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兽用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导致畜禽养殖环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污染日益严重,其在环境中的风险与危害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针对畜禽养殖环境中ARGs的污染与扩散情况进行综述,分析了不同畜种、不同国家(地区)间粪便中ARGs的浓度水平差异,并阐述了ARGs在粪便堆肥过程中的变化,以及在不同废水处理工艺中的消长情况。此外,还特别讨论了ARGs通过粪肥施用和气流作用等途径向周围土壤和大气等环境的输入,及其对周围环境介质中天然耐药水平的影响。最后,结合畜禽粪污ARGs的污染现状对今后减少养殖场ARGs排放和扩散的措施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造纸废水的主要污染特征,总结了近年来各种废水处理方法。研究表明,造纸废水中总悬浮固体(SS)与化学需氧量(COD_(cr))污染物质是主要去除的对象,物理化学手段可去除大量SS,但对COD_(cr)的去除效果并不好,结合生化处理方法,可以去除废水中大部分BOD_5、COD_(cr)等有机污染物,达到合理排放废水的标准。因造纸废水对盐碱地环境改善有很好的效果,所以造纸废水回用是目前废水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3.
微藻用于处理养猪场废水并同时生产可再生能源微藻生物质,由此实现养猪场废水的生物资源化修复。同时利用2种不同微藻即小球藻和莱茵衣藻,处于不同温度环境(15 ℃或25 ℃)条件下,对具有不同起始氨氮浓度(NH4+-N 浓度分别为100 mgL-1或250 mgL-1)的养猪场废水处理效果观察,分别测定处理后养猪场废水中COD去除能力和微藻生物质累积能力。结果显示,小球藻和莱茵衣藻混合微藻在较高的养猪场废水起始氨氮浓度和较适宜生长条件下(25 ℃)具有较高效率的废水处理能力和生物质累积能力。  相似文献   

4.
许育新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8):1306-1310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水产养殖大国。水产集约化养殖中,大量的饲料投入和鱼类代谢物的积累不仅引起水体内源污染,养殖废水的排放也导致了周边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产养殖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悬浮颗粒、有机物、氨氮、硝酸盐、磷和抗生素等。目前,水产养殖废水的主要处理方式有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具有成本低、绿色环保、无二次污染的优点,是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的主要方式。本文主要介绍了微生物菌剂、生态工程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等生物处理方式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案例,最后对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化肥厂的工艺冷凝液、尿素水解水等废水通常是直接排入江河的,不但污染环境、危及人身健康,还严重浪费了水资源,而污水芦苇湿地土地处理技术(简称WL)能经济高效地去除各种常规污染物——BOD5、SS、N、P、病原体等。研究表明,WL可高效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处理后水质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另外,化肥废水的排放未对土壤和芦苇生育造成不良影响,相反还为芦苇生长提供了宝贵的水肥资源,促进了芦苇的增产。因此,污水芦苇湿地处理技术在处理化肥废水中具有良好的前景,是目前此种废水处理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养猪废水污染物浓度高、排放量比较大,处理难度大,因此对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本文采取组合工艺处理对高浓度养猪废水进行处理,通过试验,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浓度达到《国家畜牧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实现了废水的综合利用,提高了养猪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AF-BAF工艺对猪场废水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养猪场废水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NH3-N)含量高的特点,采用厌氧生物滤池(AF)联合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工艺,研究其对废水中COD和NH3-N的去除效果,为养殖废水处理提供一种新的工艺。【方法】以来自陕西杨凌本香集团某养猪场的废水为研究对象,以COD和NH3-N含量及其去除率为测定指标,在AF、BAF反应器分别成功启动后,确定其最佳运行参数,并在此基础上研究AF-BAF工艺对废水COD和NH3-N的去除效果。【结果】AF和BAF反应器分别经89和25 d运行后成功启动。最佳运行工艺条件为:AF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8 h;BAF气水比为7,HRT为10 h。猪场废水经AF-BAF工艺处理后,出水COD为190~340 mg/L,NH3-N含量为40~70 mg/L,废水的COD和NH3-N总去除率分别达到94.69%和87.72%。【结论】AF-BAF工艺对高浓度养殖废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出水水质满足《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系统总结目前养殖废水处理工艺进展,进而为养殖废水处理工艺进行分析和优化提供借鉴,采用文献综合法,阐述目前养殖废水处理工艺的现状。目前养殖废水处理主要通过物化、生化等方法进行处理,也有一些采用多种物化加多种生化工艺进行组合,进行养殖废水的处理。最近也有一些采用人工湿地方法处理养殖废水的研究,也为养殖废水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分析各种养殖废水处理工艺的优缺点,提出目前相对较为合适的处理工艺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重灾区,人工湿地是一种技术成熟的自然生态污水处理工艺,为加快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文章通过对人工湿地处理畜禽养殖废水的初步研究,筛选污染去除效能较高的湿地类型与植物。结果表明,垂直流人工湿地对畜禽养殖废水的去除效能较高,芦苇具有较强的持续生长能力。同时探析了高效人工湿地处理技术以及资源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健康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由于我国各地水产养殖业大量使用人工饲料,滥用各种抗生素,使得养殖区域水质下降。而不科学的养殖废水处理,使排放的水中营养物质和其他物质都超出国家环保标准,对当地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基于此,分析水产养殖废水污染危害的现状,提出水产养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及其应用,以期对水污染治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丹麦猪品种、生产、疾病防治、价格、饲料与服务组织的一些概况.原种猪主要是兰德瑞斯(LL)、大约克夏(YY)、杜洛克(DD)与汉普夏(HH),兰德瑞斯与大约克夏正反交生产的优质二元杂交母猪作为种母猪用,以杜洛克、汉普夏或大约克夏公猪为父本与杜洛克为母本生产的优质一元或二元杂交公猪作生产中的终端父本,三元杂交猪或四元杂交猪是主要的生产性肉猪.露天猪场多用杜洛克为母本,兰德瑞斯或大约克夏为父本,杂交生产的LD或YD作为肉猪.用购买的精液或自行采精稀释成的备用精液人工授精在猪生产中应用普遍.用接种疫苗法与抗生素防治法防止猪场疾病的发生.依据市场情况,猪价每周变动一次.猪场的饲料有购买与自制两种方式.农业服务体系较为发达.  相似文献   

