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穆青  蔡立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6):39-40
介绍了膜下、碗罩式井窖移栽技术在黔西南州的应用,并将2种井窖式移栽技术进行了比较,得出碗罩式井窖移栽技术具有保护生态环境、减工降本、抵御恶劣气候等优点。该研究为碗罩式井窖移栽技术早日在各大烟区推广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膜下、碗罩式井窖移栽技术在黔西南州的应用,并将两种井窖式移栽技术进行了比较,得出碗罩式井窖移栽技术具有保护生态环境、减工降本、抵御恶劣气候等优点.该研究为碗罩式井窖移栽技术在各大烟区推广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在沂南县烤烟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烤烟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在沂南县的适宜性和实用性,2013年在沂南县辛集镇进行了不同移栽方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井窖式小苗膜下移栽方式和井窖式小苗膜上移栽方式的烟苗成活率最高,达到99%~100%,但2种移栽方式需要造墒和打孔,增加了移栽环节成本,不适合已经实现起垄、施肥、挖穴、覆膜机械化操作的地块。井窖式小苗膜下烟产量2 415 kg/hm2,其次是井窖式小苗膜上烟,普通膜上烟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杯罩式井窖移栽技术的可行性,优化烤烟井窖式移栽配套技术体系,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基于现有井窖式移栽技术,设置了3个不同移栽方式(CK:膜下小苗移栽;T_1:杯罩式井窖移栽;T_2:无杯罩式井窖移栽),研究了不同移栽方式对烟苗成活率、烟株生长发育及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井窖式移栽方式均可显著提高烟苗成活率,且以T_1处理最高;在农艺性状方面,T_1处理在烤烟生长前期表现较优,至烤烟生长中期则以T_2处理效果最好;在土壤温湿度方面,T_1处理有最佳的保温、保湿效果;在产质量方面,T_2处理的产量最高,而T_1处理的其他指标均优于CK和T_2处理。整体来说,杯罩式井窖移栽最有利于烤烟生长发育及其产质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烤烟井窖式移栽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烤烟井窖式移栽技术是将烤烟小苗移栽到一定规格井窖内,实现烤烟壮苗培育、适时早栽和高垄深栽,从而使烤烟小苗健壮生长的一种栽培方式。为烤烟井窖移栽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及烟叶产质量提高,从漂浮育苗盘规格、烟苗苗龄、移栽井窖大小、烟苗成活率、农艺性状及生育期等方面对培育优质井窖式移栽烟苗的条件及影响井窖式移栽烟苗生长质量的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其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烤烟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大面积推广烤烟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解决铜仁乃至贵州烤烟适期移栽烟苗不壮的问题,促进烟叶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从井窖式小苗移栽的基本技术指标及其应用基础角度对烤烟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烤烟井窖式小苗移栽技术最佳井窖规格为井窖口呈圆形(直径8~9cm,深度以移栽烟苗高度距井窖口2~3cm为好);铜仁市800m以下海拔烟区,烤烟井窖式小苗移栽的最佳移栽期为4月10—20日,800m以上烟区烤烟井窖式小苗移栽的最佳移栽期为4月15—25日;地膜井窖式小苗移栽的垄体以高度25~30cm、宽度60~70cm为宜,非地膜井窖式小苗移栽的起垄高度以25~35cm、宽度70~90cm为宜;当垄体土壤水分好时的最小定根水用量以60~100mL/穴为好,当土壤水分达中等时的最小定根水以100~150mL/穴为好,当土壤水分较差时最小定根水以150~200mL/穴为宜。2011年,铜仁市示范推广1 466.66hm2,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与烤烟井窖式移栽技术配套的打孔规格及填土封口时间,在利川开展井窖式移栽打孔规格及填土封口时间对烤烟生长发育和产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井窖式移栽技术以直径10 cm打孔器打孔,栽后20 d填土半封井窖的处理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表现较好,烤烟内在化学成分表现较协调。该研究对烤烟井窖式移栽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及烟叶产质量提高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不同井窖式移栽方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杯罩式井窖移栽技术的可行性,优化烤烟井窖式移栽配套技术体系,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基于现有井窖式移栽技术,设置了3个不同移栽方式(CK:膜下小苗移栽;T1:杯罩式井窖移栽;T2:无杯罩式井窖移栽),研究了不同移栽方式对烟苗成活率、烟株生长发育及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井窖式移栽方式均可显著提高烟苗成活率,且以T1处理最高;在农艺性状方面,T1处理在烤烟生长前期表现较优,至烤烟生长中期则以T2处理效果最好;在土壤温湿度方面,T1处理有最佳的保温、保湿效果;在产质量方面,T2处理的产量最高,而T1处理的其他指标均优于CK和T2处理.整体来说,杯罩式井窖移栽最有利于烤烟生长发育及其产质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不同移栽方式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烤烟膜下小苗移栽、井窖式移栽、常规膜上移栽方式的研究,探讨了江西适宜的移栽方式。结果表明,井窖式移栽能够明显地提高烟叶产量,其产量优势明显优于常规膜上移栽和膜下小苗移栽;就井窖式而言,同时播种条件下,井窖式移栽越早则产量越高。在2月中下旬,以茎高2~5 cm、功能叶4~5片的小苗进行井窖式移栽的增产增值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烤烟膜下小苗移栽、井窖式移栽、常规膜上移栽方式的研究,探讨了江西适宜的移栽方式。结果表明,井窖式移栽能够明显地提高烟叶产量,其产量优势明显优于常规膜上移栽和膜下小苗移栽;就井窖式而言,同时播种条件下,井窖式移栽越早则产量越高。在2月中下旬,以茎高25 cm、功能叶45 cm、功能叶45片的小苗进行井窖式移栽的增产增值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11.
地膜井窖式移栽对烤烟前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适应贵州省印江烟区生态条件的烟苗移栽方法,比较了地膜小苗井窖式移栽、地膜大苗井窖式移栽和常规膜上移栽的垄内土壤温度、井窖孔穴内温度和烟苗农艺性状表现。结果表明:井窖式移栽较常规移栽更能维持垄内土壤温度的稳定;井窖式移栽的孔穴内温度在阴雨天保持稳定,有利于抵抗外界低温对烟苗的影响,晴天时孔穴口温度虽较高,但随着孔穴深度的增加,温度逐渐降低;井窖式移栽使井窖内形成独特的“微环境”,有利于烟苗移栽后即进入快速生长,其中以小苗的表现优于大苗。井窖式移栽烟苗的茎围、最大叶长和最大叶宽均明显优于常规移栽,而常规移栽烟苗在栽后10 d才开始表现出较快的生长态势。  相似文献   

