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有效解决云南省寻甸县鸡街镇耻格村黄牛体格较小、生长发育速度缓慢、产肉率低等问题,提高肉牛的生产效率,本试验采用西门塔尔牛细管冻精技术对该村黄牛进行改良,通过对后代犊牛的体重、体长与胸围等指标的测定,分析西门塔尔牛细管冻精改良技术对耻格村黄牛后代犊牛的改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牛的平均体重、体高、体斜长等指标均较耻格村纯种黄牛有了明显提高,且杂交牛的耐受力与抗病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每头12月龄的杂交牛可增收1926元,进一步提高了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可进一步扩大推广西门塔尔牛细管冻精改良技术的牛种改良范围,从而为养殖户带来更大的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养殖效益.增强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湖北省钟祥市积极鼓励畜禽养殖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有关规定.按照“自愿联合、民主管理”原则.组建畜禽专业合作社。截至目前.全市已经成立了骏发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长久富生猪专业合作社、绿源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肖山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花山生猪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云山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兴牧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7家.入社农户9287。畜禽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将发挥内联农户、外接市场的作用.组织发展规模养殖、订单生产和安全生产。对提高全市养殖户组织化生产能力.提高畜禽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养殖效益.建设畜牧大市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柴达木福牛(原称柴达木三元杂交牛)主要是以牦牛和柴达木黄牛杂交生产的犏牛为母本,优质肉牛(如安格斯、西门塔尔等)为父本,进行杂交改良而培育出的一种优质商品肉牛。是海西州在"十二五"期间重点打造的农牧业百亿元产业,发展柴达木福牛产业有利于合理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有利于保障食物安全,有利于促进农牧民养殖增收。乌兰县作为发展柴达木福牛产业主产区,通过向全县养殖户、规模养殖场及养殖专业合作社宣传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甘浚镇的肉牛养殖户及肉牛养殖小区(合作社)为素材,分析农户养殖和养殖小区养殖肉牛的优缺点,系统比较农户和养殖小区养殖母牛、育肥牛效益,结果表明:农户饲养母牛有优势,而肉牛养殖小区(合作社)饲养育肥牛有较高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京郊农村出现新式养殖"合作社”,这种由集体牵头、农民人股的"合作社”,仅怀柔县就有25个. <北京经济报>报道说,这25个养殖"合作社”项目包括梅花鹿、奶牛、肉牛、肉羊、爵鱼、柴鸡、林蛙等,涉及农户七百多户,投资总额五千多万元. 据介绍,1998年,怀柔奶牛养殖专业村杨宋镇梭草村的18户农民,打破分户散养的模式,投资二百多万元,在全县第一个建立了农民股份奶牛养殖"合作社”,创造了"梭草模式”,并逐渐被农民所接受. 去年,这个县的桥梓镇后桥梓村按照"梭草模式”,以村集体为龙头,吸引30户农民入股,投资三百多元成立了占地4hm2的北京永宏奶牛养殖有限公司,养殖规模达550头,农民持股42%.公司一次性购入奶牛二百多头,今年还将购进200头.村党支部书记孙长秋说,在今后的3至5年内,集体股份将逐步退出,全部转卖给农民个人.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我省山地生态畜牧业的推进,肉牛养殖已经成为许多地方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公司+农户与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得到了较快发展。在实际生产中疾病防治是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2017年7月,贵阳市花溪区党武乡某养殖户饲养的1头杂交母牛发病,临床初诊为日粮中钙、磷比例失调引起的软骨症和长期卧地不起造成的四肢麻痹,采取酒醋灸疗法效果较好。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1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
<正>5月29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九团千头肉牛育肥养殖基地,养殖者正在饲喂肉牛。2013年,该团把畜牧业作为农户多元增收发展方向,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为养殖户提供贴息贷款,畜牧部门上门为养殖户做好牲畜的卫生防疫工作等。目前,该团已饲养牛、羊等各类畜禽4万余头(只)。  相似文献   

8.
宽甸满族自治县庆兴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办社原则,以"民主管理,合作发展,共同富裕"为发展原则,按照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市场运作机制,实现了合作社与养殖户利益的双赢,带动3个乡镇1 500多农户,成为全县最具影响力、带动作用最强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促进了全县黄牛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甘肃省灵台县为促进全县牛产业发展,引进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陕西秦宝牧业,建设灵台万头现代肉牛产业园,并探索实施"寄养代繁"养殖模式,即由企业提供担保,金融部门向合作社、养殖户放贷,合作社、养殖户向企业交押金,企业将能繁母牛投放到合作社和农户,带动广大农户养牛致富。目前,全县已建成"寄养代繁"示范场7个,投放基础母牛617头,产犊551头。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解当前适度规模经营养殖户设施设备配置情况及肉牛养殖模式,四川肉牛创新团队草食家畜生产设施设备研究与应用岗位对位于丘陵山区宣汉、筠连、阆中等肉牛养殖大县的肉牛养殖合作社及家庭农场进行了调研,情况如下。1各县市肉牛发展情况1.1宣汉县1.1.1肉牛产业概况宣汉县牛生产总量位居全省农区第一,现有肉牛规模场800多家,2020年牛存栏16.5万头,出栏肉牛9.45万头,实现牛业综合产值达32.5亿元,蜀宣花牛及其延伸产品已成为"川字号"特色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新希望集团和六和集团实现强强联合的消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也作了评述,并由"1+1"想到了"7+1". "7+1",这是近年来我国饲料行业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它的全称应该是"‘7+1'高科技饲料企业联合体".这个联合体,由7家饲料企业和一家饲料研究所的联合而得名.  相似文献   

