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调查发现,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岔河管理区内的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呈集群分布,主要生于海拔1000m以上温暖湿润的山地森林中,各样地福建柏植株平均密度为400株/hm2,覆盖度达46.2%,形成以华山松(Pinus armandii)、福建柏为主的常绿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各样地福建柏个体数量波动较大,标准差为9.13。研究区福建柏种群总体为不完全、衰退型种群,特别是幼树幼苗严重缺失使其成为一种不连续种群。  相似文献   

2.
浙江中部七子花种群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揭示七子花的种群特征,在浙江中部3个七子花主要分布地设置500 m2样方10个,应用相邻格子法对七子花的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七子花种群结构呈纺锤型,幼苗极少,大树也不多,种群主要集中在幼树、小树和中树阶段,显示出衰退的变化趋势,不同样地的七子花种群结构特征有所差异;由于生境条件的不同,不同样地表现出复杂的分布格局,其中生境条件较差的种群集群程度较高,在人为干扰后,集群程度有减弱的趋势,而某些生境条件较好种群的集群强度较弱,甚至呈随机分布;不同发育阶段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有差异,总体上有集群分布向随机分布、聚集度高向聚集度低变化的趋势;不同区组大小的七子花种群分布格局不同,不同样地之间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4种方法对建阳县马尾松单优群落中的10个乔木、灌木和草木种群进行了分布格局测定,并通过分布格局分析,分离了这10个集群分布种群的分布格局规模与强度。研究结果表明这10个种群分布均为聚集形,且大部分在200平方米以上规模出现斑块。  相似文献   

4.
石垟林场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植物种群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文成县石垟林场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的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冈栎、短尾柯、木荷和红楠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甜槠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虎皮楠种群为间隙型;亮叶水青冈、钩栗种群为衰退型,整个群落处于进展演替阶段;各优势种的分布格局均为集群分布,但集群强度存在差异;群落中,各优势种群均出现了Ⅲ级小树个体数异常减少甚至缺失现象,原因不明。  相似文献   

5.
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调查了喇叭河自然保护区和宝兴县两个地区天然连香树种群,研究了不同群落类型下天然连香树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2个地区连香树种群分布格局相似,均呈集群分布,但集群程度有差异;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连香树种群分布格局方面,幼树的聚集程度较高,从幼树到大树聚集程度有减弱的趋势,即有扩散的趋势,其中幼树到中树的扩散趋势较明显。  相似文献   

6.
桂林岩溶石山阴香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调查,选取6块有代表性的样地,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研究了阴香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6块样地中,Q1和Q5样地阴香种群多数尺度上表现为集群分布,Q2和Q3以随机分布为主,Q4和Q6样地少数尺度上为集群分布,多数尺度上呈随机分布。阴香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物种本身的繁殖特性、生境条件以及种内种间竞争等密切相关,由岩石的覆盖而形成的小环境对种群的分布格局类型有影响。点格局分析法较好地体现了不同尺度下阴香种群的分布格局特征。  相似文献   

7.
磴口县沙冬青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沙冬青的株高和冠幅进行分级,研究磴口县3个沙冬青种群的大小结构和年龄结构,应用扩散系数C、负二次指数K、平均拥挤度m*、丛生指数I、Cassie指数1/K、聚块性指数m*/m和扩散型指数Iδ7种聚集度指标确定不同生境条件下沙冬青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类型和动态,考察沙冬青种群在不同尺度上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不同生境条件下的沙冬青种群结构有差异,但都呈现衰退趋势.不同生境的沙冬青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类型和聚集强度不同,聚集强度在不同尺度上表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样地2在25和100 m2的范围内集群分布, 样地3在150 m2范围内集群分布, 样地1在7个取样面积下,均成随机分布.不同发育阶段种群的分布格局为:幼龄和老龄植株均成随机分布,中龄植株呈聚集分布.环境是沙冬青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8.
西江中下游针阔混交林优势种群的结构及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西江中下游的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固定样地、每木调查和林下更新层调查法获得野外资料,采用径级代龄级的方法,研究主要优势树种的种群结构,以及应用方差/均值比、平均拥挤度指数、聚块指数、丛生指标、负二项式参数等5个指标分析其种群格局状况。结果表明不同优势种群的径级结构差异明显:马尾松和烟斗柯缺失或缺乏幼苗,为衰退型种群;福建青冈幼苗充足,中龄级立木占绝对优势,表现为增长型种群,但结构不稳定;鸭脚木幼苗数量丰富,径级分布呈倒J字型,为稳定的增长种群。种群的格局动态因树种和发育阶段而不同,表现为马尾松由均匀分布过渡到集群分布,福建青冈始终为群集分布,鸭脚木和烟斗柯则由幼苗的集群分布向成树阶段的随机分布转变,4个种群的格局动态呈现出聚集强度降低的扩散趋势。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广西桂林市大圩镇潮田乡毛村后龙山尾叶紫薇种群的大小级结构、存活曲线和水平分布格局及动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后龙山尾叶紫薇种群呈衰退趋势,现存个体大小级结构中体现了两个由增长型向衰退型的变化过程;样地尾叶紫薇种群水平分布格局为集群分布,但不同大小级的水平分布格局呈现集群分布演变为均匀分布和poisson分布的规律,通过测定、调查分析了其部分的原因,须进一步深入研究并找到恢复尾叶紫薇种群原有生存环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雷公山水青冈林乔木层主要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立木大小级对水青冈群落中的水青冈(Fagus longipetiolata)和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两个优势种群径级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采用方差/均值的t检验法、Morisita指数Iq的F检验法、丛生指数I、负二项式指数K、平均拥挤系数m*和聚块性指数m*/m判定并检验了两种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并按径级分样地进行了格局类型及强度的比较。结果表明,在分布格局上,水青冈种群V级占优势,在3个样地中分别达到52%,49.1%,49.4%,Ⅰ级没有,Ⅱ级较少,表现为衰退种群;青冈栎种群Ⅳ级较多,Ⅰ、V级在个体数量比水青冈种群多;群落中两优势种群均呈集群分布。分析径级结构得出,随径级增大,水青冈种群由随机分布向集群分布过渡,而青冈栎种群则由集群分布向随机分布过渡。  相似文献   

