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墨瑞鳕(Maccullochella peelii)又称澳洲龙纹斑,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少刺且肉质鲜美,是一种优良的淡水养殖品种,极具养殖前景.该文对墨瑞鳕鱼的形态结构、生活与繁殖习性、生长特性、养殖需求、苗种繁育、疾病防控、养殖技术等进行了综述,以期有序地推动工厂化养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不同生长规格墨瑞鳕个体间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特点,为其功能相关基因深度挖掘及分子遗传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挑选同一养殖条件下极大个体和极小个体的墨瑞鳕,构建肌肉组织cDNA文库后,采用Illumina HiSeqTM 4000测序平台对存在生长差异的墨瑞鳕肌肉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获得的Unigenes在Nr、Nt、Pfam、KOG/COG、Swiss-Prot、KEGG和GO等数据库中进行比对;通过FPKM及DEGseq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以GOseq和KOBAS对差异表达基因分别进行GO功能注释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并采用MISA进行SSR鉴定分析。【结果】从墨瑞鳕肌肉组织中共测序获得39749条Unigenes,其长度范围在301~55230 bp,平均长度为1705 bp。注释到Nt、Nr、Swiss-Prot、Pfam数据库的Unigenes分别有27046、20824、18268和17772条,在7个数据库中均得到注释的Unigenes共计6742条,占Unigenes总数的16.96%。根据差异表达基因筛选条件P<0.05且|log2 Fold Change|>1,共筛选出72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308个、下调基因414个。差异表达基因GO功能注释分析结果表明,注释基因数目较多的GO功能条目包括细胞过程、代谢过程、膜、细胞器及结合等;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被成功富集到234条信号通路上,主要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及FoxO信号通路等。在39749条Unigenes中鉴定筛选出22120个SSRs,占Unigene总数的55.65%,SSR的平均间距为3063 bp。【结论】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获得的墨瑞鳕肌肉组织差异表达基因以发挥结合、细胞过程及代谢过程等功能为主,且主要富集在PI3K-Akt信号通路、核糖体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及细胞凋亡等能量代谢相关通路上,通过共同协调而对墨瑞鳕的生长发育起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马智 《新农业》2023,(6):62-63
<正>海水养殖鱼类病毒性神经坏死病又被称为空泡性脑病或视网膜病,是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鱼类传染病,严重危害幼鱼与仔鱼,短时间内死亡率高达100%,对成鱼的危害性与传染性也极高。该病对多种类别的鱼造成危害,如鳕形目、鲽形目、鳗鲡目、纯形目等。本文对鱼类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流行特点进行分析,并介绍其综合防治对策,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江鳕属鳕形目(Gadiformes)、鳕科(Gadidae)、江鳕属(Lota Oken)、江鳕(Lota lota)。江鳕是鳕科中惟一的淡水经济鱼类,分布于北纬41°N以北的欧洲、亚洲和北美洲的内陆河湖和海湾处。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松花江、额尔齐斯河和鸭绿江,中蒙边界的哈拉河、镜泊湖、兴凯湖水系[1,2]。江鳕在生态系统中作为与狗鱼、大型麻哈鱼竞争的顶级捕食者,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本文着重阐述了江鳕的生态习性、生长、繁  相似文献   

5.
鳕鲈是澳洲个体最大的淡水鱼,一般情况下个体长度在55 ̄65厘米,重量为2 ̄5公斤。鳕鲈外形美丽,肉质细嫩鲜美,被誉为澳洲淡水珍品,其价格相当昂贵。由于人工繁殖难度大,所以影响了鳕鲈养殖业的发展。近几年来,澳洲个别单位经过精心研究,突破了人工繁育难关,成功地进行了工厂化生产养殖,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鳕鲈在中下层水域生活,肉食性,以水中的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小鱼等为食。经驯化,可摄食配合饲料。鳕鲈适应的温度范围为4 ̄40℃,最适生长温度为23 ̄32℃。在温度适宜条件下,养殖1周年的个体重达0.5 ̄0.6公斤,此后生长速度逐渐加快(彩图…  相似文献   