12.
"高热病"肆虐下,畜牧养殖将发生结构性调整。规模养殖成为趋势,养殖业主也会出现素质  相似文献   

13.
家禽产业化经营模式——"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快速发展的家禽产业面临日益复杂的经济、社会环境,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优秀的产品、合适的产业模式是关键,也是一个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文章以常州立华公司为例,详细探讨了家禽产业化经营的成功模式,为广大业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一种新的蚕业发展模式,即业主通过土地流转,集聚一定面积的土地,统一规划、开发、生产和管理,从而在原料茧生产环节雇工经营,发展成有一定规模的原料茧生产实体,实现蚕业生产环节中蚕茧生产的产业化、区域化、集约化、规模化;公司则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指导、物资优惠等多种方式,同业主建立紧密联系的利益共同体,稳定推进产业发展和升级.笔者把这一模式称为"公司+业主"模式.本文将对其进行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何诚  王月琴 《中国家禽》2003,25(20):5-7
“公司 农户”的饲养模式为我国养禽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随着形势的变迁,这一模式也显露出一些问题,采取何种策略解决这些难题,本文提出了有益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梓潼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是典型的丘区农业县和革命老区县,有29个贫困村,贫困户6650户1.9529万人。梓潼县将创新改革为着力点推动产业扶贫,依托正大集团和大北农集团两家企业与政府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共同打造生猪全产业链,探索出了“政府+企业、金融、合作社、农场主、贫困户”的“1+5”生态循环产业扶贫模式,将生猪养殖、蜜柚种植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健全风险防范机制,促进贫困户走上长效稳定脱贫之路。三年来,共扶持1.38万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12个贫困村告别空壳村甩掉穷帽。  相似文献   

17.
选取36对健康种鸽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对种鸽,每对种鸽哺育4只乳鸽"(2+4"生产模式)。处理1(对照组)饲喂CP=17%蛋白的混合日粮,处理2(试验组Ⅰ)饲喂CP=16%的试验混合日粮,处理3(试验组Ⅱ)饲喂CP=18%的试验混合日粮。各处理组日粮能量水平相同,饲料类型采用50%颗粒料+50%混合原粮,试验期21d。结果显示:试验前期试验组Ⅰ每对种鸽平均日采食量为187.2g,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Ⅱ(P<0.05)。试验全期,3组间乳鸽平均日增重、21日龄平均体重、种鸽平均日采食量统计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Ⅰ的乳鸽死亡率远低于对照组和试验组Ⅱ。以上结果说明,在能量相同的情况下,CP=16%的日粮基本能满足种鸽"2+4"生产模式下的蛋白需要。  相似文献   

18.
亚高山草甸“4+3”划区轮牧模式是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在传统放牧方式基础上,结合现代畜牧业中划区轮牧理念开发的适于青藏高原的天然草地放牧管理的一种方式,适于在草场面积66.667~666.667km2之间的家庭牧场或草场共用的联户中应用.  相似文献   

19.
试验选用海兰褐父母代蛋种鸡,同一日龄、同一批育成鸡29 117只分为两栋饲养.对照组采用16h传统光照程序,试验组采用“13+1 h”光照程序,研究在非典型性新城疫发病应激状态下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鸡在该应激状态下,与传统16h光照相比,“13+1 h”光照程序保证了产蛋率;极显著降低了破蛋率和死亡率(P<0.01);极显著提高了采食量(P<0.01),对夏季保证采食有利,并且可以弥补由于应激造成的生产性能下降;蛋黄颜色显著地深于对照组(P<0.05).同时“13+1 h”的光照程序减少了2h光照,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试验观察了复方中草药“毒菌杀”对感染法氏囊病毒(IBDV)雏鸡的外周血液白细胞及α-醋酸萘酯酶(α-acid naphthyl acetate esterase,ANAE)阳性淋巴细胞百分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毒菌杀”可以使感染IBD V的雏鸡维持外周血白细胞数量的相对稳定,提高ANAE阳性淋巴细胞的活性水平,具有明显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