11.
修枝和间伐对福建柏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永元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3):68-70,74
对16年生福建柏人工林开展修枝、修枝+间伐试验,2年后调查结果表明:修枝、间伐对福建柏树高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无论是修枝处理还是修枝+间伐处理,对福建柏胸径生长均未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修枝处理对于优化福建柏树体干形有着明显的作用,而间伐对树体干形的优化作用不大;修枝+间伐处理对单株材积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修枝处理的单株材积与对照差异不明显。修枝+间伐处理对不同坡位福建柏生长差异明显,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以中、下坡生长量大,上坡生长量小;树体干形中坡较上坡、下坡好。综合结果表明,福建柏选择中、下坡种植,采取修枝+间伐处理,对提高其产量及干形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肖晖 《福建林业科技》2003,30(4):35-37,4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对福建柏11个种源330个针叶样品进行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福建柏过氧化物同工酶有20条谱带,呈现出19种酶谱类型,不同产地的酶谱种类和数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过氧化物同工酶的差异表明不同产地福建柏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而且酶谱变异最丰富的地区可能是福建柏的起源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3.
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生长及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福建柏木荷混交林、福建柏纯林中的福建柏生长量、林分物种多样性及林地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3年生的福建柏木荷插花混交林与福建柏纯林相比,福建柏胸径、单株材积分别增加20.6%、53.2%,林分总蓄积量增加34.9%,差异达显著水平;植物种类和数量增多,土壤更加疏松透气,养分含量也更高。  相似文献   

14.
福建柏湿地松混交造林对林木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6年生福建柏湿地松(1∶1)混交林、福建柏纯林的林分生长状况,林下植被生物多样性以及林下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福建柏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混交林比纯林大12.6%、23.5%、63.8%,混交林总蓄积量比纯林大51.2%,经方差分析,差异显著;混交林和纯林林下植物丰富度一致,但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混交林大于纯林;混交林土壤与纯林土壤相比,土壤结构较好,土层疏松透水,持水能力强,土壤肥力较高。  相似文献   

15.
在不同地类杉木连栽地营建福建柏、杉木等树种块状混交林7处,面积67.8 hm2。经5~6年生幼林期调查,福建柏材积年平生长量在山区与杉木基本持平,在半山区和丘陵区大于杉木。福建柏材积年平生长量在山区杉木连栽地存在海拔高差异,其材积年平均生长量600 m>700 m>800 m。在海拔600 m杉木连栽地营建福建柏与杉木混交林,两个树种生产力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福建柏混交林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30年生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福建柏火力楠混交林与福建柏纯林生长量、林下植被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比较分析,进行福建柏不同林分类型生态效益研究。结果表明:福建柏马尾松混交林和福建柏火力楠混交林中福建柏与福建柏纯林相比,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提高了14.6%、13.9%、46.9%和19.2%、11.1%、45.9%,林分总蓄积量增加了70.4%和57.9%,而且生长量和蓄积量的差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混交林和纯林植物多样性指数接近。混交林土壤比纯林土壤疏松透气,持水性强,肥力高。  相似文献   

17.
金沙县冷水河自然保护区福建柏群落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对金沙县冷水河自然保护区福建柏保护点的福建柏群落调查,结果表明,福建柏群落植物共有30科31属31种;垂直结构明显,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福建柏在群落中处于优势种地位,有更新层。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樟树福建柏混交林40个样圆的调查,以樟树为对象木,采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分析樟树的种内种间竞争关系.结果表明,樟树的种间竞争强度大于种内竞争强度,并且竞争强度随对象木径级的增大逐渐减小.当对象木径级≥23 cm时竞争强度变化较小,径级在14~17时受到的种间竞争强度最大.樟树种内、种间、林分的竞争强度符合幂函数CI =AD-R的关系,用此模型拟合各径级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效果良好,可对不同径级的樟树所受的竞争强度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9.
福建柏与萌芽杉木混交林经营效果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安溪半林林场在杉木迹地上营造福建柏,并选留杉木萌芽条形成福建柏杉木混交林,不论混交林经营密度大小,福建柏生长均比纯林好。大、中密度组的福建柏生长比萌芽杉木快,但在小密度组则相反。萌芽杉木在大、中密度条件下,生长不如同龄纯林,在小密度条件下的平均树高、胸径是纯林的140.2%和148.2%。说明福建柏与萌芽杉木混交培育方式是成功的,但到15年生以后,经营密度以1 500株.hm-2左右,混交比例6∶4为宜。  相似文献   

20.
福建柏人工林合理经营密度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福建省福建柏分布区调查的1205个冠幅与胸径成对值,建立福建柏冠幅与胸径的数学模型以及林分最大密度与胸径的数学模型,进而应用半峰宽公式计算合理经营密度,其结果为:最大密度模型的合理经营密度为0.64-0.93;并介绍了合理经营密度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