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水貂阿留申病毒(AMDV)在体外诱导猫肾细胞(CrFK)凋亡情况,用AMDV-G株感染CrFK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CrFK细胞感染后的细胞存活率,用AO/EB染色法检测CrFK细胞核的形态变化,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并通过分光光度计法检测细胞凋亡执行分子Caspase-3活性。结果显示,AMDV-G株感染可导致CrFK细胞增殖率下降,产生明显的形态学凋亡特征;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AMDV-G株感染可引起CrFK细胞凋亡并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凋亡率增加,同时Caspase-3活性显著升高。上述结果表明,AMDV-G株在体外能够诱导CrFK细胞凋亡,为进一步研究AMDV致病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连翘提取物FS-4体外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促凋亡作用,试验采用MTT比色法观察了FS-4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抑制情况,AO/EB双荧光染色法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的凋亡率。结果表明:FS-4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抑制作用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其36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仅为3.23μg/mL;FS-4作用后细胞均出现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FS-4对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性。说明FS-4可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并具有诱导其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蜂胶黄酮对病毒诱导宿主细胞凋亡的影响,将蜂胶黄酮从最大安全浓度250μg/mL倍比稀释5个浓度,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细小病毒(PPV)分别一起加至单层PK-15细胞培养体系中,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蜂胶黄酮对TGEV和PPV感染PK-15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病毒对照组比较,TGEV和PPV感染PK-15细胞后,蜂胶黄酮可以显著降低PPV感染引起的PK-15细胞凋亡率,而对TGEV感染引起的PK-15细胞凋亡率则没有显著影响。说明蜂胶黄酮可以减轻无囊膜的PPV感染对PK-15细胞引起的凋亡。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价融合表达抗菌肽TLN-58和人溶菌酶hLYZ双基因重组表达质粒的安全性,试验采用基因重组法将TLN-58和hLYZ基因片段克隆至pEGFP-N1载体,利用转染试剂GeneTwinTW将构建好的重组质粒转染HEK293细胞,RT-PCR验证重组真核质粒在细胞中表达情况;通过DAPI染色、AO/EB染色、CCK-8检测法和流式细胞术测定并分析hLYZ和TLN-58融合基因表达产物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成功构建重组真核质粒pEGFP-N1-hLYZ-TLN-58,当重组质粒DNA用量为1μg且GeneTwinTW转染试剂用量为3μL时,转染HEK293细胞24 h,为最佳转染条件,重组质粒可成功表达目的基因;DAPI染色和AO/EB染色显示,转染pEGFP-N1-hLYZ-TLN-58质粒组细胞凋亡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CCK-8试验测定细胞相对增殖率(RGR)为50%~74%,显示重组质粒的细胞毒性较小;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重组质粒转染细胞与对照组细胞在G1、G2和S期所占的比例均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重组质粒的细胞毒性较小且对细胞周期无显著影响,为抗菌肽TLN-58和hLYZ的安全性及抗菌应用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不同浓度的酸枣仁皂苷A(JuA)对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体外常规方法培养U251细胞,设空白对照组及不同浓度的JuA干预组;用MuseTM细胞分析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变化;用Hoechst 33258染色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用AO/EB染色进一步分析不同浓度JuA干预后U251细胞的凋亡情况。MuseTM细胞分析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随着JuA浓度增大,U251活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1);Hoechst 33258染色阳性细胞数与JuA浓度呈正相关;通过AO/EB染色发现,JuA可明显促进细胞凋亡(P<0.01)。