12.
在简要记述我国养猪业的起源、发展及取得成就的基础上,着重介绍我国古今8种重要的养猪文献莫籍。  相似文献   

13.
<正>2.10 淮南猪主要经济性状遗传特性的利用研究 2.10.1 淮南猪断奶窝重综合选择指数的制订 (1)性状间的相关系数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现代育种学、数量遗传学、细胞遗传学、普通畜牧学和家畜行为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淮南猪的繁殖、生长发育、育肥与胴体、营养需要、肉质、生理常值、经济性状的遗传特性、染色体、杂种优势利用、生活行为等种质特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对主要经济性状制订了综合选择指数,为淮南猪的保种、选育及进一步的研究利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Classical swine fever (CSF), a list A disease of Office International des Epizooties, is caused by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 belonging to the Flaviviridae family. The well-known lapinized Chinese strain of CSFV, also known as C-strain, was developed in China in the mid-1950s. In the past half a century, the vaccine has been proved to be safe and immunogenic in pigs of essentially any age. It is of high efficacy, providing immunized animals with broad-spectrum, sometimes lifelong, protection, which is contributed by both cell-mediated immunity and humoral immunity, against essentially all genotypes or subgenotypes of the virus. The maternal antibodies derived from immunized sows can confer solid protection of their offspring from disease; however, they have been proved to inhibit the successful active immunization of C-strain vaccine. The complete genomes of C-strain and dozens of established or field strains have been sequenced and annotated. Recently, the reverse genetics system of C-strain has been developed, resulting in several C- strain-derived candidate marker vaccines. Many countries manage to control or even eradicate CSF with the aid of mass vaccination with C-strain. in spite of these efforts, the eradication of the disease worldwide remains a big challenge and needs to go a long way, and provably still resorts to genetically modified C-strain vaccine. The authors present an over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accine, which has stood the test of half a century.  相似文献   

16.
17.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半个世纪的回顾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猪瘟是一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毁灭性传染病。20世纪50年代中国首创了举世闻名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即C株),随后创制了不同的疫苗制造工艺,如细胞培养苗、乳兔组织苗和牛体反应组织苗等。C株是一株非常安全的弱毒疫苗,对各种年龄和品种的猪都没有副作用,并且有良好的免疫效力,它能同时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对不同基因型的猪瘟病毒株均能提供有效的免疫保护。免疫母猪通过母乳可对仔猪提供被动免疫保护,但过高水平的母源抗体会影响仔猪对C株疫苗的主动免疫应答。目前已经完成了包括C株及其亲本株在内的几十株猪瘟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注释,建立了猪瘟病毒的反向遗传操作系统,初步解析了猪瘟病毒主要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并构建了不同的反向遗传操作标记疫苗,赋予了C株疫苗新的生命和内涵。C株疫苗可以用于猪瘟的控制和根除,借助于C株疫苗密集接种和综合控制措施,有关国家有效地控制了猪瘟,甚至消灭了猪瘟。尽管如此,要在全球范围内根除猪瘟,今后依然有漫长的路要走,这可能有赖于对C株进行进一步改造和利用。  相似文献   

18.
分新旧中国两个历史时期,阐述二十世纪中国养猪业的发展历史,对中国猪的品种与改良、营养与饲养以及繁殖技术等进行回顾与总结。中国养猪业之所以在二十世纪后期发展迅速,与养猪政策与科学技术进步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作者在对我国著名地方优良品种猪—太湖猪全面考察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太湖猪的保种、选育、利用的现状及成功的经验,提出了我省地方良种猪—淮南猪今后的先育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现代化封闭式猪舍与传统的开敞式猪舍在基建投资、生产工艺与指标、经济效益诸方面的对比与分析,得出了在我国寒冷地区兴建现代化封闭式猪舍,是养猪业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