6.
鳕鲈是澳洲个体最大的淡水鱼,一般情况下个体长度在55~65厘米之间,重量为2~5公斤。鳕鲈外形美丽,肉质细嫩鲜美,被誉为澳洲淡水珍品,其价格相当昂贵。由于人工繁殖难度大,所以影响了鳕鲈养殖业的发展。近几年来,澳洲个别单位经过精心研究,突破人工繁育难关,成功地进行了工厂化生产养殖,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鳕鲈在中下层水域生活,肉食性,自然界中以软体动物、甲壳动物、小鱼等为食。经驯化,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鳕鲈的温度适应范围在4~40℃。最适生长温度23~32℃。在温度适宜条件下,养殖1周年个体重可达0.5~0.6公斤,此后生长速度逐渐加…  相似文献   

7.
澳洲鳕鲈的生物学特征及人工繁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澳洲鳕鲈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人工繁育研究进展情况,为今后开展澳洲鳕鲈规模化人工养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浅谈水环境对鱼类养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生活在水中,水环境中的水温、pH值、溶解氧等是鱼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这些水环境因素对鱼类养殖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掌握鱼类与水环境相互关系的有关知识,改善水质,达到鱼类养殖的最佳水环境,实现鱼类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额尔齐斯河(中国段)江鳕寄生虫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额尔齐斯河(中国段)江鳕寄生虫的种类组成及感染情况.[方法]2009~ 2014年,选取多个采样点,按照鱼类寄生虫调查方法,剖检江鳕120尾,采集、保存及鉴定寄生虫种类,统计及分析寄生虫的感染率、感染强度等流行病学指标及种间关系.[结果]发现寄生虫11种,分别为筒形杯体虫(Apiosoma cylindriformis)、车轮虫(Trichodina sp.)、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hifiliis)、鲤斜管虫(Chilodonella cyprini)、江鳕三代虫(yrodactylus lotae)、冠状扇盘吸虫(Rhipidocotyle coronatun)、默氏复口吸虫(Diplostomum mergi)、鱊头槽绦虫(Bothriocephalus acheilognathi)、线虫(Nematoda sp.)、福海泡吻棘头虫(Pomphorhynchus fuhaiensis)、西氏鳋(Ergasilus sieboldi),隶属于5门,8纲,10目,11科,11属.筒形杯体虫(鳃、体表)和车轮虫(鳃、体表)、筒形杯体虫(鳃、体表)和默氏复口吸虫(眼球)、车轮虫(鳃、体表)和江鳕三代虫(鳃、体表)、多子小瓜虫(鳃)和江鳕三代虫(鳃、体表)、线虫(消化道)和福海泡吻棘头虫(消化道)存在显著的正协调关系.[结论]额尔齐斯河(中国段)江鳕的寄生虫种类较为丰富,其中眼内寄生的默氏复口吸虫感染情况最为严重,感染率78.33;,感染强度1~72,优势度指数0.78,是江鳕寄生虫群落中的优势种;消化道内寄生的线虫感染情况次之,感染率29.17;,感染强度1~ 114.在人工大规模养殖江鳕的过程中,应加强寄生虫病害的防控.  相似文献   

10.
鱼类性别控制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性别控制育种是水产遗传育种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生殖内分泌调控、人工诱导雌核发育、种间杂交及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等技术被广泛用于养殖鱼类性别控制育种研究,已育成一批具有优良性状的单性养殖鱼类新品种.养殖鱼类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分析、性别决定与分化相关基因的发掘以及养殖鱼类高效特异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的建立,为养殖鱼类精准...  相似文献   

11.
澳洲龙纹斑生物学特征及其繁养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洲龙纹斑Maccullochellapeeliipeelii是原产于澳大利亚墨瑞河的一种经济鱼类,是澳大利亚乃至世界上品质优良及种群类型较大的淡水鱼类之一。近年澳洲龙纹斑已经引入中国并开始驯化开发。其作为一项新兴的水产养殖产业,给人们带来新的开发途径,但开发者也将面临许多新的技术问题,如何有效地人工繁殖,保障健康养殖与有效防控病害等。本文就澳洲龙纹斑的生物学特性、人工繁殖养殖技术、经济价值和养殖技术以及疾病防控等方面进行综述介绍,同时结合先期的养殖实践,提出若干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鱼类是优质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其中养殖鱼类占重要地位,而通过选择育种、杂交育种等传统方法和分子辅助育种、基因编辑等新技术培育优良品种是鱼类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近年来,鱼类干细胞技术特别是细胞移植和诱导技术快速发展,为鱼类优良品种培育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介绍了鱼类干细胞育种的现状及应用,总结了鱼类干细胞育种技术面临...  相似文献   