结果表明,50μmol/L JuA对胶质瘤U251细胞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可促使U25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用MTT法观察龙葵生物碱的体外抗肿瘤作用,用TUNEL染色法检测龙葵生物碱对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龙葵生物碱对HeLa细胞PCNA和突变型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浓度为100μg/mL~800μg/mL的龙葵生物碱对HeLa细胞的生长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TUNEL染色结果提示400μg/mL的龙葵生物碱处理HeLa细胞48 h后,能够诱导更多的细胞出现凋亡;免疫细胞化学分析结果显示,400μg/mL的龙葵生物碱处理HeLa细胞48 h后,会使HeLa细胞中PCNA蛋白和突变型P53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结果表明,龙葵生物碱在体外具显著抗宫颈癌活性,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诱导更多的细胞出现凋亡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甘草提取物(GC-X)体外对HeLa细胞的促凋亡作用,试验采用MTT比色法观察了GC-X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AO/EB双荧光染色法和透射电镜观察了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测定了各组细胞的凋亡率。结果表明:GC-X体外对HeLa细胞的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其48 h的IC50仅为11.24μg/m L;AO/EB双荧光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可见,GC-X作用后He La细胞均出现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GC-X对HeLa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性。说明GC-X可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并具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测定了蚯蚓寡肽的体外抗伪狂犬病毒(PRV)作用,分别用AO/EB染色法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了蚯蚓寡肽对HeLa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蚯蚓寡肽可以抑制PRV感染细胞,同时存在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蚯蚓寡肽浓度越大细胞病变程度越轻,各处理组在72h的细胞病变程度最轻。蚯蚓寡肽可以诱导HeLa细胞凋亡,且具有浓度效应,1.5mg/mL组、0.75mg/mL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0.20%和48.12%。  相似文献   

9.
实验建立了鸡胚下丘脑星形胶质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研究了大豆黄酮对多氯联苯Aroclor 1254(A1254)引起的下丘脑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0.1~1μg/mL的A1254引起的细胞损伤不显著,高剂量时(10μg/mL)能引起星形胶质细胞大量死亡。抗氧化剂大豆黄酮10μg/mL能明显缓解A1254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热处理对睾丸间质细胞的影响及L-精氨酸对热处理睾丸间质细胞抗氧化、抗凋亡及睾酮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用小鼠睾丸间质瘤细胞系(MLTC-1)细胞,将细胞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热处理组(HT)、5μg/mL L-精氨酸+热处理组(5H)和10μg/mL L-精氨酸+热处理组(10H),处理结束后收集培养上清液或细胞备用。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热处理显著降低MLTC-1细胞GSH-Px活力(P<0.01),当添加10μg/mL L-精氨酸后,GSH-Px活力得到恢复,并显著增加(P<0.01);热处理诱发细胞凋亡,添加L-精氨酸后,细胞凋亡数量明显降低;与HT组相比,添加5μg/mL L-精氨酸显著增加抗凋亡基因PI3K和Bcl-2的基因表达量(P<0.05);与HT组相比,5H组睾酮合成相关基因,StAR和Cyp17a1基因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0.01),SF-1的基因表达量也显著增加(P<0.05)。以上结果说明:L-精氨酸可缓解热处理诱导的MLTC-1细胞凋亡,增强MLTC-1细胞的抗氧化和抗凋亡能力,并可调控热处理MLTC-1细胞睾酮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采用2种不同方法检测云南半细毛羊毛囊干细胞(hair follicle stem cells,HFSCs)凋亡情况,为后续的诱导分化研究奠定基础。利用凯基TUNEL-细胞凋亡原位检测试剂盒和Annexin V-EGFP/PI标记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HFSCs凋亡。结果:凯基TUNEL-细胞凋亡原位检测试剂盒检测表明,第2代细胞凋亡率6.0%,第6代细胞凋亡率6.5%;Annexin V-EGFP/PI标记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第2代细胞凋亡率0.24%,第6代细胞凋亡率0.80%。说明云南半细毛羊HFSCs细胞生长状态很好。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细胞凋亡率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2.
