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炒青绿茶清洁化初制技术集成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炒青绿茶初制加工的技术特点,开展了炒青绿茶初制中潜在危害分析及清洁化初制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了加工中环境净洁化、设备清洁化、工艺清洁化集成应用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
针对绿茶传统单机加工的生产效率和茶叶生产清洁化问题,本研究依托红绿茶自动化生产线,对绿茶自动化加工中各环节的技术参数进行过程调控,总结出绿茶自动化生产的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3.
栗香型优质绿茶自动化加工工艺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单机作业及优化栗香型优质绿茶加工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模块化管理,设计并建立了一条全自动化栗香型优质绿茶加工生产线,实现了栗香型优质绿茶的标准化、清洁化高效加工,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明显提高了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保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人工与物料成本的上涨,清洁化、自动化、连续化和智能化成为现代茶叶加工的必然趋势。本文对广东和福建乌龙茶连续自动化初制生产线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现状进行了总结,针对现存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对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乌龙茶连续自动化初制生产线的完善和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茶叶现代化加工技术和装备的研究与推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现阶段茶叶加工技术总体上还处在半手工、半机械化的低水平,在消化吸收国内外茶叶及食品加工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茶产业的实际,开展茶叶清洁化、机械化、连续化、自动化和标准化加工技术、工艺和装备研究以及技术集成是提高我国茶叶加工技术水平行之有效的途径。本文介绍了茶叶现代化加工技术与装备的研究与推广实践,包括:新型茶叶加工设备的研制、茶叶加工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开发、炒青绿茶清洁化生产线的研建、4种典型外形(条形、松散形、紧结形、扁形)名优绿茶清洁化生产线的开发、清洁化加工技术规程的制订与实施,推广应用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国内茶叶加工普遍存在人员紧张、自动化程度低、清洁化程度低、标准化难度大、与国外差距大等的突出问题,长沙湘丰茶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联合开展了卷曲型名优绿茶、扁形绿茶、松阳香茶、条型红绿茶兼容等4类全自动生产线的研究与实践,本文对这4类全自动生产线的工艺流程、特点、产能等方面作了论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名优绿茶清洁化生产线关键设备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加工清洁化、连续化是目前茶叶生产发展的方向,对全面提升茶叶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具有深远影响。针对目前名优绿茶生产中鲜叶摊放劳动强度大、环境卫生难以控制;杀青工序中杀青叶不能快速彻底冷却,且无法及时回潮等问题,笔者研制了鲜叶摊放贮青机、茶叶快速冷却贮放机和茶叶摊凉贮叶槽等关键设备,为名优绿茶清洁化连续加工生产线的研制提供基础。本文对上述三种关键设备的工作原理、主要结构及参数作一简要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国产茶叶加工设备为主体,设计、选配和组建了卷曲形绿茶自动化标准化加工生产线,采用一芽二叶茶鲜叶原料,优化提出了关键加工工序参数;以传统炒青绿茶及工艺为对照,比较新生产线所制卷曲形绿茶的感官、色泽和理化品质、工艺特点和加工成本。结果发现:自动化生产线以生物质颗粒为燃烧热源,集成了自动摊放与称量、热风滚筒解块和循环滚炒等技术,实现了全程自动化加工,提高了茶叶的滋味和色泽品质,所制卷曲形绿茶的感官品质得分比传统炒青绿茶高3分,酚氨比相对较低(P0.05),干茶的色相值、茶汤、叶底的亮度和色相值相对更好(P0.01);该生产线日均可加工1200 kg 绿茶,能耗成本为1.3~1.4 元/kg干茶,相比传统单机加工设备,用工成本减少80%。该生产线提高了茶叶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卷曲形绿茶标准化加工和品质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茶叶初制机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取得了很大进步,基本上能够满足茶叶初制机械化生产的要求,炒青和烘青绿茶已实现了机械化加工.但是,目前绿茶初制机械,型号繁多、规格不一、性能各异,合理选型显得特别重要,直接关系到茶叶品质和初制茶厂的经济效益,同时,茶机的选型也是初制茶厂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当前我国炒青绿茶和烘青绿茶品质上存在外形松、扁、碎、曲,内质有烟焦味和红梗红叶等弊病还相当普遍,产生这些品质问题的原因,除了采制技术不当之外,茶机的选型不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为此,笔者就绿茶初制机械的选型问题谈些浅识,仅供参考.一、制茶机械选型的基本原则制茶机械的选型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性强而又十分复杂的工作,选型时可根据以下原则进行.1.制茶性能要好 这是选择制茶机械的首要条件.要选制茶性能符合制茶工艺要求,并能根据需要进行调节,能够适应高、中、低档原料制作,性能稳定,操作方便的机型.  相似文献   