12.
地膜井窖式移栽适宜烟苗素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寻适合贵州市贵定县烟区地膜井窖式烟苗移栽的最佳烟苗素质,比较了不同素质烟苗地膜井窖式移栽对烤烟生长发育及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当地的地膜井窖式小苗移栽最佳烟苗素质要具备剪叶1~2次、苗龄45-60 d、茎高4~8 cm、功能叶4~7片/株。该结果为当地全面推广烤烟地膜井窖式移栽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常德地区烤烟的最佳移栽方式,开展了不同移栽方式对烟叶产量与质量的影响试验,并对比井窖式移栽与膜上移栽以及膜下移栽在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抗病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井窖式移栽技术应在常德植烟地区进行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4.
井窖式移栽方式不同井窖规格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井窖式移栽方式不同井窖规格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井窖规格为7.5cm×18cm、8.5cm×18cm的处理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表现较好,烤烟内在化学成分表现为协调;井窖规格为6.5cm×18cm的处理表现稍差;井窖规格为9.5cm×18cm的处理表现稍不理想。本研究结果可为井窖式移栽技术在赣州烟区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井窖式移栽对烟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井窖式移栽烟苗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光合生理变化,结合田间和盆栽试验,对比研究了常规膜上和井窖式2种移栽模式下烟苗生长环境的太阳光合有效辐射(PAR)水平和生长发育水平,进一步分析了烟苗叶片光合作用和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特征。结果表明:与常规膜上移栽比较,井窖内太阳光合有效辐射水平降低,其中,井窖内距井窖口4和8cm处PAR分别为常规移栽的72.60%和52.85%;井窖式移栽提高了烟苗株高、增大了烟叶最大叶长和叶宽,但降低了叶片叶绿素含量;井窖式移栽降低了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和光饱和点(LSP),但表观量子效率(AQY)提高了4.44%,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分别减小了20.43%和17.78%,增强了烟苗对井窖内弱光的适应能力;井窖式和常规膜上移栽均降低了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但井窖式移栽烟苗Fv/Fm显著(P0.05)高于常规膜上移栽,增幅5%~9%。采用井窖式移栽,烟苗对井窖内弱光环境的自我适应和光能利用能力增强,生长发育加快。  相似文献   

16.
六盘水烟区烤烟井窖式移栽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促进井窖式移栽技术在六盘水烟区的推广及为抗旱移栽提供理论基础,2012年在六盘水烟区11个种烟乡镇进行了井窖式移栽配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配套适当的技术措施,井窖式移栽全天可进行;移栽深度为距膜3 cm、孔径为6 cm的最好;为保证烟苗在连续干旱的情况下成活,水肥药液用量在400 mL/株左右可以维持15 d以上;用量在300 mL/株左右也可以成活,但15 d左右就要补水1次;用量少于300 mL/株时,应根据烟株实际情况,适时补水。  相似文献   

17.
烤烟井窖式移栽技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罗会斌 《农技服务》2012,(3):344+353
简述了烤烟井窖式移栽技术的原理及操作要点,并总结了该移栽技术的主要优势。  相似文献   

18.
不同移栽方式及移栽期对烤烟生长和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适宜峡江烟区的烤烟移栽方式,为峡江烟区烤烟移栽提供科学依据。从烤烟的农艺性状、抗病能力、烟叶外观质量、经济性状等方面,研究了不同移栽方式和移栽时间对峡江烟叶生长发育和产质量的影响。在同一移栽期,井窖式移栽方式和膜下小苗移栽方式均加快了烟苗返苗,促进了烟株伸根期到旺长期的长势;井窖式移栽方式在采烤前烟株的农艺性状表现更优,降低了病害田间发病率,提高了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采用井窖式于3月5日移栽,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更趋协调,产值产量等经济效益表现最优。在峡江烟区最适宜的移栽方式及时间为井窖式3月5日移栽,具有在赣中北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烤烟两水制窖移栽法是贵州省黔南州惠水县烟草分公司在干旱或垄体墒情不足的情况下,从"井窖式"移栽中提炼出来的抗旱移栽方式,是对"井窖式"移栽法的补充和提升,抵御了伏旱天气的影响,为干旱烟区烤烟适时、集中、抗旱移栽创新了方法和提供了保障。实践表明,该移栽方法值得在旱情下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赣州烟区最适宜的移栽方式,研究了膜下小苗移栽、井窖式移栽和常规膜上移栽3种移栽方式对烤烟生长发育、田间农艺性状、化学成分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井窖式移栽较其他两种移栽方式,对烟株的生长发育更为有利,提高了烟叶产质量和产值;较常规移栽,在移栽环节节省用工成本675.2元/hm~2,增加产值8 064.30元/hm~2。综合分析,井窖式移栽在生物学性状、产质量、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具有在赣州烟区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