塞内卡病毒A(SVA)作为一种新发病病原,致病机制仍不清楚。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SVA感染PK-15细胞后能使细胞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CPE),同时伴随着严重的细胞凋亡。为了深入研究SVA诱导凋亡的情况,在验证SVA各蛋白真核质粒正常表达后,通过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方法检测SVA各蛋白诱导凋亡的情况,Annexin V-FITC/PI和Hoechst染色后显微镜观察磷脂酰丝氨酸和核凝聚程度,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技术分析SVA-VP1对凋亡通路中主要调控分子Caspase3、Caspase8和Bax蛋白质和mRNA水平的影响,发现SVA-VP1能够显著诱导细胞发生早期和晚期凋亡,并且能够促进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8及Bax蛋白和mRNA水平的上调。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SVA调控宿主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和致病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旨在研究芦丁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生长的影响,实验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分成5组,每组细胞培养基中分别含有0、25、50、100、150μg/mL芦丁,细胞在37℃,5%CO2条件下培养48 h和96 h后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细胞培养48 h,与0μg/mL芦丁组相比,100μg/mL芦丁组的细胞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提高,而丙二醛(MDA)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均显著降低;细胞培养96 h,100μg/mL和150μg/mL芦丁组的细胞活性、GSH-Px和SOD活性均显著提高,而MDA含量和CAT、LDH活性均显著降低。与0μg/mL芦丁组相比,100μg/mL芦丁组细胞的Bcl-2表达显著升高,而Caspase3和P53表达均显著降低。综上,芦丁能够提高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和抑制细胞凋亡,进而促进细胞的增殖,其中添加100μg/mL芦丁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仪对添加了不同浓度阿非迪霉素的Jurkat细胞进行测定,通过Cellquest Pro软件分析细胞的凋亡率。结果表明,阿非迪霉素引起Jurkat细胞的凋亡呈剂量依赖效应和时间依赖效应。随着阿非迪霉素浓度的增加,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均不断增加,并在浓度≥1 μg/mL时,凋亡率呈明显增加的趋势;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同样不断增加,并在培养时间≥16 h,凋亡率呈明显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是由镰刀菌属病原真菌产生的真菌毒素之一,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可引起人畜中毒。为了解DON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危害及其可能机制,本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DON(0.25-10μg/mL)作用于猪髋动脉内皮细胞(PIEC)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2种细胞24 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变化,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的变化,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测定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9和Bax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高浓度DON可明显改变细胞的形态;不同浓度的DON均可抑制细胞的增殖;TUNEL凋亡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DON对这2种细胞均有诱导凋亡的作用;对于PIEC细胞,在DON浓度为0.5μg/mL时,凋亡率达到最高(71.74%);HUVEC细胞则在DON浓度为5μg/mL时,凋亡率达到最高(26.61%),此后随浓度的升高,凋亡率下降,可能与凋亡细胞崩解脱离细胞片有关。根据试验结果初步推断,DON诱导PIEC凋亡可能与Caspases途径有关,Bax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凋亡促进作用;而在诱导HUVEC细胞凋亡的过程中未检测到Caspase-9和Bax的变化,故认为DON诱导HUVEC细胞凋亡与Caspases途径和促凋亡因子Bax均无关。  相似文献   

16.
丁烯氟虫腈是在农业害虫防治中应用广泛的苯基吡唑类杀虫剂,以家蚕卵巢培养细胞(BmN)为材料,研究丁烯氟虫腈对家蚕的毒性及其作用机制。用MTT法检测丁烯氟虫腈对BmN细胞的增殖有较强抑制作用,且在药液质量浓度12.5~800μg/mL范围内,其抑制作用呈现出浓度依赖性,200、400μg/mL时抑制率分别高达41.34%±7.30%、56.40%±6.70%。用400μg/mL丁烯氟虫腈药液处理BmN细胞48 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可导致DNA合成期(S期)细胞比率显著提高(由33.51%±5.12%增加至44.33%±3.98%),DNA合成前期(G0/G1)、DNA合成后期(G2/M)细胞比率降低(分别由37.31%±5.71%、29.18%±7.65%降至31.65%±2.33%、24.02%±3.66%),细胞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分别由4.74%±1.29%、4.95%±1.46%增加至9.86%±2.51%、25.37%±3.38%;用qRT-PCR法检测细胞中4种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1、Caspase-3、Caspase-4、Caspase-5A)基因mRNA转录水平显著上调。研究结果提示,丁烯氟虫腈可能通过上调BmN细胞的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表达水平,诱导BmN细胞S期阻滞和凋亡,从而抑制BmN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7.
