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前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论证中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存在不够重视、方法主观性强、结果不够客观等问题。本文尝试采用德尔菲法建立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评价等级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该方法实现了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程度的定量化分析,方法简单易推广。  相似文献   

2.
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研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建设项目的用地类型,使用林地后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拟占用、征用林地现状调查,对环境和林业发展的影响评价,植被恢复可行性评价,综合评价,保障措施和可行性研究结论等几方面论述了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对项目建设使用林地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林地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在新的形势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了林地的发展,但在林地管理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限制了林地的发展甚至造成破坏。结合某地的普通建筑用凝灰岩矿项目,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运用相关知识,分析了开发建设项目占用林地生态效益,对林地生态效益进行了计量,提出了林地、生物多样性和水土流失的保护措施,以期为开发建设项目决策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和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4.
建设项目拟使用林地需求量的预测是编制"征占用林地定额报告"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以福安市为例,结合福安市经济社会、土地管理、林地利用等历史和预期性数据,采用不同思路、多种分析方法科学预测福安市2011-2020年期间建设项目拟使用林地需求量,客观剖析各种方法存在的主要不足及解决方案,为其它各地科学预测建设项目拟使用林地的需求量,编制保护利用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建设项目对森林资源的破坏问题已日益突出,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建设项目征占用林地实行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补偿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富源县“十三五”期间共上报审核建设项目使用林地83宗,经审核同意使用林地面积161.397 5 hm2。从上报数量看,2016年以后数量逐年增长;经审核同意使用面积自2016年以后增多,并保持较大基数。对当前林地管理中存在的违法使用林地现象突出,林草行政执法队伍力量薄弱,林地使用审核审批规划等相关部门间的协调配合程度不高,林草部门林地使用审核、审批压力大等问题进行分析,藉此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杨增军 《绿色科技》2015,(2):166-169
通过收集2005~2009年的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资料,探讨了项目建设使用林地对林地资源和森林面积的影响。结合南涧县经济社会发展预期,分析了2010~2020年期间林地的供给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林地的需求,并提出了节约集约使用林地的控制措施和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森林资源价值损失计量是科学实施使用林地价值补偿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基础,对于节约集约使用林地、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依法维护林权所有者权益、推动各级政府科学决策和促进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森林资源的价值包含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3个部分。准确计量建设项目占用征收林地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损失存在诸多难点,应考虑在全面研究森林资源实物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Hi_QⅡ是一款GIS数据采集软件,探讨了该软件在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调查中的应用情况和具体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目的是为了满足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调查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调查设计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调查设计技术"以行业标准为依据,以为审核审批部门提供详实可靠基础数据为前提,以服务建设项目为初衷,运用软件技术实现占用征收林地调查设计移动端平板电脑(安卓版)与桌面端后台软件完美结合,实现了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外业调查与内业设计的一体化和标准化操作,实现调查小班基础数据和各项相关报表的自动生成以及智能化制图、属性图形的同步更新,生成的占地小班数据库能够与全省森林资源数据库对接,方便林地"一张图"年度动态更新。该技术的研究是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调查设计技术领域的一次突破。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实现林业生态文明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林业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是实现林业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依据科学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构建了林业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 个一级指标和22 个二级指标,以及林业生态文明水平测度标准。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可能满意度法建立了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定量测度评价方法,并将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广东清远市清城区林业生态文明评价实践中。结果表明:(1)该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系统地评估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对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该评价方法体系可以用来补充完善各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建设项目的定量评估工作,对林业建设水平进行数量化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3)2011 年、2013 年和2015 年,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综合评价测度值分别为27.52、28.64、29.04,与2013 年广东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合评价测度值41.17 相比,清城区目前仍处于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起步阶段,在逐步迈向林业生态文明城区具有无限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2.
根据收集整理的全省17个市(州)85个县(市、区)生态公益林建设和资金管理资料,在对生态公益林重点建设林区(天保区和非天保区)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湖北省2015年生态公益林建设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湖北通过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项目,达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双增长,有效保护了湖北森林资源,林权所有者得到了应有补偿,有效促进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增强,对湖北生态建设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林业工程造林成效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为加强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启动了16个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为全面科学地评估造林成效,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开发了一套林业工程造林成效评价系统,利用专家咨询法设置林业工程造林成效评价体系的相关指标,包括当年造林成效、造林保存成效、森林抚育成效、封山育林成效、"万村绿"大行动成效评价指标,实现了广东省林业工程造林成效评价系统,系统包括基础数据管理、数据逻辑检查、造林成效评价和评价结果输出等功能。  相似文献   