10.
绿茶初制工艺对饮料加工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尹军峰  林智  谭俊峰  袁海波  俞光兵 《茶叶科学》2005,25(3):189-196,202
将不同嫩度和加工工艺制作成的不同绿茶原料加工成绿茶饮料,通过对绿茶汁中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及儿茶素等主要化学成分、色差动态变化测定和感官品质审评以及一系列破坏性试验的研究,提出不同初制绿茶原料加工成饮料的品质特点和一套适合绿茶饮料用的较经济合理的原料初制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1.
自2010年以来,宁德市开展以"节能、降耗、安全、增效"为目标的茶叶加工清洁化改造与设备提升工作,着力改善了茶叶生产环境和设备的升级换代,使茶叶初制加工产品清洁化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2.
肖强 《中国茶叶》2012,(11):39-39
依托首批被认定的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为牵头单位,由浙江大学、杭州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单位科技特派员组成的“科技特派员茶产业创业链”,承担的星火计划重点项目“名优绿茶品质提升技术的示范与应用”,10月30日通过了由科技部委托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验收。项目执行两年来,采用成果示范、技术培训、示范基地建立和加工生产线建设等方式推广应用了“品种改良、病虫无害化防治、清洁化加工”等名优绿茶品质提升关键技术。共新建白叶1号、中茶108、中茶102和龙井43等国家或省级良种茶园6630亩,推广应用茶树害虫无害化防治技术面积78625亩次,举办茶叶生产技术培训班57次、培训人员3520人次、发放资料4050余份,新建和改扩建清洁化茶叶加工生产线18条,累计生产加工名优茶663.88吨、产值7460万元、效益增加38%。  相似文献   

13.
为了增进绿茶品质,增加茶农的经济收入,长沙市副食品生产局,于五月份在湘阴县农业局招待所,举办了绿茶制作技术训练班。学习期间,邀请了湘阴县茶场(厂)的总支书记、农艺师殷甫同志讲了《改进初制工艺,提高绿茶品质》、《绿茶精制工艺的探讨》及《茉莉花茶的窨制》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湖南绿茶茶叶品质和珍眉制率,湖南省科委于1982年下达了“提高绿茶品质工艺技术研究”任务,由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承担。该所通过四年的努力,完成了这一研究项目,提出了炒青绿茶初制新工艺,  相似文献   

15.
杀青叶含水量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有光 《茶叶》1989,(2):38-40
一、研究的必要性提高绿茶品质,降低能源消耗,寻求生产自动控制,是目前制茶工程急需解决的课题。杀青是绿茶初制的第一道工序,直接影响绿茶品质。因此,杀青工艺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名优茶产销形势的快速发展,不少茶叶专业户放弃了大宗茶的生产,全年都加工名优茶,导致了大宗茶初制机械的闲置、浪费。针对这一情况,1993年,义乌市农业局分别在杨梅岗农场和道人峰茶厂进行试验,探索利用现有大宗茶初制机械(烘青茶机)加工优质绿茶(或称机制毛峰)的途径和方法,一举取得了成功并继而推广开来。如今,利用大宗茶初制机械加工优质绿茶与利用名优茶机加工名优茶,已成为义乌市用机械加工名优茶的两大特色。 一、加工工艺要求 在加工优质绿茶时,原有用于加工烘青毛茶的全套初制机械,包…  相似文献   

17.
<正>红茶加工涉及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环节,传统单机加工方式生产效率低,自动化和清洁化程度低,产品质量不稳定,不利于规模化连续化生产。因此,研究红茶的自动化、清洁化、连续化生产,提高质量的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经济效益、促进产业升级等有着重大意义。基于近10年红茶生产的蓬勃发展,福建省三明市茶企业陆续引进7条红绿茶兼用自动化连续化生产线,经调试后已陆续投入了生产应用。其中,苏福茶业订制的湖南湘丰  相似文献   

18.
根据出口绿茶精制加工的技术特点,阐述了出口绿茶精制中潜在危害成因及清洁化精制关键技术,并从加工环境、设备、工艺、包装、贮藏及质量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出口绿茶精制的质量安全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绿茶加工初制技术的各道工序操作技术要点,作重点论述,促成制出高品质绿茶。  相似文献   

20.
槽式杀青机适用于绿茶初制,在我国茶区应用甚广。该机具有工效高、燃料省等特点,掌握得当,杀青质量不亚于锅式杀青机,能保持我国绿茶清汤绿叶等传统品质风格,而且是连续作业,劳动强度低,操作方便,对以后茶叶初制机械联装也具有一定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