生长激素对体外培养猪COCs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生长激素对猪COCs体外成熟过程中卵丘细胞扩展、卵丘细胞凋亡、卵母成熟及孤雌激活后卵裂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激素(STH)能够促进卵丘细胞扩展,抑制卵丘细胞凋亡,对卵母细胞的成熟和激活后卵裂呈现双重效应。在猪COCs培养液中添加0.15μg/mL STH成熟率(73.83%±1.80%)和卵裂率(64.76%±2.84%)显著高于对照组(mNCSU-23+PMSG(10IU/mL)+hCG(10 IU/mL))及添加0.01、0.05、0.1、2μg/mL STH组(P<0.05),在本实验中为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菟丝子黄酮对双酚A(BPA)干扰小鼠睾丸间质细胞激素分泌的缓解作用,以TM3小鼠睾丸间质细胞为对象,采用1μg/mL~500μg/mL的菟丝子黄酮与TM3(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细胞共同培养24 h,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确定菟丝子黄酮对TM3细胞的安全剂量。然后采用1μmol/mL~200μmol/mL的双酚A干扰TM3细胞24 h,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通过TM3细胞的相对存活率,确定BPA最适染毒剂量;最后先用菟丝子黄酮和TM3细胞共同培养4 h后,再用BPA干扰TM3细胞24 h。通过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睾酮(T)和黄体生成素(LH)的含量,并分析菟丝子黄酮对BPA干扰小鼠睾丸间质细胞激素分泌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250μg/mL~400μg/mL的菟丝子黄酮(等差法)对TM3细胞作用24 h后,有极显著的增殖效果(P<0.01);80μmol/mL的BPA对TM3细胞作用24 h后,细胞存活率为81%,可作为最适染毒剂量;菟丝子黄酮保护4 h后,再用BPA干扰12 h、24 h后,不同浓度的菟丝子黄酮可显著升高TM3细胞睾酮和黄体生成素的水平(P<0.05)。说明菟丝子黄酮对BPA致小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和黄体生成素的分泌异常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畜牧与兽医》2017,(12):60-65
本试验旨在研究淫羊藿苷(ICA)对猪卵泡体外培养过程中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设置不同浓度ICA(0、01、1、10μg/mL)添加组,体外培养猪3~5 mm健康有腔卵泡12 h和24 h后,分别收集各组卵泡颗粒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Bcl-2和Bax 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猪卵泡体外培养12 h和24 h,添加1μg/mL ICA组颗粒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1μg/mL组的Caspase-3、Bax mRNA表达量最低,Bcl-2 mRNA表达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提示,ICA在卵泡闭锁过程中可明显抑制颗粒细胞凋亡,这一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抑制线粒体凋亡途径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茯苓多糖(Poria cocos polysaccharide, PCP)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的猫肾细胞(crandell rees feline kidney, CRFK)炎症反应的保护作用及抗炎机制。【方法】通过MTT法检测不同浓度PCP(5、10、15、25、35、45μg/mL)和LPS(20、40、60、80、100、125、150μg/mL)对CRFK细胞活力的影响;用不同浓度PCP处理LPS诱导的CRFK炎症模型,观察PCP干预后的细胞形态变化,通过硝酸还原酶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CRFK中一氧化氮(NO)释放和细胞凋亡情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炎症和凋亡相关基因以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5~25μg/mL PCP对CRFK无毒性,且可逆转LPS刺激后CRFK细胞形态变化。25μg/mL PCP可显著降低LPS刺激后CRFK内NO释放和细胞凋亡率(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CP能够显著降低LPS诱导CRFK中IL-6、TNF-α、Caspase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