ,以《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理论·方法·实践 )》和《湖北省土系概要》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 ,对江汉平原后湖农场样区进行了土壤详查和室内土壤理化分析 ;通过对样区资料数据的分析比较 ,提出了适合江汉平原的土系划分与命名的原则和依据 ;在此基础上 ,对样区土系进行了具体的划分和命名  相似文献   

15.
广西砖红壤在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广西滨海地带6个砖红壤剖面的形态特征和理化性质,对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逐一确定各剖面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及其在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并探讨该地区土壤发生分类砖红壤与土壤系统分类之间土壤类型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剖面因成土因素差异而具有不同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可分别归属于土壤系统分类中的铁铝土、富铁土及新成土3个土纲、4个土类。鉴于广西土壤发生分类6个砖红壤剖面并非全部归属于系统分类中的某一土纲或土类,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土壤剖面的形态描述和理化性质,鉴别出其具有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并通过检索系统依次检索、分类定名。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北地区的暗沃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暗沃土是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一个土纲,农民群众通常称之为黑土,是一类肥沃的土壤。中国东北地区的暗沃土面积约347 510 km2,占全区总面积的28.12%,简述其形成、分类和分布及其利用和管理。  相似文献   

17.
广西紫色土系统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理论、方法和标准,结合广西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数据,研究了广西紫色土剖面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及系统分类。结果表明,广西紫色土是强烈的物理、化学风化及侵蚀作用于紫色砂岩、砾岩、泥岩和页岩的结果,其剖面层次分异不明显,多属块状结构,质地以砂壤为主;其自然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钾含量均处于中上水平,但在植被遭到破坏及经开垦后,表层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及速效磷含量均明显下降,pH值变幅较大,呈强酸至弱碱性;广西紫色土可划分为雏形土和新成土2个土纲、湿润雏形土和正常新成土2个亚纲、紫色湿润雏形土和紫色正常新成土2个土类以及表蚀紫色湿润雏形土、耕淀紫色湿润雏形土、酸性紫色正常新成土等9个亚类。  相似文献   

18.
新疆平原土壤发生分类与系统分类的参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新疆土壤系统科学分类提供依据,分析了新疆平原土壤的分布特点,并根据成土条件,比较了新疆平原土壤在中国土壤发生分类和系统分类中的地位、分类依据和名称差异,对在系统分类中出现的干旱表层、钙积土与荒漠土的区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修订方案 )》中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对河南省南部地区白浆化黄褐土的 4个代表性土壤剖面进行检索 ,确定它们在土壤系统分类中归属于淋溶土纲 ,湿润淋溶土亚纲 ,漂白湿润淋溶土土类及相应的亚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