14.
从树种组成、林分结构、树种多样性、林分活力和干扰程度5个方面选择树种(组)株数组成、树种(组)断面积组成、径级结构、林木分布格局、树种隔离程度、顶极树种优势度、林层结构、树种多样性指数、树种均匀度指数、林分更新状况、林分蓄积量、林分郁闭度、枯立木状况及采伐强度和次数14个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提出基于林分状态特征的森林自然度评价方法,并以甘肃小陇山林区8类典型林分类型为例对该评价方法进行验证.各类林分自然度表现为:未受人为干扰的锐齿栎天然林(0.839)>皆伐后天然恢复锐齿栎天然林(0.752)>择伐后自然恢复锐齿栎林(0.646)>带状割灌改造华山松林(0.546)>带状割灌改造油松林(0.484)>全面割灌改造华山松林(0.483)>全面割灌改造油松林(0.459)>全面割灌改造日本落叶松林(0.317).  相似文献   

15.
浅论森林资源及其经济评价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廖士义  温亚力 《林业科学》1989,25(5):459-466
本文从我国的国情和林情出发,分析了森林资源作为林业生产力基本要素,在生产经营中的地位与作用,森林资源的经济属性,及在经营利用上必需使经济与生态相结合,才能求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从而使林业再生产顺利进行。而其实现措施的第一步,就是对森林资源作出科学的经济评价。森林资源经济评价,包括森林立木价值评价和森林生态社会效益评价两个方面。依据立木价值形成过程的特点,用正算法(成本法)计算成熟林活立木的价值,这种评价方法适合我国国情林情,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明确区分森林的“功能”和“效益”这两个不同质的概念,用“等效益评价法”来补充和丰富现有的对森林生态社会效益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使之更加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屋顶绿化建设项目成本效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对北京市屋顶绿化建设项目的成本和屋顶绿化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的经济价值分别进行了测算,并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其投资回收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屋顶绿化建设项目基本在2-4年内即可收回投资。该文建议北京市应加大屋顶绿化投资力度,并重点发展简式屋顶绿化。    相似文献   

17.
森林生态效能资产化及货币化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林地租赁价格森林资产评估项目中,提出仅资产接收方受益的生态效能才进行资产化,并利用生态效能"政府层面"效益值占林地所有效益比例,分摊森林培育林地地租的办法,评估森林生态效益,阐述森林生态效能货币化的方法,评估结果同市场成交价格吻合度极高。实践证明,在许多采用传统评估方法难以计量林地效益的公益项目中,采用文中所述森林生态效能资产化和货币化方法评估森林生态效益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石家庄市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家庄市为例,采用土壤蓄水量法、影子工程法等方法对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的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改良土壤、改善环境等方面的效益分别进行量化评估,确定工程建设取得的数量化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从资源状况、生态效能和碳汇效能3个维度构建生态景观林带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广东省生态景观林带建设现状进行分析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全省生态景观林带生态效益排在前三位的是湛江、汕头、深圳市.工程建设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森林生态效益总规模;生态景观林带质量的高低影响单个评价指标得分,最终影响综合评价得分;工程建设量越大,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质量越好,最终的生态效益评价得分将越高.  相似文献   

20.
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估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晖 《林业资源管理》2006,(4):70-73,65
针对九连山保护完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从森林的实物价值、森林的多种生态效益、森林的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对九连山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估算,并得出其价值为223 507.19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