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建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多重PCR检测方法,针对O157菌特异性eaeA基因、fliC基因、志贺毒素基因(stx1和stx2)及rfbE基因设计5对引物,构建多重PCR反应体系,优化反应的引物浓度和温度检测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并对牛、猪、鸡及犬等不同动物来源的样品进行了大肠埃希菌O157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敏感性达到5×10~3CFU。从检测阳性样本中均分离到目的菌。应用建立的方法在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大肠埃希菌O157的同时,还能对菌株毒力进行初步判定。成功建立了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多重PCR检测方法,为该病原菌感染的预防和监测提供了简便、快速的技术手段,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沙门氏菌和空肠弯曲菌等3种食源性致病菌在生猪屠宰场的污染情况。采集广东惠州和清远两地共10家生猪屠宰场498头猪肉样品,分别经改良EC新生霉素增菌肉汤、SC(亚硒酸盐胱氨酸增菌液)和Bolton肉汤增菌,用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沙门氏菌和空肠弯曲菌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及测序检测,阳性菌液再分别涂抹于山梨醇麦康凯平板、DHL(胆硫乳琼脂)和Skirrow血琼脂,挑取疑似菌落再次PCR验证,计算检出率。结果显示,检出大肠埃希氏菌O157:H7阳性样本2份,检出率0.4%,检出沙门氏菌阳性样本70份,检出率14.06%,空肠弯曲菌未检出。结果表明,惠州和清远两地屠宰场均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其中沙门氏菌污染较为严重,惠州地区检出率高于清远地区。提示屠宰场应加强屠宰过程中环境和加工用具的消毒,以保证屠宰环节的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3.
动物及动物产品中大肠埃希氏菌O157带菌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肠埃希氏菌O157(Escherichia coli O157)是一种出血性致病性大肠杆菌,能引起人类出血性腹泻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其感染已成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1982年美国首次报道了大肠埃希氏菌O157:H7引起的出血性肠炎暴发,此后世界各地相继有由该菌所致疫情的报道,尤其在1996年5~8月日本发生了迄今为止最大的一起O157:H7大肠埃希氏菌的流行,累积患者近万人。  相似文献   

4.
WHO不久前指出在过去的20年里,世界上出现了约30种新的传染病,1982年美国首次报告的由大肠埃希菌O157:H7引起的出血性肠炎就是其中之一。大肠肝菌O157:H7属于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EnterohemorrhagicE.coliEHEC),尽管大肠杆菌O157:H7高致病力的机制尚未明了,但已确定紧密素(int  相似文献   

5.
通用基因芯片对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和查阅文献资料设计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绿脓杆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6种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通用引物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的寡核苷酸探针及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的特异引物,并用这3种特异引物扩增片段的纯化产物作为这3种链球菌的检测探针。在引物对样品中细菌的相应基因片段扩增的同时进行靶基因的生物素标记,扩增的产物与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探针进行杂交,酶联、显色后根据芯片扫描仪的判读结果来确定奶牛乳房炎致病菌感染的种类。结果表明,建立的以16S rDNA为对象的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快速的检测出以上6种细菌,整个检测过程需要6h-7h,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能快速的对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动物及其产品中大肠埃希菌O157:H7带菌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上海市动物及动物产品中大肠埃希菌O 157∶H 7带菌情况及其毒力采集上海市猪、牛等动物粪便以及市场和超市猪肉、牛肉、牛奶、虾仁等样本568 份,应用免疫胶体金技术、分离培养、形态特征观察生化特性鉴定、血清学试验、多重引物PCR进行大肠埃希菌O 157∶H 7的分离、鉴定及毒力基因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动物及动物产品中存在大肠埃希菌O 157∶H 7,检出率为2.05%。其中牛粪、猪粪中检出率较高,分别为9.76%和8.57%。  相似文献   

7.
应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和查阅文献资料设计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绿脓杆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6种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通用引物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绿脓杆菌的寡核苷酸探针及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的特异引物,并用这3种特异引物扩增片段的纯化产物作为这3种链球菌的检测探针。在引物对样品中细菌的相应基因片段扩增的同时进行靶基因的生物素标记,扩增的产物与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探针进行杂交,酶联、显色后根据芯片扫描仪的判读结果来确定奶牛乳房炎致病菌感染的种类。结果表明,建立的以16S rDNA为对象的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快速的检测出以上6种细菌,整个检测过程需要6h~7h,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能快速的对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立一种能够快速检测毛皮动物源大肠埃希菌耶尔森菌强毒力岛(HPI)中irp2、FyuA毒力基因的二重PCR方法,根据GenBank中irp2、FyuA基因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两对引物,扩增得到irp2、FyuA基因片段,大小分别为300bp和951bp。据此建立双重PCR方法,并将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用所建立的二重PCR方法可同时特异性扩增出大肠埃希菌irp2、FyuA毒力基因片段,对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均无特异性扩增。菌液最低检出量为2.8×105CFU/mL。在78份临床样品检测中,二重PCR检测结果与常规PCR检测结果一致。所建立的大肠埃希菌irp2、FyuA毒力基因二重PCR检测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能够提高临床样品检测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由于传统PCR技术无法区分样品中的死细菌与活细菌,为避免因样品中含有死细菌而造成的假阳性检测结果,本研究根据肠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不耐热肠毒素LT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叠氮溴乙锭(EMA)处理菌液,沸水浴法制备细菌裂解液,优化PCR条件,建立一种检测肠毒性大肠埃希菌活菌肠毒素基因的EMA-PCR方法。肠毒性大肠埃希菌CVCC196、CVCC197、CVCC200均能扩增出大小为438bp的特异性条带,而其他对照菌株未扩增出条带。经EMA处理,除了完全死菌组外,含有10mL/L~1 000mL/L活菌的混合悬液均可扩增出目的片段。因此,成功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的检测肠毒性大肠埃希菌活菌肠毒素基因的EMA-PCR方法,该方法较传统PCR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灵敏度可达19cfu/mL。  相似文献   

10.
根据GenBank中大肠埃希菌ETT2毒力岛保守基因ECs3703和HPI毒力岛的保守基因irp2分别设计一套LAMP引物,在同一体系中进行LAMP扩增,通过对体系Mg2+、dNTP、内引物及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进行优化,建立了在60℃恒温下对大肠埃希菌ETT2和HPI毒力岛进行同步检测的LAMP方法,并进行了特异性和灵敏性试验。结果显示,所建立的双重LAMP检测方法同时检测ETT2和HPI毒力岛大肠埃希菌检测限均可达到100fg,比常规PCR灵敏度高100倍。利用该方法对8株非大肠埃希菌进行LAMP扩增,结果均为阴性。用该方法对采集的2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与双重PCR检测结果一致。结果显示,该双重LAMP方法可用于大肠埃希菌ETT2和HPI毒力岛的同步快速检测,可作为临床疫病诊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