13.
刘静宜 《北京农业》2012,(27):84-85
新形势下的新农村建设,对新型养殖技术与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采用鱼鸭池塘混养,能起到"一池双收"的生态效果,目前已经被广大渔民接纳并推广。渔民利用良好的地势水源条件,开挖池塘,以水面为中心,鱼鸭养殖并举,合理配置,形成大规模集群效应,达到鱼鸭双丰收。通过近几年鱼鸭混养的实际经验,总结出鱼鸭混养生态养殖模式,在山东省临邑县建立的鱼鸭混养基地,进一步推广,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介绍小丑鱼形态、生活和繁殖的生物学特性,对小丑鱼繁殖池的设计与其培育用水预处理进行了阐述,并对在小丑鱼人工繁育中亲鱼的选择、培育、投喂方法、水质调控、饵料的选择与杀菌、饵料的培养、产卵、孵化、幼苗培育及驯化出售、常见病害防治等环节相关操作方法进行了总结。最后,对养殖小丑鱼这种观赏鱼类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为了获知重金属离子与消毒药物对澳洲龙纹斑幼鱼的急性毒性浓度,选用硫酸铜、硫酸锌、氯化镉、硝酸铅4种重金属化合物与二氧化氯、聚维酮碘、高锰酸钾、甲醛、食盐5种消毒药物,通过调配不同浓度,对澳洲龙纹斑幼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采用静水法测定9种消毒药物及重金属离子对澳洲龙纹斑幼鱼每隔24h的LC50(半数致死浓度)、LC100(绝对致死浓度)和SC(安全浓度)。结果表明,硫酸铜、硫酸锌、氯化镉、硝酸铅、二氧化氯、聚维酮碘、高锰酸钾、甲醛、食盐对澳洲龙纹斑幼鱼的安全质量浓度(SC)分别为0.122 3、0.571 3、0.020 0、0.461 2、5.030 0、0.532 4、0.958 9、6.960 0、1.584 0mg·L~(-1)。综合分析认为,4种重金属化合物与5种消毒药物对澳洲龙纹斑的急性毒性的大小顺序为:氯化镉硫酸铜硫酸锌聚维酮碘高锰酸钾硝酸铅食盐二氧化氯甲醛。  相似文献   

16.
乌鳢苗种繁育及池塘高产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乌鳢的人工养殖技术,对乌鳢苗种繁育及池塘养殖阶段的关键环节:亲鱼培育、人工催产、鱼卵孵化、鱼种培育、成鱼养殖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总结了一套实用的乌鳢养殖技术。实践证明,使用该技术能提高乌鳢鱼苗成活率和成鱼产量。  相似文献   

17.
物种进化与鱼类育种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遗传学角度讨论了物种进化、生物多样性以及鱼类育种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物种灭绝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鱼类育种对生物多样性的贡献;从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航天育种、细胞工程育种以及基因工程育种等几个方面简要综述了鱼类育种技术的发展;探讨了鱼类种质检测与品种筛选技术以及鱼类育种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从遗传学角度讨论了物种进化、生物多样性以及鱼类育种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物种灭绝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和鱼类育种对生物多样性的贡献;从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航天育种、细胞工程育种以及基因工程育种等几个方面简要综述了鱼类育种技术的发展;探讨了鱼类种质检测与品种筛选技术以及鱼类育种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鲤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尽管鲤养殖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病害问题仍然是其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病害防控方法,主要有环境防控、药物控制和疫苗法,而运用遗传改良来提高鲤抗病力被认为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虽然以提高生长为目的的多项鲤育种计划已经取得了成功,但有关抗病育种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利用鲤群体所存在的有益遗传变异,选择合适的育种方法,积极开展抗病选育应该是今后鲤养殖业所必须关注的重要研究内容。从环境胁迫对抗病性状的影响、抗病性状的遗传学基础、抗病性状与其他性状的关系、抗病性状的测定、抗病育种具体方法等方面较系统地介绍了利用遗传改良来提高鲤抗病力的相关研究进展。研究亮点:抗病力是养殖鱼类一个重要经济性状,但由于基础研究薄弱、有效评价方法缺乏等原因,致使抗病选育工作远落后于以生长等性状为目标的育种研究。本文综述了鲤抗病育种相关研究进展,为鲤和其他鱼类的抗病育种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